農村老人常說:「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是什麼意思?有知道的嗎

2020-12-19 胖胖三農

導語:農村老人常說:「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是什麼意思?有知道的嗎

農村俗語是農村傳統文化的濃縮精華,口口相傳的農村俗語雖然很大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更替出現了斷層,但還是有相當多的一些俗語傳了下來,有些話有些事情哪怕到如今也是適用的。

1、「貧窮不走親,富貴不還鄉」

這是一句不管是以前還是如今又或者是以後都能夠適用的一句話,而且我也相信很多人都應該切身體會過。

「貧窮不走親」指的是自己家境貧寒的話還是儘量少走親戚吧,很多親戚都是只認錢不認人,哪怕你是好心好意過去問候一下他們,他們也會像瘟神一樣躲著你或者給你白眼,就怕你要找他們借錢啊或著幫忙之類的。

其實找他們幫忙沒有錯,但是在他們的意思裡的幫你又得不到好處,自己都混的這麼差了,也沒有能幫得上他們的時候。這句話也從側面的警示人們要努力生活,靠自己自給自足才是最靠譜的。

「富貴不還鄉」也是同樣的。先說下在以前,一個人要是發跡了,然後興高採烈的跑回去家鄉,有想炫耀的,有想幫助鄉親一起致富的。但是村裡總有幾個紅眼的白眼狼,他們充滿嫉妒心理,想著法子搞你,讓你不得安心,無奈也只好遠離家鄉了。

在現在也是一樣的,之前在一個新聞上看到,有一個人發家了,在村裡建了很多別墅房,免費送給村裡的人,結果到最後要交房的時候,有些村民就不幹了,除了房子,還要他給錢。只能說人窮不要緊,關鍵是精神不能窮。真替這個企業家不值,也噁心他的那些家鄉人。

2、「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

「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這句話前面還好理解,後面可能就有點難懂了。

在農村一直都有三親和三不親的說法。三親相信大家都知道,三不親則說的是舅媽不親,姨夫不親和姑父不親。從血緣關係來講,他們都是舅舅,姨和姑姑的配偶,和我們是沒有血親關係的,平時交流也不多,不存在更深的感情也是正常。

後面那句話其實也是因為那個時候農村一般都養了牛或者馬,我們都知道糞便是最好的肥料,但是哪想得到馬糞和牛糞雖然也是肥料之一,但由於它們水分過多,分解又慢,在肥力和便捷性不如豬屎和雞糞。所以在農村這兩種糞便是不受農村人待見的。

根據三不親的關係,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了「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這句順口溜。這句話在以前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現在,不管是姑父,姨夫還是舅媽其實都很好,相處的很融洽,也會互相幫忙。

3、「三教九流,七十二行」

「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是以前農村用來劃分人和行業的一個總稱。三教指的自然是儒教、佛教、道教三大教派,而九流則是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陰陽家的統稱。

「七十二行」就是各行各行各業的一個統稱,一般是泛指,我們常見的應該是「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中的三十六行其實已經囊括了我們生活中所能接觸的基礎行業,而「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是三十六行的倍數,都是泛指。

同時在以前「三教九流」也稱之為上九流,中九流以及下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閣老,六宰相,七進八舉九解元,這是上九流。

一流舉子,二流醫,三流風水,四流推,五流丹青,六流畫,七僧,八道,九琴棋,這是中九流。

下九流分為,一流師爺,二流衙差,三流秤手,四流媒婆,五流走卒,六流巫婆,七流盜,八流竊,九流娼。不知道你們那裡是怎麼區分的?

4、「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

「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指的是我們要多幹活,少說話。我們都要養成勤勞務實的精神,很多東西不是用嘴巴說說就能有的,

螞蟻是勤勞能幹的代言詞之一。別小看螞蟻的個頭,它們能舉起自身重量50倍的物體,而且除了這點之外,他們也非常分團結,動手能力也很強,一整天都是來來去去忙碌不已,仿佛沒有累的時候。

而麻雀就不同了,這種鳥類在農村也是非常不討人喜歡的,每天除了嘰嘰喳喳的叫喚惹人煩之外,還會偷吃農村莊稼,甚至連自己的窩都不會自己搭,而去搶被人搭好的窩。

這句話也警示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要從腳踏實地,安安心心的幹活做起,不要好高騖遠,心氣浮躁。那樣是會吃大虧的。

相關焦點

  • 古人所說「上九流」、「下九流」,分別是指什麼人,你都知道嗎?
    古人所說「上九流」、「下九流」,分別是指什麼人,你都知道嗎?我們常常聽人說「三教九流」,「三教九流」在現代是一種貶義,那麼實際上什麼是三教九流呢?三教九流意思是指宗教和學術上的各種流派,可以說它概括了中國古代的各行各業,這裡面是不含有褒貶之意的,只是講述了大千世界五花八門、無奇不有的東西。
  • 農村老人常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什麼意思?農村科技落後,很多事物的規律不能去通過一個定律去定義,然後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讀著順口,對照工整的俗語,雖然有的俗語聽著粗俗、不雅,但是經過推敲和專研以後,那就是另一種科學。
  • 農村老人口中常說的:魚不蒜,牛不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從古到今,農村經常流傳著一些由來已久的俗語。這些俗語不僅聽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有時候還非常的有道理。在許許多多流出已久的俗語裡就有一句農村老人口中常說的:魚不蒜,牛不韭。這句話由來已久,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老人說的「豆鋤三遍叮噹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說的「豆鋤三遍叮噹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智慧來自民間,高手在農村,農民通過長期的生產實踐,對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諺語、俗語、老話只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就是因為它充滿了智慧,反映了一定的生產規律,在生產實踐中屢試不爽!
  • 農村老人說的「人生三鍋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說的「人生三鍋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巧了,朋友圈正流傳著這句話呢!太有才了,將人生比作三鍋菜,竟總結得如此精闢!人生三鍋菜,出生一鍋,別人吃菜你得吃奶;結婚一鍋,別人吃菜你在洞房內;掛了一鍋,別人吃菜,你卻睡棺材!這人生的三鍋菜,其實本人都吃不到。卻將一個人的人生概括得淋漓盡致。第一次是在出生時在農村更多的吃的是滿月酒。全家老少,親朋好友都歡聚一起,慶祝一個人的到來。
  • 農村老人常說「北瓦松,南不死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老人常說「北瓦松,南不死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北瓦松,南不死鳥,這兩種都屬於景天科多肉植物。瓦松,景天科多肉植物,別名瓦塔,塔松,向天草,耐旱耐寒,在北方的巖石山坡上和老瓦房上比較多見,生命力頑強。
  •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長大成精」是什麼意思?
    一般狗狗養一年,按人類的年齡算就有18歲,算成年了。然後之後就是一年等於4年,4年的增長。這也是人類能活個百來歲的話,狗狗最多也就活個20年左右的原因。那麼,歡迎圍觀,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答案,意思是,農村老人常常會說,要是土狗被養了十年,那麼這隻土狗肯定是長成精了。
  • 農村老人常說「雞是千日蟲,再養就受窮」,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就像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說一些網絡熱詞一樣,農村的老人也有他們喜歡的「熱詞」——農村俗語。相比於現在的網絡熱詞,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老話是充滿了智慧。短短幾個字,就能把複雜的事情描述得清清楚楚,而且還包含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今天,農夫就再來和大家分享幾句經典的農村俗語。
  •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這一句俗語,就是拿動物的一種排洩方法做了一個比喻,小雞沒有排尿系統,但同樣需要排尿,只是說洩殖腔不同罷了。這句話也是比喻每個人的生存方式不一樣,但同樣都能生活得很好,也是比喻各有各的擅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農村常有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年輕人整天看是遊手好閒,東遊西逛,看他是無所事事,但他生活的也挺好。殊不知這樣的年輕人,也有他自己的業務,他能在東遊西逛的同時,把這些業務辦成了,自己能從中得到收益。
  • 農村老人常說「千滾豆腐萬滾魚」,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裡有些比較經典的老話,其和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息息相關的。今天農夫要和大家聊的就是和烹飪相關的幾句經典俗語。如果農夫有說得不對的地方,也歡迎大家指出來哦!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抱雞二十一,鴨抱鴨二十八」什麼意思?
    一,當面教子,背地教妻意思是說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有外人在場也要及時的糾正,告訴他做錯了,這樣孩子也更能長記性。妻子有什麼不對的不要當著孩子和外人的面指責她,這樣既不失威嚴又能照顧到妻子的面子,在老農看來這對孩子,也是對妻子的尊重,避免當面的衝突,這樣就會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
  • 在農村,老人常說「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啥意思,有何道理?自古以來,農村人都是靠種地為生。聽爺爺奶奶說,在他們那個年代,一年四季都要在地裡幹活,那個時候,在地裡幹活也是可以掙錢的。
  • 農村老人常說「寧住荒墳,不住古廟」,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我們習慣了簡單的生活,每每傍晚時分也是農村最為熱鬧的時候。家家戶戶早早吃完晚飯,手拿蒲扇,慢悠悠的行走在夕陽西下的鄉村古道。那景色猶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對於農村年長的老者來說,聊天成了時下農閒時一大樂趣,他們圍坐在村頭樹蔭下,三三兩兩談論著今年的農事,以及村莊的新鮮事,時不時在他們口中飛出幾句經典的俗語,引起眾人的深思,其中有三則俗語,讓我記憶猶新,今天分享給大家,我們一同討論。
  • 農村老人常說「荒田無人耕,一耕有人爭」,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荒田無人耕,一耕有人爭」,是什麼意思?其實看字都明白的意思:如果是沒人種的荒地,要麼都不種,要麼你一種,事就來了,總有人爭著種。這種情況不止在農村,城市估計也有吧,只不過農村是靠種地的,所以特別明顯。
  • 你知道三教九流是哪三教哪九流嗎?
    經常聽到「三教九流」這四個字,那麼這三教和九流分別指的是什麼?儒教、道教、佛教就是所說的三教。儒教是春秋時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儒教發源自堯舜禹的五教,堯舜即注重"敬敷五教,《尚書·皋陶謨》曰:"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 農村老人常說:「門中有槐,富跚三世」,說的什麼意思,你懂嗎?
    農村在種植樹木方面有著一定的講究,不論是樹木的種類、數量還是位置,都有著一定的種植要求,也就是什麼樣的位置就該種什麼樣的樹。也許是因為樹木本身自帶的屬性不一樣,對種植地的要求也不一樣,所以在這方面,農村人還是很重視的。
  • 古人說的「三教九流、八大江湖」分別是指什麼?
    那麼問題來了,「三教」指的是哪「三教」、「九流」是哪「九流」、「八大江湖」指的是哪「八大江湖」呢?其實,「三教」指的是中國的三大宗教——儒教、道教、佛教(釋教),前兩者是中國自己產生並發揚光大的宗教,其創始人分別為孔子和老子,而後者則是外來宗教,並被中國所同化,最終產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教。
  • 在農村,高齡老人說;「人窮不碰三」,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在農村,高齡老人說;「人窮不碰三」,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在村裡,這種情況筆者也有見過,前段時間和幾位長輩聊天的時候,也說到這個話題,村裡有一位高齡老人和大家交流的過程中,說了這麼一句話,那就是「人窮不碰三」,那麼問題來了,村裡這位高齡老人說這句話是啥意思呢?咱們今天就來探討一番。
  • 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農村,很多地方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唯一不變的就是一些老話。這些老話不僅是我們祖祖輩輩的知識。
  • 農村老人常說,「借屋成雙,家破人亡」,什麼意思?是迷信嗎?
    在農村,有很多經典流傳的言語,都是古人流傳下來的生活經驗,為了告訴後人們一些淺顯的生活道理,這些諺語雖然沒有被記入到教科書中,但也在農民們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被後人廣為流傳,這些生活經驗,都是前人總結下來的,雖然傳統迷信,但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