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圖書館麵塑手工課走進安寧社區

2020-12-1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帥

為弘揚傳統民俗文化,讓更多的少年兒童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麵塑的傳統技藝魅力,11月29日下午,東營市圖書館麵塑手工課走進安寧社區,為轄區的少年兒童傳授傳統民俗文化藝術。

「老師,兔子的耳朵捏的多長多寬才好看?」「老師,麵塑讓我的小手變靈活了耶!」「老師,小兔子的眼睛安這個位置行嗎?」「老師,我想讓小兔子穿上花裙子。」安寧社區的活動室內氣氛十分活躍、暖意洋洋。

活動中,麵塑老師介紹了麵塑的製作方法,詳細地講解了麵塑的技巧。在孩子們的提問中,老師逐一回答孩子們的問題,並手把手教學。

此次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感受到了麵塑藝術的獨特魅力,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使孩子們收穫了快樂。同時,為孩子們搭建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豐富了孩子們的周末生活。

相關焦點

  • 巧手做紙盤貼畫,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 錢翠芳:金陵「麵塑大師」面裡藏真
    「我要是半桶水,怎麼給學生一桶水?」年逾半百的她,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到圖書館看書,克服困難在網上查閱資料。為了更好地將理論聯繫實際,她還走訪老藝人,並定期開展交流活動,在同行之間進行學習。多年來,她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為了更好地打造非遺團隊,錢翠芳經常帶團隊「走出去」,深入各個社區。每次考察完,總要帶著團隊成員進行深入研究。有著30年的教學經驗,同時作為一個教育管理者,錢老師帶著團隊不斷研發課程,精益求精。
  • 河西區掛甲寺街新城小區開展非遺進社區——麵塑手工體驗活動
    為了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傳播,增強居民對傳統民俗藝術的了解,掛甲寺街於11月26日下午在新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舉辦了「非遺進社區-麵塑手工體驗活動」,邀請了非遺技藝——麵塑的指導老師向掛甲寺街的老人朋友們進行麵塑的介紹和教學。
  • 非遺傳承人麵塑38朵玫瑰花送社區女志願者
    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淄博市級非遺文化傳承人——淄博高新區中潤華僑城的居民杜靜波用麵塑手藝製作了38朵玫瑰花,集中送給堅守社區防疫一線的女志願者,在向她們表達謝意的同時,為她們的防控工作加油鼓勁。今天下午,杜靜波告訴記者,她自幼喜歡做手工,2007年拜師山東麵塑大師何曉錚,同年在濟南獲得「麵塑工藝師」的稱號,從此開始專業從事麵塑作品創作和麵塑技藝研究,目前她是淄博市麵塑代表性傳承人。在2020年「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她採購了原料,利用業餘時間在家精心製作了38朵麵塑玫瑰花,要送給堅守在社區防控一線的女志願者,為她們加油鼓勁。
  • 東營市圖書館春節期間舉行「迎新春 慶元宵」系列活動
    大眾網東營1月3日訊(記者 李江峰)1月3日,記者獲悉,為豐富廣大讀者的節日文化生活,引導讀者多讀書,讀好書,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東營市圖書館擬定於今年春節期間舉辦「迎新春 慶元宵」系列主題活動。歡迎廣大市民讀者屆時前往參與。
  • 東營市積極探索「物業+養老」模式,提升社區養老幸福感
    家住東營市鳳凰國際小區的趙大爺家裡熱鬧極了,2位養老護理員定時上門,包起了餃子,給家裡帶來了一絲煙火氣。69歲的趙大爺不必再煩憂衛生打掃和做飯問題,可以專心照顧老伴的身體。如今的東營市積極探索「物業+養老」服務模式,已在40個小區設立養老服務顧問處,努力實現居家養老服務「零」距離。「健康」和「貼心」的系列服務,點亮了老人們的社區生活,也為社區養老模式展示出更多美好可能。
  • 麵塑之花在校園悄然綻放——記開封宋都麵塑傳承人邢勝男
    中國法治河南訊(張峰 通訊員 王水田)近年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開封市禹王臺區宋都麵塑第七代代表性傳承人邢勝男,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活動,讓非遺文化走進生活,融入生活,用藝術家般的雙手和人民教師的身份,潛心鑽研和傳承古老、悠久的麵塑文化。
  • 東營市牛莊鎮:「培訓+就業」,打包送到群眾家門口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5日訊近日,正逢熱鬧的牛莊大集,而在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牛莊社區的廣場上,一堂生動的培訓課也在火熱進行中。三十餘名婦女有序的坐在廣場上,認真仔細的觀看學習著來自區婦聯專業手工培訓老師的講解,「先固定金屬筐,把緯條編織在框上,最後把緯條頭、尾用電烙鐵封住……」據悉,婦女們正學習的這堂培訓課是牛莊鎮開展的「幫婦助殘項目」手工培訓班,「我本來在家也沒事幹,聽說政府給咱社區婦女開展了這個手工培訓課,我就來看看能不能學個手藝。
  • 麵塑老師進社區教老人們捏麵人,有人坦言:看到那麼多「面人」感覺...
    12月4日,在桃園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區,參加完活動的劉奶奶回味精彩的課堂內容,為老師的手藝叫好。展示作品感受非物質文化魅力、提高動手實踐能力、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12月4日上午,桃園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區開展「非遺文化進社區,麵塑傳承念黨恩」主題活動,讓轄區老人們近距離感受麵塑的技藝和魅力。
  • 馬駒橋鎮創意手工課,扮靚社區兒童的花樣生活
    為豐富社區少年兒童的課外生活,提升未成年人的實踐能力和文化藝術水平,馬駒橋鎮團委聯合興貿北街社區,在社區居委會多功能室舉辦了一場「陽光地帶」手工大課堂活動,為社區的小朋友們送上一堂豐富多彩的創意手工公益課。
  • 通州創意手工課,扮靚社區兒童的花樣生活
    為豐富社區少年兒童的課外生活,提升未成年人的實踐能力和文化藝術水平,馬駒橋鎮團委聯合興貿北街社區,在社區居委會多功能室舉辦了一場「陽光地帶」手工大課堂活動,為社區的小朋友們送上一堂豐富多彩的創意手工公益課。
  • 臺灣新同盟會彰化分會山東參訪團來東營市東營區中山社區參訪交流
    臺灣新同盟會彰化分會山東參訪團來東營市東營區中山社區參訪交流 2017年04月27日 10:4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27日東營訊 4月22日上午,臺灣新同盟會彰化分會山東參訪團一行32人來東營市東營區中山社區參訪交流,東營市臺辦副主任殷長海,東營市對臺經貿促進中心主任耿蘊書,東營區政府黨組成員、中國石油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勝利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勇
  • 「情系廣潤門大健康 真情送課進社區」活動走進社區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由廣潤門街道計生協主辦,南昌仁愛婦產醫院協辦的「情系廣潤門大健康,真情送課進社區」活動走進社區,先後在9個社區開展公益課堂活動。  廣潤門街道計生協聯手南昌仁愛婦產醫院為轄區內的居民送上健康知識、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障,讓社區居民充分認識到關注健康的重要性。
  • 成都市武侯社區發展基金會2019年兒童項目——金花社區寒假手工課
    2020年1月4日,成都市武侯社區發展基金會2019年兒童項目金花社區寒假兒童歡樂季手工課,20餘名社區兒童參加了此次手工課。
  • 淺水灣社區「樂學·五彩課堂」走進青松集團
    為豐富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發揚「樂學」優良傳統,11月14日上午由合肥市蜀山區荷葉地街道淺水灣社區主辦、民生社會工作服務社承辦的「樂學·五彩課堂」親子家庭活動走進「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青松食品集團進行參觀學習。
  • 王哥莊大饅頭:接地氣的麵塑藝術品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郭新 辛璐)提起青島麵塑,大家可能都不太了解,但是說起王哥莊大饅頭,大家都會恍然大悟,哦,就是那個被黃渤拿來送給舒淇的青島特產呀。在青島,王哥莊大饅頭的名號閃閃發光,這是代表著淳樸嶗山人非遺手藝的一種,幾乎在家家戶戶的喜事宴請中,都能看到王哥莊大饅頭的身影。
  • 長沙市圖書館4月推137個公益課 「創客空間」備受關注
    ,4月份,長沙市圖書館總分館將舉行137場公益課程,課程年齡跨度大,從小朋友到老年人均有相關公益課可以參加,內容涉及美食、音樂、養生、教育、攝影、讀書、烘焙等十幾個領域,137個公益課將以講座、分享會、故事會、培訓、課堂等形式面向市民。
  • 龍崗區圖書館鳳凰社區 平湖中學分館開館
    本報訊 (龍崗融媒記者 陳雪英 通訊員 蔣明娜) 12月18日,龍崗區圖書館鳳凰社區平湖中學分館開館儀式暨平湖街道紀工委贈書活動在平湖中學舉行。活動中,平湖街道紀工委向學校贈送100本圖書。
  • 與潮流同行的麵塑手藝人
    為了讓自己製作的麵塑「神獸」早日走進中小學課堂,手藝人侯德強連著熬了好幾宿。繼去年為盲人協會特製可觸摸地圖後,他又加緊創作出取材自《山海經》的這批「神獸」,他希望源自老祖宗的麵塑技藝更多走進當下生活。侯德強在旁觀察,默不作聲,等到這波顧客散去,他才湊到跟前,提出想要向對方學習麵塑技巧,結果被一口回絕。侯德強告訴筆者,學藝的念頭起源自《北京晚報》的一篇文章,裡面描述了我國很多老手藝瀕臨失傳的嚴峻現實。從小愛玩泥巴,會點兒手工的他油然升起為傳承出份力的責任感,但苦於難尋引路人。
  • 吉慶民俗街開設非遺小課堂,老師傅帶「小徒弟」邊做手工邊直播
    2日下午,江岸區吉慶民俗街大舞臺,三名非遺老師依次登臺,隔著屏幕,開設起非遺小課堂,教授絲網花、麵塑、絲綾堆繡製作方法。屏幕另一端,同步有3萬多名網友在線觀看。吉慶街開設非遺直播課。記者陳俞 攝武漢市絲網花研究會副會長羅綺,從事絲網花製作30多年,她現場直播教學,兩名小朋友坐在兩側跟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