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北美市場迎來了今年暑期檔的最後一部大片——《X特遣隊》。
這部由傑瑞德·萊託、瑪格特·羅比、威爾·史密斯等領銜主演的漫改反英雄電影在此前的宣傳期中發布的款款預告和海報物料都吊足人胃口,但等到真的上映,口碑卻被人堵在牆角,遭遇媒體炮轟。
而為何《X特遣隊》會有如此戲劇化的表現呢?我們來梳理幾個點:
1.趕工求快
據外媒透露,華納一名高層對首映產生的轟動效應曾評論到「遲到比不做要好」,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影片製作過程中過於求快。據悉導演大衛·阿耶僅用6個星期的時間編寫劇本,然後就開始拍攝了。
2.導演經驗不足
大衛·阿耶是一位從未拍過大製作特效動作片的導演。華納似乎試圖在電影成本上下功夫——明星們價碼太貴已經刨去了一大筆資金,找價錢便宜的導演來做既省了錢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拍的好就名留青史,拍的不好就遺臭萬年。這種只憑導演自己的直覺拿主意的做法,實在是挺槍走水。
3.後期補拍混亂
內部人士透露,在《蝙蝠俠大戰超人》遭遇冷淡口碑後華納高層神經緊繃,到影片完成時,已經有很多剪輯師經手了該片。(很多剪輯師經手毫無疑問意味著混亂。)
5月份的時候,阿耶的陰鬱版和華納的歡快版分別試映,而後通過觀眾的反饋高層又覺得要意見統一的版本,為此,他們又多花了幾百萬美元來補拍。在整個解決影片問題的過程中,全是慌亂,連同導演阿耶也非常焦慮。
這三大問題便是造成電影極度混亂,又虎頭蛇尾的禍首,但總言之,華納的高層要負全責。
最近,萊託少爺(傑瑞德·萊託)接受IGN採訪就對此表達了自己對戲份刪減不滿的意見。
他抱怨說道:「還有沒被他們剪掉的戲份嗎?電影裡太多戲份被刪了,我都不知道該從何說起。關於小丑這個角色,我們在片場有過許多飾演和探索,我們拍了好多場景都沒在電影裡出現。
如果我突然死了,很有可能這些片段就會釋出。對於一個演員去世能帶來的好消息就是能看到他的所有拍攝片段會流出。」
萊託少爺能說出這樣的話一定是氣得夠嗆啊!我相信並不是對已故演員希斯·萊傑的敵意。
畢竟萊託早前接受《滾石》雜誌訪問時,稱讚希斯·萊傑演的小丑無懈可擊,更盛讚其表演為「電影史上最棒表演之一」。
節目隨後他突然表示:「想探索不同事物,隨時可能息影;有很多導演、演員一直做到老,我想我不會……但也很難說。」
你看都把萊託少爺氣的要息影了!!心疼…
要知道萊託為詮釋這個「小丑」下足了苦功。
前有希斯·萊傑版的小丑,任何人去演小丑都是極大挑戰。
而萊託一直是個瘋瘋的美男紙,不care奧斯卡,會因為音樂息影6年去組樂隊、做唱片,他最愛幹的是就是不斷挑戰,去做有意思的事。
正是抱著這種心態,萊託接下了《X特遣隊》中「小丑」這個「燙手山芋」。
在萊託眼中,「小丑」的出彩之處在於他的世界裡沒有任何規則,他通過暴力與掌控一切來找樂趣。從對角色的理解來說,他所做的與以前並沒什麼不同,那就是將自己變成「小丑」。
為了接近「小丑」的心理世界,他與精神病方面的權威專家、醫生見過面,甚至與和罪大惡極之人打交道的人都有過深入的探討。
他還見過那些曾犯下重罪並被關押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大惡棍,這一切都是源於萊託所堅持的方法派理念,他一直都認為發掘與塑造角色的過程充滿挑戰性。
此外,傑瑞德·萊託在《X特遣隊》的拍攝期間,他經常以「小丑」的行為與同片演員相處。
在《X特遣隊》扮演「死射」的威爾·史密斯曾訴苦說,萊託在私底下就沒和他說過一句話,萊託甚至還給他快遞過一顆子彈。威爾·史密斯的「苦惱」同樣發生在其他的主演身上,「小丑女」瑪歌特·羅比收到過他寄出的死老鼠。
這麼拼命地演戲,到頭來戲份被刪到不到十五分鐘,難怪會生氣▼
雖然電影負面新聞不斷,但似乎無礙其票房表現。此前預售就已經創下8月記錄,而在8月5日首日開畫票房入帳6512萬美元來說,算是「揚眉吐氣」了。
這個成績拿到了北美周五票房冠軍的寶座。
全球周末票房(2016.08.05-08.07)TOP 10(單位:萬美元)
首周末爆收2.67億美元,輕鬆打破了北美8月歷史開畫紀錄,更助推華納兄弟北美年度票房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
值得一提的是,《X特遣隊》大部分市場首日佔比過大(法國最為明顯,首日420萬,首映周4天才760萬),周六日攀升無力,後勁不容樂觀,加上中國內地缺席幾成定局,最終全球票房先以7億為目標。
該片接下來兩周將陸續在義大利和德國上映,日本9月10日公映。
最後一句
電影不算上乘,但也絕不是爛片。我們…還是安靜等資源吧。
(版權歸橘子娛樂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