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徐熙《勸孝歌》
01
在戰爭年代, 人們面對著妻離子散,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在紅軍長的時候有一位很小的孩子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個孩子叫做侯德明,只有兩歲。當年賀老總的部隊來到湖南境內,侯德明的父母以及其他人員都加入了賀老總的隊伍裡,於是一家九口人都參與了長徵。
02
長徵的環境是十分偽劣的,當時年幼的侯德明走了一段路之後,雙腳都磨破了,因為草地裡面都是沼澤,所以這麼小的孩子只能讓父母背著,後來侯德明的母親在掉進了沼澤裡面犧牲了。此時面對年幼就失去目前的侯德明,賀老總就做了一個決定把他送到一戶藏民家撫養。這位藏民很善良欣然同意了,把侯德明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來撫養。
03
後來在戰爭中,侯家人很多都犧牲了,沒有犧牲的都散落到全國各地,這位藏民教會了侯德明藏語,後來和藏民們完全融入到了一起,不知道的人根本看不出他和本地的藏族人有什麼區別。侯德明長大之後,娶了養父的侄女,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生了三個孩子。侯德明是幸運的,如果在戰火中,他可能已經喪生了,他也非常感謝撫養他的藏民。
04
後來國家尋找在戰爭中失散的軍人,此時村裡面得知侯明德的消息之後,經過核實最終確定了他的紅軍身份。當地政府給了侯德明失散紅軍證書,之後每個月國家都會給他三十塊錢,在那個年代裡,三十塊錢已經是不小的一筆數目了。侯德明的父親也一直尋找侯德明,可是一直沒有找到,畢竟那麼多戶藏民,不知道當時送到哪一家了。
05
後來央視一次節目中,意外採訪到了侯德明,家裡人見到之後覺得這就是侯德明,此時侯德明的父母已經去世了,只有自己的弟弟,弟弟是父親再婚生下的,後來弟弟侯德常不遠千裡從湖南老家去四川與哥哥見面,然而這次侯德明跟親人見面已經過了七十年了。這七十年發生了很多變化,不變的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後來兄弟二人一起去祭拜了父母,相互寒暄,對於侯德明來說,他從沒想到自己的願望能夠實現。
06
戰爭中,很多人面臨著親人的離去,戰爭造成的苦難是難以彌補的,時間雖然衝淡了戰爭的傷痛,但是親情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淡。
07往期精彩文章
當年的「五道槓少年」和「不屑弟」現狀如何?他的逆襲屬實驚豔!
英國要求租藉此地100年,為何李鴻章堅持99年?如今才知多英明
110年前的晚清鼠疫,此人用4個月時間遏制住,各國醫學專家都驚嘆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沁人心脾,讀懂讓人大徹大悟
明朝之前沒有棉被,古人是怎樣抵禦寒冬的?老祖宗真的太有智慧了
08參考資料
《勸孝歌》、百度百科等
題/賀龍部隊中的兩歲小紅軍,與親人在草原失散,70年後終於團聚文/尋歷史真相-Winner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