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縣豐邑中陽裡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 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 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登基後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 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 開放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係。
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同年崩,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 。
劉邦即位後,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如減輕田租,什五稅一,「與民休息」,凡民以飢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等,繼續推行秦代按軍功授田宅的制度,規定商人不得衣絲乘車,並加重租稅等,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他還剪除異姓諸侯王以加強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他認為秦代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敗亡,於是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他還接受婁敬強幹弱枝的建議,把關東六國的強宗大族和豪傑名家10餘萬口遷徙到關中定居。 秦亡以後,漠北的匈奴乘機南下,重新佔據了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地區)。漢初,匈奴不斷侵擾漢的邊郡,高祖六年(前201),韓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劉邦親自率兵前往徵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3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陳平計謀,重賄冒頓單于的閼氏,才得脫險。此後,劉邦不得不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開放漢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係。 劉邦年輕時放蕩不羈,鄙視儒生。稱帝以後,他認為自己是馬上得天下,《詩》、《書》沒有用處。陸賈說:「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劉邦於是命陸賈著書論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資借鑑。他命蕭何重新制訂律令,即「漢律九章」。劉邦晚年寵愛戚姬及其子趙王如意,疏遠呂后,幾次想廢黜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對,只好作罷。高祖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而逝世。
劉邦的聰明在於他知道自己沒有秦始皇那種手持倚天劍,喝山河聽令,讓天下變色的王者氣概;也沒有項羽縱橫敢當天下雄,逐鹿屠龍我為鋒的英雄霸氣。私下裡覺得這位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和漢末的劉皇叔好有一比,兩人所有的最重要的本事都是善於籠絡比自己更有本事的人。而劉邦更兼有曹操那種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狠辣。他可以持不起倚天劍,但是,能巧妙的調動外力祭起倚天劍。劉邦之得力於蕭何、張良和樊噲、韓信,更甚於劉備之得力於孔明和趙關張。善於投機取巧的劉邦,一進了鹹陽,就忘了天下遠未到手,富貴也岌岌可危,骨子裡的無賴本色發作,就急著享受阿房宮的富貴、綺麗,(而且他這種無賴本色一生中經常發作)所幸有蕭何跑到秦朝的丞相府,把有關戶口、地圖等文書檔案都收了起來,保管好。有樊噲和張良對阿房宮的富貴不屑一顧,把他喝醒。(而後來更有了韓信屢次為他收拾殘局,轉敗為勝。)這才封了倉庫,帶著將士仍舊回到灞上。並與百姓約法三章,從此收復了關中百姓的民心。他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不能不說是劉邦不僅十分善於吸取他人的智慧,用他人的能力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他更善於吸取他人的教訓。政治手腕或許卑鄙,卻總是行之有效的。劉邦不止能夠重用張良、酈食其、陸賈等人,而且最終能容韓信來投,助他打天下,坐江山。這種明確的為目的服務的的傾向,可以說是劉邦一生所最擅長的。劉邦不喜儒生,卻能虛懷若谷地聽取他們的意見。他也真的得益於謀士們運籌帷幄的智慧。(不過這並不妨礙他討厭儒生,並且在用過之後殺掉他們)他繼承和發揚了秦始皇的理想,也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訓,他深諳得人心者得天下之道。而他最大的成功還在於他的兒孫們的成功——後來的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我覺得他們甚至比乃祖劉邦更出色的把大漢朝推上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鼎盛時期。
公元前202年2月 劉邦統一中國,登基稱帝,建立漢朝,定都洛陽。 公元前202年5月 劉邦遷都長安 公元前202年 分別分封無諸和 為閩南王和東越王,實行少數民族自治政策。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 陸續下達一系列詔書,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治理天下,恢復生產,發展經濟。 公元前201年 平定臨江王叛亂 公元前201年 平定燕王臧塗叛亂 公元前200年 韓王信叛亂,匈奴入侵 公元前200年 北徵匈奴,迅速平定韓王信反叛勢力,先擊敗匈奴先頭部隊,後因增兵未到,輕敵致白登圍。 公元前200年 制定禮儀 公元前199年 與匈奴和親。領兵親徵,平定韓王信餘寇,擊敗韓王信與匈奴勾結勢力。 公元前199年 劉邦下令將六國共十萬餘貴族和豪強遷徙至帝都關中周圍,以加強管理統治,消除六國地方原王族及貴族復闢勢力。 公元前198年 處理趙國相貫高謀反事件 公元前197年 平定趙國相陳烯叛亂 公元前196年 封趙佗為南越王,鞏固南方統一局面 公元前196年 劃閩南國與南越國交界處一部分土地,成立東越國,分封少數民族織為東越王,實行少數民族自治政策,同時使各少數民族異姓王互相牽制。 公元前196年 平定九江王英布叛亂 公元前195年 作大風歌 公元前195年 作鴻鵠歌 公元前195年 下求賢詔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公曆6月1日) 劉邦駕崩,終年62歲或53歲,葬於陝西長陵,廟號為「太祖」,諡號為「高皇帝」。
1.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2.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御駕親徵而統一天下的皇帝。3.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發明「招降納叛」和「統一戰線」軍事戰略戰術的皇帝。4.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休養生息」為國策從而在全國大力發展經濟的皇帝。 5.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釋放奴婢」從而一定程度上打擊奴隸制度、解放生產力的皇帝。6.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全國範圍內實行「輕徭薄賦」政策、實行「十五稅一」低稅率的皇帝。7.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推行「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的財政支出緊縮政策而提倡節儉的皇帝。8.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制定禮儀從而鞏固皇權的皇帝。9.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下「求賢詔」在全天下廣招賢士人才的皇帝。 10.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寫詩的皇帝,其詩作——大風歌被譽為「千古人主第一詞」。11.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並重用儒士的皇帝,從而為漢朝及後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思想治國奠定了基礎。12、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
劉邦:第一、亡秦滅楚,統一全國。第二、廢除暴政,實行仁政,讓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這一政策在惠帝、呂后、文帝、景帝各朝都繼續施行,到了武帝朝前期,漢帝國的綜合國力終於達到空前的地步。從歷史發展的觀點來看,劉邦的歷史功績非一時之功,而是萬世之功。大一統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建立雖然創自秦始皇,但其確立則在於劉邦。劉邦在接受歷史賦予的皇帝權力的同時,也必須承擔社會整合、安定民生和鞏固統一的歷史責任。這是一個艱巨、複雜的歷史任務。如果說,得天下主要靠的是武力,那麼治天下就更需要政治智慧。漢高祖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出色地完成了這一歷史任務。曹操:一、廣置屯田,興修水利,得力的經濟措施促進北方統一和經濟發展;二、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卓越的軍事才能為成就大業奠定基礎。但是這兩個人不是一個層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