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潮汕,除了富豪很多、一輩子都喝不完的功夫茶、名目繁多的古 俗和讓人一頭霧水的潮汕話之外,想必最聲名遠播的就是布滿大街小巷、各式各樣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食了!潮汕人在對待食材上面的精細勁兒和精氣神兒,實在讓人歡喜敬佩!可以說,潮汕絕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吃貨的天堂,潮汕小吃更是數不勝數!接下來,就請緊跟今潮的步伐,自動開啟吃貨模式……
蠔烙是潮汕地區的傳統小吃,歷史十分悠久,在清代末年,潮州城鎮各地,製作「蠔烙」的小食攤已經十分普遍。民國初年,專門經營蠔烙的潮汕蠔烙老店,選料十分嚴格,專門選取饒平汫洲出產的珠蠔,採用優質雪粉,甚至連豬油都要用本地豬的鬃頭肉煎出來的油。煎制的蠔烙,香味鮮美,口感酥脆。廣州今潮餐廳製作的潮汕經典小吃,由有20年潮菜經驗的總監及店長把關出品,努力還原和傳承菜品本味,帶領食客穿越到半個世紀前的潮州城。
鴨母捻,潮汕特色甜品。據傳鴨母捻首創於清代初年,原是糯米湯圓。潮州話裡叫「鴨母捻」,取其形似母鴨在水上遊蕩浮沉之意。鴨母捻與湯圓不同的地方在於它的外形,比普通湯圓稍微大一點,沒有全圓的形狀而是有了一個小角,這就是「捻」的效果,也使其更形象的按上了此名。
鴨母捻的形狀潔白有如去皮荔枝,清甜而帶有香味,軟滑順喉。分含餡跟不含餡型。含餡的鴨母捻有芝麻白糖、香芋、綠豆白糖等等,各有特色。今潮餐廳出口的鴨母捻加上鵪鶉蛋、銀耳、蓮子、百合、白果、綠豆等配料,一碗小甜點,應有盡有,十分清甜爽口。
鼠殼粿也稱鼠曲粿或茨殼粿,凡是提到潮汕小食,都不能不提到「鼠曲粿」,這大概是因為「鼠曲粿」在潮汕小吃中歷史最為悠久,最具潮汕風味,最為大眾化的原因。鼠曲粿的製作是取田埂野生的「鼠麴草」熬成湯汁,調入豬油及糯米粉製成粿皮,包上豆沙或糯米、花生仁、蝦仁、豬肉調成的餡料,鹹甜隨意,再用圓形或桃形印模壓印成形,放新鮮竹葉上或香蕉樹的葉子上面,然後上鍋蒸熟,這也是鼠殼粿不同與其他粿的一點。香煎鼠曲粿顏色深綠,香脆外皮之下儘是柔軟香甜,並且散發著天然鼠麴草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