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湖心亭看雪》對比閱讀練習

2020-12-19 k12教學資料

對比閱讀《江雪》《

湖心亭看雪》,按要求答題。

[甲]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乙] 《湖心亭看雪》

(1)乙文中敘寫亭中奇遇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受?

明確:①運用了神態、語言、動作描寫。②表現了作者的喜悅之情和豪爽之情。

(2)從甲詩「獨釣寒江雪」和乙文中「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字,可以看出兩位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懷和生活態度?

明確:兩個「獨」字都表現出作者獨立獨行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態度。

(3)用自己語言描述「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所表現的景色。

明確: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無的長堤的痕跡,一個墨點般的湖心亭,和我那一片小草葉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兩三個如米粒般大小的人影罷了。

(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寫了雪景和人的活動,但所運用的描寫手法和所表達的感情不同,請簡要分析。

明確:在描寫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使用烘託手法,景為人設。在表達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的感情和愁緒;而《江雪》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感。

(5)試分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與柳宗元詩《江雪》在描寫的角度上有何不同。

明確:張岱通過聽覺來寫。「湖中人鳥聲俱絕」,寫出大雪後湖面封凍,人、鳥都瑟縮著不敢外出,寒冷得不敢作聲,連空氣也仿佛凍結了。巧妙地從人的聽覺和心理感受上寫出了大雪的威嚴。柳宗元這幅江天大雪圖是從視覺著眼的,江天茫茫,人鳥無蹤,江雪中獨有一位垂釣的漁翁。

相關焦點

  • 湖心亭與《湖心亭看雪》
    是日更定矣,餘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湖心亭看雪》全文及翻譯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 略談《湖心亭看雪》的量詞妙用
    張守仁先生編選的《世界美文觀止》一書,收錄了從古希臘到中國先秦迄今的全球美文精華,然而,在遴選我國明朝到清初的文學作品時,僅收錄了清人張岱的《糊心亭看雪》這一篇。蓋因此文文短意豐,字麗詞妙,在遣詞造句中,以量詞的巧妙奇配,別開生面,使文章詞簡意豐,因富有立體感和張力,熠熠動人,獨佔鰲頭。張岱的美文《湖心亭看雪》,全文僅有160多字,文短意豐,景中有事,事中有情,情景相融。
  • 張岱《湖心亭看雪》結尾,舟子的喃喃自語妙到極致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柳宗元真可謂賞雪之高人。偌大的一個雪景,他一個人靜賞。千山萬壑不見了鳥兒飛翔的身影,聽不到鳥兒的聒噪。所有人能到達的地方,不見了人影,他們留在泥路上雪地上的腳印,也被白雪盡數抹去(還包括賞雪之人留下的腳印吧)。這是要下多大的雪,要下多久的雪,才能創造出如此天地唯一的雪白景象?
  • 中考語文真題之文言文閱讀理解—《湖心亭看雪》
    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2)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冰雪奇緣——我看經典名篇《湖心亭看雪》有三妙
    《湖心亭看雪》全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 有聲│聲音雕刻大師任志宏:《湖心亭看雪》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朗誦學習基地《湖心亭看雪》明/張岱 原文: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大語文國學經典:古文賞析《湖心亭看雪》
    賞析:在中國畫中,人總是屈居於自然的一角,山大人小,謙遜之極,這是古人認定的人在自然中的往置,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就是一幅這樣的中國畫。文中量詞的運用特別體現出這種神韻:上下一白、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舟中人兩三粒,人在自然中謙遜卻不渺小。大雪遮蔽大地,但一點活潑生氣,卻在亭中爐火、熱酒、三二痴人遊客之中緩緩呈現。美景當前,人們除了細細享受它,幹什麼都顯得唐突。原文: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上人鳥聲俱絕。
  • 張岱《湖心亭看雪》,用極淡的筆觸,寫出他最濃的情愫
    這篇文,我就重點來寫一下《陶庵夢憶》中的《湖心亭看雪》,與大家一起通過這篇小品文,看看一下張岱的日常,也當是管中窺豹,感受感受他的所思所想。我們先來看開頭一段。湖心亭看雪 張岱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這開頭是說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湖心亭看雪》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湖心亭看雪》   1.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譯:天與雲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 《湖心亭看雪》的這個細節百分之九十的人不知道
    《湖心亭看雪》這篇文章是初中時候的一篇必修文言文,但是你的老師給你講過這個細節嗎?先請諸位預習或複習一下原文: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湖心亭看雪》用崇禎年號,明末清初明朝遺民張岱的代表作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的代表作,文章很簡單簡短,字裡行間卻透露出了作者遺世獨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達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悅與分別時的惋惜,更體現出作者的故國之思。文章開篇即標明時間「崇禎五年」,表明事情是在明朝崇禎年間發生的。
  •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今天,由資深播音指導陳志峰老師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江雪》。點擊收看江雪作者|柳宗元(唐) 誦讀|陳志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805-815)。這流放十年實際上是「拘囚」生活,但險惡的環境並沒有把詩人壓垮,他依然心系蒼生,此詩正是借漁翁獨釣寫出其精神世界。詩的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寫山脈連綿,重巒疊嶂,沒有飛鳥的蹤影;縱橫交錯、蜿蜒盤旋的山徑上,也毫無人跡。
  • 統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2課《湖心亭看雪》知識點
    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 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天晚上初更剛過,我劃著一條小船,披著細毛皮衣,圍著火爐,獨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景。寒氣瀰漫,白茫茫一片,天空與雲、與山、與湖水,上下全是白色的。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條印記的長堤,像一個墨點的湖心亭,和我那像小草似的小船,船中的兩三個人罷了。2.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
  • 印象| 西湖雪滿,江南寂美
    多少有心人,只為看一眼那江南雪景而擇那有緣飄雪日,飛赴千裡旅途至西湖畔當然,即便不一定身至最美江南雪景中,心也可以隨時至。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的一篇《湖心亭看雪》堪稱古今描寫西湖最漂亮的文章,以清淡之筆,寓情於境,描繪了所看到的杭州幽靜深遠、潔白廣闊的雪景圖。
  •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來自人民網書畫頻道「人民美術館」這一時節,下雪的次數增多、雪量增大。潔白淡雅的雪不僅浪漫多姿,還有著很強的文學意韻,常常成為文人墨客吟詠的對象。賞雪聽雪再煮茶 尋常生活添風雅說起賞雪,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可謂較具代表性的一篇。「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 雪之詩:雪仍然是原來的雪,人卻不是原來的人!那些雪吟!
    有雪自然有梅。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代:王旭 兩種風流,一家製作。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餘拏 一作:餘挐)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江單散文:等雪
    文/江單從小到大,每到冬天,我就開始期盼下雪。對於一個土生土長的南方人而言,等雪是一種煎熬,也是一種快樂。待在家裡看雪,開空調是最沒有意境的,或是炭火,或是電烤火,總要看到如太陽般的金黃色,才有冬的感覺。不知何因,現在湖南的冬天,雪變得越來越珍貴,一點點細不可見的雪花,很難下成我心中如棉被般的厚雪。於是,每年冬天,只要溫度接近零度,我便開始等雪。
  • 雪落成詩,在古詩詞中看雪!
    冬日,在古詩詞中看雪,等一場飄雪,念一人安暖! 清平樂-畫堂晨起 唐-李白 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雪 唐-幸夤遜
  • 【閱讀】等一個人,陪我看遍世間那些最美的雪
    就是想等這樣一個人,餘生一起看遍最美的雪。 想等一個人,和他去北京, 看雪落在胡同裡,北京便成了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