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的slogan是記錄美好,分享感動,主要佔據老人國內中老年用戶的網上社交市場。本文將從內容方向、內容生產、內容打開率三個方面簡要分析美篇在內容運營上所作的努力。
美篇APP於2015年上線,截止到目前累計用戶已超過8000萬,其中小程序端4000萬。目前公司已經獲得芒果文創基金領投、經緯中國和真格基金跟投的過億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10億元。
在很多年輕人眼裡,美篇是「專為爸爸媽媽打造的美景美文分享專用app」——美篇在手,發圖不愁。美篇CEO湯祺一直強調美篇是「0推廣」,但它卻牢牢佔據了國內中老年用戶的網上社交市場。
截至發文前,根據酷傳數據顯示:美篇在iOS社交應用app中排名第23。
這樣亮眼的成績讓人不禁想問: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本文將從內容方向、內容生產、內容打開率三個方面簡要分析美篇在內容運營上所作的努力。
體驗環境:
產品信息:
黃有璨在《運營之光》裡提到說:「內容運營核心要解決的問題是:圍繞著內容的生產和消費搭建起來一個良性循環,持續提升各類跟內容相關的數據,如:內容數量、內容瀏覽量、內容互動數、內容傳播數等。」
如果套用在美篇上,美篇需要關注以下問題:
在此基礎上,我們來一點點分析美篇在內容方面的生產和管理。
時間區間:2018年9月
以下數據均來自艾瑞:
根據艾瑞APP指數提供的數據來看,美篇的用戶年齡普遍偏大,其中30歲以上的用戶佔到了57.55%。性別比差異不太明顯,而且用戶大多來自相對而言比較發達的省市。
註:有說法稱美篇的30歲以上用戶佔到了80%,美篇CEO也表示主要用戶為30歲以上的人群。這樣的用戶畫像,決定了美篇和市面上大多數網際網路產品不一樣——它為中老年人服務。因此有很多年輕人習以為常的內容和設計,很難被中老年人接受和推廣。
針對這樣的用戶群體,美篇的內容定位是為中老年用戶提供圖文分享交流平臺,鼓勵他們發布和發布自己的攝影作品、旅遊日記和生活感悟,並擴大產品的社交屬性。因此,在內容基礎屬性上,支持文字、圖片、視頻。
內容話題自然要與內容定位有關,目前美篇的內容主要覆蓋以下5大內容:
每個話題還可以進一步細分,比如攝影專題可以衍生出風景、人像、手機攝影、城市影像、紀實攝影、愛拍動物、賞花。
從以上話題可以看出,凡是中老年特別關心的內容,都屬於美篇的話題範疇。這些話題並非上線之初就已設計好,而是根據平臺用戶特徵、內容數據分析,來進行話題的增加和調整。
另外,編輯會對美篇的一部分內容選題進行二次加工,其中主要收錄在「專題-推薦」、「專題-活動」、「專題-官方」中:
內容生產主要包括內容生產來源、內容加工、內容組織(專題策劃)。根據這三點我們來看看美篇的內容生產機制。
美篇的內容來源主要是UGC和PGC,這是內容分享平臺中最常見的兩種方式。
(1)UGC(用戶原創內容)
UGC是美篇的主要內容來源。普通用戶只要一打開美篇,就能在首頁看到後臺推送的用戶作品。美篇為了引導用戶生產出內容質量高、專業性強的文章,採取了非常有誘惑力的激勵計劃——「創作激勵」。
後臺將這個活動放在了首頁上,簡化報名步驟。用戶點擊報名後可以「寫文章天天賺收益,用才華創造財富」,還可以查看排行榜和獎金收入。
而且,「創作激勵」計劃採取的是「閱讀數越多,收入越多」的競賽模式,利用人性好爭上遊的特點,刺激用戶多多分享文章,多拉好友入夥,自然而言就能提高內容的閱讀數和平臺的知名度。可謂是一舉多得。
除此之外,為了指導用戶生產優質內容,美篇的旅行欄目編輯青鋒甚至在官網上發文,「手把手教你上精選」,真是業界良心。
文章連結:https://www.meipian.cn/bcq8x1z
對於UGC的建議:可以設計一個用戶成長體系(參考騰訊系產品),刺激用戶進行創作,提高用戶粘性,擴大產品的影響力。比如:連續登陸、發布文章、點讚評論可以積分升級,閱讀量達到xx萬可以換取小禮品等。
(2)PGC(用戶原創內容)
美篇聯合創始人CEO湯祺在南京大學的校招宣講會上曾表明態度說:
美篇要做一個重視UGC的產品,讓用戶書寫的文字有溫度,而不是過於強調文章帶來的收益。
由此可見美篇對於用戶的態度非常真誠,但從現實來看,優質內容可以拉新、留存、促活、轉化,仍然是各大社交平臺最稀缺的資源,對於美篇來說也是如此。
為了進一步促進優質內容的產出,美篇在2017年推出了「籤約作者」活動。對於已籤約的作者,可以免除「讚賞費」的提現手續費、獲得美篇官方給予的報酬,還可以加V、加「籤約作者」標誌。而且,「籤約作者」Tab直接設計在一級頁面上,非常直觀,減少了用戶的操作手續,只要根據引導就可報名參加。
對於PGC的建議:
關於內容如何組織和展現,美篇主要採取的是專題分類、二次加工編輯和專題策劃。
(1)專題分類
根據內容特點,後臺編輯對UGC內容進行了分類,分類內容上文已經提過,主要是「攝影」、「美文」、「旅行」、「情感」、「生活」板塊。同時,為了引導用戶關注各種類型的內容,美篇採用了兩種方法:
① 後臺算法主動推薦
如下圖,可以選擇喜歡的分類以開啟個性化推薦。另外,在長期使用產品後,後臺也可以更精準的投放內容。
② 引導用戶手動關注
在「首頁-專題」可以查看以下分類(前文提過),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
(2)二次加工編輯
一些被官方認為是優質內容的文章,美篇編輯會進行整合和推薦(如下圖)。目的是提高優質內容的閱讀量,讓UGC用戶知道什麼樣的內容才是好的,刺激他們生產出更加優質的文章。
同時,官方二次編輯處理後也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通過對比用戶生產的內容與編輯加工後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美篇編輯提煉了原作者文章中的一段中心思想,讓閱讀文章的用戶快速get到這篇文章的重點,避免錯失想要獲得的信息。
(3)專題策劃
由於美篇的用戶主要是30歲以上的群體,為了迎合他們的特點,後臺編輯人員十分重視每年的建軍節、建黨節。對於這些可以預見的重大節日或事件,提前運營相關內容能獲得更多的瀏覽量和互動數。
但是,美篇在策劃專題時有一個特點:除非必要,幾乎不追熱點。首頁上推送給我的內容永遠是歲月靜好不撕逼,即使是在微博上發酵爆炸的內容,也很難在美篇引爆熱點。這固然與用戶群體的特徵有關,但完全忽視熱點話題未免有些可惜。
建議:
消息的推送途徑一般有Push、站內信、EDM。在我使用美篇的過程中,發現美篇主要使用Push,而且Push的推送時間有一定的規律。如下圖所示,一般在三個時間段進行Push推送:早上八點、晚上八點、下午三點左右。
我們知道,app的消息推送要符合用戶的生活習慣。鑑於用戶中有很多人還未退休,因此推送消息要儘量避免上班時間。早上八點用戶沒上班,晚上八點用戶剛吃過了晚飯,剛好都是空餘時間,有時間也有心情點開消息繼續查看。至於下午三點多的消息推送,也許是為了緩和一下枯燥的上班生活吧。
(1)針對新用戶
針對新用戶的內容推送主要有兩個:機器算法推薦和熱門優質內容推薦。
畢竟這時後臺還無法掌握新用戶的瀏覽信息和感興趣的內容,首推優質內容比較容易留住用戶。
如圖所示,首頁推送的文章閱讀量相對而言比較高:
此外,使用後不久首頁會彈出一個「個性化推薦」(前文提到過),用戶可以點擊標籤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有意思的是,身為用戶並不知道這個「個性化推薦」什麼時候彈出,感覺像是一個驚喜。
(2)針對留存
為了留住用戶,除了內容生產具有持續性以外,美篇還採取了以下方法:
① 推薦用戶關注優質帳號
② 鼓勵分享到其他平臺
③ 相關閱讀延伸
由於我目前還不是美篇的重度用戶,所以對於之後的內容推送途徑還不是很確定。但是基於其它社交平臺來看,美篇在逐漸掌握用戶數據後,會更傾向於「投其所好」,比如說:會根據我的搜索歷史不斷推送相應的內容等。
(3)針對拉新
點擊「右上角的小人-邀請微信好友」即可拉新朋友加入美篇。操作簡單,容易上手,包教一遍就會。另外,只要分享美篇文章到朋友圈,朋友點擊後都會看到美篇的引流按鈕,點擊即可下載。
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內容打開率。在用戶使用app時,好的標題/專題/熱點事件都可以吸引TA點開,因此後臺內容運營人員要適當做一些專題策劃和文章整合。在用戶未使用app時,就要想辦法讓用戶打開app,提高日活。
比如,在推送消息時可以起一些吸引眼球的標題:
如果美篇商城還繼續營業,可以在推送Push時強調一些福利:
另外,如果後臺檢測到某位用戶長時間未打開美篇app,可以推送一些關懷類的Push:
我用腦圖簡單總結一下美篇app在內容運營上的方法,發現美篇在內容運營上有四點值得人們關注:
之後我會進一步使用美篇app,觀察它在用戶進入成熟期、衰退期和流失期時會採取哪些方式挽回。
運營知識深奧,運營技能還需多加歷練,不足之處還請各位指出。
作者:焦糖Pan,公眾號:焦糖Pan的能量站(jiaotangpan)
本文由 @焦糖Pan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美篇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