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已被卸下
臺海網7月20日訊 臺灣「教育部」今天一早發了新聞稿,證實今天把「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拆下,重新掛回「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則暫時不會更動。由21塊拼成的「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已在上午8點25分被卸下第一塊,這塊牌匾掛了不滿20個月,即走入歷史。
-
臺灣民主紀念館走入歷史 組織章程正式廢除(圖)
廢止組織章程 民主紀念館走入歷史 臺海網8月22日訊 臺「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撤回「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條例」,並同步核定廢止「臺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扁政府設置已一年三個月的臺灣民主紀念館,自此走入歷史。不過劉「內閣」對是否拆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顯得舉棋不定。
-
中正紀念堂復名?「總統府」:應先凝聚共識
臺海網8月5日訊 臺灣郵政復名「中華郵政」後,國民黨「立委」也醞釀把臺灣民主紀念館復名為中正紀念堂,「總統府」發言人王鬱琦昨天表示,中正紀念堂復名並無急迫性,應先凝聚共識,不必然要和「中華郵政」復名一概而論。
-
"臺灣民主紀念館"9時準時封館 警方協助執行封鎖
中新網12月6日電 「臺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自今天早上9時起封館,到8日中午12時重新開放。據「中央社」最新報導,「臺灣民主紀念館」封閉區為主建築內的展覽廳,而上午有來自日本、馬來西亞、大陸的旅行團搭乘遊覽車到園區參觀。隨車導遊也告知旅客「大中至正」牌匾即將拆除及「教育部」與臺北市政府間的爭議。上午在「大中至正」牌匾下方仍有20多名抗議拆除民眾席地而坐,前「立委」林正杰等人到場聲援;現場也有支持「教育部」立場的人士與反對者互嗆,警方立即處理。
-
臺灣民主紀念館今日改回「中正紀念堂」(圖)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今天將拆除「臺灣民主紀念館」匾,為防止意外發生,警察昨天入夜後即站崗待命,並淨空「自由廣場」內的民眾。「中正紀念堂」管理處19日晚間在「自由廣場」牌樓下張貼公告,警方20日凌晨出動百餘名警力,連夜架設路障;外傳是「中正紀念堂」牌匾掛回的前置作業。
-
臺決定拆「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
臺海網1月18日訊 馬英九執政後,又一項國民黨威權統治時代的象徵將恢復,「教育部長」鄭瑞城昨晚明確表示,將依「立法院」決議,拆掉「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掛回「中正紀念堂」牌匾,「自由廣場」牌匾則不動。據臺灣媒體報導,馬稱辦公民論壇跳票對於「臺灣民主紀念館」與「中正紀念堂」爭議,馬英九及「行政院長」劉兆玄去年曾表示要舉辦公民論壇,廣徵民意尋求共識,則確定跳票,鄭瑞城表示,「教育部」邀專家學者開會多次,與會者都反對,認為不需花費大成本討論此事,因此不再舉辦公民論壇,將直接依「立院」決議拆換。
-
中正紀念堂更名 將於19日正式掛牌(圖)
杜正勝證實「臺灣民主紀念館」19日掛牌 中國臺灣網5月16日消息 中正紀念堂要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臺當局「教育部」昨天證實,「臺灣民主紀念館」19日下午將正式掛牌,陳水扁、蘇貞昌及臺當局「教育部長」杜正勝都將出席。
-
中正路——臺灣重名最多的路
如果你去過臺灣,你應該去過紀念蔣介石的「中正紀念堂」,這是一個在臺灣很「崇高」的地方,臺灣人私底下管這裡叫做「中正廟」。不過呢,「中正紀念堂」在民進黨執政時的2007年被所謂的「正名」,改叫做了「臺灣民主紀念館」;後來國民黨又執政,2009年底又「正名」回來──叫做「中正紀念堂」。真是坎坷啊。還好後來民進再執政時,沒有又再折騰它的名字了,至少目前還沒有。老蔣死都死了,麻煩的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吶!例如,那邊有個地鐵站就叫「中正紀念堂「,那你如果改了名,又不改地鐵名,很怪。
-
它是臺灣著名廣場,臺灣民主紀念館,臺灣文化聚集地!
自由廣場,原名中正廣場,位於臺北市中心地區,廣場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是臺灣地區的公共活動廣場,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也是臺灣著名的旅遊勝地。自由廣場四周為杭州南路、中山南路、愛國東路和信義路,以中正紀念堂為主體,分布中正公園、自由廣場牌樓、瞻仰大道、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等公共建築。2007年12月7日陳水扁倡導去蔣化,在其即將下臺之際,將廣場牌坊上的「大中至正」易名為「自由廣場」,將「中正紀念堂」也改為「臺灣民主紀念館」。
-
臺灣:國父紀念館VS中正紀念堂
將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放在一篇文章裡,不僅僅是因為參觀遊覽的順序,更是因為放在一起寫比較容易對比。國父紀念館是我到臺灣第一個去的地方,一方面是因為孫中山先生是兩岸人民都認可和敬仰的偉人,他對中國近現代史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國父紀念館也是拍攝101大廈的最理想位置
-
「中正紀念堂」牌匾復位 施工過程零星抗議(圖)
臺當局「教育部」前天深夜起封園一天,昨晚將「中正紀念堂」的牌匾全部掛回。(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7月21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塵封一年半、被原陳水扁當局拆下的臺北「中正紀念堂」牌匾,昨晚八點半重新掛回,「自由廣場」牌匾則將維持現狀。 可能因為「無預警」行動,事先未公告,拆裝過程出乎意料平靜,只有零星的民代、民眾抗議,無流血肢體衝突,但警方仍是不敢大意,昨天派出上千警力、拒馬層層戒護。
-
臺灣民主紀念館布幔之爭 臺北市府累計罰款80萬
臺北市文化局28日再對「臺灣民主紀念館」懸掛的布幔開出20萬元(新臺幣,下同)罰單。文化局長李永萍表示,「中正紀念堂」28日上午送文化局工程審議數據,但未申請掛布幔,文化局依法開罰。「臺灣民主紀念館」懸掛布幔累計遭臺北市府開罰80萬元。
-
臺灣民主紀念館紛擾不斷 陳水扁照片被刺破
中正紀念堂重新開放第二天,民眾哭罵不止。(東森新聞圖) 臺海網1月3日訊 中正紀念堂(已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重新開館第二天,依然紛爭不斷。在館內陳列的「民主牆」上,陳水扁、呂秀蓮的合照被人刺破,現場有人怒罵,也有人跪地痛哭,相當混亂。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中正紀念堂重新開館第二天,零星紛擾不斷,館內陳水扁的照片被人在左手與胸口的部位各戳了一個洞,被戳洞的部位比人還高。 在主建築物二樓銅像館,有一名女士不發一語跪在蔣介石銅像前磕頭,還不停變換各種手勢。
-
臺灣民眾不滿「民主紀念館」內蔣介石銅像被遮擋
進入[海峽兩岸]>> CCTV.com消息(海峽兩岸):1月1日,被更名的「臺灣民主紀念館」重新開放。到現場參觀的民眾發現,立在紀念館內的蔣介石銅像被300多隻風箏和照片遮擋。這讓民眾非常不滿。
-
「臺灣民主紀念館」蔣公像將於4月1日「出關」
華夏經緯網3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贏得「大選」,「臺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的蔣公銅像也將「出關」。由二二八基金會籌辦,在蔣公銅像周圍掛起上百風箏、臉譜、原住民拼板舟及綁著抗議頭帶的展示架,都將在三月三十一日晚上六時半閉館後拆除;
-
「臺灣民主紀念館」自撤招牌稱美化後再擺放
「臺灣民主紀念館」館方:只是暫時拿下來修繕。(臺灣東森新聞圖片) 中國臺灣網5月25日消息「臺灣民主紀念館」外的金屬立牌昨晚不翼而飛,引起外界揣測。不過,館方終於在今天承認,是要將立牌加以美化,因而暫時放進館內,之後會儘快擺放在穿堂兩側展示。
-
臺北「中正紀念堂」牌匾今將掛回 警方到場協助
臺北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今天將拆除「灣民主紀念館」匾,為防止意外發生,警察昨天入夜後即站崗待命,並淨空自由廣場內的民眾。(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7月20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原「中正紀念堂」昨晚無預警地進駐警力及大型起重機。相關人士指出,臺當局「教育部」將在今天上午將「臺灣民主紀念館」的牌匾卸下,換回一年半前民進黨在位時拆下的「中正紀念堂」牌匾。據報導,中正紀念堂從今天零時開始封園,預計封到今晚12時為止,共24小時。
-
臺灣自駕旅行之六:來到臺北繞不過去的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
著名建築師王大閎設計的臺北國父紀念館是為紀念孫中山誕辰百年而建,該館1972年落成,呈正方形,是個頗具唐宋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整個建築散發著中國古典主義的大氣與威嚴。國父紀念館距離我入住的飯店僅十五分鐘的腳程。早晨獨自一人走在臺北冬春慣有的陰鬱裡,與晨練的人碰面送給彼此一臉由衷的微笑,心裡便也迅速陽光起來。
-
探訪臺北最後的中正紀念堂:坐東朝西遙望大陸
報上說,「行政院」9日已經廢除了《中正紀念堂組織條例》,「中正紀念堂」隨即將走入歷史,正式更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據紀念堂的設計師楊卓成所說,中正紀念堂用的是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身,而之所以坐東朝西,為的是遙望大陸。 聽一位父輩的友人提起,當初中正紀念堂在興建時,他正在臺北市開計程車為生。他表示除了一面倒的支持興建聲浪外,其實還是有不少質疑的雜音出現。有些人認為為何要在臺北市中心浪費一塊地,而不往郊區另尋他處。
-
「臺灣民主紀念館」大忠門立牌悄悄拆除說法不一
中國臺灣網5月25日消息中正紀念堂正名掛牌的爭議似乎出現轉機,據臺灣東森新聞獨家掌握到的消息指出,原本你拆我裝的戲碼,24日晚「臺灣民主紀念館」館方已主動拆除了設在花圃上的、陳水扁19日揭開的立牌,難道是對臺北市政府表達善意,還是另有原因,目前館方尚未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