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淡溪水庫已排空,市民趕去「搶」魚,結果……

2020-12-28 浙江在線

2019-02-21 01:0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楊海虹

打撈上來的魚。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海虹 攝

2月20日,備受市民關注的淡溪水庫排空後又有了新進展,自2月18日最後一次排水後,水庫內1200萬立方米的水已基本排完,上遊的魚兒隨著水流自西向東一洩而下至水庫出水口附近,2月20日,捕撈隊正式進入庫區打撈。 

排空後的淡溪水庫底部會呈現出怎樣一番景象?連日來,很多市民通過政協樂清日報社委員工作室打聽最新的情況。昨日,備受市民關注的淡溪水庫排空後又有了新進展,自2月18日最後一次排水後,水庫內1200萬立方米的水已基本排完,上遊的魚兒隨著水流自西向東一洩而下至水庫出水口附近,昨日,捕撈隊正式進入庫區打撈。

    捕撈隊會用什麼方法打撈?打撈上來的魚有哪些品種,產量大嗎,味道如何?昨日13時整,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再次走近淡溪水庫,通過視頻直播,帶你一起探秘淡溪水庫水底壯觀景象及魚類捕撈現場。

    捕魚隊收網捕魚

    午後的淡溪水庫,空中細雨如絲,四周青山環抱,煙霧繚繞,深深地呼吸一口空氣,醉人心扉。站在壩上舉目遠眺,排空了的水庫呈現出另一番獨特景象:大部分河床都已裸露出來,凹凸不平,形成一個個小水坑,放眼望去,仿佛是一片廣袤壯闊的灘涂,令人振奮。而靠近東邊堤壩的庫底還有少部分積水,此時水面上有3艘小船,有4名捕撈工人正穿著雨衣,搖著擼將船緩緩靠近水面上一張綠色的網。

    「在第二次水庫排水時,我們通過調查和測量,把捕魚網撒在那個地方,形成一個倒八字型,當魚兒順著水流遊下來時,就進入了我們事先準備好的水下網箱裡,再通過人工打撈,將魚捕上船。」據負責捕魚的捕撈隊隊長姚小羊介紹,當天上午他們已經捕撈過一次,有40公斤魚打撈上來,以翹嘴巴魚、鯽魚、草魚為主,鰱魚(也就是市民常說的胖頭魚)打撈上來的並不多,最重的一條鰱魚有五六公斤重。

    姚隊長話音剛落,只見水面上的幾名捕撈工人迅速起網,隔著老遠都能看到網內有很多魚在活蹦亂跳,工人們動作麻利地將魚兒打撈到船內,然後搖著擼將船兒慢慢靠近岸邊。此時,岸上一名正在等候的工人將魚快速裝入兩個黃色的籮筐裡,一路肩挑到水庫大壩上來。

    打撈上來的魚。

    市民爭先搶購

    而此時,水庫大壩附近的護欄門外,有數十名市民正翹首張望著,不少人手裡都已經準備好一個個藍色的塑膠袋,就等護欄門一開搶著去挑魚。

    「我從虹橋來的,已經來3次了,前兩天得知水庫排空,水庫裡的魚會有人挑出來賣,就跑來了,前兩次都吃了閉門羹,好在今天有魚打撈上來,沒白跑,就是有點小遺憾,沒看到胖頭魚。」市民諸葛先生一邊挑著籮筐裡的魚一邊告訴記者,水庫裡的水乾淨,生長在這裡的魚沒有泥腥味,水庫裡剛撈出來又新鮮,味道肯定好,所以就特意帶兩名朋友過來碰運氣。

    當天,家住淡溪鎮西林村的葉開傑買到了2.5公斤的水庫魚,早上7時多他來過一次,沒碰上賣魚的人,回家後不死心,又跑來一次。「昨天我也白跑了一趟。」葉開傑笑說,他原是淡溪南岙坦村人,老家就在水庫邊上,1958年建設淡溪水庫時,全家移民到了現在的西林村。小時候他經常能吃到水庫裡的魚,那個鮮美的味道一直記在心裡,這次聽說水庫排空,就特意過來買魚了。

    在現場記者發現,很多前來買魚的市民都是開車過來的,來自樂清多個鄉鎮街道,如虹橋、石帆、市區、天成等,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買魚,不過大部分人是衝著水庫裡的胖頭魚來的,可現場銷售的魚裡卻不見胖頭魚的蹤影,雖然有些失望,但看到那麼鮮活的鯉魚、鯽魚、翹嘴巴魚,大家的購買熱情高漲,不到一小時,打撈出來不到兩筐24公斤的魚就被大家搶售一空了。

    「我把煮羊肉的大湯桶都裝車上了,還放了些水在桶裡,特意約了一名廚師,準備到淡溪運幾十斤魚回來,叫上一幫好朋友一起吃魚宴,沒想到去淡溪晚了,沒買到。」在市區經營一家餐館的宏滿頗為惋惜道。

市民在護攔外等著買魚。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楊海虹 攝

今年水庫魚偏少

「這麼大的水庫,怎麼打撈上來的魚這麼少,真是奇怪了!」 「我記得1994年那次水庫排空,水庫裡出現了很多魚,有些魚來不及捕撈,都死在了岸邊。為什麼今年魚量這麼少,想買還買不到。」在現場,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疑惑。

對此,淡溪水庫管理所副所長陸建分析了水庫魚少的幾種原因。據悉,自1994年水庫排空後,1997年淡溪水庫才恢復蓄水,之後每年相關部門都有在水庫裡投放人工養殖的魚苗,品種以白鰱和花鰱為主,也就是市民常說的胖頭魚,但這種魚是不會自然繁殖的,它在自然界中是洄遊魚類,性成熟後親魚要洄遊到出生地,一般是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激流淺灘中產子,所以在沒有洄遊路線的水域鰱魚沒辦法生產,而現在大家看到的鰱魚多是人工模擬產卵場,刺激鰱魚產卵而來。

加上2014年淡溪水庫保安加固工程開工建設後,取水口工程因多種因素未開工,而水庫遲早要排空,因此,這5年來,他們沒有再在水庫裡投放魚苗。

第二個導致水庫魚少的原因是近年來淡溪水庫偷釣、偷捕現象屢禁不止。為此,淡溪水庫管理所還專門增強了安保力量,加強水庫巡視,但由於水庫範圍大、人員少,尤其是夜間管理難度很大,偷釣、偷捕者常跟安保人員打時間差,因此管理收效甚微。時間一長,非法捕魚量積少成多,這水庫裡的魚也就越來越少了。

「水庫排空後,這幾天我們的安保人員在水庫周邊巡查時,看到不少村民剪斷鐵護欄,鑽進庫區去撈魚和撿河螺,尤其是前兩天,有數十名婦女在淤泥裡撿河螺,勸都勸不走。這河床看起來平整,其實地勢險峻,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大家一定要遠離庫區,切勿因一時的捕撈樂趣忽略自身安全,因小失大。」採訪中,陸建再三提醒市民,等工程完工後,他們會儘快投放新魚苗,也呼籲大家不要在水庫偷釣、偷捕,這種行為會破壞水庫生態平衡,有可能導致藍藻爆發,從而影響飲水水源的水質。

味道鮮美吃過癮

2月20日家住淡溪長青村的村民吳秀芳買了幾條淡溪水庫的翹嘴巴魚、鯉魚和河螺,並為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特意燒了這幾道菜嘗嘗鮮,口福真是不錯。

吳秀芳今年51歲,是位燒菜能手。她只用了一刻鐘時間,就動作麻利地把一條約2公斤重的鯉魚和七八條翹嘴巴魚清理、清洗乾淨,然後在大鍋裡倒入油和切好的生薑,先將幾條魚兩面煎,再放在一起加入適量料酒、醬油、紅糖、水等,先大火燒,然後關小火慢燉40分鐘。

「這魚剛從水庫裡撈上來,鮮得很,紅燒和清蒸都好吃,味精都不用放。」吳秀芳笑說道。在燉魚的同時,她開始紅燒河螺,她最拿手的就是子排炒河螺。將子排先炒一下,然後將浸泡乾淨、剪去尾部的河螺放入排骨內一起炒,最後加適量水、醬油、紅糖、豆瓣醬等煮開,就大功告成了。

當魚和河螺出鍋時,香味四溢。記者品嘗後覺得翹嘴巴魚的肉質要比鯉魚更細膩鮮美,但兩者都沒有泥腥味,而這水庫的河螺口感要比普通河螺更緊實些、乾淨些,一個接著一個嘬,好吃得根本停不下來!


1550682128000

相關焦點

  • 樂清這個名小吃是這樣做出來的,快看看!
    番薯粉是樂清名小吃之一,可要問起番薯粉是怎麼做成的?卻少有人知。我們記憶裡的番薯粉由傳統手工製作而成,力道勁透,色澤透亮,口感非機器製作所能比。位於淡溪水庫上遊的埭頭村,有一戶人家年年曬番薯粉。據這家女主人介紹,他們家的手藝是從上輩人那裡傳下來的,遠近聞名。
  • 密雲水庫開漁 漁民第一晚收穫兩千斤魚
    密雲水庫迎來開漁時刻。錢蕾 攝 密雲水庫水體質量常年保持國家地表水二級標準以上,為魚類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水庫中最為常見的胖頭魚(鱅魚)、鰱魚、鯉魚等魚種,以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無土腥味兒、無汙染而聞名京城。
  • 日照水庫魚即將「遊」上市民餐桌
    原標題:日照水庫魚即將「遊」上市民餐桌   12月10日上午10時,日照水庫冬季捕魚開始,三位漁民配合默契地在水庫裡把漁網固定住,預計7天後,收網出魚。
  • 第一批漁船已解禁出漁,樂清市民又有新鮮的海鮮吃啦!
    這8種海鮮被解禁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8月1日12時,桁杆拖蝦、籠壺類、刺網類、圍(敷)網作業休漁結束,第一批漁船將解禁出漁。大小黃魚、鯧魚、帶魚、水潺、鰻魚等東海經濟魚類,以及一大波野生「蝦兵蟹將」將「遊」上餐桌,供市民享用。
  • 溫州樂清兩男子盜竊竟是為了坐牢
    明知有攝像頭會被拍下作案證據,溫州樂清兩名男子仍在攝像頭下實施了盜竊,而原因令民警感到又好氣又無奈。昨天,記者從樂清警方了解到,原來這兩名男子一個身患肺結核,一個身患肝癌、肺癌晚期,盜竊目的除為了錢,還有想坐牢。
  • 廣東東莞市民去同沙水庫釣魚 竟捉到一條娃娃魚
    廣東東莞市民去同沙水庫釣魚 竟捉到一條娃娃魚2014-04-25 08:1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我估計娃娃魚是市民放生的。」李本旺說,有些市民觀賞魚不願意養了,就拿來水庫放養,當中可能也有娃娃魚品種;還有一個就是水庫投放魚苗時,娃娃魚混入水庫中了。「如果正好有娃娃魚適宜生存的環境,如有陰涼的地方、適宜的水溫等,娃娃魚就得以生存長大。」  李本旺稱,這些還是初步判斷,娃娃魚的來歷還需研究。
  • 黃河「開河魚」受熱捧 百斤魚一搶空
    黃河「開河魚」受熱捧 百斤魚一搶空 >   中新社呼和浩特3月22日電 題:黃河「開河魚」受熱捧 百斤魚一搶空  中新社記者 張瑋  「漁船剛捕回來的100多斤魚已經一搶而空」,雲和平說。
  • 密雲水庫,開漁啦!看視頻
    密雲水庫迎來開漁時刻。錢蕾 攝 密雲水庫水體質量常年保持國家地表水二級標準以上,為魚類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水庫中最為常見的胖頭魚(鱅魚)、鰱魚、鯉魚等魚種,以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無土腥味兒、無汙染而聞名京城。
  • 初冬的樂清,竟然這麼美……
    全文字數:535 閱讀時間:約3分鐘 初冬的樂清,天氣雖然寒冷,色調卻越發「暖」了。熱情似火的紅楓與美如油畫般的銀杏,相互碰撞、隨風旋舞,猶如跳動的音符,勾畫出這時節的絕美風景。
  • 錦繡南歌沈樂清什麼時候下線?沈樂清為何要殺沈家人?不婚
    在《錦繡南歌》的最新預告當中,沈植被殺,而在此之前,王公好不容易終於答應了王子衿與沈植的婚事,結果就遭遇了這樣的結果,實在是令人痛心。三寶回建康城向竟陵王求支援卻被孫太妃抓,恰好沈樂清碰見,為了彭城王安危,她幫助竟陵王獲得情報,然後下令派兵火速支援彭城王。竟陵王坐鎮建康城收到的前線捷報都是陸遠做假的,實則斷兵斷糧草了,沈樂清知道後很擔心彭城王安危。三寶帶著彭城王密令回建康城讓竟陵王派兵支援,見不到竟陵王被孫太妃抓,沈樂清在門外目睹一切,幾番猶豫後決定讓竟陵王去苦役處救三寶。
  • 廣東湛江市赤坎區水庫清道夫魚泛濫 疑似放生惹的禍
    27日,赤坎水庫管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保守估計,水庫內目前生活著超過10萬斤清道夫魚,不僅破壞了生態平衡,還嚴重威脅水庫壩體安全。目前水庫已組織開展捕殺行動。他提醒廣大市民,清道夫乃外來入侵物種,市民切莫盲目放生。  10萬斤「水中屠夫」  昨天上午,記者在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赤坎水庫看到,工作人員正圍捕這些「水中屠夫」。
  • 日照水庫魚來了!
    漁業工作人員撒下漁網日照水庫冬季捕魚正式開始了日照市水務集團水庫開發運營公司 呂江山今天是冬捕的第一天,第一道工序就是下攔網和順網,對魚形成一個驅趕、我們再通過一些特定的手段,對魚進行一個捕撈。2015年,日照市水務集團水庫開發運營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專門成立了水源保護科,最大限度保障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近幾年,公司根據水位、庫容、水質等情況,定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
  • 水庫的魚去哪了? 手機監控:兩名偷魚賊現形
    早報訊 (記者林志安 通訊員陳海軍 駱佳莉)「警察同志,有人在我承包的水庫裡偷魚!」12日,人在晉江的吳先生向洛江公安分局馬甲派出所報警稱,其通過手機監控巡檢水庫時,發現兩名陌生男子正在自己承包的水庫裡偷魚。
  • 五水共治看樂清_時政新聞_浙江在線
    長期以來樂清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治水工作,不斷加大治水投入,完成了白石、鍾前、福溪等一批水庫的除險加固、沿海標準海塘建設加固、城市防洪一期等工程建設,建成楠溪江引供水工程、市汙水處理廠、虹橋汙水處理廠等並投入使用,整治完成中運河等一批景觀河道,樂清水環境局部得到了改善。但因歷史欠帳多,城鄉環境整體不容樂觀,群眾呼聲很高,改善水環境迫在眉睫。
  • 《日照人的美好生活》⑦:正宗日照水庫魚,首次遊上日照市民餐桌
    一望無際的水面上,專業的捕撈團隊正在實施下網作業,在噠噠的機器聲與白鷺的鳴叫聲中,日照水庫2020年度冬季捕魚作業正式開啟。日照水庫冬捕作業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今年的卻與眾不同:今年冬捕將不再打包出售給外地,而將採用分散式常態化捕撈方式,面向全體日照市民出售。再過大約一周時間,鮮美可口的水庫魚,就能被端上日照市民的餐桌。
  • 樂清開通假日專線
    坐著公交去旅行,直達熱門景點。日前,樂清新開通8條「假日旅遊專線」,將雁蕩山、中雁蕩山、黃檀硐古村落等旅遊景區串成8條假日旅遊公交線路,市民遊客可從樂成公交樞紐站、虹橋客運中心、樂清動車站、柳市客運站等交通站點乘車,以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體驗樂清各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據悉,新增的8條假日公交日常運營時間為雙休日及法定節假日。
  • 到汀溪吃水庫魚
    同安區汀溪鎮群山環抱,山泉淙淙,水庫清澈,水庫魚更是鮮美。人在汀溪,自然少不了吃水庫魚。 汀溪的飯店幾乎家家都有水庫魚,每家又有各自的招牌做法,別具特色。街頭這家,魚頭煲是一絕;巷尾那家,水煮活魚撒上孜然粉,香氣濃鬱,真能饞死隔壁小孩;拐彎往下走,出名的是酸菜魚,獨家秘制酸菜,簡直是水庫魚的最佳搭檔。
  • 冬捕開始啦,日照水庫「野生桃花魚」將走上市民餐桌
    日照市民對日照水庫有著深深的情懷,但由於往年冬捕全部向外地大宗批發,長期以來本地市民卻難以吃到正宗的日照庫魚。從今年開始,將在市區設立直營點打造,「日照水庫野生桃花魚」品牌,讓正宗、生態、有機的日照庫魚遊上市民餐桌。近幾年,日照市水務集團水庫開發運營有限公司根據水位、庫容、水質等情況,定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
  • 北京密雲水庫開漁半月 水庫魚長「個頭兒」
    &nbsp&nbsp&nbsp&nbsp北京密雲水庫開漁已過半月,今年漁民捕魚有啥變化?  劉正義今年50歲,是密雲區溪翁莊鎮石馬峪村村民,也是水庫移民的後代。近20年的捕魚經驗讓他成了村裡的漁老大,茫茫水面上,他能用耳朵判斷出魚的有無和多少。  「我的船8.4米長,空船加上漁網和兩個人,重量就快1000斤了,最大載重3噸。」劉正義說,為了保護水庫水質,所有漁船不能有外部動力,全靠雙手划槳,捕魚絕對是個體力活兒。
  • 密雲水庫今天零時開漁!15萬公斤水庫魚陸續上岸
    經過半年休漁期,密雲水庫於今天(9月25日)0時開漁。今早,新「開漁季」裡第一批15萬公斤水庫魚陸續上岸,走進市民的餐桌。昨夜今晨,記者跟隨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水上分隊的執法船探訪了漁民捕魚的過程。「從這到水庫中得劃上1個多小時,還得尋找最佳捕魚點,夜間完全靠經驗判斷。」劉正義雙手搖槳划動,興奮地告訴記者,他這次帶了24片網,每片1米長,到了捕魚點,先得定網,然後下網,這個過程大約又得1個小時。布好網,就是等待,運氣好半個小時就可起網收魚。上個「開漁季」,劉正義個人捕魚收入有七八萬元。4時,執法隊例行巡查。此時,水庫周邊燈光更加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