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 王祥龍
秋天,本是收穫的季節。但對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白腦包鎮永勝村十組農民王力軍來說,今年,他和幾百戶農戶的辣椒,正面臨有收但可能無獲的困境。
王力軍,正是那位因收購、販賣玉米,被臨河區人民法院判定為犯非法經營罪的農民。後經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審,2017年初,王力軍被改判無罪。王力軍曾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說,因為熟悉這一行業,改判無罪後,他將重操舊業。
如今,3年已經過去,王力軍已不是糧食經紀人。3年間,他再次創業,成為辣椒經紀人,並與農民籤訂單,種植、銷售經濟效益更高的辣椒。「往年中間商8月底就來了,今年到現在都還沒有來。」9月8日,王力軍說,除了中間商,他沒有其他銷售渠道。距離採摘期結束還有20多天,他擔心約3000噸辣椒會爛在地裡,因而向封面新聞發起雲求助,希望找到新鮮辣椒買家。
改判無罪後再創業 不賣玉米賣辣椒
在改判無罪後,王力軍曾說,他將重操舊業。事實上,他也幹回了老本行。「我又做了兩年(糧食經紀人),但是因為後面市場行情不好,加上家裡的那臺玉米脫粒機壞了,2018年後,我就沒有再收玉米了。」王力軍說。
也是在2018年,王力軍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接觸了辣椒種植。「那一年,正好區政府也在我們那兒規劃了一個農業種植園區,專門種植辣椒。」王力軍說,加上有農業技術人員指導,當地很多農民都種植了經濟效益更好的辣椒。
園區規模化種植,讓王力軍又看到了新的商機。在自己一邊種植辣椒的同時,他又成為了辣椒經紀人。「前兩年市場行情不錯,有時候能賣到一塊多一斤,一年大概能賺4萬塊錢左右。」王力軍說,「農戶一畝地投入的成本大概是2000元左右,一畝辣椒能賣四五千塊錢。」
王力軍收購的辣椒,絕大多數都是賣給河南的一位中間商。然後,中間商再將辣椒轉售至四川成都郫都區的豆瓣醬廠,或者銷往湖北的醬廠。
2019年底,為了有穩定的貨源,王力軍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我冬天和農民籤訂訂單,收集農民實際的種植需求,去大棚育苗。春天將苗子再賣給農民,秋天負責回收農戶的辣椒。」王力軍在訂單農業的道路上開始摸索,「回收實行保護價,9毛錢一斤。如果市場價格高於保護價,就按市場價收。如果低於保護價,就按保護價收。」
辣椒進入採摘期 3000噸鮮椒待銷
然而,現實卻給了王力軍一擊。雖已做了3年辣椒經紀人,但他只認識河南的一位收購量大的中間商,其餘均是零星出售。除此之外,他沒有其他銷售渠道。前兩年8月底採摘期前,辣椒收購商便已來到地裡訂購,給農戶留夠採摘時間。「如果請人採摘的話,成本大概4毛錢一斤,這樣農戶就賺不到錢了。」
今年,市場行情突變。9月已過去一周,王力軍仍不見收購商上門,這讓他很焦急。「採摘期從9月初到10月初,大概一個月。過了採摘期,天氣冷了,一凍就流水,辣椒就沒人要了。」王力軍分析,「不知道今年是不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才沒有過來收。」
由於緯度較高,巴彥淖爾市的農作物只能一年一收。與王力軍籤訂訂單的農戶,種植辣椒的面積大多佔每個家庭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一。「現在,農戶的辣椒全部熟了著急賣,如果給農戶調不出去,農戶辛苦種了一年,損失就大了。」王力軍也坦言,由於籤訂了訂單,如果賣不出去,他也將失去信譽,來年生意也就無從談起。
據了解,王力軍共與幾百戶農戶籤了訂單,種植的辣椒品種為紅龍18號、紅龍23號,總種植面積有1000多畝。今年,預計產量3000噸左右。大量辣椒銷售無門路,9月8日,王力軍向封面新聞發起雲求助。
如有意收購,可撥打電話15048993540聯繫王力軍,地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白腦包鎮永勝村十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