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醫院陪產的日子

2020-12-16 大叔住在十裡村

各位村民 村長第58篇原創

歡迎關注、評論和轉發

各位十裡村村民:疫情期間,村長提醒你注意個人健康,同時對未來經濟保持信心。

2020年的開年,的確是有些困難。

但相信對一部分朋友來說還是有收穫的,包括了村長,也在2020年初收穫了家庭的新成員。

所以我花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時間呆在醫院裡陪產,在整個陪產的過程中,有很多小經歷,我想拿出來和各位一起討論交流。(沒有狗血劇情)

01

醫院生意

給普通創業者的機會窗口很小

如果單純從生意的角度來說,醫院幾乎是許多企業都想布局的民生行業,因為從不缺客源。

但是,醫院生意真正給到普通創業的機會是很少,對普通創業的要求也很高,畢竟關乎性命。

在醫院裡除了醫生治病治人外,最明顯的3個領域就是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和醫療SAAS。

但以上3個領域,對專業性、可靠性、安全性都有極高的門檻,更重要的一點,就算你有能力,但想進入醫院的服務體系,其實很難。

目前作為普通民眾接觸比較多的,就是掛號。

掛號,也是這幾年來,為數不多的給到網際網路企業入局醫療機會的小窗口。

所以,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如果自己本身沒有在醫療領域相關的技術、人脈等資源,還是不要入坑。

但利好的一方面是,AI、大數據、雲計算、智慧機器人等領域,未來一定會在醫療領域變得越來越重要。

這一方面的科技創業者其實可以通過招投標或者榜上大戶來曲線服務。

這裡順便再說一句,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SAAS系統真的是太老舊了。

但公立醫院還是剛才提到的,想改造很難。

而民營醫院,尤其是細分的民營醫院,比如美容整形、口腔、骨科及寵物等等。一些網際網路ToB企業,還是有機會為他們提供服務的。

02

把廣告打在

離客戶最近的地方

作為專業的婦產科醫院,大家可以想像在醫院周邊,最明顯的廣告是什麼?

主要是這個三類:月嫂中心、產後修復(瘦身減肥)、不孕不育。

這樣的廣告很精準,因為你要知道,作為孕婦從得知自己懷孕開始到生產結束出院,整個期間去醫院做檢查到生產,至少8次以上,曝光頻率相當高。

所以各位去思考,你目前負責的業務,哪些獲客方式是可以再繼續調整。加強頻率,增強用戶認知。

滴滴之前的線下廣告就是公交站,汽車站、高鐵站、機場,原因就是離客戶最近、客戶當下痛點最明顯。

再說個之前討論比較激烈的水滴籌線下地推事件,為什麼他們要搞線下籌款團隊?

真如他們所說,是為了幫扶濟困嘛?

當然不是,那只是表面安慰普通愛心用戶的。

本質上,就是因為真正需要籌款的目標用戶,就在醫院裡。

而且不僅是患者本身,還包括了他們的家人。

所以,對於大病籌款平臺來說,他們才想著法子去醫院做地推,打廣告。

關於大病籌款的文章,我之前寫過,請點擊《大病籌款,是筆好生意嗎?》。

再如近期疫情期間,生鮮配送平臺叮咚買菜、菜划算、每日優鮮等。

除了做各種線上分享領券促銷外,另外個重要的渠道就是小區的道閘、電梯廣告和社區團長的微信群、朋友圈。

道理也是一樣的,因為在這些地方打廣告,都是離客戶最近的。

03

坑錢不長久

用心服務才是關鍵

孩子出生當天進入病房休息的,就有做新生兒護理的公司員工走進病房來推銷業務了。

主要就是在新媽媽出院前,提供新生兒的洗、換、餵護理服務。

每天180元,最少3天起訂,所謂提供24小時服務,還是4個新媽媽,共享一個護理師的服務價格。(因為春節許多護理師都回家過年,沒有單獨定製的)

說實話,對於許多年輕的家庭來說,如果沒有護理經驗的話,出於護兒心切,都會付錢購買該服務。自然就被割韭菜,我也是。

但在3天的護理周期裡,整個服務體驗其實是很差的。

一是護理師每天都是輪班的,每個護理師的服務水平都層次不齊。

二是護理服務不及時,因為是4個寶媽共享的。尤其是在夜間,護理師經常聯繫不上。

三是發現護理提供的服務和費用完全不匹配,感覺很不專業啊。

本來直接進醫院提供服務是很難的,沒有資源關係更難。

但是不能靠著這種資源壟斷後,只拿錢,不幹活啊。

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行業也是如此,但是這一定是會被慢慢取代的。

比如我在外面請一名專業的臨時月嫂,帶進醫院裡,完全是可以的。

04

其他便民性服務

1、餐飲

大部分線下實體店,講究的是地理位置,因為客流很重要。

但醫院就是典型的自帶流量體,我仔細的看了一圈醫院周邊的餐飲。

主要以各種小吃、快餐為主,還有水果鮮花,這也是有道理的。

一是住院的人照顧心切,講究高效快捷。

二是用戶希望價格合理,便宜實惠。

所以醫院周邊的便利店,也是生意最繁忙的,一般都是24小時營業。

其中關東煮、早餐、便當都很暢銷。

但我很好奇,我曾經出差去廣州、佛山、長沙一些醫院調研時。醫院門口有開奶茶店、咖啡店的,不知道老闆是怎麼想的?

2、共享充電寶

當手機成了必備品,用電焦慮就成了許多人的問題,在醫院同樣如此。

以我在的婦產醫院為例,每棟樓一二層都有共享充電櫃。尤其是在一樓大廳、B超大廳、專家候診大廳,因為這些地方人最多。

我簡單看了下,每次去借充電寶的時候,每臺設備的出租率都在30%左右,2-3元/小時,一次在4-6塊錢左右。

相比於租金、電費來說,每臺設備的利潤應該還是蠻可觀的。

沒辦法,這是剛需。

按照以前,在醫院裡放個自動印表機,也肯定能賺錢。

3、wifi

隨著公眾號的興起,wifi增粉這件事情,相信許多企業都幹過。

醫院、商場、景區等場所,按照服務方的說法是能夠提供地點增粉服務的。(有坑的哦!)

我在醫院裡面體驗了一下,wifi的穩定性是比較差的,有些樓層就等於是沒有。

其實wifi最大的挑戰是流量資費的下降和網絡覆蓋密度的加強,所以靠wifi賺廣告費,肯定只是階段性的生意。

而且你如果留意的話,會發現提供wifi服務的,一般是那些還在醫院裡提供掛號等其他服務的公司,所以壁壘也還是蠻高的。

4、大屏廣告、咖啡機、零食櫃

除了上述能在醫院看到的商業服務外,我還在許多醫院看過大屏廣告和無人貨櫃。

大屏廣告:想在醫院裡面做廣告其實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畢竟是救死扶傷的場所,過度的商業化肯定是相當不合理的。

但一些企業,還是把目標渠道放在了醫院。所以想盡辦法,把廣告投放在最前線。

我曾經在廣州接觸過一個服務商,他們在全廣東的醫院大概鋪設了4000多個立式廣告屏,是真正在醫院的核心區有廣告,當然收費也很貴。

你們知道的一些保險、籌款等品牌,都找他投放過廣告。

咖啡機:我真的不太理解,那些花了精力在醫院鋪設咖啡機的企業,需求真的有那麼大嗎?

真的還不如放個體溫計、稱重機,身高機或自助的血壓設備,按次收費。

無人貨櫃:目前我知道有一家無人貨櫃公司,在全國許多省份的醫院都有鋪設,超過萬臺。

由於許多醫院內沒有小賣部,所以臨時性的需求還是有很多的,銷量也很不錯。

5、母嬰店

我在婦產醫院附近,發現有兩三家母嬰用品店,其中一家店鋪的面積至少超過80㎡。

按我的理解,如果醫院附近沒有居民小區的話,開個綜合性的母嬰店是沒有必要的,貨賣不出去,成本也很高。

因為我在產房外面休息時,絕大部分孕媽都提前準備好了待產包。

只有極個別沒有經驗的或者準備不足的家庭,我看他們才臨時去購買的。

在醫院周邊,大部分服務的都是臨時性、應急性的需求,不要想著還有回頭客這件事。

所以,我們如果要在線下開設實體店鋪的時候,還是要結合周邊的客源情況、商業情況,因地制宜的去選擇。

05

其他問題

以上是我在陪產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和觀察,最後再和大家閒聊點與此相關,但不是特別重要的。

1、專業知識

儘管有一些母嬰相關的APP和醫院提供了孕媽課堂,但始終無法解決孕媽在孕中、產後的諸多疑問。

比如孕前要做哪些檢查、飲食怎麼吃,哪些可以吃?

網上有很多零亂的知識,但不夠完整和權威,每次依舊還要搜百度,問人。

包括我們常用的一些母嬰APP,也做的很不好。

一是我覺得在內容方面做得真是相當的差,還不如快手上幾個講孕期知識的博主專業。

二是許多功能不完善,我覺得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比如目前階段,我每天想要記錄孩子每次吃飯、睡覺的時間、次數以及喝奶量。

可能個別功能有,但很不好用,因為我對比了市面上相當多的APP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可能是你個別性的需求,或者小眾需求,我倒不這麼覺得。

包括一些用戶還會記錄寶寶身高變化、在感冒發燒時,需要記錄體溫變化等情況(視頻、圖片、文字)。

是不是可以提供可視化的數據形式,這樣對於家長來說很方便,下次就診給醫生看時也很方便。

所以希望做此類母嬰類產品的,最好找個做過媽媽的人來做產品經理和運營。

2、醫生寫的字看不懂

我在最前面提過醫療saas這一點,其實現在許多醫院在預約、查看問診結果方面,都已經聯網了,也逐步電子化了。

但還是有各種紙質資料和單據,尤其是有醫生建議一欄,我一直看不懂寫的是什麼?

這難道是為醫生專門提供的字體嘛?

十分不解,診斷建議的字為何不能好好寫?

難道是為了規避責任?請有關的朋友給予解答。

3、醫患矛盾肯定會發生

我們經常看到各種醫患矛盾,包括一些個別案例中,醫生遭受到迫害。

以前我會片面的把問題歸咎於患者及患者家屬,由於治病焦慮,導致情緒、行為方面的不理智,做出來不正確的行為。

但是,在我們陪產的幾天裡面,我就改變了這種想法。

醫患矛盾肯定是會發生的!

我在醫院裡,就遇到叫醫生半天遲遲不來,詢問醫生時總是覺得患者欠他錢一樣,多問幾句就給你臉色看,不耐煩。(你們在火車站買票、市民中心辦事情的時候,是不是也遇到過類似情況?)

我想說,服務方面真得學學人家高速收費站收費員,別管是不是假笑,首先態度就很好啊!

我們希望患者理智、懂得感恩,也是醫生護士體諒患者。

4、特權

我在醫院那幾天,「大G女進故宮」的事件鬧得火熱,其中大家都討論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詞,就是特權。

特權的背後是人情、利益以及所謂的有色階級,而特權在各行各業都隱性存在。

包括在醫院裡,我們掛專家號要靠搶,有的人可以不用。

我們車只能停在醫院外面的停車場,有的車則可以大搖大擺的開進醫院停車、接人。

有的科室一床難求,有的人則可以得到科室主任的特殊照顧。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抱怨看病難。

當然不是在說醫生,而是說社會的確還存在這樣的現象,而且會長期存在。

最後,再次提醒所有十裡村村民,在疫情期間時刻注意個人健康。

村長今年的目標是在有限的時間裡,爭取寫100篇原創文章,評價每周2篇。

內容題材還是圍繞當下科技、電商圈、新事物相關的角度來與各位分享,偶爾分享個人生活方面的一些見聞。

期望繼續獲得大家的關注和支持,再次感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醫院取消老公陪產?醫生:老公陪產,還不如不陪
    但是調查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醫院取消了老公陪產這一項,仔細詢問醫生才得知,原來老公陪產會出現很多「突發」情況,並不利於產婦生產,所以還不如不陪。今天我們來說說,準爸爸們陪產,會遇到哪些奇葩事情呢?
  • 為什麼有的醫院不讓丈夫陪產?醫生:不陪更好
    大多數家庭都希望可以迎來自己的孩子,很多孕婦都希望在自己生產的時候自己的愛人可以陪在自己的身邊跟自己一起迎接這個小生命的到來,而且她們覺得有家人陪在自己身邊可以緩解自己生產的緊張恐懼感,但是國內有很多醫院是不允許丈夫陪產的。這個規定無疑會讓人覺得有點不通情理,但事實其實這個規定是非常有道理的。
  • 許多醫院為啥不讓準爸爸陪產?別錯怪了醫院,背後三大理由很暖心
    小芳在孕期就聽說,許多醫院可以讓準爸爸進去陪產,甚至到時可以親手剪斷寶寶的臍帶,留下有紀念意義的一刻。但等到自己生產的時候,醫院卻死活不同意老公進去陪產,讓小芳很氣憤。後來聽了在醫院工作的朋友張濤的解釋,她才知道自己錯怪了醫院,其實不讓家屬陪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很暖心。
  • 一位孕婦醫院生娃,陪產來了20多個人,原因讓人心裡犯酸
    文|文兒 去年表姐生二胎,預產期到的時候,我姨害怕表姐足月以後,在家出現突發情況,手忙腳亂地去醫院,讓表姐遭罪,所以就提前讓表姐去醫院住著,她在身邊照顧著。後來,去了醫院,一切都很順利,表姐沒兩天就生了,我姨還打電話給我們家報平安。
  • 很多醫院不允許陪產人員進入產房,主要有這五種原因,太真實了
    老王育兒歡迎評論分享,抄襲必究很多的寶爸寶媽們,是否還記得當初生孩子的經歷,我想這是人們最期待也最難忘的日子。焦急、等待、期盼,各種心情交織在一起,寶媽在產房裡,把孩子領向人間,寶爸在產房外踱步等待。分娩對女人及其重要,寶媽希望家人的全程陪伴,但有很多醫院不讓陪產人員進入產房,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一位朋友曾經也是一個陪產人員,自己老婆生孩子時想偷偷溜進了產房,一是為了幫助老婆,二是為了提前看到自己的寶寶出生。記得老婆生孩子時,產房只有老婆一個人,他就偷偷溜進了產房醫生也裝看不見。
  • 青島20家婦產醫院生產費用匯總!陪產、無痛、待產包等收費都有!
    陪產導樂:有 ¥300.00左右無痛:有 ¥2000.00左右住院押金:¥8000.00市立醫院西院(三甲)雙人間陪產導樂:有 ¥300.00無痛:有 ¥2800.00左右住院押金:¥8000.00市立醫院 東院(三甲)產前
  • 北京可以陪產的醫院有哪些?(陪待產、陪生產及產後陪護)
    近來有很多孕媽諮詢北京有哪些醫院可以陪產,自己附近的醫院生孩子允許陪產探視嘛等等,為此菠蘿姐特整理了一份詳細的北京各大醫院陪產情況、孕婦探視攻略。北醫三院陪產探視1、單間待產房允許陪產,其餘不能。北大人民醫院陪產探視1、醫院待產室允許一個家屬在待產室陪著孕媽,生產房則不允許陪生產。2、北大人民醫院允許一個家屬陪護孕婦或者可以請醫院護工。每次僅允許一個家屬探視孕婦。
  • 「我不生了,太痛了!」陪產丈夫一巴掌下去,整個產房都安靜了!
    現在妻子生孩子都流行丈夫陪產,一是能記錄孩子降臨這一刻,二是給予妻子鼓勵和安慰,緩解孕婦緊張的心情。但是一般情況下醫院或醫生都是不建議丈夫陪產的,主要是考慮到其心理素質也擔心影響醫生工作。「我不生了,太痛了!」丈夫反手就是一巴掌小張在產房生孩子,旁邊丈夫在陪同,只聽見小張在旁邊一直痛呼:「我不生了,太痛了!」丈夫在一旁耐心的哄著,鼓勵安慰著妻子。
  • 為什麼很多醫院取消家屬陪產?4種情況很常見,別忽視
    為什麼很多醫院取消家屬陪產?4種情況很常見,別忽視 1.產房裡的廢話多,抱怨多。雖然現代醫學在不斷的發展,但是一般人要了解現代醫學還是非常的困難的。
  • 席娟,于晴那些年陪我走過的日子!
    陳年寶貝分享:席娟,于晴那些年陪我走過的日子!我是一個二十年書齡的資深小說迷,其實說到言情小說,我那個時候沒有這麼多網絡小說,我最開始都是在小攤上買的紙質的小說,最開始的時候還看武俠,後來貌似武俠小說已經不能滿足那個少女心,簡單說就是對愛情的嚮往。就開始涉獵言情小說了,席絹,于晴,左晴雯,古靈的作品我全部看完了,還有好些不知名的言情小說,他們這些小說都是短篇,因此我也不知道我看過多少愛情的梗!
  • 過來人告誡:生娃別讓老公陪產,一不小心就可能觸碰到這幾個禁忌
    在此後的日子裡,產房中所見到的這一幕幕總是在莉莉老公的腦海中縈繞,揮之不去。生活中,選擇讓老公陪產的女性還有很多,她們也分享了自己老公陪產的後續經驗,結局一好一壞:團團媽媽:當時生孩子的時候,我老公是主動要陪我進去的,說家庭的重要時刻他不能缺席,可是出來之後他大受打擊,之後還是看了心理醫生才緩過來。
  • 郭碧婷產女醫院曝光,與林心如賈靜雯同一家,號稱是臺北最貴的醫院
    10月1日,郭碧婷在臺北順利生下女寶寶,體重3180克,這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女兒在雙節這天出生無疑讓向太一家喜上加喜,在郭碧婷生產當日,媒體也拍攝到向太向華強第一時間趕到醫院陪在郭碧婷身邊,而向佐除了要照顧郭碧婷,也在忙前忙後準備女兒用的物品,能夠感覺到向家人完全沉浸在喜悅中。
  • 曬孕婦餐帶老婆遊山玩水,推掉工作安心陪產!
    曬孕婦餐帶老婆遊山玩水,推掉工作安心陪產!3月5日,吳奇隆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組美食美景圖片,有網友猜測,這應該是吳奇隆正帶著老婆一起遊山玩水。更有網友指出自從劉詩詩宣布懷孕後,吳奇隆就很少出現了,應該是在專心陪老婆。
  • 原創腐文 我用今後的日子一直陪在你身邊,如何?
    「對不起……阿水……對不起……」阿水愣了,「你為什麼要跟我道歉?」「對不起……真的對不起……都是我害了你……」阿水聞言,收起了關切的目光,嘲諷的笑了,整張臉也變得冷冽陌生。「是我對不起你……」「你以為你說對不起有用嗎?」「你還在恨我?」「你讓我如何不恨你!」「我不懂,既然你如此恨我,當初又為何要救我?」「你以為我是真的要救你嗎?
  • 助力二孩政策發展 美福月推孕婦免費陪產服務
    (美福月創始人童源女士介紹公益行動)2017年1月6日,重慶本土知名月子會所品牌美福月在其年會上透露,針對目前月子會所及二孩託育公共服務存在的問題,美福月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推出三大公益服務:主城孕婦可申請免費陪產服務
  • 雲端上的日子 日月潭陪你入睡
    雲端上的日子 日月潭陪你入睡2010-01-04 09:46     來源:SRC-423     編輯:張蕾  雲品酒店是臺灣日月潭風景區中唯一擁有天然溫泉的酒店。而昨晚的一夜好眠,也該多謝在Sky Lounge裡Bar Tender調給我的黃瓜與甜椒丁尼,沒想到黃瓜與甜椒也能調出爽口美味的雞尾酒,可愛的自然色澤也讓人賞心悅目。   這大概是最奢侈的早餐享受了。
  • 這一生,讓我陪你一起慢慢變老
    婚禮上,兩人情意綿綿,挽手共唱「陪你慢慢變老」,另多少貴賓動容。他們情深意篤,在一起時耳鬢斯磨,特別黏糊。下班回家,家務事彼此分擔,凡事有商有量,女溫柔,男體貼,還有一個特別乖巧、可愛的女兒。也許是老天故意考驗這對夫妻吧。在一次例行體檢中,女人被查出身上長瘤,必須馬上動手術,他們在災難面前依舊鎮定自若。
  • 在沒有你的日子裡,我在陪自己演一場獨角戲
    自己一個人的日子的確很不好過,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的,不能因為沒有了愛情就永遠頹廢下去。忘記一個人是一段漫長的過程,但是再難也要堅持下去,在沒有他的日子裡學會好好地生活。01相處的時間久了,再深厚的感情也終究會有膩了的那一天,想要離開的人是留不住的。
  • 謝謝你,陪我一程
    我想,真正到過心裡的人,你是捨不得去埋怨他的。雖然他曾讓你難過,也曾給過你風浪,但你不會忘記,他曾陪你淋過的大雨,不會忘記,他曾給過你的快樂。你們曾像夜空裡的星星一樣,照亮過彼此的生命,即使分別,也做不到詆毀。
  • 二胎爸爸陪產,將熟睡的4歲女兒獨自留在車裡,接下來的這一幕...
    12月1日21點左右,室外氣溫只有8℃,一個小女孩光著屁股獨自站在杭州市一醫院集團瓶窯院區(餘杭三院)住院部門外,凍得直哆嗦,眼神裡滿是恐懼。幸好,醫院保安叔叔的暖心擁抱,讓孩子在這個冬天倍感溫暖。這邊,魏國鐸和同事想著,這樣一個小孩不可能獨自出現在醫院,她的家人一定在醫院,有可能是住院病人的小孩,便一個病區一個病區地去找。20分鐘後,終於在產房外找到了小女孩的爸爸。護士為雯雯檢查原來,小女孩叫雯雯,今年4歲。雯雯的媽媽正在住院生孩子,爸爸在陪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