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根,是位於馬來西亞東部的一個小鎮。對於北根這個地方,大部分國人都了解甚少,我也是通過好友斯亮才知道這個地方的。早在去年年末的時候,我便和斯亮相約,來年一定要一起戰鬥一次,於是我們便把目的地鎖定在了北根這個鮮為人知的小鎮。因為知道這裡的漁業資源很豐富,但另我沒有想到的是,這裡給了我開年的大驚喜!
提起這個地方大家也許不會很熟悉,但說起另一個地方,大家可能便不會陌生了,馬來西亞的旗魚聖地——雲冰。北根距離雲冰以北,路程不到兩百公裡。但是在雲冰的作釣季節很固定,只有短短的幾個月,然而在北根,卻沒有季節影響,隨著3月的到來,馬來西亞的禁魚期剛剛過去,我們便相約出發,希望休整了一個冬天的魚會給我滿意的答覆,然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說到這裡,便不得不提本人的好友——斯亮。身為在馬來西亞生活了十年的中國人,熱愛海上生活,是釣魚和潛水的一把好手,也是我認識的人中,對馬來西亞各地釣況最為清楚的人,只是以前一直沒有機會一起出海,這次的行程,也都是他來安排的。
本次行程我的目的性很強,所以期望值也比較高。然而出發前我最擔心的便是本次的重要目標魚——旗魚。嚴格來說,北根所在海域和雲冰大致相同。雲冰我很清楚,只有7月以後才會出現大量的旗魚。如此強的季節性讓我對本次能否在第一天成功釣獲旗魚成為了未知數。如果沒有釣獲,後面的作釣計劃將會完全改變,這也是我最不想看見的。
經過一晚上的休整,我們在第二天早上準時出發,第一天的目標魚便是旗魚。北根作釣旗魚的方式和雲冰大致相同,主要以活餌放流為主。在開船一個小時後,先到達作釣餌魚的釣點用阿波羅釣組作釣餌魚,充足的餌魚才能保證接下來作釣的順利,將餌魚養在活餌倉內,到達旗魚釣點後開始作釣。本來我的預期是今天有兩條旗魚便足夠了,然而驚喜永遠是來的那麼突然,剛剛下竿五分鐘,第一尾旗魚便開始洗腮了。斯亮趕緊接過釣竿開始控魚,在他控魚的時候,船尾的第二根放流竿也開始中魚,這時我便知道,這裡的旗魚很多,而且活性很高!將魚控好交給同伴以後,我便站到了船頭,開始用大嘴poper開始拋竿。目的不是為了中魚,而是製造聲響,將旗魚吸引過來。經過十幾分鐘的搏鬥,船尾的兩尾旗魚已順利出水,大家拍照留念後將旗魚放生,隨後作釣繼續。經過我的吸引,我們船的周圍聚集了大量的旗魚,真的是肉眼可見,餌魚隨便丟出去便會被旗魚直接截走,短短兩個小時,便有八尾旗魚成功上船。這種釣況,在八九月的雲冰都是極為罕見的,這也打消了我所有的顧慮,對接下來的作釣充滿了信心。
就在我以為我們可以換點去試試其他魚種的時候,我的假餌直接被一條體長超過一米五的馬鮫頂出水面一米多高,我趕緊呼喚斯亮,掛好餌魚丟到了標點,不出一分鐘,餌魚便被直接截走,揚竿,緊接著洩力,魚線開始狂出不止,然而幸福來的快,去的也快,由於沒有綁鋼絲前導,馬鮫鋒利的牙齒直接切斷了前導線,跑魚......對於釣魚人來說,跑魚很正常,總結經驗才是重點。這次跑魚的原因我們自己也很清楚,馬上調整裝備,在前導線上加上了一段鋼絲,再次作釣,這次,大馬鮫再也沒有逃出我們的手掌心,乖乖上船,成為了我們的晚餐。
第一天的作釣在全程高能的旗魚洗腮和馬鮫衝刺中接近尾聲,大家返程休息,然而我卻沒有鬆開神經,回去之後便開始準備裝備,因為即將到來的第二天才是我這次來的主要目的。
第二天從上船開始,我的神經便開始緊繃,因為第二天的目標魚不是別的,正是casting釣法的終極目標魚——GT。GT中文名牛港鰺,是鰺科中體型最大的肉食性魚種,強悍的拉力和耐力早就了它名聲在外,瞬間的爆發力和咬餌時的炸水讓GT成為了海釣人最為鍾愛的魚種之一。
釣點也很明確,在一個大型的淺礁區,到達釣點後,我和斯亮便站到了船頭,開始拋餌作釣。斯亮選擇的是一款鉛筆,而我選擇的是一款大嘴popper,經過了十幾竿的反覆拋投搜索,突然一個炸水,斯亮率先中魚,從手感上來說提醒不大,但是GT的拉力還是有的,18000型號的輪子被拉的吱吱作響,經過了幾個回合的較量,順利釣獲第一尾GT。
在拍照放生後,我又來到船頭,繼續作釣,經過五分鐘左右的搜索,突然又一個炸水,我也中魚了,這時我意識到,我要的魚出現了。猛的補槍以後,開始進入搏魚狀態。Pe8號線加上200磅的前導線,剎車力15kg的輪子,足以應對GT,經過反覆幾次出線收線,這尾GT被我成功拉到了船邊,拍照留念後成功放生。
隨著後面的作釣幾次脫鉤,斯亮同學成功地弄丟了我最喜歡的一隻鉛筆,潮水也漸漸轉向平潮,鏡子海的出現表示所有魚類全部停口,大家開始了海上拍照模式。
但是在返航前的最後一個小時裡,卻意外地在不是魷魚季節的時候意外中獲了兩條大魷魚,晚上的鐵板魷魚就此誕生。
想要了解更多趣聞歡迎大家加入我們「飛魚行」大家庭,做一個有情懷的釣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