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對加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你一定聽說過「黃金海岸」。
其實,黃金海岸就是加納,是一個美麗富饒的西非國家,這裡的地理環境十分優越,黃金、鑽石等礦藏儲量豐富,有極強的經濟發展潛力。
我們今天要講的特馬港位於加納首都阿克拉以東30公裡處,是加納的第一大港,承擔了該國80%以上的港口物流,是西非重要的貨物集散地和樞紐港。
(一)造價4.76億美元的加納特馬港擴建工程被中國承包了
與我們心中對非洲貧窮、落後、封閉的刻板印象不同,非洲的港口實際上非常繁忙。非洲的經濟如今正處於大發展階段,外向型特徵十分明顯,非常依賴於原材料的出口和工業產品的流入,而港口是這種商業交流中無法繞開的樞紐。
隨著加納當地國民經濟發展以及西非區域經濟互通增強,港口運轉能力已經遠不能滿足需要,對特馬港口進行擴建迫在眉睫。
2016年7月,由中國交建所屬中國港灣總承包、四航局三公司參建的加納特馬新貨櫃碼頭項目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合同總工期為51個月,總造價約4.76億美元。
加納特馬港新碼頭外景
(二)從吹填到地質勘探,中國把先進施工技術帶到西非
加納特馬新貨櫃碼頭項目位於特馬老港口的西側。
工程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建設內容包括3個15萬噸級貨櫃碼頭泊位、3558米防波堤、近92公頃的陸域吹填、620萬方航道疏浚以及700米的東護岸和300米的西護岸工程。
這一工程量在非洲的碼頭工程中屬於最高,需要先進的工程技術作為依託。
建設中的加納特馬新貨櫃碼頭
在修建碼頭的各項工程中,陸地吹填工作工程量大、任務緊,屬於整個碼頭項目中的控制性工程。
事實上,純天然的良港十分罕見,通常情況下,自然形成的天然海岸由陸到海有一定的過渡,陸地部分地基不夠結實規整,既無法承重,也無法滿足碼頭的功能分區;而水下部分則深度不足,加之地形複雜,很難供船隻停靠,而且十分危險。
因此,修建碼頭時,往往需要對水中的航道部分進行開挖疏浚,同時用耙吸船對陸地部分進行吹填,這部分工作量通常極大,對施工能力要求極高。以加納特馬港為例,吹填的工作量高達750萬立方米,是真正意義上的「移山填海」。
陸地吹填用的耙吸船
吹填需要用到大量的海砂,可是海砂在海底的分布十分不規律,耙吸船的輸送能力和輸送距離都有限,如何把這麼多的海砂運送到吹填的位置呢?其實可以藉助大自然的力量。
工程人員們通過查閱當地海圖,並分析總結鑽孔數據,探索到有海底的淺埂可以作為攔沙壩,攔截洋流輸送砂源,使得海底砂沉澱在一定的便於開採的範圍內。
除了數量外,吹填工作對海砂的質量,如粒徑分布、材質、含泥量等指標也有要求。經過前期資料搜集確定海砂的範圍後,鎖定大概的勘察範圍,然後利用多波速全覆蓋測量,再配合振動取樣,可以精確探索到採砂範圍和砂源質量。採用這種多波速的測量方法,可以極大地提高探測效率,一次性地測量多達65平方公裡的海底砂土情況。然後,根據耙吸船的最小吃水和最大挖深來精確布置採砂地點,提高採砂吹填效率。
振動採樣工作現場
在加納特馬港的地質勘探中,由於只涉及到採砂工作,採用了一種新型的快速取樣設備——振動取樣,其效率遠高於傳統的鑽孔取樣設備。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水下的共振破壞沉積層的粘結力進行取樣。這種設備不需要修建複雜的鑽孔平臺,取樣成本低,效率高,價格是傳統鑽孔取樣的十分之一,效率則高出5-10倍,且受海浪影響較小。
採用這種新型採樣方法,工程師們迅速敲定了採砂位置和方案,保障了吹填工作的按時完成。
(三)建立可容納10000枚蛋海龜孵化場,實現海龜與港口共生
早在人類在這裡定居之前,加納所處的幾內亞灣北岸,尤其是特馬港附近海域就已經是野生海龜的天然繁育場。
海龜是這裡比人類更加古老的居民,全球7大類海龜中有5種曾被發現在加納沿海交配產卵。每年8月開始,就陸續有海龜洄遊到加納沿海交配,母海龜會趁著夜色遊上海灘築巢產卵,這樣的繁殖活動一直會持續到第二年3、4月份。
加納特馬港旁剛剛孵化出的小海龜
但是隨著近年來人口的增加和經濟活動的日漸頻繁,加納海岸的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
由於缺乏環保意識,當地民眾對身邊的垃圾習以為常。當地漁民從海裡拉上來的漁網中,經常塞滿了塑膠袋、易拉罐等廢棄物,這些垃圾就被隨意丟棄在施工區域附近,不僅嚴重影響了工程項目的正常實施,而且對海龜以及其它野生動物的生存繁衍造成了幹擾。
此外,當地的偷獵者還會在海灘撿拾海龜蛋,很多當地依附於人類定居點的野狗也會破壞海龜築巢產卵的場所,偷食龜蛋。近幾年在加納沿海活動的海龜只剩下麗龜、稜皮龜、綠海龜這三種。
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是項目方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為了保障當地海龜的正常產卵孵化,項目部於2017年11月建立了海龜孵化基地,聘請了屬地專業的養護人員負責將野生海龜在沿岸產的卵收集起來,一一進行記錄,然後在繁育基地進行集中孵化,孵化後將孵化的小海龜放生大海。
項目部打造的孵化場可以容納10000多枚海龜蛋同時孵化。海龜孕育中心配備適宜海龜孵化的海沙,根據不同海龜的孵化習性,挖填不同的沙坑,樹立標籤牌,註明孵化時長與日期。同時在每個沙坑頂部放置一個空心籃子,安放孵化的幼龜,便於運往安全海灘放生。
海龜孵化基地的孵化區
此外,項目部還編制了《海龜和海洋哺乳動物保護計劃》,最大程度上保育海龜,提升海龜的孵化率。截至2018年6月底,「護龜隊」已成功從周邊海灘收集了8933枚海龜蛋。註冊在案的新生小海龜數量已經達到7121隻。這些小海龜正在為當地海域的生物多樣性不知不覺地做著貢獻。
在項目部的嚴格管理和積極影響下,加納特馬港附近的自然環境肉眼可見地越變越好。
保護自然環境不僅僅是保護海龜。項目部還召集了來自多國的志願者團隊,不僅對海灘上的大量垃圾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清理,還在當地社區進行宣講、愛心捐贈等活動,幫助原本對環境保護缺乏認識的人們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環保意識,讓環保的理念在當地深入人心。
為了對環境進行有效檢測,儘可能地降低施工對當地環境的影響,項目部還先後投入了數十萬元購置了專業氣體檢測儀、粉塵微粒檢測儀、噪音計等儀器設備,嚴格把控施工生產過程對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對可能產生的汙染,項目部提前做好防範措施。
漏油是海洋最怕的汙染之一。項目部引入了應對海上汙染隱患的秘密武器「漏油處理包」,使用的每臺機械設備下方都安裝有防漏油裝置,減少了漏油可能直接產生的汙染,力爭「不讓一滴油漏進海洋」。
同時,項目施工區域對焚燒行為的時間、材料和場地進行了嚴格規定,禁止焚燒油氈、橡膠、塑料、垃圾以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
為了減少垃圾排放可能造成的汙染和浪費,項目部還設置了專門的「綠色垃圾場」,對各類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變廢為寶,節約資源。船舶生產、生活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定時轉移至項目部「綠色垃圾場」制定規範,嚴禁將垃圾直排海中。
結語
2020年6月,加納特馬新貨櫃碼頭工程全面完工。如今,新的加納特馬港口是一個具有現代化水平且吞吐量巨大的世界一流港口,是西部非洲重要的海運樞紐,並帶動了加納當地基礎設施和自貿區建設,極大地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