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學佛之人認為放生可以改變運氣?這是為什麼呢?

2020-12-19 心歸善緣

佛教:學佛之人認為放生可以改變運氣?這是為什麼呢?

學佛之人,或者是信佛之人,經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放生。放生,這一傳統習俗由來已久,中國的古人也經常做這件事情。在魯國時,中國漢地就有專門的日子,放生被捕獲的鳥、魚之類的動物。而隨著佛教文化的傳入,自釋迦牟尼時就開始了這件事情。佛經中更是有專門的記載、傳播這個事情。佛法中認為,無論是學佛之人,還是芸芸眾生,放生都是積福報、改變運氣、功德無量的大善事。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咱們就從佛法的角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佛法中認為眾生平等,世上的一切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被呵護。

第二,佛法中講究因果報應。

你用善心救助的每一個生靈,都有可能是你的親朋好友,甚至是他們的前生或者說是身邊朋友的前生、親友等。佛法中認為,一個人作惡太多,而又不願意積累福報,多做功德,最後很有可能會淪入畜生道。這一切都是因果業力通三世在作用,所以你的放生的同時,不光給自己積累了福報,同時也是廣種善因,善因多了,善果自然就來了。你的好運也就來了。

第三,萬事萬物皆有靈性。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有靈性的,正如我們每一個人,或者說每一種動物,都是有祖先,有靈魂的。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如果沒有人放生,那麼我們的生命又將怎樣延續下去呢。從佛法的角度而言,你放生動物的同時,就是在給那些動物的祖先、靈魂做善事。你放生的越多,你的功德也就越多。不過,佛法中放生有相應的儀規,需要進行三皈依和念誦佛號。福報積累得多了,好運自然就來了。

第四,動物皆有磁場。

世間的動物,都是有磁場的。我們曾經說過的心靈感應,或者說雙胞胎之間的心與心的感應,這些都是磁場的作用。而這,也是科學研究出來的。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要得到善果,自然就要廣種善因。你放生的動物越多,它們回饋的善意也就越多。你的運氣,自然就會越來越好。佛門中人認為,放生不光可以改變運氣,增加福報,同時還可以化解病災,延年益壽。

第五,放生就是還債。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每一個人,曾經都犯過錯,或者傷害過別人。而放生就是最好的還債方式,這也是在救自己的命。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往往生活不幸,窮困潦倒,疾病纏身,這都是曾經欠下的殺債。想要償放殺債,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放生。放生不光利己,利他,還利國,利我們的子孫後代。與大自然中的萬物和平相處,一切才能生生不息,不斷延緩。

佛說:「放生者,有求必應;放生者,必得天神護佑。」無論是作為芸芸眾生,還是學佛之人,堅持、持續的放生,一定會讓你好運連連、福報深厚、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六時吉祥的。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學佛之後,是不是真的就改變了命運?
    有的人認為生活不幸,這都是上天不公;有的人認為處處受阻,這一切都是天意;有的人認為生活困頓,安公守節自有變好的一天;有的人認為自己所遭遇的一切,抱持樂天知命的態度,不急不躁。那麼,從佛教的角度而言,又是怎樣看待命運這個問題呢?
  • 佛教:學佛後,有這四種改變的人,才會變得有福氣
    學佛最重要的是依教奉行,生起正信,通過「聞思修」,達到「信願行」,學佛是一個不斷改變自己,修正自己的過程,修行,修的是自己的行為,所以學佛的人最後只有一條路子可走,那就是「行願」,犧牲自己,利益天下眾生,擔起天下眾生的苦難。
  • 佛教:學佛並不難,最重要的是這三個字!悟透了,福報就來了!
    佛教:學佛並不難,最重要的是這三個字!悟透了,福報就來了!世間很多心中敬畏因果的人,往往都會學佛。學佛是培植我們的福報,學佛可以上我們修煉自己的清淨之心,學佛還可以幫助我們開悟明慧,早日修成正果。但是,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佛經更是有很多。對於很多初學者而言,難免出現很難學的錯覺。尤其是佛教中的三皈五戒,更是讓人自信不足。其實,學佛說難也不難,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把佛菩薩當成自己的榜樣,佛菩薩是怎麼做的,我們就怎樣做。往往很多學佛之人,修得正果後會發現,學佛最重要的是這三個字!悟透了,福報也就來了。
  • 學佛人一定不能吃葷嗎?不吃肉就是等於放生嗎?
    對於學佛,世上尚有很多誤解,但大家好像並沒有很認真地去思考,只憑著道聽途說便形成一個片面認識。正如信佛學佛一定要吃素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認為佛弟子是見不得一點葷腥的,否則就是對佛陀的大不敬。不吃肉就是等於放生嗎?錯了!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佛教提倡「不殺生」。而在大家的認知裡,「不殺生」就是「不吃肉」,所謂的「肉」原本就是生命,那麼吃肉,就是違背了佛教不殺生的戒律。到底什麼是殺生?
  • 佛教:為什麼有的學佛人從早到晚不停念佛,卻沒有任何感應?
    相信很多學佛同修,都已經知道念佛好處,不得不說,因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但如果你的真的學佛,絕對不會只看一句話就誤解了佛的意義,有些同修聽到能滅八十億罪,一天從早到晚,一天念幾萬個音,難道自己的罪就能這樣被毀了嗎?
  • 佛教:學佛後,能記住這4句話,你才能愛人喜歡
    你為什麼要學佛呢?你是否曾經也想過這個問題?是一時的不順,來找佛指點捷徑,可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是為了長官發財,追求世間的福報,可是佛卻說一切本空。每個人不佛的目的不一樣,因緣也各不相同。學佛能有什麼好呢?學佛可以讓我們回歸清靜、光明、智慧的本心。
  • 佛教:在你沒有學佛之前,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倒黴!
    般若,代表著佛教中的智慧,一個人要是用自己急躁的心去做一些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和一個人用佛法的智慧,清淨心去做事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眾生,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因為你還記得你是一年前處理事情的你,還是今天的你?哪個時間段的人都是你自己,為什麼十年前如此堅定,現在的你怎麼又會覺得不會那樣做!
  • 佛教與道教,學佛與學道,該如何選擇?
    佛教與道教,學佛與學道,該如何選擇?很多接觸過佛教,也接觸過道教的人,都有一個困惑,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選擇,是選擇學佛好呢?還是該選擇學道?如果了解了佛法,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為這本身就不算個問題,之所以很多人,會無法選擇,還是因為,不了解佛法。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一句,足以說明佛教是包容大度的,佛教並不認為,其他法,就不可取,相反,佛教也沒有認為,自己的法就一定可取。
  • 因果報應,九個佛教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佛教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其學佛之人窮其一生恐難以閱盡。雖其難以閱盡,但如能「知行合一」想要開悟,亦是不難。其如知而不行,甚至知而入迷,亦就說明會錯了意,從而走錯了方向。九個佛教冷知識,你知道幾個?一、「拜佛」不是彎下身體,而是放下傲慢。
  • 學佛後運氣更差,越來越不順,其原因就這四點
    許多人沒學佛運氣只是一般,而學佛後反而運氣更差,越來越不順利,所以有許多人懷疑佛法不靈,從而放棄學佛。學佛必然能帶來好運,那些學佛後運氣更差的人,必然是因為這四個原因。(一)多數人都不是學佛,而是信佛。
  • 慧海慈航:惟覺長老——學佛的人為什麼要吃素
    有很多人學佛很久了,但沒發心吃素,他們認為修行學佛就好了,為什麼要吃素呢?前幾年有位學者發表了一篇文章,大家都認為他是大善知識,寫了很多書出來。他在文章中講吃素不是佛教講的,吃素與我們修行也沒關係,所以他發表這篇文章以後,很多原來吃素的人也不吃素了。
  • 學佛之人可以吃肉嗎?佛陀:達到大慈悲心並不會阻礙往生
    學佛之人可以食肉嗎?關於這個話題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不可以的,因為在外道人看來佛陀講以慈悲為懷,殺生是大忌。但在佛教之中,佛陀可並沒有要求過學佛之人不能食肉,畢竟在佛陀證道之前,也曾受供養者的牛奶粥等時,可見學佛之人並沒有強制的不能食肉的戒律,那麼對於戒葷食素的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
  • 佛教: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學佛人吃肉,還有功德嗎?
    人與動物都是有靈性的,動物被殺的時候,那種慘叫和痛苦與人的痛苦又有何異呢!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也許是我們從小已經習慣了吃肉,而沒有聽到過動物慘叫聲音,也沒有看見過動物慘死的場景。有人也認為動物的肉就是給人吃的,要麼畜牧場不都倒閉了麼,經濟怎麼運轉,這話不錯,也在理,因為所有的眾生,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六趣輪轉,償還業報而已。在這個世間,能生而為人,各有因緣,各有信仰,本文就關於佛教信仰分享,學佛人讀經後再吃肉,還有沒有功德。
  • 為什麼學佛後反而不順了?
    摘錄自心上蓮花次第開博客問:為什麼學佛後反而不順了?現在學佛不順有人說是重罪輕報了。或者說自己還不夠好,可至少應比以前好呀,反而不如以前了還特不順。學佛順利了就說佛法真實不虛佛菩薩加持,學佛不順就說其它,感覺說服力太小。既然學佛是實證修行,我就找人交流真實的學佛感應,可問群裡好多次都沒人說出明顯的感應。幾百人修行就是有十來個經濟生活工作環境有改善的好像也不能證明什麼。
  • 大家從小就吃的蔥蒜,為什麼學佛就不能吃了呢
    昨天有個師兄問我,為什麼在家也不能吃蔥蒜,甚至連韭菜洋蔥都不行呢?她很希望能有一篇專門的文章來講一下這個問題。本來這方面的文章網上也是很多的,但是應她的邀約,就專門寫一篇作為常識普及吧。這裡沒有心靈雞湯,有的都是修行乾貨。
  • 佛教:心量越大,福報就越大!這6個方法幫你擴大心量,積累福報
    古德有雲「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他的福報就有多大,他的事業就有多大。」經雲「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句話亦是告訴我們,心量越大,福報就會越大。對於學佛之人來說,我們皆有聽聞這麼一句話「學佛、是學佛諸佛菩薩的心量、慈悲、精神。」
  • 佛教為什麼提倡吃素?
    提到佛教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和尚。那麼佛教為什麼要提倡吃素呢?這是佛陀的慈悲心在裡面,佛教的本義就是「眾生平等」每個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為什麼這麼說呢?天地孕育了萬物,是萬物的父母,那麼我們和萬物一樣都是天地的子女,本就不該互相殘殺,可是很多人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靈,飛禽走獸本來就是供人食用的,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金剛經·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上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什麼意思呢?
  • 佛說,放生布施什麼時候會有收穫,就在這三個時候,你知道嗎?
    我們學佛了之後,學會了佛有「六度」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此六者,謂之六波羅蜜。」而作為「六度」之首的布施,確實是一個大學問,我們可以從布施中獲得如健康、富有、幸福、智慧等等,那麼,如何布施呢?
  • 自卑不可以克服,但可以改變,讓自己的心變柔軟,可以改變自卑
    自卑不可以克服,但可以改變,讓自己的心變柔軟,可以改變自卑。每個人都有潛意識觀念。觸發時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譬如有人討厭老鼠蟑螂,見到它們產生強烈的情緒波動,變得緊張。又有人認為性是骯髒的,一談到性的話題就會渾身不自在,面紅耳赤。也許還有人認為豬肉是不乾淨的,看到豬肉就會產生噁心的感覺。這些觀念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都在潛意識裡發生作用,因為能觸發一個人的情緒!
  • 佛教:修福納慧,這些事需常行!你應知曉?
    這句話說的是什麼?其想必大家都能明白,這講的也正是學佛路上我們時常聽聞的二字「因果」。亦如經藏所言「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正所謂,善因結善果,惡因結惡果。其在學佛路上我們也能夠時常聽到「廣結善緣,廣種善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以善先行的話語。因此作為一個發心學佛之人,其在學修道路上,亦是會去行持一些培植福報,積攢福德資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