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粵語用詞(基礎篇)

2020-12-27 感悟源自生活

前面找了資料給一些歌詞寫上拼音,說實在話,估計沒有粵語基礎的朋友,或者說沒有學過粵語拼音的,是很難看懂。本人也是前段時間去了解了粵語的九聲六調,受益匪淺,雖然對聲母、韻母不是很熟悉,通過對9個音調的學習之後,對某個字的發音還是弄懂了。下面以自己的學習心得給大家做個分享,希望能幫到喜歡廣東話的朋友。

這裡提取應用比較多的一個讀音來做例子:

第一聲:詩si,粵語同音字(師),讀的時候不捲舌。

第二聲:史si,粵語同音字(屎),讀的時候不捲舌。

第三聲:試si,粵語同音字(嗜),讀的時候不捲舌。

第四聲:時si4,粵語同音字(匙),讀的時候不捲舌。

第五聲:市si5,粵語同音字(時5),讀起來舌頭開始和前面四個音不一樣,舌頭和上顎有觸碰。

第六聲:事si6,粵語同音字(士),六聲和五聲一樣,留意舌頭和前面四個調的區別。

第七聲:sit7,短促的音,發音同樣不捲舌,音調和第一聲一樣。

第八聲:薛sit8,粵語同音字(洩),短促的音,發音不捲舌,音調和第三聲一樣。

第九聲:舌sit9,粵語同音字(洩9),短促的音,發音不捲舌,音調和第六聲一樣。

日常生活中在使用的其實就是六個音,789聲和前面有重疊,所以叫九聲六調。

寫到這裡,比方說‖愛‖這個字讀第幾個音才是正確的,可以借用前面的讀音過一遍,你會發現當讀到第三聲的時候,發現這個讀音和平常所聽到的是一樣的。

我們在聽歌曲的時候,今天我,寒夜裡……,這裡"今天"這兩個字的發音都是第一聲。

人在廣漂泊十年……,東和經也是第一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本文有不足之處歡迎指出交流。

下篇再見!

相關焦點

  • 日常粵語用詞(生活篇)
    今天在這裡給喜歡粵語的初學者朋友分享下日常生活中的用語,如有不同看法,可以留言交流,就當給我提供點料。。這裡呢,我們講一些平時的場景交流,比如說你要粵語去和別人講句話,該怎麼表達:1、當看到有人在抽菸影響到你,該怎麼說比較好呢?普: 你好,這裡是公共場合,可以不抽菸嗎。
  • 《現代漢語詞典》再收粵語詞 「搞掂」等詞入選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吳瑕 實習生 官文清7月15日,《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正式發行,新版本詞典中收錄了許多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時髦詞彙,如「八卦」、「宅男」、「宅女」、「閃婚」等,尤其是「搞掂」、「無釐頭」等粵語詞彙也被收錄。
  • 燕梳、鹹濕、笨豬跳……說說粵語裡的英語外來詞
    其他的詞差不多都能看明白,唯獨這個「好萊塢」完全不知是啥。跑去搜索一番才發現,這個詞竟然是Hollywood的粵語音譯版,瞬間有點不知所措!香港荷里活道 由於歷史原因,香港的英語普及程度較高,粵語裡面廣泛使用英語外來詞的情況也極為普遍。
  • 粵語「鹹濕」這個詞居然源於外語?
    相傳,在民國建立之初,議會上要對國語進行投票,粵語差點就成為了國語,只是當時孫中山把票投給北平話,所以粵語只差一票沒能成為當時的國語。粵語能在當時得到那麼的支持也是大有原因的,一方面粵語歷史悠久,文化深遠,另一方面,粵語保存了漢語音韻的特點,還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詞,是中華語言的瑰寶。但其實,在戰爭動蕩的近代時期,粵語還引進不少外來詞。接下來就介紹粵語中常見外來詞之一鹹濕。
  • 廣州人常被誤解的「粵語用詞」!求你們別再誤會了~
    的確  粵語需要用很大的毅力才能學會  像有些小夥伴在廣州待了好幾年  也就只學會了幾句問候別人家人的話    但其實你用心一點  就會發現粵語真的很「盞鬼」  在廣州的每個角落裡  當地人都會用最自然的語調  講出最經典的金句  以表達自己當時最飽滿的情緒
  • 粵語與古漢語詞彙
    保留較多古漢語用詞     粵語保留相當多的古詞古義,而且現代粵語仍然有較高使用單音詞的傾向。一些被粵語使用者視為通俗的字辭可在古籍中找到來源,而在官話中已經消失不再使用。    粵語用「系」而不用「是」來代表正面答覆,「系」是明清小說中常用字,其粵音(hai)與日本人正面答覆時的單字發音(はい)基本相近。    在《詩經》、《尚書》等古經典作品中,不少用詞亦在現代粵語中慣常使用。
  • 那些普通話不常見的粵語|城事·粵語
    縱觀以前粵語金曲,特別是一些填詞優美的作品,不難發現一些特點——不少粵語詞彙並非生僻語氣詞,但卻在日常使用當中不常用,或者是普通話語系已經不再使用的文言文。而我們現在粵語交談當中,都有哪些已經漸漸少用甚至部分年輕人已經不知道的詞語呢?我坐你隔籬 像對孖公仔報喜-女校男生 Twins「隔籬」。指鄰居。
  • 這些粵語日常用語 你學會了嗎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學習粵語就是為了能夠出去和廣東人交流,雖然普通話是國語,但是在粵語地區特別是港澳地區的交流還是以粵語和英語為主。所以如果你是在粵語地區發展,那麼還是很有必要學會粵語的。無論是粵語的九音六調還是粵語俗語俚語,已經各種不同於母語的語法等等,其實學這麼多最重要的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如果日常生活粵語可以交流無障礙,那麼前面學不學似乎也無所謂。下面就來介紹生活中能用到的粵語日常用語。1.請入嚟坐。這個朋友來家裡做客就能用到了,表示「請進來做吧」。
  • 你知道「lo娘」和「lo傘」用粵語怎麼說嗎?答案很有意思
    相信大多數朋友都知道粵語,粵語簡單說就是廣東話,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地方語言,也是咱們國內比較有名,影響力也很大的一種語言,非常有特色,小編也非常喜歡。那麼問題來了,「lo娘」用粵語是怎麼發音的呢?浮世鏡-午後的貝蒂小編近期就來到了廣州,體驗著這裡人們的日常生活。來過廣州的朋友應該都有體會,這裡的人們日常交流也是用粵語,餐館飯店的服務員也往往會下意識地先用粵語來招呼你。
  • 湖北妹子稱粵語沒文化 陳小春笑答: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的
    我笑說:1300年的唐代根本就還未出現現在所謂普通話,普通話是大概500年前北方蒙滿胡語雜交變種流傳至今的語言,不管詞彙、用詞、都比歷史久遠的廣東話單薄粗疏多了。如果你說熱愛中國的文化不是對人吹水(粵語俗語之一,指口水四噴,形容侃侃而談。觀察者網注。)唬弄的話,你就應該學好廣東話,不然你看很多古籍和念唐詩宋詞就會看不懂讀不通。明白了麼?
  • 謝娜分享與女兒的日常,粵語水平逗笑網友
    跟所有的寶媽一樣,謝娜也喜歡隔三差五通過社交平臺分享與孩子的日常。2020年6月20日,謝娜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一個小視頻。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謝娜用粵語說了一句:好兄弟,一輩子,然後伸出拳頭。沒想到謝娜的女兒也很迅速伸出拳頭去跟她碰拳頭。
  • 粵語中由英語音譯的詞有哪些?撲街是什麼意思?
    因為,很多粵語都是披著馬甲的英語。  廣東人掛在嘴上的「撲街」居然是英文來的  在粵語中,有一大波英語演化來的音譯詞,你平時最常講的是哪幾個?  - 唱錢 -  粵語:" 唱錢 " - 貨幣兌換  詞源:change(交換、兌換)  >> 例句  你去美國之前,記住要唱啲美金啊。  你去美國之前,記得要兌換點美金。
  • 宜家啲廣州人,已經無幾個知道70、80年代流行的粵語用詞……
    宜家大家講粵語都逐漸年輕化當老一輩用以前七八十年代的詞語同你交流溝通時可能你某一瞬間會聽唔明特別是現在時代發展得那麼快每天都有新的詞彙出現一些以前看來好新潮、好玩的詞語到宜家可能已經改變了意思誰又會猜到,連詞語都可以更新那麼快那些年我們不知道的粵語意思七八十年代到現在大至環境,細至行為語言廣州都發生了不少變化所以用詞的變化也跟隨著生活變化「曬命」以前一說「曬命」其實就是說要去睡覺了而現在,更多意思是「炫耀」比如話:
  • 陳小春說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真的是這樣嗎
    他進一步就此解釋,「1300年的唐代根本就還未出現現在所謂的普通話,普通話是大概500年前北方蒙滿胡語雜交變種流傳至今的語言,不管詞彙、用詞都比歷史久遠的廣東話單薄粗疏多了。如果你說熱愛中國的文化不是對人吹水糊弄的話,你就應該學好廣東話,不然你看很多古籍和念唐詩宋詞,就會看不懂讀不通。」
  • 如何用粵語稱呼親戚 記住這幾個規律
    粵語裡面對親戚的稱謂和漢語是非常不一樣的,畢竟每個地方的語言都有它們各自的特色。下面,我就給大家說一說如何用粵語稱呼親戚。第一,漢語裡面疊音的詞在粵語裡面都會把第一個字換成「阿」或者「家」。比如我們在用漢語稱呼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時候都會說「爸爸」、「媽媽」、「姐姐」、「哥哥」等等,而在粵語裡面就會說「阿爸」、「阿媽」、「阿姐」、「阿哥」等等;而漢語裡面的「嫂嫂」、「嬸嬸」等在粵語裡面就會說成「家嫂」、「家嬸」等等。第二,在稱謂後面帶上「仔」這個字。
  • 未末談廣東:廣東話——粵語
    在全球範圍內使用粵語人數非常多,其中廣東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有6700萬,在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總合起來全球將近有1.2億的人口在使用粵語。
  • 像「黑鳳梨」這類詞,能讓不懂粵語的人笑得更純真
    文 | 張十巴仙粵語(Cantonese)是一種方言,卻被聯合國正式定義為一種語言,可見地位不俗。講普通話的人們很難理解粵港地區的文化,但還是會有粵語詞越過語言障礙,與普通話擦出火花。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引起內地只懂普通話的人發笑的粵語詞彙。一、唔知母雞「唔知」是廣東話中很常見的用語,等同於普通話的「不知道」。
  • 學會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後,我反而說不對粵語了
    各位自己友唔知你哋喺日常生活中有冇留意到以下呢幾種情況呢?呢三個詞嘅正確讀音應該系:同音字:睡同音字:誰同音字:爪字第一聲事實上除咗呢三個詞成日讀錯之外我哋仲徵集咗唔少廣東人喺日常生活之中然而,查閱過字典以及相關資料之後發現,呢個表格上面好多讀音都存在異議,所謂嘅「錯誤讀音」其實好片面,好多人都畀個表誤導咗,正如表格之中用紅色方框圈住嘅詞。
  • 「搞定」「埋單」「老公」都是粵語詞彙
    那些「湘伢子」、「川妹子」起初聽粵語如聽「天書」,但他們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如進廣州話培訓班學習、常看香港電視劇等),多聽多講,逐漸耳熟能詳,對答自如,正如毛澤東詞云:「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相比,有一些來粵生活多年的人儘管能聽懂粵語,但羞於開口,怕講不好讓人笑話,一遇粵語就當啞巴。
  • 聽粵曲學粵語
    白話廣州 唔啱合尺、撞曬大板、爆棚、爆肚、六國大封相……呢啲詞都系大家嘅日常用語。但系你知唔知佢哋有個共同點?就系佢哋都出自粵劇嘎。 可能第一句大家就一頭霧水,唔啱合尺,系咩意思呢?其實「合尺」系粵曲嘅基準音,相當於簡譜嘅「5」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