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綠葉,能進行光合作用,這個蝸牛跟植物有什麼關係

2020-12-21 動物地圖

一說到光合作用,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綠色植物,因為植物有葉綠素嘛。

但是海底有種蝸牛卻可以從藻類植物中「偷」葉綠素。

01形似綠葉

綠葉海蝸牛體型十分嬌小,成年體也才1-3釐米左右,雖然叫蝸牛但是卻沒有身上卻沒有貝殼,乍一看就跟一片翠綠的葉子一樣,這種形態能夠讓它們順利的混在海藻中不被發現。

不過,綠葉海蝸牛的綠色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

剛出生的綠葉海蝸牛身體呈棕色,半透明,身上有紅色斑點,以藻類植物為食,它們身上的綠色就是通過藻類植物得來的。綠葉海蝸牛在藻類植物上劃開一個口,從中吸取藻類細胞,但部分的藻類細胞組織都被消化掉了,但是葉綠體卻順利的留存在它們的身體裡。

剛出生的綠葉海蝸牛

可以說,從綠葉海蝸牛享用第一頓藻類大餐開始,它們的體內就具備了葉綠體,身體也變成了綠色。

綠葉海蝸牛有兩片跟翅膀很像的偽足,上面布滿了像葉脈一樣的血管,當偽足展開時,就能讓身體與綠葉無異。

02神奇的psbO基因

綠葉海蝸牛不僅僅是身體像綠葉,它們還能像綠色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這個獨特的功能,關鍵時候還能保命。

在2007年美國休斯頓石油公司的海底輸油管道發生洩漏事件,導致該海域大面積藻類植物死亡,藻類植物死亡又導致很多以藻類植物為生的海洋生物因為食物缺乏而餓死,在這次大面積的生態汙染中,綠葉海蝸牛就憑藉自身得天獨厚的條件頑強的生存下來。

美國緬因州大學生物學家詹姆斯·曼哈特博士就對綠葉海蝸牛進行了檢測,他發現綠葉海蝸牛體內竟然有來自藻類的psbO基因,而這個基因就是修復和保持葉綠體持續發揮作用。在自然界中這種兩個不同物種間的橫向基因轉移是十分罕見的。

只要綠葉海蝸牛體內存在葉綠體,在psbO基因的作用下,只要陽光充足,他們就可以終生禁食。如果綠葉海蝸牛長時間沒有見到陽光,就會餓死。

有人把綠葉海蝸牛放到了黑暗環境中,只存活了14-39天,而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93天後,僅有幾隻因為年齡大而死亡。

相關焦點

  • 奇葩神奇生物,綠葉海蝸牛,能進行光合作用一生只需進一次食!
    科學家在大海中發現了一種神奇的生物綠葉海蝸牛,這種蝸牛的身體比較小,只有1~3釐米長,神似一片綠色的樹葉,但它的身體不僅外觀像樹葉,並且也擁有像樹葉一樣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神奇功能,在生物學上基本只有植物才會擁有光合作用的能力,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x第一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而產生能量的生物
  • 為什麼紅色葉子的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我們知道,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備物質,但是有些植物的葉子是紅色的,這類植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呢?植物的綠葉,被人們稱為「綠色的工廠」。誰都知道植物要製造有機物質,要進行光合作用,一定要有葉綠素存在。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月亮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 艾伯史密斯
    地球上所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都是相似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然後釋放氧氣,主要包含了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植物在色素和酶的作用下,把光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途徑存在差異,主要分為碳三植物、碳四植物和CAM植物,其中碳四植物的固碳方式比碳三植物先進,而且效率也更高;CAM植物可以在夜間吸收二氧化碳,然後白天進行碳四循環,比如仙人掌和蘆薈就屬於CAM植物。
  • 科學網—十大進行光合作用生物:水母觸手寄生藻類
    北京時間11月24日消息,在你的心目中,哪些生物是以光合作用為生的呢?一般人大概立刻就能想到植物和藻類,但是事實上還有更多其他的物種。
  • 海蛞蝓能進行光合作用:「劫持」藻類基因(圖)
    綠葉海天牛的基因組中具有來自藻類的基因,這使得它們具有了光合作用的能力。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綠葉海天牛可以將葉綠體整合到自己消化系統的細胞之中。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亮綠色的海蛞蝓能夠通過攝食來「盜取」藻類的基因,因而能像植物一樣從陽光中獲得能量。這種海蛞蝓名為綠葉海天牛,學名是Elysiachlorotica,是一種腹足綱海天牛科的動物。它們能將藻類的基因整合到自己的染色體內,從而獲得光合作用的能力。
  • 萬物生長靠陽光,那麼在月光下,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嗎?
    地球上的植物、藻類以及部分細菌通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水轉變為有機物把能量儲存起來,為地球物質循環和生物的發展演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而月球夜晚發射出來的光,是通過反射太陽光線形成的,相較於太陽光來說溫和許多,那麼月光對於植物來說,能推動進行光合作用嗎?
  • 五種會光合作用的動物,最後一種只要有光,不吃不喝都能活一輩子
    如果有人說動物也會光合作用,有點生物學常識的人肯定都要出口反駁,說這是植物才有的功能,但事實上,自然界中還真有這麼五種動物通過寄生、共生或者巧取豪奪獲得了光合作用的能力。第三種動物是斑點蠑螈,有很多兩棲動物為孵化的蛋殼外面會附著一些藻類,形成一種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而斑點蠑螈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蛋裡面也有藻類共生,在它胚胎內部的細胞裡面就會有藻類出現,所以在它出生後,藻類就會伴隨斑點蠑螈一生,這種藻類會為它所寄生的細胞提供食物,斑點蠑螈是至今為止唯一一個脊椎動物細胞內藻類共生的個體。
  • 吃點藻類就能光合的動物奇葩——綠葉海蝸牛
    綠葉海蝸牛不光是綠,居然還能夠進行光合作用,這簡直是一種神奇的存在。與之前我們講到的不能光合作用的植物菟絲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連動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可見菟絲子是一個多麼不要強的存在。綠葉海蝸牛是一種囊舌類海洋軟體動物。
  • 【植物知識】光合作用
    對於綠色植物來說,在陽光充足的白天,它們利用太陽光能來進行光合作用,以獲得生長發育必需的養分。 這個過程的關鍵參與者是內部的葉綠體。葉綠體在陽光的作用下,把經由氣孔進入葉子內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轉變成為澱粉等能源物質,同時釋放氧氣。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實驗: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       13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把葉片中的有機物運輸和消耗完)     2. 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然後移到陽光下照射3—4小時。
  • 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有密切關係,其理由是很明顯的
    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有密切關係,其理由是很明顯的。但是當葉綠素含量超過一定限度之後,其含量對光合作用就沒有影響了。這是因為葉綠素已經有餘,與葉綠素密切相關的光化學反應,已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為了表示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的關係,常用「同化數」的大小作為指標。
  • 植物葉子的結構與光合作用
    動物肌肉收縮的機械能,螢火蟲發光的光能,最終都來自太陽的光能。當然,太陽能不會直接變為肌肉收縮的機械能和發光生物發出的光能,在中間起聯繫作用的,便是綠色植物和某些細菌。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植物葉子的結構與光合作用。在陽光的照耀下,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我們所需要的有機物質,這個過程就是大家熟知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規模最大的太陽光能利用過程。
  • 為了光合作用,沉水植物有多努力?
    35億年前,伴隨藍藻的誕生,光合作用登上了歷史舞臺,並牢牢佔據著生物化學循環的C位。植物為了能最大程度的進行光合作用,可謂是耍盡花招,爭奇鬥豔。究其根本其競爭的本質是對光合作用的三要素:光、水和CO2的競爭。從廣袤的海濱到無邊的荒漠,從炎熱的赤道到冰封的兩極,陸生植物均在使用大氣中的CO2。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光合作用
    (4)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12.探究:葉綠素的形成與光照的關係。     閱讀下面的資料,它會給你的探究活動提供一些啟示。     韭菜與韭黃是我們常吃的蔬菜,它們都是通過韭菜的幼芽發育而來的。韭菜長在陽光下,是綠色的。
  • 高三生物教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學設計
    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也在進行呼吸作用,當植物在某一光照強度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與該溫度條件下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所釋放的CO2量達到平衡時,這一光照強度就稱為光補償點,這時光合作用強度主要是受光反應產物的限制。
  • 又漲知識了,我們常吃的海藻類植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
    大家好,這裡是每天分享美食小知識的海錯坊,本文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常吃的海藻類植物,在大海中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有幾米長的褐色葉片的海帶,有像小樹枝一樣的紅藻(紫菜就是其中的一種),有棕色的鹿角藻,還有外殼刻著精緻花紋的硅藻等等,看上去它們都不是綠色的,那又怎樣進行光合作用呢?
  • 為什麼冬天很多樹不進行光合作用,地球的氧含量也沒有降低呢?
    接下來回到你這個問題,題目認為,樹木的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冬天掉葉僅剩枝杈,沒有了光合作用,所以地球含氧量會下降,這裡面犯了幾個錯誤1、地球氧氣主要來源不是樹木目前普遍認為,地球上的氧氣70%來自海洋(海藻),也有科學家認為,地核也在不斷釋放氧氣。
  • 我為孩子準備30道中考題,攻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金魚藻能開花、結果解析:被子植物又叫綠色開花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實。金魚藻能開花、結果,因此屬於被子植物。4.>C.葉綠體以及其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D.葉片通過氣孔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解析:選作實驗的植物實驗前已經進行了光合作用,裡面儲存了豐富的有機物(澱粉)。
  • 光合作用有什麼用?它是構成果樹產量和品質的基礎
    綠色植物的葉綠素能吸收太陽光能,利用光能將水分解,放出氧氣,並將二氧化碳還原為有機化合物,這一過程稱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質先是果糖,而後是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又能合成蔗糖以及其他糖類。果實的甜度主要取決於蔗糖和果糖的含量。另外,也需要有一定的酸度,如檸檬酸、蘋果酸等也是光合作用早期產物。
  • 碳(矽)量子點助力植物光合作用
    得益於非重金屬螢光量子點的光學特性,通過調控其發光特性,可以將其作為光捕獲劑應用於植物光合作用上。雷炳富、劉應亮團隊自2013年起嘗試將不同螢光性能的碳、矽量子點作為光捕獲劑,通過拓寬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效吸收光譜範圍,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能利用率,至今取得一些初步結果,展現出此類螢光量子點在農業應用上的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