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評《瘋狂動物城》:童話給我們機會,能玩笑般地直視深淵

2020-12-17 澎湃新聞
《瘋狂動物城》劇照

本周,《瘋狂動物城》大熱。

在這個故事中,孩子看到賣萌的動物和有趣的故事,大人的收穫則更加豐厚:大城市之夢的破滅和破滅後個人價值的重建;看似融洽的多種族社會,實則各自形成小圈子;刻板印象的構建,人與人之間理解的艱難……

這是一部成人童話。在大銀幕上,它的出現是驚豔的;而在文學的世界裡,它是早已講了數百年的複雜故事。

童話是通向成人世界的鑰匙

一說起「成人童話」,《格林童話》的種種「血腥」,總會在一系列朋友圈「爆款」文章裡被提起。在這些未刪節版的故事裡,《白雪公主》裡的壞皇后穿著紅舞鞋、流著血,不停跳舞至生命終止;藍鬍子的第7個妻子最終走下吱吱呀呀的木地板,打開那扇死亡之門……它們悽麗而狗血,充斥著謀殺、私情和背德。

當本應天真無敵的童話與這樣的內容聯繫起來,總是刺激而撩人的。然而,當我們談論童話時,成人屬性是否就意味著少兒不宜?

實際上,以上揭秘大多來自聯合署名為「桐生操」的兩個日本女作家的暢銷書《令人顫慄的格林童話》。她們其他的著作還有《世界史的十五大謎》《美麗城堡的禁忌傳說》等。從書名就能看出,她們的大體風格與其說是童話,其實更接近火車站賣的那些《馬雲成功的背後》或者《釋永信大師談炒股》。

我們耳熟能詳的灰姑娘和白雪公主們,真的從一開始就如現在這般純潔無瑕嗎?並不是。

有研究稱,殺死6任妻子的藍鬍子的原型,是英法百年戰爭時期的一位元帥。他功勳累累但性情乖戾,屬地曾爆發過大量兒童失蹤案件。至今,英語中的「藍鬍子」仍然可以作為一個專有名詞,中文的完美釋義是「渣男」。

如此暴力讓人費解,於是,想像登場了。真實經過抽象變成故事,而故事又可以成為更多真實的載體。問題是,這些故事給小朋友看好嗎?而隱藏其後更關鍵的問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兒童內容需要與成人內容區分開來?

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裡將童年理解為一種特定的文化特徵。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圍坐在篝火邊,講述代代相傳的故事,兒童與成人分享著相同的文化世界。而當印刷術普及,文字閱讀使成人與未受讀寫訓練的兒童之間產生鴻溝。兒童漸漸從和成人相當的社會生產責任中脫身,被保護、受教育成了他們的權利和義務。

於是,那些故事被分裂為兩個版本:原始而殘酷的、給孩子的。很多家喻戶曉的童話也在這個時候成型。《藍鬍子》經過17世紀的法國詩人沙爾·貝洛改寫,和《小紅帽》《灰姑娘》一起,被收入《鵝媽媽童謠》。

如今,全世界的媽媽都可以在孩子床前橘色的小燈旁讀三隻小豬的故事,而接下來就是那個經典的問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在這些玫瑰色的童話中,最終包含著未被軟化的內核:善惡道德、生存法則——那是通向成人世界的鑰匙。

童話並不等於兒童文學

不是所有的童話都是由歷史抽象而來,許多優秀寫作者鍾情於這種形式。《長襪子皮皮》《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女巫》這樣的作品誕生了,不僅小孩愛讀,大人也能從中獲得想像的快樂。

童話並不等同於兒童文學。創造了「小美人魚」的安徒生本人並不喜歡被稱為兒童文學作家。想像是一面鏡子,能更清楚地照進現實。

愛爾蘭作家王爾德寫過一本《快樂王子及其他故事》。為世界帶來快樂的金色王子雕像最終灰暗地死去;夜鶯用生命換來玫瑰綻放,她愛的窮學生卻用這朵玫瑰來追求輕浮的富家女……鄭淵潔的《魔方大廈》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人性的複雜經由稜鏡折射為詭譎的魔方城市。而《舒克和貝塔》在頗具童趣的開端後,最終引出的是兩隻老鼠厭倦世事的結局。

童話與兒童文學的分野在哪裡?

「誰殺了知更鳥/是我,麻雀說,我殺了知更鳥,用我的弓和箭/誰看到他死?是我,蒼蠅說,我看到他死,用我的小眼睛/誰取走他的血?是我,魚說,我取走他的血,用我的小碟子……」

這首收錄於《鵝媽媽童謠》中的《誰殺了知更鳥》,用朗朗上口的語言敘述著並不美好的事件。它像一個謎語,面孔無辜,解碼的鑰匙則蘊藏在龐大的成人世界中。因此,兒童能被它逗笑,成人卻為之膽寒。類似的例子,還有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偵探小說《無人生還》中,童謠《十個小黑人》的反覆出現。

英國作家伊恩·麥克尤恩在《夢想家彼得》的前言中寫道:「……我開始覺得這樣做也許更好:忘了我們偉大的兒童文學傳統,為成年人寫本關於兒童的書,用的是兒童理解的語言。在有了海明威和卡爾維諾的世紀,簡單的文字未必會讓深層次的讀者望而卻步。」

《夢想家彼得》講述的是一個10歲小男孩在自己房間裡的探險故事。他在種種歷險的最後,遭遇的是「成年人」。變形是文學中一個經典的象徵元素。在這則童話裡,男孩倔強抵抗,讀者卻心頭一涼。

如此說來,很多作品都可以被看作成人童話。西方現代派文學宗師卡夫卡的短篇小說《騎桶人》,騎著桶的男人在寒夜裡飛行,從煙囪裡哀求著尋求一點煤。那個寒夜裡無人在意的、孤獨又滑稽的男人,幾乎是作者壓抑黯淡又才華橫溢的剪影。

人人都愛大團圓

說回《瘋狂動物城》。

在電影的高潮部分,狐尼克和兔朱迪幾乎要分道揚鑣。在這關鍵時刻,兔朱迪因為在農場的意外發現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僅挽回了友誼,還讓壞人最終受到懲罰,全劇以所有好人快樂地開派對結束。

這幾乎是所有童話的標準結局:「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即使是這個充滿種族、刻板印象、城市發展等豐富內涵的故事,仍然不能免俗。但是,這個結局被觀眾愉快地接受了,而且沒有影響他們對電影內涵的理解。

除了王爾德這類天才又刻薄的作者,大部分的成人童話仍然沿用了傳統童話中的大團圓結局。這很有趣——想像構建的世界,反映的是現實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作者和讀者都最關注的部分;但解決問題的過程,往往是含糊的,通常表現為一個頓悟,比如兔朱迪的意外發現。

或許,作為成人的我們,早已了解到真相是什麼樣子:收穫不一定有回報;真愛不一定能成為眷屬;物質的鴻溝無法逾越;人與人更像是孤島與孤島……我們本來就不知道這些問題如何解決。讓它去吧,那是真實世界的責任,不是想像世界的掣肘。

童話給我們一個機會,能玩笑般地直視深淵。而我們對一個大團圓結局的渴望,和現實的種種殘酷在一起,才構成了完整的生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瘋狂動物城》:一個給大人看的童話
    知多D  《瘋狂動物城》是一座大動物園  都能從現實中找到原型  《瘋狂動物城》中各種動物和諧地生活在一起,有網友一一對應,在現實世界找到了片中的動物原型,原來《瘋狂動物城》就是一個大動物園。  新聞  連結  《瘋狂動物城》票房瘋狂   蟬聯北美票房周冠軍  上個周末,北美票房大盤有所冷卻,不過《瘋狂動物城》上周末於北美3827家影院再度收穫票房5000萬美元,毫無懸念蟬聯北美周末票房冠軍。
  • 評《瘋狂動物城》:當代社會一部小小的百科全書
    評《瘋狂動物城》:當代社會一部小小的百科全書 2016-03-11 08:09:05   NO.509 84分  《瘋狂動物城
  • 《瘋狂動物城》的狐狸尼克 與法國童話中的列那狐一脈相承
    都說妹子們看一部劇換一個老公,看完《瘋狂動物城》之後,萬千少女從宋仲基移情到了一隻狐狸身上…… 在西方童話裡,狐狸其實是很常見的角色,而狐狸尼克的身上,更是有著法國中世紀童話《列那狐的故事》中列那狐的影子。
  • 暗黑成人版《瘋狂動物城》!兔子和大灰狼真的沒有生殖隔離?
    看過《瘋狂動物城》的人,應該也對《動物狂想曲》略有耳聞,不同於前者,《動物狂想曲》所發掘的黑暗比《瘋狂動物城》更深更疼。動畫以擬人的動物視角展開,雖然身處的是向陽的高中時代,但是並沒有溫馨感,雖然表面展現的是動物和平,相親相愛,不過誰都知道,那不過是蒙了面的扭曲而已。
  • 聰明的兔子會打洞,還會實現偵探夢,讓我們去瘋狂動物城看看吧!
    導語: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動漫是瘋狂動物城!瘋狂動物城講述了在充滿現代化的一個動物世界,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職業,有自己住的地方,就像不同種族的人類一樣,在這個動物城市中,各種各樣的動物們和諧相處,就像是一個大熔爐一樣,不論是小老鼠還是大象,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取得輝煌的成就!
  • 可怖瘋狂的萌萌治癒番,獻給成人的致鬱童話——《來自深淵》
    越是在深淵中向下,他所遇到人的越是偏離常識中的人類,但雷格又總能從他們身上看到帶有人性光環的那一面。而雷格知道,他所追尋的答案還在深淵的更深層。劇場版的後面暗示了雷格的身體中還有其他的人格,這也許不單單是在為後面的劇情作伏筆,更是作者想告訴我們,解決我們是誰的答案來自於我們自己。
  • 《瘋狂動物城》用童話來隱喻殘酷現實,這童話社會不是一個烏託邦
    大城市動物們的爾虞我詐,歧視與瞧不起,利用與被反利用,讓朱迪經受著一次又一次的考驗,但她並沒有放棄。與尼克一起,最後找出了事情的真相。這部電影的構思和主線劇情真的超有想法的,不得不佩服迪士尼的編劇的腦洞。
  • 《瘋狂動物城》:老虎不吃肉?充滿標籤卻反歧視的動物電影
    公主不在等待王子救援,自己上演全武行;能破解魔咒的真愛不是王子、甚至反派厭倦扮演壞傢伙離家出走等,而在有限的改變裡,雖然還是有一貫的模式可循,但迪士尼動畫也得以延伸出更多具備探討的議題,這次《瘋狂動物城》就以動物世界,用輕鬆逗趣的手法詮關於歧視、偏見與標籤等,社會性質的動畫內容。一個動物不會只有一種,也不可能只有一個模子。
  • 豆瓣評分9.1 比《瘋狂動物城》更瘋狂的《動物狂想曲》來了
    還記得2016年的《瘋狂動物城》嗎?2019年度霸權動畫《動物狂想曲》也是構建在這樣一個沒有人類的社會,動物作為世界的主角,像人類那樣生活學習,肉食動物與草食動物和諧相處,建立起理想的烏託邦。如果說《瘋狂動物城》講的是包容與接納,那麼《動物狂想曲》則更「瘋狂」講的則是本能與馴化。
  • 《瘋狂動物城》:兔子不只萌,狐狸並不狡詐,綿羊也不溫順
    故事發生在一個所有哺乳類動物和諧共存的美好世界中,兔子朱迪(金妮弗·古德溫 Ginnifer Goodwin 配音)從小就夢想著能夠成為一名懲惡揚善的刑警,憑藉著智慧和努力,朱迪成功的從警校中畢業進入了瘋狂動物城警察局,殊不知這裡是大型肉食類動物的領地,作為第一隻,也是唯一的小型食草類動物,朱迪會遇到怎樣的故事呢?
  • 《瘋狂動物城》中的樹懶「閃電」,原來隱藏在神秘的亞馬遜雨林中
    相信很多人對《瘋狂動物城》中憨萌的樹懶"閃電"印象深刻——在車管所辦事的公務員竟然是一隻動作奇慢的樹懶!其說話風格竟也帶偏了一大波網友:《瘋狂動物……城》……真的……很……好看……強烈……推……薦……其實,這部影片中「閃電」的形象,即是樹懶寶寶的本色出演。
  • 《瘋狂動物城》:非常美好的動畫電影,能讓人變得積極向上
    一如瘋狂黑心的大富豪劉軒必然愛上了純真信念的美人魚姍姍。大城市裡有金錢,有聰明,有權力政治,有無處不在的歧視,有深入骨髓的偏見。偏見從何而來?從每個人內心的害怕而來。我們害怕吃了上頓沒下頓,害怕被別人欺騙,害怕弱肉強食淪為弱勢,害怕被社會壓榨,害怕被野心家統治操控。所有這些害怕,讓我們需要更多金錢,需要更狡黠的生存智慧,讓我們需要防範他人飛快貼標籤,讓我們需要新聞真相又熱衷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 《瘋狂動物城》:可愛的動物面具下人類世界的《傲慢與偏見》
    《瘋狂動物城》自上映以來就獲得了豆瓣9.2分的高分!一開始對這個電影,我是排斥的,心想:「就一部動畫片有什麼好看的」!沒想到看完之後,就陷入了「真香定律」。這部迪士尼動畫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獎」,真是實至名歸!劇中的情節,讓我想到了世界名著《傲慢與偏見》,動物之間也有偏見?
  • 美味也逗趣 零食界也有「瘋狂動物城」[組圖]
    》炸裂了我們的眼球,影片中動物們各種層出不窮的蠢萌、呆萌、反差萌,個個戳中大家藏於深處的童心。有沒有想過搭建一座自己的專屬「瘋狂動物城」呢?搜集下面這些零食就能辦到哦。  兔警官-大白兔奶糖  沒錯,大白兔最近與法國潮牌agnèsb(阿尼亞斯貝)合作,披上了潮流的新外衣,身價也翻了9倍。藍鐵盒是經典原味、粉鐵盒是紅豆味,鐵盒表面的白描圖案,勾勒出大白兔奶糖經典的「躍兔」輪廓。
  • 《瘋狂動物城》,兔子與狐狸之間愛的故事
    雖然在眼下二次元盛行的動漫娛樂世界景觀裡,它們更似濃濃復古色的往日美好,然而為2016年迪士尼公司開年的《瘋狂動物城》,卻用它現象級的好評告訴我們,確有些經典人們不會忘記,有些快樂全世界可以共享,以及一些思考,大家都要面對。
  • 解析《瘋狂動物城》大賣:女性觀眾最愛 樹懶成為全民網紅
    因首周末口碑提升,3月8日星期二微博電影及時設立「手繪動物城」專題。影片在3月9日星期三達到討論的最高點,當日主話題閱讀量達到1.3億   售票數據方面,電影在微博平臺口碑發酵後,在微博電影票的佔比中銷量驚人,頂峰在三月10日竟然佔據了全站售票量的90.19%,可見微博已成為《瘋狂動物城》口碑發酵的重地。
  • 瘋狂動物城:迪士尼誠意之作!兔朱迪和狐尼克的冒險之旅
    而後又根據安徒生、格林等童話故事,創作了許多打動人心的電影。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價值觀的不斷進步,迪士尼也逐漸在改變自己的作品。一開始迪士尼只會推出浪漫卻老套的公主王子愛情童話,這幾年,女主角有勇有謀,和男主角共同成長前進的電影也紛紛推出,為觀影的孩子們帶來了更加正能量的精神啟蒙,大獲好評。
  • 精彩紀錄片:《瘋狂動物城》背後的故事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精彩紀錄片:《瘋狂動物城》背後的故事 2016-04-19 09:38 來源:TNABO翻譯組&cnblogs
  • 《瘋狂動物城》裡有哪些動物?
    《瘋狂動物城》裡有哪些動物?熱映的《瘋狂動物城》是迪士尼的又一動物力作——動物們的烏託邦。下面讓我們細數裡面不常見的動物。非洲野牛戰鬥力不是一般的「牛」別看非洲野牛是素食類動物,但它們的戰鬥力非常高,敢於群毆豹子、鱷魚等猛獸。
  • 在這個《瘋狂動物城》裡面,每個動物都是各有特色,比如那個樹懶
    《瘋狂動物城》是一個非常出名的美國類型的動漫,就是登陸了中國的大陸市場,也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人們總是對瘋狂動物城裡面的各種角色有著自己的理解,都會莫名的喜歡上這種動物城裡面各有特色的那些動物們。瘋狂動物城的名字是瘋狂,那麼它的劇情當然是顯得更加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