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扶貧一頭連著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一頭連著發達地區廣闊市場,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創新舉措。「十三五」期間,我市消費扶貧工作從探索到推進,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消費扶貧成效顯著、碩果纍纍。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消費扶貧專館44個,累計銷售金額19134.18萬元。建設消費扶貧專區57個,累計銷售金額14102.49萬元。已落地消費扶貧專櫃153個,投入運營智能櫃143個。2020年以來,全市扶貧產品累計銷售金額達107858.93萬元。
商洛香菇入選「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錄」,商洛核桃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柞水黑木耳、鎮安象園茶等35個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柞水木耳、丹鳳葡萄酒、商南茶葉入選「廣告精準扶貧、國家品牌計劃」,亮相央視展播……
隨著消費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一箱箱口感佳、質量優的香菇、木耳、核桃、茶葉等運往全國各地,走向千家萬戶,帶領著商洛人民走上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搭建體系 健全消費扶貧機制
消費扶貧是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市高度重視消費扶貧工作,先後制定印發《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的通知》《進一步規範開展消費扶貧工作的通知》《關於健全消費扶貧工作機制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關於做好消費扶貧832平臺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指導文件,成立市消費扶貧工作專班,建立縣區落實機制、部門協同推進機制、督導考核監督機制三項機制,確保專班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為了更好地推動工作,市縣先後組織召開「扶貧832」平臺註冊採購、帶貧企業、合作社農產品認定等各類培訓班,現場研究解決「扶貧832」平臺採購程序、扶貧產品認定積極性不足、扶貧產品標識不清等問題,為高效推進消費扶貧扶貧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堅持將消費扶貧工作作為縣區和市直部門日常督導內容,成立暗訪組,不間斷明察暗訪,擬定《2020年消費扶貧成效考核實施方案》,將各縣區、市級消費扶貧專班成員單位和駐村幫扶、萬企幫萬村單位納入考核範圍,從落實主體責任、總體部署安排、創新工作機制等方面設置細化考核內容,確保消費扶貧各項任務落細落實。
我市將專櫃、專館、專區作為扶貧產品走向市場、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載體,大力推進「三專」建設,為貧困戶、合作社、帶貧企業搭建起便捷高效的交易平臺。各縣區、各部門按照條塊結合、各負其責,線上線下、優化布局原則,制定建設方案,明確時間節點,出臺優惠政策,全面加快「三專」建設進度。截至目前,全市已布設中科銳星、中農裕坤、中坤裕農消費扶貧專櫃153臺,累計銷售金額19.77萬元;建成消費扶貧專館44個,累計銷售金額19134.18萬元;建設消費扶貧專區57個,累計銷售金額14102.49萬元。其中市內建成運行市級消費扶貧專館2個,在南京市建成南京眾彩物流接待中心「商洛秦嶺農產展銷中心」和南京市雨花臺區「陝西省商洛市扶貧產品綜合館」兩個市級消費扶貧綜合館,7個縣區在南京市建立消費扶貧專館9個。
多方參與 凝聚全社會消費扶貧合力
為了讓貧困群眾生產的土特產品有賣處、賣得出,我市積極動員各級財政預算單位、中央定點扶貧單位、駐村幫扶單位、工會、蘇陝消費扶貧協作等單位,採購幫銷扶貧產品共計47795.85萬元。
動員中央定點扶貧單位、各級駐村幫扶單位助力消費扶貧。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掛職商州區副區長積極開展網絡直播帶貨活動,線上銷售香菇醬等扶貧產品;中國社科院先後通過院部特設丹鳳農產品展銷櫃檯和「公益社科院」電商平臺,推銷採購丹鳳農副特產;長安大學在渭水校區開設商南特色展銷窗口、在學校本部開設扶貧專區、舉辦春節年貨節,與長安大學籤訂教師福利採購協議。6家中央定點扶貧單位累計採購扶貧產品1512.69萬元、幫銷1379.2萬元;各級駐村幫扶單位累計採購扶貧產品5205.09萬元,幫銷17063.42萬元。
組織幫扶單位助銷。市上出臺《關於開展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的通知》,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會組織把扶貧產品納入職工節日福利物品採購清單,重點落實30%的職工福利費用於支持消費扶貧。今年以來,全市組織發動市縣單位幹部職工採購扶貧產品3745.18萬元。
創新直播帶貨網銷。在全省率先舉辦農產品帶貨直播活動,舉辦「抗疫助農」「商洛山地農產網絡直播月」「首屆5G網絡直播大賽」《我為秦嶺來拼單》等消費扶貧活動。直播帶貨1158場次,銷售扶貧產品5162.94萬元。實現電商交易金額40.2億元,其中電商銷售農產品8.04億元,有效解決了農產品滯銷和貧困群眾增收難問題。
組織精品推介展銷。舉辦了消費扶貧年貨節、第三屆農民豐收節、消費扶貧月展銷會,組織全市159家企業71類363種特色農產品參加第五屆南京智慧農業博覽會、南京消費扶貧展銷會和特色農產品推介會等活動。推薦本地企業與高鐵快車、航空公司等開展貿易合作,銷售農產品2.4億元。
深化寧商協作幫銷。積極與南京市對接,動員引導南京企業和市民通過京東、淘寶、供銷e家、「消費扶貧832」等線上平臺以及線下各類推介會、展銷會和實體門店購買商洛扶貧產品。目前,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向南京市銷售商洛扶貧產品6669萬元,打通了商產入寧綠色通道,架起了商洛扶貧產品直銷南京的「立交橋」。
強化監管 打造名優特色品牌
扶貧產品認定是消費扶貧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對於擴大扶貧產品銷售、確保貧困群眾受益、促進貧困群眾產業穩定增收具有重要意義。我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嚴格扶貧產品認定程序,嚴把扶貧產品準入關,確保認定扶貧產品質量合格、價格合理、帶貧真實。截至目前,我市已公示認定前9批扶貧產品598個,涉及7個縣區、136家供應商、產品總價值544311.02萬元。積極推進各類平臺入駐。動員扶貧產品供應商、經銷商積極入駐「扶貧832」「社會扶貧網」「陝西扶貧空間」等網絡平臺。截至目前,共有97家扶貧產品供應商、23家扶貧產品經銷商、439件扶貧產品入駐中國社會扶貧網;共有28家扶貧產品供應商、22家扶貧產品經銷商、92件商品入駐陝西扶貧空間;共有71家扶貧產品供應商、44家扶貧產品經銷商、503件扶貧產品入駐「扶貧832」平臺。
強化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抽檢農產品15.6萬批次,合格率99.9%。優化監管平臺建設,納入監管企業264家,出具合格證110萬枚。申報綠色食品17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等級產品1個,認證良好農業規範GAP7個。對全市的農特產品進行摸底調查,形成了柞水木耳、商州蜂蜜、洛南豆腐乾、丹鳳葡萄酒、山陽核桃、商南茶葉和鎮安板慄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質量優、存量大、帶貧能力強的產品和品牌,培育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品牌。
在塑造品牌,培育典型的同時,我市緊緊抓住「消費扶貧月」活動契機,通過宣傳引導、集中展示、籤約推動、掛牌啟動等方式,舉辦了豐富多彩的展銷活動。消費扶貧月活動期間,市縣共組織、參與省市縣各類扶貧產品展銷活動29場次,農副產品籤約金額16387.7萬元、成交金額4696.2萬元,其中扶貧產品籤約金額15504.9萬元、成交金額4220.4萬元,取得了顯著成效。
設立專櫃、參與展銷、直播帶貨、電商銷售、打造品牌……我市通過一項項舉措,打通了產業扶貧「最後一公裡」,拓寬了銷售渠道,使貧困群眾的農特產品越來越俏,錢袋越來越鼓。消費帶著扶貧的溫度滿載著深厚情誼,帶領商洛人民駛向美好的未來。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消費扶貧讓商洛農產品搭上「高速列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