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該吃什麼,怎麼吃,吃得好不好,真可謂,百家媽媽百家愁,沒有人從來不焦慮。
孩子吃得少了,犯愁這孩子怎麼不吃飯,哪不舒服還是飯菜不合口?
孩子吃得多了,體重增長快,犯愁孩子以後會不會肥胖,該怎麼控制?
光是吃奶,就有母乳不夠、溢奶、嗆奶、厭奶……等等各種狀況,好不容易熬到寶寶吃輔食了,怎麼突然體重開始不漲了?
可能有的媽媽會認為,寶寶吃輔食了,等於開始吃固體食物,應該更佔肚子,長得更快呀?輔食吃得也不錯,定時定量吃得香噴噴,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呢?
其實呀,寶寶的體重變化不是一直按照同樣的趨勢增長的,過程中,體重雖然會持續增長,但不會一直平穩,有的寶寶在厭奶期會出現一段時間體重增長變緩,大多數寶寶在6個月左右會再次進入猛長期,過段時間,體重增長又會變緩。
這是一個動態波動的過程,還要結合寶寶的身高發育。只要寶寶能吃能玩能睡,生長曲線趨勢向上,媽媽們也不要太擔心。
那麼,哪些因素會對寶寶體重增長產生影響呢?我們一起來細數一下。
1、寶寶的睡眠好不好?
小區裡有個小寶寶,才10個月大,每天夜裡11點才睡覺。
這寶寶一直不胖,他父母都挺高的,但孩子個子也不高。
通常,新生兒睡得非常多,每天能睡20個小時,6個月以內的寶寶,也差不多有15-1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開始吃輔食後,6-18個月的寶寶,每天應保證13-15小時的睡眠。睡覺對寶寶是十分重要的,寶寶最主要的成長都在睡眠時間裡,除了計算寶寶每天睡眠的總時長,媽媽們最好更早帶寶寶睡覺,不要拖到最後跟大人一起睡。
不過如果寶寶生長發育正常,各項指標都很好,精神也正常,睡眠時間也不必過於死板,還是根據每個寶寶的不同情況,適當調整。
2、食物形狀合不合適?
寶寶消化能力發育不完善,如果過早添加粗顆粒的輔食,有可能造成孩子吸收不了。
我家寶寶快一歲的時候,才長了10顆牙,看見大人吃玉米,就特別饞,也給他剝幾粒,吧唧吧唧吃得很香。
結果第二天一排便,怎麼吃進去的,怎麼出來了。
寶媽們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會在寶寶大便中發現食物顆粒。其實這種餵養方式,很容易造成寶寶生長受限。
給孩子添加輔食一定要注意性狀,該吃泥的時候,不要急著加固體,如果發現寶寶便便裡有食物顆粒,即使調整。
寶寶腸胃嬌嫩,粗顆粒無法吸收,還會刺激腸胃蠕動,把其他食物一起排出,造成寶寶營養不良。
但是,過於細膩的輔食泥容易造成寶寶便秘,所以建議不要把所有蔬菜都用料理機達成細泥,綠葉菜等可以選擇切碎拌入食物泥中,再餵給寶寶吃。
3、奶夠不夠吃?
1歲半以內的寶寶,奶都是主食。
朋友家寶寶才8個多月,她不想繼續母乳,想給孩子換奶粉。可是寶寶很抗拒奶粉,就是不愛吃。
餵養減少,朋友奶水也變少,孩子不愛喝奶粉,輔食倒是正常吃,但體重增長在很長一段時間出現了停滯。
加了輔食以後,還是應該繼續好好吃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個月以內的寶寶,應該進行純母乳餵養,6個月以後,需要補充食品,但應該繼續母乳餵養到2歲或2歲以上。
實在不能母乳餵養,或者母乳不夠的時候,才考慮奶粉作為補充。
剛開始吃輔食,應該先餵奶,吃到半飽,再去餵輔食,逐漸過渡到輔食成為獨立一餐。
7-9個月的寶寶,每天仍然需要超過600ml的母乳量,餵養次數大於4次;
10個月-1歲的寶寶,每天母乳量可以在600ml左右,餵養4次;
1歲-2歲的寶寶,每天母乳量仍然要在500ml左右,餵養次數按需而定。
母乳中含有寶寶生長發育必須的優質脂肪和蛋白質,還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媽媽的抗體,是寶寶不可取代的最優食物來源,如果能餵寶寶吃母乳,對寶寶來說就是最好的。
千萬不要為了讓寶寶輔食「吃得好」,斷了孩子的奶,這樣往往得不償失。
4、水分添加是否過多?
前幾日,專家張文宏在採訪中稱,孩子早餐不應該喝粥,要吃牛奶雞蛋,引發熱議。
其實,不喝粥,說的是不能只喝白粥,因為白粥的營養成分單一,含有大量水分,早上應該保證蛋白質的攝入充足,所以不建議早上給孩子喝粥吃鹹菜,水分攝入過多,不到中午孩子就餓了,還不利於其他營養成分的吸收。
由於6個月以前的寶寶不喝水,添加輔食後,可以開始喝水了,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從小養成愛喝水的習慣,常常給寶寶喝很多水。
殊不知,這樣會造成寶寶營養密度不夠,佔了不少胃容量,影響寶寶食慾,還沒有吸收到應有的營養物質。
另外,果汁、菜汁也應該給孩子少喝,崔玉濤醫生曾說,不建議給1歲以內的孩子喝果汁菜汁,營養被稀釋,減少了纖維攝入,糖分還被提高,沒有好處。
孩子的體重變化一直牽動著家長們的心,其實,如果孩子身高一直再長,精神十足,愛玩愛鬧,吃得也不錯,家長無需過於擔心。
6個月以後的寶寶運動量也大大增加,也會消耗很多熱量,體重增長減緩也是正常的。
如果餵養得當,身高體重持續不長,還是要去醫院找醫生看看,排除有沒有其他疾病,尋找原因。
最後,祝每個寶寶健康成長,吃嘛嘛香!
關注薩妮兒,二寶媽媽,心理諮詢師,中科院心理所碩士在讀。成長的路上,給你溫暖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