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衛東區:家訓館內傳教育 最是家風能致遠

2020-12-15 國際在線

黨員群眾在平頂山市衛東區蒲城街道任寨村的家風家訓館參觀 供圖 衛東區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咱們身邊的家風家訓故事,這些照片的主人公都是任寨村的普通百姓,但是他們卻常年堅持做著不普通的事……」10月20日上午,在位於平頂山市衛東區蒲城街道任寨村的家風家訓館內,講解員正在為前來參觀的黨員群眾講解家風家訓故事。

  家風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修身、齊家有著重要作用。2020年7月起,蒲城街道開始著手規劃建設家風家訓館,旨在充分激發家風家訓館的陣地效應,讓更多的群眾從傳遞的家風家訓中汲取精神力量。為充分挖掘任寨村孝善文化資源,該街道在家風家訓館建設過程中廣泛徵集優秀家風故事及老物件資源,街道幹部深入村組、走訪田間地頭,聽老一輩群眾講孝善故事,力求完整展現優良的家風家訓內容。

  據悉,任寨村的家風家訓館由村內閒置宅基地改建而成,佔地面積300多平方米。館內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述了優秀的家風家訓文化和新時代的鄉村楷模故事,對於「學家訓、樹家風」有著重要的示範意義。下一步,蒲城街道將以家風家訓館為依託,深入推進家風建設,努力把家風家訓館打造成集家風家訓展示、傳承、教育、警示功能為一體的教育館、全區黨員幹部接受道德文明教育的現場教學點、全區弘揚精神文明的亮點,以便更好地傳承優良家風家訓,使更多的村民接受良好的家風家訓教化。

  「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街道打造教育與警示為一體的家風家訓館。家風家訓館將對傳承優良家風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也必將促進我們街道民風和村風的改善。」蒲城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延輝說。(文 杜夢姣 趙凱)

相關焦點

  • 臨沭青雲鎮開展「立家規家訓、傳家風家教」活動
    家庭是培育文明的細胞,好的家規家訓是家庭文明的一面鏡子。山東省臨沭縣青雲鎮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結合鎮情實際,緊緊圍繞建設「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紮實開展「立家規家訓、傳家風家教」活動。  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青雲鎮從弘揚優良傳統,提高道德水平、建設「美麗柳鄉、文明家園」的高度,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
  • 中國船政家風家訓館在福州馬尾區開館
    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相關負責人共同為中國船政家風家訓館開館揭幕。 王彥 攝中新網福州12月23日電 (許琳晶 王曉霞 繆米米)23日,福州市馬尾區紀念福建船政創辦152周年活動暨船政家風家訓館開館儀式在船政格致園後學堂舉辦。
  • 永和設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暨家風家訓館
    晉江新聞網10月28日訊  厚植家國情懷,傳承家風家訓。昨日上午,晉江市永和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暨家風家訓館開館儀式在位於馬坪村的閩南比幹廟進行。  開館儀式在《少年中國說》朗誦中拉開帷幕,朗誦聲或慷慨激昂,或飽含深情,來自茂峰中心小學的學生用鏗鏘有力的心聲抒發愛國情。  走進永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家風家訓館。
  • 四川宜賓「家風家訓館」開館 推動忠孝文化品牌建設
    社區)為單位,將革命傳統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機結合,通過組織開展修編家譜、誦讀家訓、評亮家風、表彰道德模範和忠孝楷模等活動,大力發展鄉賢文化,引導群眾在修編家譜、傳承家訓、弘揚家風的過程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了一系列與核心價值觀內涵統一的村規民俗、家風家訓,有力地促進了高縣良好黨風政風的形成,實現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群眾幸福指數的提升。
  • 平頂山市衛東區優越路街道成立社會組織黨組織(圖)
    (原標題:平頂山市衛東區優越路街道成立社會組織黨組織(圖))
  • 重家教 樹家風 傳家訓 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五年級的李梓萌帶著小時候的新舊玩具,在跳蚤市場和小朋友們交換,「玩具扔了太浪費了,以物換物,不僅能換到我需要的東西,還能節約。組織各級婦聯主席帶頭誦讀經典家風家訓,邀請最美家庭代表參與,並錄製視頻,在西安發布、西安紀檢監察、西安女性等公眾號播出宣傳。徵集優秀家風故事、家風家訓500多個。
  • 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倡議書-駐馬店網——駐馬店新聞網——駐馬店...
    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倡議書全市各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廣大黨員幹部、
  • 肇慶廣泛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傳承活動
    下一階段,該區紀委將以「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為契機,舉辦「傳家訓,揚家風」教育活動,組織黨員幹部觀看市紀委拍攝的家訓記錄片,引導黨員幹部重家教、守家訓、正家風,永葆清正廉潔。四會文明網 供圖  家風、家訓作為傳承中華文明的微觀載體,是一種傳承的教育,四會市婦聯聯合市法院正在打造肇慶市首個縣級家教家訓家風教育基地,融入「古今家訓長廊」、「四會特色家訓家風」、「古今家庭教育理念」、「和、孝、禮」石刻等一系列元素,使科學家教、優秀家訓、廉潔家風等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廣大領導幹部立身處世、持家治業和道德教育的傳家法寶
  • 「弘揚好家風 傳承好家訓」鮑淑雲:示範是最好的教育
    開篇語2020年,寧城縣婦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重要思想,面向全縣尋找「最美家庭」,徵集好家風好家訓故事,同時推出系列活動:打造「好家風示範鎮」、讓「好家訓掛廳堂」、建設家風家訓主題廣場、徵集並出版「寧城好家風故事集」、擬舉辦「寧城首屆好家風典範人物頒獎晚會
  • 蘇州高新區打造家風家訓文化綜合展示平臺
    家風正則民風純,家風正則政風清,家風正則社風好。當今時代,忠厚傳家、詩書傳家、耕讀傳家、精忠報國等家風家訓,在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依然具有獨特作用。11月9日,蘇州高新區舉辦論證會,蘇州市文明辦、高新區紀工委、組織部、宣傳部、工會、團委、婦聯、教育局、財政局、地方志辦公室、科技城、東渚鎮及龍惠社區等相關部門和單位,就高新區家風家訓教育館設計方案展開細緻討論,提出將該教育館打造成為獨具高新區特色和人文理念的家風家訓文化綜合展示平臺。區領導朱奚紅出席論證會。
  • 最美家庭談家風!市婦聯「茉莉姐姐」家風學堂,傳遞幸福正能量~
    近日,由福州市婦聯主辦、福州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承辦的《「茉莉姐姐」家風學堂——最美家庭談家風》三期宣講活動,在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鳴鑼開講啦!愛國盡忠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葉蔭人是福州近代名人葉祖珪的後人,葉祖珪出生於1852年,1867年,考入福建馬尾船政學堂第一期駕駛班。1876年與薩鎮冰一起前往英國的海軍學校留學,留學歸來後參與創辦北洋海軍。
  • 廣元首個村級家風家訓館開館迎客
    7月20日,廣元市朝天區李家鄉老林村家風家訓館正式開館迎客,全村村民扶老攜幼,走進家風家訓館,聆聽先賢家風故事、感受家風文化。外國遊客學習家風家訓。鍾欣攝  青瓦、粉牆、坡屋頂,穿梁、鬥拱、木結構……「這座修建於1977年的川北民居,是老林村何氏家族第三代何文明家的老住房!」
  • 長沙縣高橋鎮金橋家風家訓館建成並對外開放
    據了解,整個家風家訓館有900多平方米,共分中華美德、先賢家風、家訓講堂等11個區域。在中華美德區域,這裡重點對中華傳統美德進行集中展示,帶領大家觸摸跨越時空的精神脈絡,感受成就炎黃子孫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傳統文化。徜徉在家風家訓館內,滿牆的圖片和文字,仿佛在向後輩們訴說著金橋村的「家風家訓」歷史。
  • 參觀家風家訓館 傳承弘揚好家風
    為進一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家風家訓的好榜樣,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高新社區黃委會小區黨支部聯合農業農村局機關黨支部共同參觀了家風家訓館。  為進一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家風家訓的好榜樣,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高新社區黃委會小區黨支部聯合農業農村局機關黨支部共同參觀了家風家訓館。
  • 從傳統家訓家規中汲取優良家風滋養(人民要論)
    東晉玄學家袁宏提出「有家風化導然也」之說,認為家風的作用是「化導」,即教育引導。南朝經學家皇侃提到「家風由父」,說明當時父親在家風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我國古人把家風教育作為教育的初始階段,強調「昔稱幼學,早訓家風」「自童子耳熟家訓」「少習家訓,長得名師」。北周文學家庾信在《哀江南賦》序中說,「潘嶽之文章,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把家風世德作為文學作品優先考慮的題材。
  • 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文化:家風家訓流動展館巡展活動全市進行中
    今年,市婦聯依託陝西瑞夢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全市開展「家風家訓流動展館」巡展活動。此次家訓書畫小品巡展共收錄渭南地區各界人士家風家訓作品100餘幅。作品用這種通俗易懂的語言、以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展現給大家,進而宣傳普通家庭的真善美。
  • 平頂山市衛東區:特色商業區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
    但位於該市衛東區的一家商業綜合體內,確是暖意融融,這裡繁華喧嚷、人流如織,市民在這裡購物、娛樂、就餐,處處洋溢溫暖的氣息。「商場建到了家門口,服務設施也非常完善,吃喝玩都非常方便」。在此購物的是市民劉女士說。
  • 閩西永定:家訓家風漫土樓
    眾多楹聯匾額、家訓族規、家風佳話、客家俗語,承載著耕讀傳家、修身齊家的傳統文化。「慶子孫賢由禮義,成先人志在孝忠。」毗鄰圓樓振成樓的方樓慶成樓的這副門聯,與體現客家精神薪火相傳的「傳承」主題雕塑一道,營造出濃厚的家訓教化氛圍。這裡有一座客家家訓館,集中展陳了永定人口排名前60位姓氏的祖訓家規,輔以客家源流、家訓匾牌等。
  • 【家風建設】參觀家風家訓館 推動廉潔家風建設
    【家風建設】參觀家風家訓館 推動廉潔家風建設 2020-08-23 2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從傳統家訓家規中汲取優良家風滋養
    東晉玄學家袁宏提出「有家風化導然也」之說,認為家風的作用是「化導」,即教育引導。南朝經學家皇侃提到「家風由父」,說明當時父親在家風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我國古人把家風教育作為教育的初始階段,強調「昔稱幼學,早訓家風」「自童子耳熟家訓」「少習家訓,長得名師」。北周文學家庾信在《哀江南賦》序中說,「潘嶽之文章,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把家風世德作為文學作品優先考慮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