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黑人不會冶鐵?非洲黑人就是非洲的原住民?這不是的事實!

2020-12-21 夏蟲欲飲冰

我發現很多人總是喜歡把非洲視為文明泯滅之地,總是習慣性的把埃及、利比亞等北非地區剝離出整個非洲大陸,畢竟這些地區屬於地中海文明,人種、文明、語系都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有著天壤之別,但黑人的非洲(黑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並不是就沒有文明了,人家也是會冶煉技術的,也曾建立過政治、法律制度的完備的國家如貝寧王國、馬裡帝國,以及代表著古代黑人文明的最高成就和最後的輝煌桑海帝國等。

西非是人類史上最早煉鐵的地區之一

非洲冶鐵術

西非是人類史上最早煉鐵的地區之一,一直把此技術傳承了數千年,並隨著操著尼日-科爾多凡語系的黑人(含蘇丹語系和班圖語系)對撒哈拉以南非洲(黑非洲)的大徵服而擴散至非洲的大部分地區,據現代考古學的調查,直到19世紀法國殖民者到來之前,西非的加納、布吉納法索、幾內亞、馬裡等地都還擁有興旺的冶鐵業,能產出許多農具和武器用於部落間的交易,其中深居內陸的布吉納法索到現在都還保存著古老的冶鐵術。

布吉納法索是西非的一個內陸國

撒哈拉以南非洲發現的古代青銅器並不多,而且年代較晚,以茅利塔尼亞南側等離北非較近的地區出土最多(猜測是受迦太基的影響),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區並沒有經過完善的青銅時代,雖然在各地也發現了銅器、青銅器、煉銅爐,但當地的紅銅多過青銅,青銅器也是以手工裝飾品如小雕像、權杖、禮儀性武器、貨幣等為主,而不是常見的武器、農具,所以有學者認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基本上是直接從石器時代直接跳躍到了鐵器時代。

喀麥隆的黃銅斧,代表酋長權威

非洲冶鐵術的起源

關於非洲冶鐵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認為是由世界其他地方傳入的,也有認為是當地獨立發展出來的,而從現有的考古證據來看,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學會冶鐵的地區是西非,當地的早期鐵器時代遺址年代為公元前580~公元160年(但在奈及利亞曾挖出了兩座公元前1000年的煉鐵爐,這是一樁人類史上的懸案),並逐漸向南遷移,所以基本可以推測黑非洲的鐵器是從西非向東部和南部非洲傳播的。

布吉納法索是現代的一個非洲內陸國,很貧窮,西北毗鄰馬裡,東北毗鄰尼日,屬於撒哈拉沙漠與蘇丹草原之間的薩赫勒地帶,曾在公元11世紀建立以莫西人為主的莫西王國,並和當時強大繁榮的馬裡帝國發生長年戰爭。

馬裡帝國疆域,當地河流裡盛產黃金,數
馬裡帝國全盛時期的疆域,水分很大
非常富裕的馬裡國王和帝國軍隊
古代地圖上的馬裡帝國,是瓦坎達的直接

當地人製作鐵器已有遠超2000年的歷史了,能出產大量高品質碳鋼(每年生產數噸)以製造優秀的武器、農具,使得農業和文明在非洲傳播開來——班圖人的大遷徙。

大家印象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原住民都是黑種人,但其實「黑非洲」的早期居民主要是膚色較淺的科伊桑人(布須曼人、霍屯督人)、俾格米人,但在如今,黑非洲90%的居民都是班圖黑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班圖人在長達二三千年的時光裡進行了綿延不斷的大遷徙,並驅散、消滅了當地還處於原始採集社會的原住民。

學會放牧的霍屯督人並未完全拋棄漁獵

現代考古學證明班圖人起源於西非——現今奈及利亞與喀麥隆接壤處的河谷地帶(一說是尼羅河上遊),由於當地擁有優秀的鐵質農具和靠譜的農業、畜牧業技術,使得生產力不斷的提高,當地又奉行一夫多妻制,所以人口不斷的爆炸式增長(古代人的繁殖力大家都懂的),直到土地無法再繼續承載更多人、受戰爭侵擾時,班圖人就開始不斷的沿著古有的貿易網路追逐著雨水向東、南、西三個方向遷移,以便尋求更多的耕地、牧場,其中的一些班圖人部落又在更北方民族的壓力下,開始向赤道及其以南地區遷徙。

科伊桑人—布須曼人,膚色較淺

科伊桑人——布須曼人,膚色較淺,身高僅145~150釐米,世界最古老的民族。

班圖人這一走就是連續不斷的幾千年,一直持續到19世紀才最後結束,並最終成為了非洲最大的民族,如今非洲大陸上至少1/3以上的地方居住著班圖人。

班圖人的主要遷移路線

在遷移過程中,班圖人不斷的徵服、同化、驅趕當地生產力低下的原住民,如俾格米人、布須曼人、霍屯督人(一些人覺得吃啥補啥,認為吃了俾格米人的性器官能增強體質和力量),他們擠壓原住民的生存空間,把俾格米人逼入森林深處(班圖人的農牧業文明規模非常小,還不足以大規模改變森林),把布須曼人趕向非洲西南端不適於人類居住的荒漠地帶,如卡拉哈利沙漠等地,逼迫霍屯督人向更南方遷移甚至走到了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開普敦等地遊牧(霍屯督人從班圖人處學會了放牧牛群,成了遊牧民)。

班圖人的遷徙,大體分為三支,向東遷徙的班圖人,一部分到達蘇丹南部、尼羅河上遊、東北部大湖地區,一部分在坦噶尼喀境內定居下來,另一部分於11世紀到達東非沿海地區,並受北來的阿拉伯文化影響,形成了斯瓦希裡人。向西遷徙的一支,除一部分停留於西非並與當地居民融合外,大部在西赤道非洲定居下來,佔據了北起剛果河以北和喀麥隆南部,南至納米比亞(西南非洲)北部、辛巴威、南非之間的遼闊地區,並建立了諸如盧巴王國、隆達帝國、祖魯王國等黑人國家。

南非的祖魯人

在當地,班圖黑人同化了當地的一些原住民,所以現如今南非等地的黑人血液裡約有60%-71%的人口其母系血統均源自科伊桑人(估計男性科伊桑人被屠殺了),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血液裡也有科伊桑人的血脈。

曼德拉因為有科伊桑人血統,所以膚色較

班圖人的大遷移把源自西非的農牧業混合文明向整個非洲南部傳播(馬達加斯加受影響較小,其祖先來自亞洲的印尼地區),尤其是鐵器鋤耕農業文化和牧牛文化,他們的徵程徹底改變了非洲的歷史,他們傳播的鐵器促進了非洲南部生產力的發展,但同時他們也侵害了諸多原住民,對原住民的歧視也一直保存至今。

操南島語系的南島人的大致遷移路線

小編的這篇文章先大概的介紹一下非洲歷史,解釋一些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非洲。

接下來我將會系統的介紹西非布吉納法索的黑人們是如何冶鐵的,感興趣的朋友一定要關注、點讚、收藏、轉發哦,你們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同在非洲,為什麼大多數國家都是黑人,摩洛哥人卻不是?
    非洲國家摩洛哥為什麼不是黑人?摩洛哥屬於非洲國家,是因為摩洛哥位於一塊叫非洲的大地,而不是因為國內有很多黑人才被定義為非洲國家,不過剛巧非洲很多國家都是黑人為主,但不代表摩洛哥一定要以黑人為主,才能屬於非洲國家。難道北美洲國家一定要以白人為主才可以嗎?
  • 非洲真的遍地都是黑人嗎?事實讓很多人感到意外!
    非洲遍地都是黑人-這是很多從來沒有到過非洲,對地理和歷史不了解的中國人的呆板印象。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北非的埃及、摩洛哥等國都不是黑人的主要聚居區,南非也有很多黃種人和白人,而非洲大陸以東印度洋洋面上的幾個島國,黑人的佔比都很小,最典型的是留尼旺和模里西斯。模里西斯與非洲大陸的距離達到了2200公裡,它就像一顆明星鑲嵌在無邊無際的大洋中,如果不是遠古時期發生過一場火山大噴發,這座島嶼和周邊的小島就不會存在。
  • 加納歡迎黑人「回家」!非洲永遠是黑人的家!不會受到歧視!
    在這個月以來,美國境內發生的黑人騷亂事件引起了很多國家的關注,很多人都非常同情不幸死去的黑人弗洛伊德,所以在當時弗洛伊德死亡後,很多美國民眾就自發去抗議,而這場抗議活動遭到了警察的制止,而且作為種族歧視者的美國總統川普一直都沒有低頭,沒有友好的解決這件事,所以就激怒了很多美國黑人。
  • 同樣身處非洲,為什麼埃及不是黑人文明?北非不是非洲文明圈!
    非洲可不是黑人的專屬,所以自然也不存在埃及為什麼不是黑人國家的問題?非洲起始,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另一個部分就是北非。北非也是人類文明的誕生地,而且也是關鍵區域,這一地區誕生了很多古老的民族,也創造了自己輝煌的文明,有一點是我們可以承認,並且肯定的,那就是非洲北部地區從來都不是黑人的活動區域。
  • 關於非洲的五個事實,大多數國人都理解錯了,非洲並非都是黑人
    提起非洲這片土地,可能大多數朋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非洲的草原,非洲的猛獸,以及非洲的黑種人。在我們大多數的國人印象中,非洲地區往往過著十分艱苦的生活,因此,很多朋友一旦遇到去非洲出差的工作,基本上都會認為是一份苦差事,哪怕是報酬十分豐厚,相信大多數人也是不願意去非洲工作的。
  • 為何非洲黑人被奴役了上千年?
    筆者今天告訴你們世界上皮膚最黑的人在非洲,特別是中非、西非。那裡的人們皮膚黑到什麼程度呢,大概就是晚上照相的時候只看見兩隻眼睛。當然了,今天筆者不是要討論「非洲黑人皮膚有多黑」的問題,而是要討論非洲黑人被虐的歷史。
  • 南非的「先民紀念館」紀念的不是非洲原住民,而是歐洲一民族?
    許多人對於非洲的印象都是黑黝黝皮膚的人民、貧窮落後,以及有許多動物奔跑生活著的荒原和熾熱的沙漠。非洲的全名為阿非利加州,接下來跟隨筆者來看看對於非洲你所不知道的另一面。(一) 慘澹的歷史,黑暗的殖民南非有一「先民紀念館」,然而這個紀念館卻不是紀念非洲原住民科伊桑人,而是紀念來自歐洲荷蘭的殖民者布爾人的。甚至,「南非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都是從歐洲人的到來時算起的。」原住民的家園淪喪,連帶歷史也被殘忍地抹去。荷蘭人對原住民稱呼都是霍屯督人(意為「笨嘴笨舌者」)這類帶有侮辱性的名字。
  • 相比於非洲的黑人,為什麼美國很多黑人的膚色不算太黑呢?
    今天美國很多黑人的膚色的確不太黑,不僅比非洲的黑人要白,甚至比膚色深一些的黃種人還要白的多。出現這樣的現象有兩個原因:一是美國黑人與其他人種不斷通婚,減低了膚色的深度;二是美國奉行「一滴血原則」,只要祖上有過一絲黑人血統,就會被認定為黑人。
  • 同是非洲國家,為何卻說摩洛哥是個假的非洲國家?都沒幾個黑人
    非洲是世界一大洲,不過非洲由於在文明進程上的開化時間較晚,所以到了今天,非洲大部分國家都是落後國家,歷史上也是任人魚肉。我們提起非洲,除了貧窮的字眼外,還有黑人這一顯著的字眼。確實非洲是黑色人種的聚集地和發源地,不過非洲國家並非都是黑人,因為摩洛哥的存在。
  • 非洲黑人為何沒能發展出高等文明?
    人類起源於非洲,人類文明卻不是。最早的文明起源於兩河流域。六千年前,蘇美爾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開掘溝渠,改進技術,創造文字,建立城邦,在人類歷史上首度完成了從新石器時代部落文化到文明的過渡。作為人類起源地的非洲,直到數百年前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非洲絕大多數地域還處於原始部落時期,這在同時期的亞洲和歐洲是難以想像的。當然,非洲黑人並非沒有發展出文明,只是程度較低,影響也非常有限。
  • 非洲黑人為什麼全世界跑,卻不願去俄羅斯?原因很無奈
    鼻子寬大,頭髮也是那種特別有特色的黑卷卷,雖然頭髮茂盛,但是鬍子和體毛比較稀疏,所以我們平常看到的黑人皮膚都黑而發亮,他們的汗毛也是非常少的,這些特點可能也與他們的生活環境有著極大的關聯。他們的嘴向外突出,而且嘴唇較厚,黑人一般擅長各種體育活動,他們有著非常棒的體質,許多足球籃球的運動員大部分是黑人,他們的能力也為我們人類一些極限的挑戰做出的貢獻。
  • 這是一個假「非洲國家」,沒有黑人且盛產美女,還對中國遊客免籤
    人們提到非洲的時候便會想到貧窮落後和髒亂差,導致去到非洲旅遊的人少之又少,他們多數是皮膚黝黑的。可是在非洲卻有一個國家是沒有黑人的,而且盛產混血美女,它是摩洛哥,也是非洲唯一沒有黑人的國家。它的經濟不像非洲大多數國家那樣落後,在全世界範圍也能夠排得上中等偏上,作為一個阿拉伯國家,摩洛哥人卻很多都說著法語,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歐式氛圍,建築是歐式風格,連指路牌都是阿拉伯文和法語兩種翻譯。這個國家幾乎走在大街上,白皮膚黃頭髮的美女幾乎是隨處可見。
  • 歐洲的法國隊 儘是非洲黑人?不要驚訝 其實巴黎也這樣!
    作為一個偽球迷,當時我就感嘆:這非洲球員也太厲害了吧!而我的球迷朋友當場就給了我一記白眼:人家是土生土長的法國人好吧!!大家看到我疑惑的小眼神了嗎?為什麼歐洲的法國隊一眼望去一半都是黑人呢?一起來了解一下!要說俄羅斯世界盃的網紅球隊,非「高盧雄雞」法國隊莫屬!而要說法國隊今年最耀眼的那一顆星,應該是98年的小將姆巴佩。
  • 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不在非洲,如今全球最窮
    非洲是黑人的大本營,國家林立,大多貧窮落後。但是全球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由被販賣的黑奴創立,如今是全球最窮國家之一。這個國家就是海地。海地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1492年哥倫布發現海地地區,西班牙殖民者陸續在此建設了一些城市。
  • 非洲黑人到底有沒有產生過文明和藝術?來自歐洲的陰謀,你信了嗎
    說起黑人文明,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認為黑人沒有發展出任何的文明。大家會有這樣的印象其實是部分的歐洲學者造成的,他們不承認黑人的文明、歷史,將黑人描述成原始人、野蠻人。歐洲的學者普遍認為非洲黑人沒有「通達哲學的能力」然而非洲黑人文明的存在是一個事實問題,而不是一個有沒有的問題,因為它就真實的存在。他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文字(麥羅埃文、斯瓦希裡語文、豪薩語文、瓦伊文等),有文學、史學、宗教和其他著作存留,而且有大量精湛的藝術、音樂、舞蹈、建築和醫學、科學技術遺存。
  • 非洲「最美黑人女孩」被人瘋狂追求,拒絕全部追求者,如今成這樣
    還記得非洲「最美黑人女孩」嗎?太漂亮被多人瘋狂追求,如今成這樣黑人和我們黃種人在一起顯得格格不入,黑人基本上都是生活在非洲,他們的生活習慣並不是這麼的好,而且女性黑人在非洲的地位是非常低的,所以在非洲會發生很多黑人女性受辱的事情。
  • 曾經生活在中國的黑人,為何開始離開中國?看看我國對非洲的支持
    而在當今與我們關係十分友好的國家當中,「非洲兄弟」有很多。我國從建國之後便積極開展援助非洲國家,幫助他們建立基礎設施,甚至還派去一些維和部隊和醫療人員幫助當地居民。 非洲經濟大家都清楚,相比較於中國還有十分大的差距,自然而然許多非洲的黑人就想要來到中國,希望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
  • 黑色人種大本營:非洲各地的「黑人」長相一樣嗎?各有什麼特點?
    蘇丹尼格羅人是黑色人種的古老支系,因其主要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和赤道以北的蘇丹草原地帶,簡稱稱蘇丹黑人,主要集中分布在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以南呈長方形的兩河一湖(尼日河-查德湖-尼羅河中上遊)地區。蘇丹黑人鼻小唇厚,通常為長顱型,膚色極黑,年輕人身材通常細長,身高很高,蘇丹黑人集中的代表國家是位於尼羅河上遊盆地的南蘇丹。
  • 非洲黑人「漂白」皮膚,會帶來怎樣的副作用?現實讓人心酸
    在我國經常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白遮三醜」,說的是人的膚色偏白的話,就算是五官沒有那麼精緻,也能讓顏值上升幾個度,而平時女生除了會塗抹變白的化妝品以外,心儀的也大多是清爽白淨的男孩子,可見白皮膚很是符合大眾的審美,甚至是讓人羨慕的,但是對於非洲黑人來說,變白就是一段血淚史。
  • 我在非洲烏幹達打工,告訴你當地黑人的真實生活
    大學畢業後,我被公司派遣到非洲工作,主要從事工程測量類的工作。我所前往的國家是烏幹達,是位於非洲東部的國家。烏幹達人口四千多萬,在非洲排名第八。烏幹達南邊是維多利亞湖,裡面的淡水魚很好吃。在烏幹達待了半年多,我才漸漸適應這個國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