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泉法師在杭州市佛教僧眾大會上發表講話

2020-12-26 佛教在線

佛教在線杭州訊 2012年3月23日,為繼承佛教優良傳統,弘揚佛教優秀文化,促進社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杭州市佛教協會在杭州佛學院首次隆重召開全市僧眾大會。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光泉法師在會上作《繼承佛教優良傳統,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講話。講話原文內容如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法師:

今天市佛協在杭州佛學院舉行全市僧眾大會暨「創建和諧寺院先進個人表彰會」。在此,我首先對獲得榮譽的44位法師表示熱烈的祝賀!此次舉行的全市僧眾大會,在市佛協歷史上還是首次,可謂意義重大。杭州市佛教協會,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委統戰部和市民宗局的指導下,經過這幾年來全市佛教界四眾弟子共同努力,圓滿地開展了道風、組織、文化、慈善等各項建設活動,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但我們有些活動僅停留在市屬寺院的範圍。這對於打響「東南佛國」品牌帶來一定的局限。因此,我們要匯集全市佛教界的力量,貫徹「大杭州」的概念,展現杭州佛教的凝聚力,規範我們的日常行為,為傳承和弘揚佛教歷史文化,提升杭州佛教的品位,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作出了積極貢獻。下面,我就如何發揮杭州佛教自身優勢,促進社會文化繁榮發展談幾點意見和要求。

一、繼承佛教優良傳統,正確認識佛教文化

2011年,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中的積極作用」。2012年元月,胡錦濤主席在《求是》雜誌上撰文指出:「我國文化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與我國國際地位還不相稱,『西強我弱』的國際文化和輿論格局尚未根本扭轉。」佛教不僅是一種信仰體系,而且還是一種文化現象,如何正確認識佛教文化,如何發揮佛教內涵的積極因素,是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關鍵,也能為扭轉國際上「西強我弱」的文化格局貢獻力量。

1、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是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北京大學教授顧頤武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指在和西方文化深入碰撞之前,整個中國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是儒釋道三家完整的精神哲學。儒家倫理道德,道家生命哲學,佛教宗教信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它們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完整體系。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平等意識,是中國人處理倫理關係的最基本訴求。儒家在二千年前就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佛教提出「人人皆具有如來智慧德性」的平等觀念,而在西方是不可想像的。

中國傳統文化的被衝擊,應是清末開始,大家知道,清末政府腐敗無能,導致列強的侵略和掠奪,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一部分社會精英認為國之所以不國,是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的迂腐,故而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慢慢拋棄傳統文化,一味學習西方文化。其中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就是:蔡元培擔任中華民國教育總長後,僅在三個月內就頒布法令,廢除中國各教育機構讀四書五經——最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典籍。現階段教材的使用模式,還是延續了蔡元培的劃分路線。不可想像中國經濟實力越來越強,但是這種實力卻被用來推廣英語。我們認為中國要強盛,必須要與國際接軌,要國際化,但我們反對全盤西化。佛教起源於印度,光大於華夏,自兩漢之際開始傳入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不斷發展和演進過程中,對我國政治、哲學、道德、文學、語言、音樂、藝術、建築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對中華文化的品格和特質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佛教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深受儒家、道教的影響,逐步走上了儒釋道三教融合的道路,一步步中國化、民族化,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能為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2、佛教具有豐富內涵,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需求。

佛陀說法49年,後來將其教義結集為經律論三藏,其內涵豐富,有著啟迪智慧,淨化人心的作用,獨特的解脫觀則為人生指出了方向。佛教的五戒十善,是普世道德,可以作為社會的基本準則。佛教的普度眾生,具有極強的救濟理念,是一種利益社會、服務人群的奉獻精神,符合今天我們所提倡的慈善文化。佛教的涅槃思想,則是要求我們清除內心的煩惱,達到安樂、清靜、解脫的境界,對社會人心具有淨化的功能。佛教主張「四姓平等」,廢除階級對立,具有民主平等、生命平等的精神,能促進民族之間的團結與和諧。佛教的六和合,具有團結合作、相互包容的思想,倡導協作,反對戰爭,對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具有促進作用。總之,佛教文化內涵豐富,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所倡導的價值和理念是相通或者契合的,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需求。

二、把握時代發展脈絡,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1、縱觀全局,愛國愛教。我們要具有大局觀,所謂大局,即是總的局面,總的形勢,是佛教發展、佛教僧人成長的大環境、大背景。要有大局觀,就是要做到處處感知大局、時時覺察大局,這是愛國佛教僧人的立身之基。我們雖然出家,但仍是社會公民,依然肩負著國家責任、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這需要我們運用大乘佛教的精神,善於用大視野去觀察社會、研究問題、體悟信仰,自覺地在熱愛祖國、堅定信仰中踐行菩薩道。

2、有危機感,發菩提心。隨著佛教進入新的時代,佛教的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特別是全球化和國際化的今天,佛教不僅面臨文化的競爭,而且還面對宗教之間的競爭。有學者提出現在宗教就像這個市場經濟的社會,也存在競爭,他們稱之為「宗教市場論」。

這就要求我們,要面對現實,是挑戰又是機會,要有危機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認清當前我們佛教所面對的危機,以菩薩的濟世精神,來弘揚佛教文化。大乘佛教衡量菩薩的標準之一便是菩提心,菩提心便是大乘菩薩的志向所在。所謂菩提心,就是要發起「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心。我們在座的法師有些已經肩負著寺院的管理工作,並且是以青年法師居多,這更需要我們懷抱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清晰的目標追求,有力求幹大事情的精氣神,發菩提心,立大志向,以大無畏的精神弘揚佛教文化,促進社會文化的繁榮發展。

3、內強素質,深入經藏。作為出家人,要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僅止於此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我們強化自身素質,提高弘法利生的能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文化的弘揚、宗教的競爭,其核心還是人才,人才是需要通過學習而培養的,只有佛教徒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弘揚文化,保持宗教的競爭力。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常教導我們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就是要求我們要有高深的佛學造詣。我們作為大乘佛教徒,悲願就是要「普度眾生」,如果我們佛學造詣不夠,又怎能度化他人?又如何繼承和弘揚佛教文化?應該加強對經典的學習,加深佛教素養,這既是宗教信仰的內在需要,也是歷史使命的需要。只有在深入學習經典中,領悟佛教的真諦,使佛教造詣達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也才會不斷提升自己的信仰境界,在推動佛教健康發展中被廣大信眾所認同和擁護,也才會更有資本和能力去承擔佛教責任和使命。

4、加強道風,樹立形象。內強素質,是要我們提高佛學素養、文化知識,這是弘揚文化、傳承文化、保持宗教競爭力的關鍵。與此同時,還需要出家人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這是宗教競爭非常關鍵的一環。我們出家人,在居士的眼裡就是「道德的化身」,這對我們的行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出家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為和高尚的品行情操。好的品行,是佛教信眾健康成長的防疫針、防腐劑。如何提高出家人的品行?概括來說,道風建設是關鍵,一方面要嚴持佛教清規、戒律,做一個合格的出家僧人;另一方面也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尊重社會道德,做一個社會的好公民。當今時代,物質高速發達,是一個極具挑戰和充滿誘惑的時代,我們在座的各位青年法師,是否應對好挑戰,抵擋住誘惑,關鍵在於是否具有高尚的境界和佛教道德品質。在此,我也希望各位法師,特別是寺院的執事們,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在寺院管理中,積極展開道風建設,以樹立佛教的良好公眾形象。

三、發揮佛教自身優勢,促進社會文化繁榮發展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佛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文化遺存豐富,在促進社會文化繁榮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優勢。

1、發揮杭州佛教文化品牌優勢

杭州佛教自東晉傳入以來,歷經了南北朝、吳越和南宋的三大發展高潮,名僧輩出,寺宇林立,著述繁多,影響深遠,被譽之為「東南佛國」。杭州佛教文化資源遺存豐富,與杭州悠久的歷史文化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形成了以寺院建築與西湖山水、佛門名僧與文化名士、佛教習俗與人民生活相結合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研究、學習和弘揚優秀的佛教文化,可以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治心養心,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擦亮「東南佛國」金名片,提升杭州城市文化軟實力,升華城市魅力與品格。

2、發揮杭州佛教文化載體優勢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繁榮,文化開始復興,寺院也興盛起來,寺院是佛教文化的最大載體,要弘揚佛教文化,必須建設好佛教文化的載體。
文化是寺院的立足之本,寺院的本質或者靈魂就在於文化,在寺院的建設上必須堅決地走一條文化的道路。在深入開展宗教文化挖掘的基礎上,各寺院結合自身的特點,開闢相應的文化項目。每逢中國傳統節日中秋、臘八、春節,各寺院舉行相應的紀念活動,與社會上形成良好的互動,賜福蒼生,祝人吉祥,使得節日氛圍深入人心。這不僅弘揚了佛教思想,也傳承了中國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在佛教寺院中也得到了保存。反之,寺院的發展則需要文化的興盛,有了深厚的文化才是香火不斷、千年不衰的保證。

各位法師:

杭州,是歷史文化名城,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聞名遐邇。杭州佛教,源遠流長,是東南佛教重鎮,文化遺存豐富。下面,我就未來杭州佛教文化建設,為促進社會文化繁榮發展提出幾點要求:

第一,要提高認識,認清形勢,明白佛教文化的重要性。佛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世界文明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面對當今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重要因素的新形式,我們佛教文化建設不僅要具有歷史的眼光,還要有國際的視野和自信的胸懷。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指引下,中國佛教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杭州佛教也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目前,市屬各寺院恢復或完成了建築格局,各區、縣(市)也復建、開放了不少寺院,可以說硬體基礎建設已經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下一工作重心應該轉移到建設佛教文化上來,以文化建設寺院、文化管理寺院、文化宣傳寺院。在文化建設中,加強內在素質,樹立外在形象,保持宗教競爭力。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繼承佛教文化的優良傳統,挖掘和闡發佛教思想,積極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第二,要加強學習,強化素質,保持佛教文化創新力和競爭力。學習,是提高自身素質的唯一途徑。各區縣(市)佛協、各大寺院,要建立健全學習培訓機制,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建設學習型宗教團體,著力推進學習組織系統化,以提高僧人素質和整體水平。一是要學習國家法律法規、宗教政策、清規戒律,了解基本國情、時事政治,做一個有政治和大局意識、守法守規、戒律清嚴、道德高尚的好僧人。二是要學習管理規章和管理知識,對寺院管理工作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三是學習佛教基本知識和社會文化,增強僧人自身的佛學素養,提高知識文化水平。對於資質優良、品德出眾的年輕僧才,要送到佛學院、社會高校以及海外留學深造,努力培養佛教高素質僧才。各區、縣(市)佛協和寺院,要不定期地組織僧人進行培訓,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特別是培養弘法的專業人才,針對性的進行「佛教布教法」的訓練,增強講經弘法的技巧,提高講法能力,以保持宗教信眾競爭的能力。這樣才能在社會高速發展、文化激烈碰撞、宗教高度競爭中保持創新力和競爭力。

第三,要挖掘內涵,擴大宣傳,建設有自身特點的文化寺院。一座寺院,就是一座文化殿堂,要結合寺院自身的特點,堅定不移地走一條文化道路。一是要注意保存文化遺存,在建設寺院上,要保護好、規劃好佛教建築。二是要挖掘寺院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獨特性,要建設好、弘揚好。三是要開展文化活動,展示佛教文化的深厚內涵。四是積極投身於慈善事業和社會公益事業,努力弘揚佛教慈善文化。五是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展開對外交流,以佛教文化為橋梁,對外宣傳、傳播佛教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佛教、認識中國文化。

各位法師,我國佛教正處於黃金時期,但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責任同在。讓我們攜起手來,抓住機遇,與時俱進,和合共事,團結精進,繼承佛教優良傳統,挖掘佛教深厚內涵,努力提升自身素質,積極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大繁榮大發展作出最大貢獻。

謝謝!

相關焦點

  • 杭州靈隱寺光泉法師應邀出席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成立大會
    杭州靈隱寺光泉法師應邀出席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應邀出席了中心成立大會及學術研討,並作嘉賓演講及發表學術論文。三月的亞利桑那大學,春光明媚,在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界、學術界代表濟濟一堂,共同慶祝又一個世界級佛學研究中心的成立。
  • 靈隱寺光泉法師:佛教不能「關門打坐」要揚孝於行
    王剛 攝中新網杭州8月27日電(記者 李佳贇)「在當今社會,佛教不能關起門來『念佛打坐』,還要有濟世情懷,用真誠和責任弘揚『孝道親情』。」8月26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孝文化受到衝擊的當下,中國佛教界有責任傳承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讓「慈孝土壤」流芳滴蜜,讓「慈孝種子」落地生根。
  • 杭州市佛教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會暨2018新春普茶會舉行
    ,法喜充滿,杭州市佛教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會暨2018新春普茶會在這裡隆重舉行,市屬各大寺院、佛學院、以及2017年度先進團體和個人代表歡聚一堂。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和法師:杭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局黨組書記、局長邵根松;杭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俞永明;杭州市民宗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唐明壯等主管機構領導、杭州市佛協會長光泉法師和各寺院法師代表共同出席活動。協會常務副會長月真法師作2017年工作總結和2018年工作要點報告,會議由副會長戒興法師主持。
  • 靈隱寺光泉法師:中國佛教可以發揮獨特的「民間外交」作用
    靈隱寺光泉法師:中國佛教可以發揮獨特的「民間外交」作用 2017-7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住持光泉法師在浙江杭州舉辦的「一帶一路」與中華文化論壇上表示,當代中國佛教可以在宗教的「民間外交」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  當下,「民間外交」在公共外交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宗教的「民間外交」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曾經對中國社會的歷史與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少貢獻。
  • 中佛協常務理事浙江省佛協副會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
    中佛協常務理事浙江省佛協副會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著名的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出生於1961年3月8日,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研究生學歷,光泉法師畢業於上海佛學院。光泉法師目前擔任杭州市靈隱寺的方丈,同時,光泉法師還擔任了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浙江省政協委員、杭州市政協常委等職務。光泉法師二十八歲的時候出家。1989年12月,光泉法師出家於江蘇省海門縣法光寺。第二年的4月份,光泉法師受具足戒於上海市龍華古寺。
  • 講座—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為縉雲佛教教職人員培訓班做講座
    講座現場光泉法師做道風建設和佛教建築藝術講座麗水市民宗局副局長金偉慶和局宗教處長陳建敏在聽講座佛教在線浙江訊 2013年6月19日,應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宗教主管部門邀請,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
  • 光泉法師等出席第二屆雲林獎教獎學金頒發儀式
    佛教在線天津訊 2010年12月30日,第二屆雲林獎教金、獎學金頒獎典禮在天津南開大學範孫樓舉行,文學院13名青年教師和15名研究生獲此殊榮。常務副校長陳洪,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南開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湛如法師,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靈隱寺監院光泉法師及文學院有關負責人出席典禮。
  • 光泉法師出席中國佛學院2014雲林、盛榮獎學獎教金頒獎儀式
    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圖片來源:靈隱寺攝影:劉興恩,法明) 光泉法師為獲獎學僧頒獎(圖片來源:靈隱寺攝影:劉興恩,法明) 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代表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為獲獎學僧頒獎並開示。中國佛學院張厚榮副院長、向學副院長、廣如副教務長,靈隱寺監院衍空法師、義廣法師、妙弘法師等出席,儀式由中國佛學院教務處副主任永興法師主持。 光泉法師代表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向中國佛學院獲獎學僧代表妙戒法師頒獎。
  • 中佛協副秘書長光泉法師加拿大UBC大學演講 全場座無虛席
    光泉法師作演講(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應加拿大UBC大學(全稱: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邀請,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一行25人6月23日上午,光泉法師一行在UBC東亞佛學教授、UBC佛學論壇主任、SSHRC《佛教與東亞宗教》國際合作項目主任陳金華教授的陪同下,參觀了UBC亞洲圖書館、亞洲研究學系和新渡戶紀念花園等。隨後與其在UBC亞洲研究院進行了座談交流。在座談會上,陳教授對光泉法師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並作《中國佛教現代化與國際化的策略性思考》講座。
  • 2018講經法師佛教英語培訓班圓滿結業
    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劉威,杭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局黨組書記、局長邵根松,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主任、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等三人先後在結業儀式上致辭。浙江省民宗委宗教一處處長吳夢寶、副處長樓躍文,杭州市民宗局宗教處處長胡勝軍、杭州市佛教協會秘書長錢儉忠、杭州靈隱寺監院覺恆法師、義廣法師、智光法師等以及培訓班師生60多人出席了結業儀式。
  • 杭州靈隱寺住持釋光泉:佛教應站出來承擔社會責任
    6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住持光泉法師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佛教界在這個「時代因緣」中,更應當堅守佛教信仰的根本精神和純正的信仰品格,凸顯「人間佛教」化導世俗、服務社會的精神特質。  9月6日,中華慈孝文化節暨浙江省宗教界開展「傳承慈孝·五教同行」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
  • 杭州靈隱寺主持釋光泉:佛教應站出來承擔社會責任
    6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住持光泉法師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佛教界在這個「時代因緣」中,更應當堅守佛教信仰的根本精神和純正的信仰品格,凸顯「人間佛教」化導世俗、服務社會的精神特質。9月6日,中華慈孝文化節暨浙江省宗教界開展「傳承慈孝·五教同行」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
  • 光泉法師榮膺靈隱寺方丈慶典法會隆重舉行
    光泉法師榮膺靈隱寺方丈慶典法會隆重舉行   10月8日,杭州靈隱寺隆重舉行光泉方丈升座慶典活動。
  • 浙江省杭州市佛教協會開展寺院安全工作大檢查
    佛教在線浙江訊 浙江省杭州市佛教協會為認真總結2009年市屬各寺院安全工作情況和2010年安全工作計劃,切實提高各寺院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防範能力,把各類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市屬各寺院的安全,根據市民宗局「關於做好2009年安全工作總結及2010年安全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特於2009年12月23日,組成由市佛協正、副秘書長及有關寺院負責人組成的寺院安全工作檢查組
  • 2018中國佛教講經研習班在杭州圓滿結業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靜波法師、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劉威、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主任、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結業儀式上講話。杭州市民宗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唐明壯,宗教處處長胡勝軍和杭州市佛教協會秘書長錢儉忠,杭州靈隱寺監院覺恆法師、智光法師等出席結業儀式。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靜波法師、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劉威為「2018中國佛教講經研習班」學員頒髮結業證書。
  • 妙峰老和尚法嗣弟子光泉法師的祭文
    妙公上人 上書中央 請求歸還 寺院廟產鄧公小平 親自批覆 落實政策 大陸佛教由此而始 開啟先河 氣象萬千 妙公上人捐錢捐物 不遺餘力 振興佛教 功不可沒【1980年】 長老曾應美國總統卡特之邀前往白宮,在總統演講大會上為總統和大眾致詞祈福。
  • 杭州靈隱寺光泉: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
    9月5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2020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節上表示,杭州靈隱寺將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為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貢獻佛教的智慧和力量。光泉法師致辭。 王剛 攝慈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倫理起點,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根基。
  • 浙江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臘八送祝福
    浙江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圖片來源:鳳凰佛教)編者按:2018年1月24日,農曆臘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日藉此殊勝日,鳳凰網佛教頻道邀請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為鳳凰網網友送祝福。文字實錄如下:鳳凰網的網友朋友們:大家新年吉祥!在丁酉臘八節來臨之際,我代表杭州靈隱寺兩序大眾提前向多年來支持和關心佛教事業的「鳳凰佛教」的全體工作人員、網友朋友們致以新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 怡藏會長、光泉副會長參加「和諧宗教·法在心中」宗教法治面對面活動
    本次宗教法治面對面活動由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浙江省司法廳主辦,由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杭州市司法局和杭州靈隱寺承辦,是2020年普法用法·五教同行——以憲法為主題的十百千萬普法工程系列活動之一,目的是為進一步擴寬宗教普法的深度和廣度,切實增強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的法治意識,全面提高宗教領域法治化水平,努力推進我省省域治理現代化
  • 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哈佛大學演講·都市快報
    北京時間9月5日上午8點-10點(當地時間4日晚8點-10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科學中心演講,演講主題是《佛教藝術與世界和平》。這是靈隱寺法師首次登上美國大學的演講臺傳播佛教文化。  光泉方丈此次率30多位僧人組成的講經團,應美國中華佛教會邀請赴美參加講經活動,展示中國佛教文化,跟美國佛教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