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黑龍江雞西食物中毒事件造成9人死亡,我們深感痛心。這起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製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汙染的酸湯子引起的。」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
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述。
10月5日,黑龍江雞東縣發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後全部死亡。10月1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慎吃長時間發酵的酵米麵類食品的提示,並指出,2010年至今,全國已發生此類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
李寧當天介紹,除了酸湯子以外,其他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酵米麵類食品,比如河粉、臭渣子等這些特別容易在製作過程中被米酵菌酸汙染,因此製作這類食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方面面,使用的食材要新鮮,沒有黴變,在製作過程中勤換水、勤攪拌,來預防汙染,特別是一些學校和集體食堂最好不要製作和食用這類酵米麵類食品。
她還指出,野生毒蘑菇中毒也是我們國家導致死亡人數比較多的一類食物中毒。野生毒蘑菇有很多品種,消費者很難辨認,主要因誤採誤食引起。據評估中心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來看,截至目前,今年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提醒消費者千萬要不採不食野生蘑菇。
李寧強調,進入冬季,儘管細菌性食物中毒減少,但還是不斷發生。預防食物中毒要牢記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點」,即保持清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