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地市場升級改造 北京「菜籃子」 變「公園市場」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說到新發地,北京市民沒有不知道的。作為北京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市場承擔著北京80%的農產品供應。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作為首都「大菜籃子」的新發地市場正在升級改造,「內升外擴」是新發地今後的發展規劃。

  法制晚報(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了解到,目前,新發地在河北高碑店籌建了佔地2081畝的分市場,設有果蔬交易大廳、大型智能冷庫、幹副交易中心等項目,並已於10月29日開始試運營。未來,高碑店分市場將是北京新發地本部市場的供應基地,兩地將形成「功能互補」。

  2016年,新發地本部市場軟硬體升級將全方位啟動,建設立體交易中心,取代分散式交易模式,露天商戶進樓後,將騰出一半面積進行綠化,未來的新發地要變身公園式的綠色市場。

  故事

  食用菌大王外遷 客源未少成本下降

  10月底剛投入使用的新發地河北高碑店分市場,如今已迎來了大量入駐商戶,原北京新發地市場菌類批發「大戶」張偉就是其中的一員。

  張偉是京東綠奧食用菌配送中心的老闆,從新發地只有「巴掌大」的時候,就已經舉家在這裡經營了。在北京新發地,張偉擁有2個檔口、6個露天車位。

  此前,張偉和30多家做食用菌的同行「組團」遷到了高碑店,跟隨張偉的還有五六十人的東北採購團。

  提到當初決定遷來高碑店的原因,張偉表示,高碑店分市場的硬體條件好、交通便利、利潤空間大。尤其高碑店緊鄰北京的區位優勢,是他做出抉擇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搬到高碑店,交通暢通了,大車也不受限制,採購商24小時來都可以隨時採購。」

  搬到高碑店,除了交通問題得到解決,經營成本也在下降。「這邊的檔口一年五六萬就能解決,在北京要多三倍;在北京新發地周邊租個房,一個月要3800元,這邊五六百元就夠了。」張偉說。

  獼猴桃大王觸網 轉型做起電商品牌

  與張偉選擇外遷不同,已在新發地市場打拼了15年的「獼猴桃大王」徐柱選擇了轉型升級。如今他除了做傳統水果批發生意,還是電商品牌「悠樂果」的CEO。

  據徐柱回憶,他剛到新發地時這裡還是個村子,水泥的場地上是成片的平房。當時,他每天蹬著三輪車,從四道口等水果批發市場批水果來賣。2003年,徐柱有了一間20多平米的水果批發店。2005年後,新發地進入高速發展期,大量問題也逐漸顯現。

  「貨多、車多、人多,其中,交通擁堵是最大的問題。」徐柱回憶,當時他每天早晨拉貨回來進市場,最起碼要堵半個小時,有時甚至要堵兩個小時。這讓徐柱意識到,要想有更多更好的發展,就不能只守著傳統的批發生意,得轉型升級。

  去年,徐柱看上了時下正火的生鮮電商,做起了線上水果交易。眼下,這家搭載在京東、天貓、一號店的生鮮電商「悠樂果」,正處在高速發展期。「實體是支柱,電商是新的途徑。」徐柱告訴記者,下一步他的電商生意中將增加水果定製日配、特殊人群水果營養餐等新項目。

  追訪 新發地市場升級 念起「網際網路+」經

  法制晚報(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了解到,在商戶積極轉型的同時,北京新發地市場本身也在進行著升級改造,開展「網際網路+」、B2B、B2C等多種模式服務客戶。

  在市場最南端有一幢小樓,這裡的四層矗立著一塊有一面牆大的電子屏,上面不停地滾動著各種水果蔬菜的名稱、所持有商戶、交易量和交易價格等信息,這就是新發地農產品電子交易中心的現貨掛牌系統,它提供農副產品交易的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價格、成交量、有效期等數據均透明化。

  上個月,新發地市場自辦的新發地生鮮網也作為B2B線上交易平臺,面向食堂、企業等團購大戶,供應6大類、940餘種產品。新發地生鮮網CEO徐鵬表示,依託新發地覆蓋400多個小區的蔬菜直通車和便民店,生鮮網將於明年春節後進駐社區。

  此外,新發地還在謀劃新的B2C業務,市場內各大品類的銷售「大王」們,將抱團與新發地市場成立新的電商公司。

  「這家公司的目標是做永輝那樣的生鮮超市,並且我們還可以做電商和日配到家。」新發地市場總經理張月琳表示,未來將實現種植地與市場的直接採購,甚至可以為企業客戶完成前期的粗加工工序,「比如我們提供給餐飲客戶的不再是滿是泥土的土豆,而是已經切成丁或者條的半成品。」

  前景 「菜籃子」不搬走 就地變身「大公園」

  作為北京的「菜籃子」,新發地承擔了北京八成的農產品供應,屬於北京的核心功能區域。包括新發地在內的農貿市場將不會從北京搬走,而是升級改造。

  據張月琳向法制晚報(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介紹,新發地現有土地1680畝,未來三年新發地將在原地升級改造。除了建立一個229畝的蔬菜交易中心和一個181畝的果品交易中心,一個佔地200畝的立體、現代化冷鏈群也在建設中,預計儲藏能力在10萬噸左右。其餘土地將全部重新規劃用做綠化,讓新發地成為一座「瓜果蔬菜的大公園」。

  張月琳說,新發地升級計劃今年開始著手設計、明年正式動工,將參照韓國首爾、法國翰吉斯等國外較為成功的市場模式,最新興建的蔬菜交易中心、果品交易樓將充分利用地下及地上空間,興建更多的現代化設施。

  高碑店分市場 保障首都果蔬供應

  高碑店分市場作為北京新發地本部市場的供應基地,兩地將形成「功能互補」,一些倉儲、粗加工的工序將放在高碑店。張月琳表示,今後像香蕉、蘋果、蔥頭等農產品的分級、加工、包裝、儲存等,都將放到分市場,並根據首都的實際需求量往新發地市場內運輸。

  同時,高碑店還將承擔北京冬季保供工作。從高碑店分市場到北京新發地僅需40分鐘,一旦出現極端天氣,高碑店分市場可迅速運輸產品到北京新發地,保障首都果蔬供應。

  「初期我們主要是對接北京新發地,目前市場共入駐商戶3830個,其中有2000餘戶來自北京。未來達到8000餘家,發展空間明顯不足,為此我們規劃了二、三期項目,全面承接北京凍品、水產等全業態大型批發。」新發地高碑店市場負責人魏樹儉說,高碑店新發地正在積極與北京錦繡大地、二商等大型農批市場對接,形成農產品全業態產業轉移聚集的發展格局。本版文/記者 張鑫

(責任編輯:李方)

相關焦點

  • 北京新發地市場升級改造商戶部分外遷至河北高碑店
    作為北京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市場承擔著北京80%的農產品供應。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作為首都「大菜籃子」的新發地市場正在升級改造,「內升外擴」是新發地今後的發展規劃。  目前,新發地在河北高碑店籌建了佔地2081畝的分市場,設有果蔬交易大廳、大型智能冷庫、幹副交易中心等項目,並已於10月29日開始試運營。
  • 北京新發地市場重啟:告別零售,批發新模式防疫
    文|《財經》記者 焦建 編輯|蘇琦 時隔60多天後,完成終末消毒並進行一系列改造後的北京新發地市場,將於 作為北京市最大的「菜籃子」,因新冠病毒傳播臨時關閉前的新發地市場每天上市蔬菜、水果近4萬噸,還供應大量肉類、海鮮和水產,南北客商與附近前來採購的居民絡繹不絕。而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在6月時出現反彈,也讓業界再次重提大型農貿批發市場亟待進行革新的老話題,如建設時間早,規劃和定位上存在一定缺陷;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後;監管主體銜接不暢,可能存在食品安全漏洞等。
  • 新發地市場實地探訪為「北京菜籃子」奔波的人們
    2月1日,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啟動了2018年春節期間首都市場蔬菜保障供應行動,至3月20日,在蔬菜日常供應量基礎上,本市將進一步增加蔬菜貨源供給,主流商超、菜店、餐飲門店春節期間正常營業。近日,記者前往新發地市場實地探訪,記錄下那一個個為了裝滿「北京菜籃子」而奔波的人。
  • 新發地的前世今生:從皇家苑囿到墳地,再到北京「菜籃子」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15日電(記者 宋宇晟)連日來,北京新發地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  自6月11日至今,北京新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與新發地有關。  新發地在哪?這裡又是如何成為北京「菜籃子」的?6月13日,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休市,警方對周邊進行交通管控。
  • 北京新發地市場探索「造血式」扶貧新路子
    新華財經北京1月15日電(記者閆鵬劉玉龍)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記者調研了解到,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心通過建市場、搭平臺、立模式孕育出百餘位農產品行業「經營百強」「單品大王」。在此基礎上,通過讓農戶入股,「大王」抓產銷兩頭的模式,打通了產業扶貧之路的「最後一公裡」,打造出「造血式」扶貧的新樣本。
  • 北京新發地市場復市!這些變化,令人心安
    8月15日早晨7點38分,一輛輛滿載蔬菜水果的貨車開始駛入新發地市場大農門,新發地市場正式復市。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從新發地市場獲悉,今天將有1000多輛貨車近1.3萬噸蔬菜水果進場,新發地市場重新與商戶一起託穩首都的「菜籃子」「果盤子」!
  • 品質優良味正甘 「宜昌蜜桔」大量進入北京新發地市場銷售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鮑聰穎)11月5日,由宜昌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湖北「宜昌蜜桔」推介會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舉行,推介會上,夷陵區與北京新發地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宜昌柑桔銷售企業夷陵紅還與北京悠樂果科技籤訂3.1億元購銷合同。
  • 「探營」北京新發地,市場「大王」們眼下日子怎麼過?
    ▲2020年5月28日,車水馬龍的新發地市場。衛星數據來源:高分二號自北京6月11日再度出現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以來,已有超過300人被確診。由於確診病例絕大多數與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此次疫情也被定性為新發地聚集性疫情。新發地批發市場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 北京新發地市場今日正式復市!出現了這些新變化!
    8月15日早晨7點38分,一輛輛滿載蔬菜水果的貨車開始駛入新發地市場大農門,新發地市場正式復市。今天將有1000多輛貨車近1.3萬噸蔬菜水果進場,新發地市場重新與商戶一起託穩首都的「菜籃子」「果盤子」!
  • 北京除了新發地,這3大批發市場有多少人了解?
    說到北京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多數人腦子裡第一蹦出來的就是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其實除了新發地外,北京還有3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具體是哪3大農批市場呢?讓快樂阿凡提提小妹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石門批發市場石門批發市場位於北京順義,是唯一一個由上市公司控股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現設有蔬菜、水果、糧油、水產、肉蛋禽、快消費品等6大經營區域。
  • 蹲點手記: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菜老闆」心事
    經歷了近期的菜價波動,北京城南的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裡,來自全國各地的「菜老闆」依然從凌晨到深夜忙個不停。顧著消費者的菜籃子,更得想著自己的錢袋子,這讓他們心裡有些「糾結」。  凌晨4點,孫繼濤準時來到新發地,給他運菜的車也到了。
  • 北京新發地市場8月15日復市 取消零售功能、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
    陳杭 攝 中新網北京8月13日電 (陳杭)北京市豐臺區常務副區長周新春13日在發布會上表示,新發地市場將於8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營業,第一步將恢復市場正常時期果蔬交易量的60%;將全面取消新發地市場零售功能,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
  • 探訪重新開業的新發地批發市場
    近日,新發地批發市場分期復市及改造提升正逐步推進,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開展,該市場明天起南區恢復交易,9月10日前全面復市。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近日到新發地市場周轉新區進行探訪,這裡被稱作新發地復市的「樣板區」。
  • 北京新發地推自有果蔬品牌 將自建連鎖生鮮超市
    「新發地」這個地名,已經成為北京乃至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代名詞,但27歲的新發地批發市場要做超市和自有品牌果蔬了。與此前要凌晨到水果市場採購不同,李先生在辦公室直接從網上下單,就可以批量採購水果。更讓李先生感到便利的是,如果採購的水果發現有質量問題,珍品薈可以隨時退換貨,沒有附加條件。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月琳介紹,北京新發地珍品薈有限公司是出資2000萬元新註冊的公司,主要股東是市場裡的蔬果單品銷售大戶。
  • 北京疫情啟示:生鮮供應新發地模式是時候出局了
    新發地是北京的「菜籃子」、中國農產品的代名詞,是北京乃至亞洲交易規模最大的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面積相當於170個足球場和1.6個故宮。當然,它不是人們最初調侃的「疫情新的發生地」。據新發地官網介紹,新發地承擔了首都80%以上的農產品供應。2019年交易量1749萬噸,交易額1319億元人民幣。
  • 只批發不零售 進場需「刷臉」測溫 北京新發地市場今復市
    今天(6日),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全面復市,復市後,新發地批發市場只批發不零售,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總臺央視記者 張景:時隔80多天,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全面復市。改造升級後的市場,實行註冊會員制。
  • 新發地批發市場轉型升級 現場探訪——四色馬甲各有責 買區賣區兩...
    近日,新發地批發市場分期復市及改造提升正逐步推進,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開展,該市場明天起南區恢復交易,9月10日前全面復市。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近日到新發地市場周轉新區進行探訪,這裡被稱作新發地復市的「樣板區」。此外,市場升級垃圾處理設施,垃圾不出場就地資源化處理,為新發地種植基地提供有機肥。
  • 北京新發地市場什麼時候恢復營業?復市安排一覽
    ➤北京新發地市場什麼時候恢復營業?(復市安排)  ●主市場鐵路以南區域將於8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營業  該區域佔地651畝,加上周轉新區146畝、周轉一區81畝共878畝,將恢復市場正常時期果蔬交易量的60%,標誌著新發地市場正式復市。
  • 旋渦中的新發地批發市場:交易量、交易額全國第一
    6月13日,新發地市場外面的人進不去,進去了的人暫時出不來。6月13日,新發地批發市場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6月12日北京新增的6例新冠確診病例均與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在新發地採集的517件樣品中,有45人咽拭子陽性。圍繞新發地批發市場的11個小區進入封閉式管理狀態,新發地所在的豐臺區啟動戰時機制,成立現場指揮部。
  • 探訪北京新發地市場:蔬菜不斷供,重新形成遍布社區的服務網點
    中秋節、國慶節即將來臨,目前已進入節前採購高峰,北京人的「菜籃子」如今是什麼樣的呢?記者從新發地市場獲悉,這幾天市場蔬菜水果的日銷售量已經穩定在2.3萬噸至2.8萬噸,已恢復至疫情前的60%至70%。在市場免除了商戶們的進場費、攤位費等費用的同時,商戶們也在通過自己多年在經營品類裡的積累不斷增加貨源,根據目前情況預測,節前蔬菜水果日供應量將有望達到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