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發地,北京市民沒有不知道的。作為北京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市場承擔著北京80%的農產品供應。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作為首都「大菜籃子」的新發地市場正在升級改造,「內升外擴」是新發地今後的發展規劃。
法制晚報(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了解到,目前,新發地在河北高碑店籌建了佔地2081畝的分市場,設有果蔬交易大廳、大型智能冷庫、幹副交易中心等項目,並已於10月29日開始試運營。未來,高碑店分市場將是北京新發地本部市場的供應基地,兩地將形成「功能互補」。
2016年,新發地本部市場軟硬體升級將全方位啟動,建設立體交易中心,取代分散式交易模式,露天商戶進樓後,將騰出一半面積進行綠化,未來的新發地要變身公園式的綠色市場。
故事
食用菌大王外遷 客源未少成本下降
10月底剛投入使用的新發地河北高碑店分市場,如今已迎來了大量入駐商戶,原北京新發地市場菌類批發「大戶」張偉就是其中的一員。
張偉是京東綠奧食用菌配送中心的老闆,從新發地只有「巴掌大」的時候,就已經舉家在這裡經營了。在北京新發地,張偉擁有2個檔口、6個露天車位。
此前,張偉和30多家做食用菌的同行「組團」遷到了高碑店,跟隨張偉的還有五六十人的東北採購團。
提到當初決定遷來高碑店的原因,張偉表示,高碑店分市場的硬體條件好、交通便利、利潤空間大。尤其高碑店緊鄰北京的區位優勢,是他做出抉擇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搬到高碑店,交通暢通了,大車也不受限制,採購商24小時來都可以隨時採購。」
搬到高碑店,除了交通問題得到解決,經營成本也在下降。「這邊的檔口一年五六萬就能解決,在北京要多三倍;在北京新發地周邊租個房,一個月要3800元,這邊五六百元就夠了。」張偉說。
獼猴桃大王觸網 轉型做起電商品牌
與張偉選擇外遷不同,已在新發地市場打拼了15年的「獼猴桃大王」徐柱選擇了轉型升級。如今他除了做傳統水果批發生意,還是電商品牌「悠樂果」的CEO。
據徐柱回憶,他剛到新發地時這裡還是個村子,水泥的場地上是成片的平房。當時,他每天蹬著三輪車,從四道口等水果批發市場批水果來賣。2003年,徐柱有了一間20多平米的水果批發店。2005年後,新發地進入高速發展期,大量問題也逐漸顯現。
「貨多、車多、人多,其中,交通擁堵是最大的問題。」徐柱回憶,當時他每天早晨拉貨回來進市場,最起碼要堵半個小時,有時甚至要堵兩個小時。這讓徐柱意識到,要想有更多更好的發展,就不能只守著傳統的批發生意,得轉型升級。
去年,徐柱看上了時下正火的生鮮電商,做起了線上水果交易。眼下,這家搭載在京東、天貓、一號店的生鮮電商「悠樂果」,正處在高速發展期。「實體是支柱,電商是新的途徑。」徐柱告訴記者,下一步他的電商生意中將增加水果定製日配、特殊人群水果營養餐等新項目。
追訪 新發地市場升級 念起「網際網路+」經
法制晚報(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了解到,在商戶積極轉型的同時,北京新發地市場本身也在進行著升級改造,開展「網際網路+」、B2B、B2C等多種模式服務客戶。
在市場最南端有一幢小樓,這裡的四層矗立著一塊有一面牆大的電子屏,上面不停地滾動著各種水果蔬菜的名稱、所持有商戶、交易量和交易價格等信息,這就是新發地農產品電子交易中心的現貨掛牌系統,它提供農副產品交易的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價格、成交量、有效期等數據均透明化。
上個月,新發地市場自辦的新發地生鮮網也作為B2B線上交易平臺,面向食堂、企業等團購大戶,供應6大類、940餘種產品。新發地生鮮網CEO徐鵬表示,依託新發地覆蓋400多個小區的蔬菜直通車和便民店,生鮮網將於明年春節後進駐社區。
此外,新發地還在謀劃新的B2C業務,市場內各大品類的銷售「大王」們,將抱團與新發地市場成立新的電商公司。
「這家公司的目標是做永輝那樣的生鮮超市,並且我們還可以做電商和日配到家。」新發地市場總經理張月琳表示,未來將實現種植地與市場的直接採購,甚至可以為企業客戶完成前期的粗加工工序,「比如我們提供給餐飲客戶的不再是滿是泥土的土豆,而是已經切成丁或者條的半成品。」
前景 「菜籃子」不搬走 就地變身「大公園」
作為北京的「菜籃子」,新發地承擔了北京八成的農產品供應,屬於北京的核心功能區域。包括新發地在內的農貿市場將不會從北京搬走,而是升級改造。
據張月琳向法制晚報(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介紹,新發地現有土地1680畝,未來三年新發地將在原地升級改造。除了建立一個229畝的蔬菜交易中心和一個181畝的果品交易中心,一個佔地200畝的立體、現代化冷鏈群也在建設中,預計儲藏能力在10萬噸左右。其餘土地將全部重新規劃用做綠化,讓新發地成為一座「瓜果蔬菜的大公園」。
張月琳說,新發地升級計劃今年開始著手設計、明年正式動工,將參照韓國首爾、法國翰吉斯等國外較為成功的市場模式,最新興建的蔬菜交易中心、果品交易樓將充分利用地下及地上空間,興建更多的現代化設施。
高碑店分市場 保障首都果蔬供應
高碑店分市場作為北京新發地本部市場的供應基地,兩地將形成「功能互補」,一些倉儲、粗加工的工序將放在高碑店。張月琳表示,今後像香蕉、蘋果、蔥頭等農產品的分級、加工、包裝、儲存等,都將放到分市場,並根據首都的實際需求量往新發地市場內運輸。
同時,高碑店還將承擔北京冬季保供工作。從高碑店分市場到北京新發地僅需40分鐘,一旦出現極端天氣,高碑店分市場可迅速運輸產品到北京新發地,保障首都果蔬供應。
「初期我們主要是對接北京新發地,目前市場共入駐商戶3830個,其中有2000餘戶來自北京。未來達到8000餘家,發展空間明顯不足,為此我們規劃了二、三期項目,全面承接北京凍品、水產等全業態大型批發。」新發地高碑店市場負責人魏樹儉說,高碑店新發地正在積極與北京錦繡大地、二商等大型農批市場對接,形成農產品全業態產業轉移聚集的發展格局。本版文/記者 張鑫
(責任編輯: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