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的故事
故事大家都知道:白雪公主因為美麗漂亮而被其繼母妒忌,後來繼母偽裝成巫婆騙白雪公主吃下毒蘋果。吃下毒蘋果的白雪公主被隨後出現的王子救了,最終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王后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美麗的、善良的都會有好結果,邪惡的一定會受懲罰。
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即使吃了毒蘋果也會有人來幫你。
真、善、美啊!這是我小時候看完故事的感想。
很可惜,我現在長大了。所以,以上全錯!
錯在,我發現了故事中的一個邏輯問題。
在格林童話的版本中,白雪公主吃毒蘋果是在繼母第三次嘗試殺死她的時候,也就是說她已經受到過兩次傷害了。
那麼,為何她還是吃下了陌生人給她的蘋果呢?就連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不能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可是受過兩次欺騙的白雪公主為何依然沒有警惕呢?
這樣的情節太不合理了!
這種程度的邏輯問題難道是因為故事是寫給孩子看的所以沒有在意嗎?
答案出現在了一部動畫裡。
《文豪野犬》
《文豪野犬》是最近看到的一部很有意思的動畫作品,作者異想天開的將日本歷史上的文學大佬們網羅到同一部作品裡,並賦予了每個人符合其真實歷史的人物性格與異能力。
這樣的構思不僅體現出作者的歷史功底也彰顯出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天賦。
日本的動畫通常都是老少諧宜的,孩子們能從中看到打打鬧鬧、嘻嘻哈哈的情節;大人們則從中反思自身與社會乃至存在的意義。
我不是小孩子,所以我在這部動畫的劇場版《DEAD APPLE》中發現了白雪公主的秘密。
原來,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會有它發生的意義。
那些自殺的人們
劉強與付曉軍
2015年7月22日,中國期貨界傳奇人物逍遙劉強,於華貿中心酒店頂樓平臺跳樓自殺。
2017年,9月29日凌晨3:30,在上交所邊上香謝麗的31樓,一位入行20多年的期貨大佬付曉軍因橡膠爆倉跳樓身亡。
劉強的書寫的很好,從書中可以看出他對他所從事的職業有著深刻的理解;付曉軍二十多年只做橡膠一個品種,他對橡膠期貨的熟悉程度可想而知。
吃瓜群眾都坐看笑話,笑他們和利弗莫爾一樣心理太脆弱,輸幾次了就自殺。
胡波
2018 年 2 月 16 日,本屆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唯一一部中國導演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的導演胡波在電影首映前四個月自殺了。
「這一年,出了兩本書,拍了一部藝術片,新寫了一本,總共拿了兩萬的版權稿費,電影一分錢沒有,女朋友也跑了,隔了好幾個月寫封信過去人回「噁心不噁心」。今天螞蟻微貸都還不上,還不上就借不出。關鍵是周圍人還都覺得你運氣特好……人年輕時挺好,什麼都不信,等歲數大了,信什麼都沒用。」
很多人因此認識了胡波,胡波的名字也變成了一種符號。
大家都說胡波是因為貧窮而選擇自殺,是因為自己的電影被別人奪去了而自殺。
兩位在期貨屆浴血半生的大佬是因為賠錢而自殺的嗎?
鬼才胡波是因為受不了貧窮而自殺的嗎?
白雪公主是因為被繼母騙了才吃下毒蘋果的嗎?
再說一遍,以上全錯!
錯在哪裡?
錯在我們忽略了一個很簡單卻殺傷力無限的狀態,一個我一直都很害怕的狀態,一個許多人經歷過卻沒有告訴其他人的狀態——因為這些人都已經死了。
什麼狀態?
讓動畫來告訴你們:
「等等,白雪公主說不定不是自殺。」
「她也許是知道那是毒蘋果才咬下去的。」
「為什麼?」
「絕望。」
「被母親投毒的絕望。」
「是一種抽象的,包含這個世界本身的絕望。」
現在知道了吧?
無數次的失敗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感到沒有希望,看不到光明。
希望在,生命在。
希望不再,無可愛。
失意的時候,看看動畫;傷心的時候,聽聽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