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小說家言,有時是必須誇張的。魯迅先生評說《三國演義》,說「劉備之長厚而似偽,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大致不差。幼時讀三國,不免為劉備之忠厚、諸葛之機智而感佩,如今來看,確實有似偽而近妖的成分,想來真實的歷史人物不可能是那樣的。當年做記者滿世界飛時,蠻喜歡在機場買本書看看。某年在深圳機場買過一本《諸葛亮師徒神算風水記》,厚厚兩大本居然讀完了。現在的網絡穿越小說,大概是濫觴於此類讀物,雖然內容荒誕不經,閒暇無事讀讀還是蠻有趣的。後來又看到同一系列的《劉伯溫師徒神算風水記》,因我對朱重八此人實在喜歡不起來,就沒再幫襯了。諸葛亮一生用兵如神,從躬耕隴畝到三顧茅廬,從舌戰群儒到赤壁鬥智,從定鼎西川到七擒七縱,然後失空斬六出祁山,直到最後五丈原諸葛禳星,還玩個「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你說神奇不神奇。「空城計」一折,就是諸葛亮智計的巔峰級發揮,吃了敗仗,敵人兵臨城下,他坐在空城的城頭從容撫琴,令多疑的司馬懿不敢進兵,甚而全軍退卻,用現在的話說,對手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他「一切盡在掌握」。
氣質拿捏得死死的
歷史上玩「空城計」的不乏其人,諸葛亮的對手曹操、孫堅,隊友趙雲等,都冒過類似的險。還有像張飛喝斷長坂橋,也可算「空城計」的某種變招。但因為諸葛亮的神奇「人設」,再加諸葛司馬對峙的戲劇性效果,人們一說「空城計」,就想到諸葛亮,想到城門口掃地的二老軍,隨侍左右的二琴童,還有諸葛亮紋絲不亂的琴聲。在無數以「空城計」為題材的戲曲曲藝節目中,上海獨腳戲《寧波空城計》堪稱經典中的經典。當年楊華生只要在電臺電視臺裡一唱,「嶽奴……正在城樓觀山景」,大街小巷就充滿了會意的笑聲:「老寧波又要開唱了」。
楊華生
(1918-2012)
早期的獨腳戲,取材於京劇的段子很多,模仿京劇的唱念做打,穿插一些笑料,《寧波空城計》是其中之一,也是影響最大的一出。獨腳戲的創始人王無能早在民國初年就編寫了《武松打虎》、《捉放曹》、《江北空城計》等,這些段子大多聽不到了,但《寧波空城計》卻因為灌錄了唱片,又有江笑笑、鮑樂樂及楊華生等藝人的傳承,傳了下來。有些材料上說王無能只唱過《江北空城計》,而《寧波空城計》是江笑笑創作的,這似乎不太準確。因為王無能留下過《寧波空城計》的唱片,後來廣為人知的一些笑料,二十年代初已經有了雛形。
王無能
(1892-1933)
王無能《寧波空城計》片段
百代唱片1921年灌錄
滑稽是在不斷發展的,早期王無能的表演,只是把京劇唱段「翻譯」成方言,對語言中一些差異進行誇張化表現,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原始的。如《寧波空城計》中非常有名的笑料,諸葛亮邀請司馬懿上城樓來「吃吃老酒談談心」,在王無能最早的版本中,只是說「備下了羊羔美酒」,並沒有對菜式進行描述。到三十年代江笑笑唱這段時,酒桌上的內容就豐富了。
江笑笑
(1900-1947)
江笑笑《寧波空城計》片段
高亭唱片1931年灌錄
在前奏部分,江笑笑就在「當脫來菜」的鑼鼓家生中增加了「當脫褲子」這樣的笑料,唱到「吃吃老酒談談心」時,就不僅僅是「羊羔美酒」了,而是有了「年糕,粽子,鹹菜,豆瓣,黃魚,蟹醬」六隻小菜。可不要小看了這六隻小菜,一方面這是細節的豐富,讓聽眾更有親切感。另一方面也可看作是從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滑稽聽眾人群的某種轉變。經濟發展、閒人多了,花在娛樂上的時間也多。「羊羔美酒」是戲文裡的唱詞,和市民階層關係不大,是很書面化的笑果。而「年糕、粽子……」則是老百姓餐桌上隨時能吃到的,反映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而且這樣通俗的笑話能被灌成唱片,真正是「雅俗共賞」了。
楊華生漫畫像
張樂平繪
楊華生十三歲參加華光劇社演文明戲,他的《寧波空城計》是從江笑笑、鮑樂樂那裡學的,總體結構變化不大。但在繼承的基礎上,楊華生版本有一定的發展,細節也就更豐滿了。還是說「吃吃老酒談談心」這裡,在「年糕,粽子,鹹菜,豆瓣,黃魚,蟹醬」六樣小菜之外,又增加了莧菜梗、韭菜花、黃泥螺、鹹帶魚、鹹蟹、臭冬瓜……以至於下手(捧哏)的需要在這裡打斷一下:「諸葛亮什麼時候到小菜場上班了?」楊華生則要解釋:這些都是寧波人的「壓飯榔頭」,再帶出下一個笑料:飯咽不下去,吃口菜就咽下去了,所以叫「下飯」。下手問:「那么喝粥呢?」「寧波人不吃粥的」……「下飯」一詞甚為古老,《水滸傳》中就有「客官吃甚下飯」的對白,猜想寧波人從元明時代就「一日三頓飯儕吃乾飯」了。
楊華生晚年演繹《寧波空城計》
王無能和江笑笑唱《寧波空城計》的時候,都是三十來歲,兩位大家都是四十幾歲就英年早逝。楊華生活了九十幾歲,藝術生命比前輩長得多,他有更多時間打磨精品。但很無奈,四五十歲時,楊華生沒有太多機會表演,到八十年代復出,已經是退休的年齡,只能「發揮餘熱」。他盛年時的表演是什麼狀態?只能存在於一些老人的腦海中了。儘管如此,他還是在那個年代留下了很多傳世笑料,其中相當部分是從王無能、江笑笑的時代傳下來的,至今聽來,仍然是「交關有趣」……
原標題:《寧波空城計和寧波「下飯」》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