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青山依舊,斜陽幾度;閃電划過,驚雷炸響;疾風烈火,碧血丹心;蟄龍已驚眠,一嘯動千山。
(一)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還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孟子·公孫丑》
「出發,出發!向著理想豪邁進軍。前進,前進!信仰支撐我們前行。勝利,勝利!未來終將屬於我們。」
這,是曾經響徹神州大地最嘹亮的口號。
長徵,這個永恆的話題,是一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這是人民軍隊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於中國革命史,它是一個奇蹟;於世界軍事,它是一個壯舉;於人類歷史,它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豐碑。
因此,在中國這片曾經孕育了紅色政權的土地上,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尋覓遺落在記憶深處的英魂,踏訪共和國的過去與現在……
漫漫徵途,在漫漫長徵路途上,工農紅軍創造了同強大的敵人、嚴酷的自然環境、黨內錯誤路線英勇鬥爭並取得輝煌勝利的奇蹟。
血與火、光榮與夢想,所有那些在這塊熱土上默默地犧牲後的英靈,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紅色大地上恣意流淌、傳遞、聚集,匯流成河,化為民族的精神圖騰。
今天,我們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就是為了緬懷革命先輩,銘記他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不怕流血犧牲所建立的豐功偉績。
讓那些曾為民族獨立、人民福祉而戰的紅軍將士,那些曾護佑紅軍、傾其所有的老區人民,讓他們的偉績在歷史深處始終熠熠發光。
(二)
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
——《史記·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歷史的劇本,同樣草蛇灰線,伏脈千裡。百年陸沉、神州凌夷,中國人精神之苦悶,與國運同調。
美國記者斯諾所說:「它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豐碑,永遠流傳於世。閱讀長徵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大江大河、激流險灘;巍峨雪山、險惡草地,紅軍將士一次次翻越而過;海拔兇險,氣候寒冷,空氣稀薄,毛主席帶領子弟兵好邁向前。
從這段歷史和寶貴精神財富中汲取營養、獲取繼續前行的強大力量,走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新的偉大長徵。
這種精神,是在屠殺大革命的腥風血雨下開始孕育,在中國共產黨鍛造自己的槍桿子、刀把子的熊熊烈焰中打下基礎,在工農紅軍萬裡徵途的硝煙烽火中創建形成。
萬裡長徵對於所有的革命志士是一次嚴重的鍛鍊。這是中國革命史中至為關鍵的一環,信仰的錘鍊,意志的鍛造,激蕩著永不言敗的革命樂觀主義豪情。
因為,長徵之所以成功,絕非僅靠個人,甚至局部力量實現的,而是在黨堅強的統一的集中的領導下,經全黨全軍團結奮戰實現的。所有將士,用自己的鮮血染成了這面歷盡艱辛的紅色旗幟。
紅旗,紅旗,絕色的旗,一面永恆的旗幟!
(三)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
——《孟子·告子》
紅軍長徵的勝利,是黨和紅軍踐行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勝利。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
歷史在這裡蕩滌前行,一眼百年,和平如斯。
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紅軍戰士浴血奮戰,攻克婁山雄關;水拍雲崖,鐵索森寒,紅軍將士冒著槍林彈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是的,對行走在長徵路上的那些紅軍將士們來講,最不缺少的就是理想信念。
在長徵開始出發的于都縣,順著靜靜流淌的於都河,你就能見證著一個時代的變遷。那一場氣吞山河的行軍,在這裡開始新的進發、找到新的希望,把這個國家帶向新的航程。
歷史靜謐中,血脈相連裡,我們穿行在那些復活的靈魂裡彩色行軍。光陰如梭,歲月悠悠,當年的那些浮橋隨著時光遠逝已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岸邊的礁石守望著那一段段偉大的歲月。
憑欄窗外,蟲鳴鳥啼,一問一答,昨天與今天在這裡形成深刻地對照與互文。因為,這是一種無與倫比,也似乎無可用語言描述的自信。長徵的勝利,把這種自信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四)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嘉祐集•權書》
索爾茲伯裡說:「閱讀長徵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歷史與現實,就像那條奔騰不息永遠向前的於都河,就像那些不同時間同時呈現的璀璨星辰。
80年前,長徵精神譜就了一曲英雄壯歌;80年後,長徵精神閃耀在實現中國夢、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
長徵是一個人類精神的高光時刻,人們從這裡聆聽來自高處的召喚,尋找人的意志、人的信念、人的理想、人的精神所蘊藏的磅礴偉力與無限可能。
從一個個倒下的烈士身上,看到更多的是堅強,而不是絕望。正是這種力量,支撐著數萬紅軍將士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面前百折不撓、戰天鬥地,最終克服重重險境,走向最終的勝利。
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紮營盤。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
在長徵那關乎存亡的時刻,更是對所有將士們信念和智勇的考驗。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五)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新書·過秦論》
世上有兩樣東西亙古不變,一個是高懸於我們頭頂的日月星辰,一個是深藏於人們心底的高貴信仰。而站在80年後的歷史的節點,回望那一段段滄桑而崢嶸的歷史,時常淚流滿面。
焚膏繼晷,方知毛主席當年論斷是何等精闢,「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 80年前,正是不滅的信仰之光照亮了中國紅軍氣壯山河的長徵路;80年後,讓信仰之光繼續在我們心中閃耀,照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
這是信念的力量、這是意志的力量、這更是精神的力量!正是因為又了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的精神路標在漫漫的兩萬五千裡的長徵路上構築了起來!
渡卻天險金沙水,步接天庭高原雪。無私的大愛、無限的摯情,緊緊團結著、激勵著紅軍戰士,一路跟隨共產黨,走到天涯海角也絕不回頭。
仰望黨性的光輝和軍魂的力量,仰望紅軍長徵聳立起來的精神高地,震撼我們心靈,賦予我們力量,激勵我們在新的偉大長徵中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穿越萬水千山,那些長徵的戰鬥號角,始終不曾停歇……(六)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沁園春·雪》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每一項事業,每一個人,都在進行著各自的長徵,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次無與倫比的長徵。
周恩來同志曾深情地說,「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無數革命先烈犧牲了他們的寶貴生命,每當想起他們,我就加倍努力地工作。如果要說養生之道,這就是我的養生之道。」
穿越80年時光的年輪,在繁華寂靜中沉思,望穿深山,透過雲彩,俯仰大地,回望長徵在歷史中留下的那一個個精彩而又充滿生機的鏡頭,我仿佛看見一隊隊年輕後生,一路高歌,將骸骨寫進青春。
讓我們傳承這不息的基因,激蕩信仰的力量。鼓起信仰的風帆,為國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復興,執著追求、堅定前行。
聞聲萬裡,拂卻塵埃,歲月留聲。如置身壯闊恢宏的歷史長河,逆流,而上。
(作者單位:武警北京總隊一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