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誕生,對於家庭而言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同樣也是最為新奇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寶寶身體的各項指標,比如說身高體重很多寶媽都喜歡同別人比較,從而判定寶寶是否營養達標。
一、為什麼新生兒的身高都是50釐米
前兩天,陳阿姨的兒媳婦在醫院生了個6斤8兩的男娃,一家人開心得不得了。但就在護士抱著孩子去接種B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時候,陳阿姨跑到隔壁病房和別的產婦諮詢帶娃的相關注意事項,這一說就說到了孩子的身高問題。
隔壁病房的產婦也生了個兒子,7斤多重比陳阿姨的孫子更重一點,再一說身高都是50釐米,陳阿姨瞬間納悶了。
要知道這幾天醫院來來去去的就這幾個人,而且隔壁產婦的老公家人們她也見過,男方女方身高都處於中等,而自己兒媳婦和兒子的身高可是妥妥的偏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個大高個。
為啥自己孫子的基因這麼好也是50釐米呢,會不會是護士把身高填錯了,或者也有可能是沒認真量。陳阿姨跑到護士站去溝通,這一去才知道自己鬧了個大笑話,原來寶寶身高背後還藏著暖心故事。
一般來說,胎兒的身高都是在50釐米左右,有些48釐米也有些52釐米,但總得來說50釐米確實是最接近中國新生兒的平均體重。
而且孕媽的子宮本身只有雞蛋般大小,體積為7cm*4.5cm*3.5cm、重量為50g。隨著胎兒的成長,子宮會慢慢膨脹到20倍,保守估計大概在35cm左右是極限,再往外膨脹孕媽子宮很難承受胎兒的成長壓力。
並且,這時候的胎兒為了不給媽媽添麻煩,他們在子宮會乖乖蜷縮著身體,確保自己和寶媽都能舒適度過懷胎十月。
二、除了身高,新生兒體重若低於5斤危害大
1、嬰兒存活率下降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名早產兒,其中我國的早產兒數量居世界第二位。到底什麼是早產兒呢?正常情況下,體重低於5斤的寶寶叫做早產兒,多指在孕28周至37周沒有足月就生產的寶寶。有句話叫「七活八不活」,說的就是不同月份的早產兒的成活率較低。
2、智力發育較為緩慢
早產兒的身體各項機能都不如足月出生的孩子,他們面對細菌或疾病的抵抗力較低,稍不注意護理就很容易感染病菌。而且身體素質差、營養吸收不足,都會影響孩子腦部發育,導致他們智商偏低。有研究證明,體重越重的寶寶智商越高,反之體重越低智商就會越低。
三、新生兒護理的4大關鍵不能錯
1、新生兒衣服要純棉質地
眾所周知,新生兒的皮膚較為嬌嫩,對於外界物質的刺激受力較低,稍不注意就會過敏紅腫。因此,給新生兒寶寶準備的衣服被褥最好要純棉材質,這樣舒適性較高也不容易傷害到寶寶肌膚。
2、接觸新生兒要注意衛生
家庭有了新寶寶是件大喜事,一回到家勢必會有眾多親朋好友過來探望,期間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想要抱抱新生兒,這就很可能導致孩子感染細菌。
特別是那些本身患有傳染病的人,或者身體有病症的人,最好不要輕易擁抱孩子,哪怕在探望前最好也要先給自己做好衛生清洗,保證新生兒所處的環境乾淨又安全。
3、新生兒定時接種疫苗
新生兒出生後的24小時內,基本上護士就會抱過去打B肝疫苗和卡介苗,至此拉開寶寶疫苗接種的序幕。要知道,寶寶接種疫苗對於他們感染病種有較高的免疫力,為此家長需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千萬不要遺忘,必要時可以參考下醫生給的疫苗接種表,上面都有詳細的接種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