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岱山9月3日電 扔一粒花生米到嘴裡,反覆咀嚼,鹹鮮味越來越濃鬱,就像是剛吃下了一條小海魚。這樣的「海鮮味」岱山花生,你吃過嗎?
這幾天,岱山農民樂阿定全家總動員,到自家地裡採收花生,早出晚歸。在岱山縣洋沙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有花生。每到8月底9月初,花生成熟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為了採收花生,一家人往往要在地裡忙碌大半個月。
因為在灘涂沙地上種植,加工方法特殊,舟山市岱山縣的特產沙地花生有著一種天然的鹹鮮味,細細品味就像是海鮮的味道。近幾年,舟山市岱山縣成立多家專業花生生產加工合作社,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結束了岱山花生種植戶「各自為戰」的歷史。隨著,岱山沙地花生逐漸走出「家門」,成為越來越多家庭閒暇時的美味零食,花生也成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經濟作物。
不同於普通花生先炒後曬的加工方法,岱山花生是先煮後曬。「和海鮮一樣,沙地花生也要趁新鮮馬上加工。」已經種植花生30多年的曹亞明對加工沙地花生很有一套,她在沙地旁架起一口大鐵鍋,將剛剛收下來的100斤花生和3斤海鹽倒進去,添滿水,用大火煮上半個小時,然後再在自家庭院裡將花生鋪開,晾曬3至4天。這樣,岱山花生的初加工就完成了。這時的花生富有嚼勁,後味鮮美。
當曹亞明將兩車花生拉到花生加工合作社時,已有不少農戶在那裡過磅稱重。2010年,金國萬成立岱山縣新希望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以每斤10元左右的價格收購花生。在此之前,農民自銷花生的價格每斤只有7至8元,即便如此,農民還往往因為銷路不暢,導致大量花生賣不掉。「現在,合作社收購價格高,咱們農民的花生銷路不愁,更有賺頭。」曹亞明說,去年她家6畝多地的花生賣了2.4萬元。
隨著送來的花生越來越多,「新希望」合作社的大院裡堆起了一座座小山。工人們正忙碌地對花生進行按級分揀,壞的、個小的都被剔除出來。「為了保證岱山花生的品質,合作社對花生的篩選非常嚴格。」金國萬說,農民送來的花生,平均50斤中就有3至4斤要報廢,而大小均勻、果肉飽滿、殼上無黑斑的精品花生更是少之又少,每100斤只能選出近5斤。
經過分揀,花生根據不同等級被包裝成袋裝和罐頭裝,打上合作社統一商標,袋裝的花生兩斤售價是35元,而罐裝的精品花生能買出兩斤80元的高價。「有了統一品牌,岱山花生的名氣就漸漸打響了,岱山花生的銷路就能不斷擴展。」去年,僅金國萬的新希望果蔬農民合作社就銷售岱山花生達6萬斤以上。
為了讓更多人嘗到岱山花生的鮮美,岱山縣政府不僅引導當地花生加工企業統一品牌、規範包裝,更支持他們發展網絡營銷,上網「吆喝」自己。今年的花生收購才剛開始,金國萬的淘寶店就早早地開張了。他專門聘請了兩名大學生幫助自己經營網店,進行微信、微博營銷。「才幾天工夫,我已經在網上賣出了幾千元的岱山花生。」金國萬看著淘寶買家給岱山花生留言點讚,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