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述

2020-12-17 人民日報

原標題:逆風破浪開新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述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團結帶領億萬人民奮勇拼搏,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中國答卷。

這是一份人民滿意的答卷——戰疫情、保民生、抓發展,全年經濟總量預計超過一百萬億元,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這是一張世界矚目的答卷——凝共識、勇擔當、促開放,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走在世界前列,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健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

這是8月13日拍攝的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施工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轉正

「我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年終歲尾,湖北武漢光谷,聯想武漢基地。

偌大廠房裡,幾乎看不到生產工人,忙碌的機器人「各司其職」,平均每秒一部手機或平板電腦誕生,最高日產超14萬臺。

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3月工廠開門,4月全面復產,6月投入物聯網自動化組裝線,9月推出首款命名為「刀鋒」的5G摺疊屏手機……因疫情曾在年初暫停,如今,這個聯想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自有工廠,以只爭朝夕的姿態跑出中國智能製造的「加速度」。

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湖北省,在一季度經濟增速下跌近四成基礎上,前三季度GDP已恢復至去年同期九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這次世紀疫情帶來的衝擊史無先例,全球各國概莫能外。在空前的歷史大考中,作為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面對的是多重任務、多難抉擇——

既要以舉國之力對抗肆虐疫情,又要防止來之不易的建設成果付之東流;既要防止經濟停擺、社會失序等難以預測的風險,又要確保「十三五」順利收官,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到底有多難?

僅春節節後復工多延遲一天,全國減少的國內生產總值就約達1500億元。疫情阻斷的時間越長,經濟社會重啟和復甦的難度就越大。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決策、沉著應對,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領導能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奮勇拼搏——

一手抓防控: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武漢「封城」,八方馳援,全國上下打響了一場氣壯山河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一手抓發展: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出臺一系列紓困惠企政策,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推進脫貧攻堅,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疫情膠著對壘階段,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社區調研指導全民戰「疫」;在抗擊疫情的關鍵階段,總書記專赴湖北武漢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強調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武漢返回不久,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就來到浙江考察調研,釋放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推動復工復產的鮮明信號。

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乎生計。

「要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暢通經濟社會循環」「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

一年來,雲南、北京、湖北、浙江、陝西、山西、寧夏、吉林、安徽、湖南、廣東、上海、江蘇……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跨越大江南北,到基層、看企業、進農村、訪農戶,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

一年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召開20多次會議統籌部署疫情防控;3次中央財經委會議、5次中央深改委會議、7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未來藍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航船穿風劈浪、行穩致遠——

這是超常規的政策部署:增加1萬億元財政赤字,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全年新增減稅降費2.5萬億元,推動金融系統合理讓利1.5萬億元……一攬子對衝政策周密齊全,力度空前。

這是因時因勢的有效應對:在「六穩」基礎上,猶如及時雨的「六保」政策迅速出臺,紓困惠企舉措保住市場主體,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守住「米袋子」、守好「菜籃子」,暢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一系列舉措直達基層,立竿見影。

冬去春來,山河無恙。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一度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重新動起來、跑起來。熱乾麵的香味又飄了出來,空蕩蕩的影院迎來了久違的觀眾……

2020年極不尋常的全國兩會,在推遲兩個多月後召開。「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習近平總書記5月23日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時的講話高屋建瓴、指引航向。

一個個相繼轉正的經濟指標,印證著中國經濟提速的腳步:

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出口增速轉正;

5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和工業利潤增速轉正;

6月,外貿進出口增速和財政收入增速轉正;

……

7月16日上午10時整,「轉正」二字在網上刷屏,這條消息令人振奮:在一季度回落6.8%的基礎上,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大幅提升10個百分點,同比增長3.2%。

10月19日,中國宣布前三季度經濟增速轉正,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復甦。

「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2月1日在其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作出判斷。此前,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等國際機構紛紛為中國發展投下「信任票」。

這個正增長,來之不易,殊為至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根本就在於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從來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而奮鬥。」

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講的這番話,道出了中國人民堅忍不拔的品格和蘊含的無窮力量。

4月15日,值守在湖北武漢市武昌楚材社區出入卡口的工作人員為出入者測體溫。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承諾

「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目標」

細讀時隔9個月的兩段話,令人分外感慨: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一個是抗疫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6日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令;

一個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後,習近平總書記在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作出的鄭重宣示。

一諾千金重。

當千年夢圓近在咫尺,兇險疫情來襲卻讓一切充滿變數。能否如期完成脫貧攻堅?能否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以有力行動兌現承諾。

這承諾,是克服疫情衝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

11月14日,在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皂角坪街道一家製衣企業的扶貧車間,工人在加工服裝。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11月23日,對貴州沿河縣思渠鎮邊疆村金元組村民陳茂富來說,是難忘的一天。

這一天,包括沿河縣在內的貴州9個貧困縣徹底摘掉貧困帽子,告別貧困歷史。至此,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

「終於盼到了這一天!」陳茂富難掩激動。面對疫情,他曾經擔心生活受衝擊。但堅守在基層的黨員幹部、迅速落實的扶貧政策、有力的防控舉措,消除了他和村民們的擔憂。

如今,一家5口通過務工、產業分紅、公益性崗位等渠道,人均年純收入已超過1萬元,陳茂富對未來日子充滿期待。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面對疫情衝擊、洪水來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全國總動員,掛牌督戰不含糊,堅決打贏這場總攻戰!

這樣的場景讓不少網友記憶猶新:在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習近平總書記走進直播平臺,點讚當地特產柞水木耳——「小木耳、大產業」。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話語,彰顯兌現承諾的堅定信念。

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優先保障扶貧項目開工,進行掛牌督戰……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紮實有力,脫貧攻堅成就彪炳史冊。

這承諾,是不折不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初心——

不久前,一則有關高值醫用耗材的消息引發關注:經國家組織集中帶量採購,冠脈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為「心病」患者帶來福音。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民生改善一直在路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綻放出奪目的光芒。

「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今年以來,無論是開會還是考察,「確保」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最多的詞語之一,也鮮明體現他對實現這一目標的決心與信念。

疫情下,民生保障力度不減,百姓獲得感實實在在:1至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0.6%,實現由負轉正;前11個月,衛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26.1%、13.9%……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體現在一個個具體指標上:回望「十三五」,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人均GDP破1萬美元,穩居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十足。

這承諾,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2020年收官之際,中國重大科技成果突破捷報頻傳:

11月10日,「奮鬥者」號深潛萬米,逐夢深藍;

12月1日,「嫦娥五號」上天攬月,築夢蒼穹;

12月4日,「九章」問世,圓夢「量子優越性」;

……

這是拼搏創新的中國氣魄,這是催人奮進的中國力量。

創新,成為這一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深刻複雜的外部環境變化,加快科技創新的需求從未如此迫切。

「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道出了中國開拓新局的核心與根本。

雲端會議、在線課堂、線上醫療、直播賣貨、人工智慧……1至11月,中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5%,新動能點燃中國經濟復甦引擎。

不久前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被放在12項重大任務之首,「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被寫入規劃建議。

前進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12月11日,深圳出臺重磅新舉措——正式啟用外國人就業居留事務服務中心及外國人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這意味著,外國人在深圳就業「線上一次申請,線下一次跑動」即可同時辦理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審批時限從15個工作日縮至7個。深圳還獲賦權籤發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為符合條件的外籍人員辦理有效期最長10年、每次停留最長180天的多次往返「R」字籤證。

這是新近落地的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首批40項授權事項清單之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已按下「快進鍵」。

砥礪奮進,堅定向前。

一年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形勢、前所未有的挑戰壓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億萬人民,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

10月14日,廣東深圳。

11月12日,上海浦東。

一個月內,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到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地標,出席慶祝大會,擘畫改革藍圖。

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支持實施綜合改革試點;研究制定意見,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

發展環境越是嚴峻複雜,越是要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

2月14日,疫情防控最吃勁時,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等7項事關長遠的重大改革文件。

改革到了新的歷史關頭,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

一年來,從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到部署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從個人破產制度在深圳、浙江「破冰」到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統籌考慮短期應對和中長期發展,抓住關鍵布局落子,體制機制障礙不斷破除,發展動力持續激發。

開放大門越開越大,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

6月14日,在北京市海澱區的超市發雙榆樹店,工作人員將包裝好的蔬菜碼放到貨架。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9月4日,北京。

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類服務貿易展會——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舉辦。這是疫情發生以來,由中國舉辦的首場、也是全球最大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國際經貿活動。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段時間內阻隔了我們的相聚,但阻擋不了服務貿易發展的腳步,阻斷不了我們攜手共進、合作共贏的信心和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的致辭,通過電視和網絡信號,傳遍神州大地、播向五湖四海。

兩個月後,上海。

經歷近20小時的飛機和中轉、3次核酸檢測、14天隔離,義大利珠寶商馬可·魯索來到如期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眼下全球許多機遇之門已關上,但進博會這扇『窗』還開著。」馬可·魯索連連感嘆,「一切都值了!」

逆風破浪,危中育機。

疫情衝擊下,國際貿易投資大幅萎縮,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為全球經濟復甦創造機遇,也為自身發展謀求先機。

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由40條減到33條,自由貿易試驗區由18個增至21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

前11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8%,持續回暖;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資預計全年減少40%下,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3%,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時近年終,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連續出席多場國際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對外開放,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縱深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制度力量應對風險挑戰——

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前,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經受住了「壓力測試」,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優勢不斷轉化為強大治理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充分體現。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習近平總書記謀深慮遠、周密部署。

聚焦公共衛生、生物、糧食、能源、金融、網絡、防災備災、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加強前瞻性謀劃和戰略布局,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主動作為;

對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加強系統集成,統籌部署推進,著眼長遠……

「我們確實在經歷一場大變局。」對中國治理能力深有認同的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說,成功應對挑戰,將是一場治國理政的大考驗,需要中國和其他國家攜手開展大合作。

4月18日,在湖北武漢市卓爾書店,讀者在選購圖書。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新局

「強化機遇意識、風險意識,科學部署、精準施策,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

南海之濱,浪激潮湧。半年前啟航建設的海南自由貿易港一片繁忙景象。

12月1日,海南自貿港首張「零關稅」商品清單,即原輔料「零關稅」商品正面清單正式執行。清單上169種進口商品一律免徵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作為中國開放前沿的海南,正揚帆奮進。

駛向更深闊的海域,中國經濟這艘巨輪,迎來新的航程——

深秋的北京,一場為期4天的會議吸引世界目光。

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中國未來5年和15年的發展藍圖。

歷史交匯點,亦是轉折點。

此時此刻,「十三五」收官在即,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勝利在望;「十四五」即將開啟,中華民族將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徵程。

「全黨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重大判斷,彰顯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沉著應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的政治智慧和戰略定力,凸顯出洞察大勢、把握未來的遠見卓識。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也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中國將不斷拓寬發展新空間——

距離首都北京100多公裡的施工工地,塔吊林立、夜光如晝。超10萬建設者爭分奪秒,晝夜奮戰。

這個「全球最大施工現場」正是雄安新區,從高起點規劃到高質量建設,千年大計的「未來之城」雛形初顯。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放眼中國地理版圖,一個個重大國家戰略,聯南接北、承東啟西,構建起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翻開「十四五」規劃建議,區域發展「第二梯隊」呼之欲出。

進入新發展階段,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將不斷重塑發展新優勢——

逆全球化加劇,外部風險衝擊,該如何應對?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斷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有全球最大和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開放的中國牽動著世界的目光。

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作出重要部署——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張旭東、安蓓、韓潔、於佳欣)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述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逆風破浪開新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述新華社記者張旭東、安蓓、韓潔、於佳欣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團結帶領億萬人民奮勇拼搏,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中國答卷。這是一份人民滿意的答卷——戰疫情、保民生、抓發展,全年經濟總量預計超過一百萬億元,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 正是揚帆搏浪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正是揚帆搏浪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新華社記者「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衝刺的5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的5年。習近平總書記如是宣示。在風雷激蕩中挺立潮頭,在勇毅篤行中寫就華章。「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旗幟,統攬改革全局,推動改革攻堅,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高境界邁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注入源源動力。
  • 正是揚帆搏浪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
    「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旗幟,統攬改革全局,推動改革攻堅,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高境界邁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注入源源動力。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旗幟,統攬改革全局,推動改革攻堅,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高境界邁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注入源源動力。
  • ...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奮力推動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通訊員 宗禾 記者 範孝東)12月11日上午,省委書記、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組長李錦斌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暨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會議,堅決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會議部署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 極不平凡的一年 中國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背後原因是……
    中國經濟走過了怎樣的歷程?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外部發展環境錯綜複雜這一年中國經濟逆風前行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創新被提上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一年中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中國召開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未來5年和15年的發展藍圖
  • 領航定向 破浪前行——從中央財經委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
    為科研人員「鬆綁」、不斷提高科研人員獎勵比例……5年來,一系列事關科技發展的改革接連落地。創新,這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持續迸發耀眼光芒。   發展不只看「金山銀山」,還要看「綠水青山」。
  • 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習近平在中央財經委會議上作過這些...
    12月9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文章《領航定向 破浪前行——從中央財經委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以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為視角,展現了「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中央財經委員會的前身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
  • 2019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推進...
    以優良作風凝聚決戰決勝磅礴力量——二〇一九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推進作風建設紀實「我們黨一路走來,成就舉世矚目,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黨始終堅守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 (新華全媒頭條·精讀)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國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2020年已近尾聲在這個極不平凡的年份裡中國經濟走過了怎樣的歷程?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外部發展環境錯綜複雜這一年中國經濟逆風前行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創新被提上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經濟日報社社長張小影:數字經濟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相成/攝「當今世界數字經濟已經進入到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誰引領了數字經濟,誰就掌握了新一輪發展的主動權。」「今天我們和河北攜手在這裡舉行2018數字經濟大會,希望為大家搭建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匯集眾智,共同為發展壯大中國數字經濟、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闊步走在新時代康莊大道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分析西藏工作面臨的形勢,深刻闡釋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部署和推進西藏工作,為新時代西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夏秋之交,天朗氣清,格桑花開,高原大地生機勃勃,景美如畫。
  • 榮民控股集團董事長史貴祿: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作為民營企業家,我感到非常振奮。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意見》充分顯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家的高度重視和一貫支持,更加堅定了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都是「自己人」的信念,有助於把廣大民營經濟人士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我們榮民控股集團黨組織最早成立於2003年,2014年8月成立黨委,目前共有10個黨支部,黨員120餘名。
  • 立心鑄魂興偉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情系教育事業發展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題:立心鑄魂興偉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情系教育事業發展新華社記者 吳晶、胡浩、施雨岑、白瀛一個邁向現代化強國的民族,需要什麼樣的教育來振興?一項開闢新時代篇章的事業,召喚什麼樣的人才來擔當?
  • 「十三五」,習近平領航中國經濟巨輪破浪前行
    思想引領,中國經濟發展開闢新境界。2017年12月,黨的十九大後第一次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闡述和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平臺。
  • 王京清 | 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根本保證(深入學習...
    我們要自覺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對標對表,同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標對表,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建議》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的時代之答,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
  • 突出政治功能 強化責任擔當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突出政治功能 強化責任擔當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 2020-03-19 17:43:32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張大峰
  • 把握經濟規律 推動高質量發展——一論紮實做好2021年經濟工作
    剛剛閉幕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總結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實踐經驗,明確了2021年全省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學經濟、懂經濟、抓經濟,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釋放了把握經濟規律、更好推動湖南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 直掛雲帆濟滄海——2020年中國經濟風雨兼程勇毅前行
    202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領導能力,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砥礪奮進,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風雨兼程,勇毅前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整個世界經濟蒙上了灰霾。行至年終,多家國際機構卻同時給中國經濟打出了高評分。
  • 中共西寧市委關於「始終對黨絕對忠誠 堅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
    在當代中國處於百年復興大業「行百裡者半九十」的關鍵時刻,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黨之大幸、國之大幸、民族之大幸。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必須堅決尊崇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絕對權威,堅決聽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指揮號令,這是絲毫不能動搖的大方向、大原則、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