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賈樟柯一起蹦迪-虎嗅網

2020-12-28 虎嗅APP


10月18日晚,平遙國際電影展舉辦了一個臨時發布會,創始人賈樟柯宣布,他以後將退出這個自己一手打造的影展。今年是平遙影展的第四年。


消息突然,賈樟柯沒有解釋具體原因,也謝絕了近期的媒體採訪。據當天留在平遙的媒體記錄,發表完退出聲明後,賈樟柯和妻子趙濤在名為「江湖兒女」的休息廳內待了一會。這裡是影展期間每天夜裡,大家跳迪斯科的地方。「10月19日0點30分,趙濤從『江湖兒女』休息室走出來,在DJ前臺點了一首葉倩文的《淺醉一生》,聽完離去。」這個場景就像他電影中的一幕。


兩年前,我們曾採訪過賈樟柯導演,以「迪斯科」主題串起來他的電影生涯。現在看來,當時的導語也適用於如今:


「迪廳是這樣,有一天你進去了,進去之後,哦,這是迪廳,然後你就開始玩兒,玩兒了好幾年。有一天突然覺得我不應該屬於這兒了。」賈樟柯年輕時候熱愛蹦迪,被稱為「夜店小王子」,當他不再跳舞的時候,他電影中的人物卻並未停止跳舞。



一、西風沉醉的夜晚 


乾冰騰起白色煙霧,流淌在黑暗的舞臺上,一個彩色燈球開始轉動,攝像機對準了演員的臉。導演看了一眼監視器,喊了一聲:「action!」演員隨著旋律扭腰,左腳伸前、點地,再換右腳。


 背景音樂是迪斯科曲「Go West」:


「 Your hands in my hands,(我們手牽手)


 We will make our plans.(我們要計劃我們的未來)」


演員閉著眼睛,很投入。


 「停!」導演中斷了拍攝,「燈怎麼還亮著?」燈球應該在開拍之後不久就滅掉,此刻還在閃。演員也停了下來,看著劇務麻利兒地檢查燈光。導演走到演員面前,說,「賈導,不好意思,得再來一遍了。」


賈樟柯穿著黑白相間的襯衫、牛仔褲,站在舞池內。此刻作為《智族GQ》視頻的演員,他安靜地等待下一次拍攝。


 「We will start life new,(我們將開始新生活)


 This is what we』ll do.(這就是我們要做的)」


音樂繼續,賈樟柯左右搖晃著腦袋。他的舞姿並不標準,有時會邁錯腳步。圓圓的肚子從襯衫裡凸了出來,皮帶顯得緊張。但這些,連同圍繞在他周圍的攝影師、導演、劇務等人注視的目光,都沒有困擾他。他繼續投入地揮動雙臂,好像攝影機之外的世界並不存在。


拍攝場地是一個僅有若干卡座的小迪廳,十幾個人一站,就沒什麼位置了。賈樟柯大學時常去的迪廳,是北京電影學院附近的NASA。NASA 1994年開業,名字和美國宇航局的縮寫一樣,空間也是大得不得了,能容納兩三百人。


他那時跳舞喜歡穿高幫匡威鞋、牛仔褲,幾件白色T恤換來換去。除了北影的學生,附近北大的、清華的、人大的學生也都會來,大家進門要過一座鋼橋,迪廳裡是全鋼鐵結構,雷射燈射出光束,照在年輕人的臉上。


領舞站在高處,學生們隨意扭動。迪斯科沒有規定動作,只要放鬆自我,跟著節奏來就行,想蹦就蹦、想跳就跳,「你就像原地跳繩一樣跳一跳都可以」。



上世紀80年代,北京警方印發的小冊子對迪斯科做出如下名詞解釋:迪斯科,又名扭屁股舞,是一種墮落的資產階級舞蹈。但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文稱,不能把燙髮、穿時裝、跳集體舞視為「精神汙染」而加以禁止。大眾文化開始興起,正好趕上國際迪斯科風潮的尾巴,這種解放身體的音樂形式恰逢其時。


1994年一年,北京開了8家迪廳。JJ、NASA、萊特曼等都是著名的去處。人們生活中越來越多地出現外國產品,麥當勞、貓王音樂、好萊塢電影,此時迪廳成為潮流場所,有巨大的場子,高檔音響伴奏。經歷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初的拘謹氛圍,年輕人的時代情緒和新的娛樂方式「一拍即合」。


賈樟柯當時剛從山西來到北京電影學院上學,他是班上年紀較大的學生,但也只有二十四五歲。他常和朋友去蹦迪,從晚上八九點到夜裡12點,蹦完後還不盡興,要繼續打車往北,去北航附近的大排檔吃夜宵。


酸湯魚端上來,大家一起聊電影,這個導演、那個導演,也聊政治、文學和閒話。這是年輕時一種「配套」的夜生活。他從大一開始寫劇本,不知道哪一天能拍出來。 


北京當時的計程車俗稱還叫「面的」,黃色的天津大發,一車能坐7個人。夜裡,一輛面的把他們拉到迪廳,再一輛面的把他們拉到北航。起步價和車價都便宜,「10塊錢就可以到任何地方」。


「Cut!」導演叫停了拍攝。賈樟柯睜開眼睛,看到導演走過來,「賈導,特別好。如果剛才胳膊的動作幅度再大一點兒就更好了,我們再來一條。」


二、午夜的號角 


拍攝間隙,賈樟柯在休息室抽雪茄。我問他,之前在迪廳跳舞的時候都在想些什麼,「頂多想想女孩,周圍哪個女孩漂亮,就沒有什麼更多想法了。」他笑笑。


 「是荷爾蒙的發洩?」「那當然是,那絕對是,內在的那種能量太多了,對……也甚至有一種向上的,就很有朝氣,那種勁兒。」


賈樟柯的電影中,男女主角感情的戲份常常放在迪廳。《山河故人》裡,沈濤和張晉生在迪廳跳舞,梁子突然出現,惹得張晉生吃醋。《江湖兒女》裡,巧巧和斌哥在迪廳跳舞,發現他居然隨身帶著之前朋友的槍,這是一種涉險的信號。她停下來,沒說什麼,斌哥邀請她繼續跳,她的動作從僵硬,到慢慢自然,最後擁抱住他。她原諒了斌哥。


「那個年代,人沒有多少活動的空間,能做些什麼呢?無非是上課、工作,迪斯科,吃飯,數數我們每天日常也就這些空間。」賈樟柯覺得,沒必要為男女主角刻意安排奇遇的場景。


迪斯科舞廳也是那個年代少有的、男女有身體接觸的場所。晚上12點,像報時一樣,舞廳裡會放兩首歌,要麼是「Go West」,要麼是「YMCA」。跳舞的年輕人們停了下來,一個領頭的先站出來,後面的人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認識的不認識的人都連起來「接龍」,大家在舞池中隨著音樂轉圈。


「I know you love me.(我知道你愛我)


How could I disagree?(我怎麼會拒絕)」


「Go West」原本是美國70年代一首民謠老歌,後來由英國的「寵物店男孩」樂隊翻唱。它曾被當作同性戀聖歌,在90年代,也因為歌名「go west」為一些國家所禁。也同樣是90年代,許多足球俱樂部開始改編「Go West」,這首歌傳唱在足球場上。


不過,在90年代NASA的舞池裡,這些意義和那個叫賈樟柯的年輕人都沒什麼關係。他英文不好,聽不懂歌詞,「鬼知道它是什麼歌,就是好聽」。這首旋律動人的歌曲,是午夜到來的號角,一個愉快的前半夜結束了,下半夜馬上開始。


賈樟柯的迪斯科經驗屬於他那一代人。「如果沒有過去的封閉,沒有我們這代年輕人藉由迪斯科、藉由搖滾樂解放自我的這樣一種情感在裡面,那它只是個娛樂。」他說,「如果你有那個生活的背景,你就會知道它在當時年輕人的生活裡有多麼多麼的重要……它是很多人解放自我的象徵。」


《山河故人》的演員張譯生於1978年,比賈樟柯小8歲。他18歲就去當兵了,年輕時完全沒有進過迪廳。他對迪廳的認識和更廣泛意義上的「舞廳」類似。2006年,張譯被一群朋友「押著」,第一次去了舞廳。他當時已經快30歲,坐在舞廳門口的石臺階上,無論如何都不進去。朋友們生生把張譯拖進了舞廳,他的襯衫都被撕壞了。進去之後,音樂聲震耳欲聾,心臟受不了,不知道是因為第一次去,還是自己天然不適合這種場合,張譯一直在出汗。


「因為當了10年兵的人,總會覺得進舞廳好像不是什麼特別正經的有為青年應該做的事情,所以內心蠻排斥的。」他說,「現在還是有一種隱隱的恐懼感,不知道為什麼,我現在很難解釋清楚它的恐懼感來自於哪裡。」


張譯曾聽賈樟柯說過自己去迪廳的經歷,相信迪斯科「成為他心目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祭奠青春的情結」。


賈樟柯的夫人趙濤與張譯同齡,擔任了賈大多數電影的女主角。她沒化妝,看上去非常溫婉,「其實從《任逍遙》的巧巧開始,我就覺得這個人物跟生活當中的我差距太大了。第一,我不進舞廳,不進歌廳,我也是不唱歌,不進夜總會的一個人,對,我基本上夜生活是沒有的。」


她依靠做功課、寫人物小傳來體會角色。我提到賈電影中,男女主角感情段落常常發生在迪廳。趙濤愣了一下,似乎沒想過這個問題,隨即笑了起來,「好像確實是。」


三、不再跳舞,繼續跳舞 


「迪廳是這樣,有一天你進去了,進去之後,哦,這是迪廳,然後你就開始玩兒,玩兒了好幾年。有一天突然覺得我不應該屬於這兒了,你就再也不去了,就是這樣的。」在工作室裡,賈樟柯看起來有點兒倦怠。


兩個月前,他的新片《江湖兒女》入圍了坎城電影節,這是他的第9部劇情片,獲得上映許可的第5部。7月底,他即將啟程去瑞士,擔任洛迦諾電影節主席。拍片、影展、宣傳、路演,這是他現在熟稔的電影人生活。他早就不去迪廳了。2010年,他聽從杜琪峯的建議,將抽了幾十年的煙換成雪茄。雪茄不抽就會滅掉,滅了他就能歇兩口,不像吸菸那麼密集地攝入尼古丁。


攝影:賈睿


《江湖兒女》講述了一個犯罪愛情故事。主人公巧巧與斌哥相戀,一次街頭爭鬥中,斌哥遇襲,巧巧為保護他開了一槍,被判5年。巧巧出獄後,開始尋找斌哥以期重新開始。這部電影有個獨特的嘗試,它的主人公和劇情都串聯起了賈樟柯之前的電影。「巧巧」與「斌哥」是《任逍遙》的主人公,巧巧追尋斌哥,一路去了三峽,還看到了《三峽好人》裡出現過的飛碟。她歷經17年的愛恨,也是賈樟柯17年的電影沉浮。


趙濤拿到劇本後,一口氣讀完了。巧巧年齡跨度大,人物弧光完整,是中國電影市場上罕見的女性角色。這是一個女演員不會拒絕的劇本,「它太有吸引力了」。


電影結尾,巧巧輾轉大同、奉節、巫山、新疆等地,與斌哥分合多次,最終二人回到家鄉。此時她繼承江湖道義照顧斌哥,但當斌哥試圖握住她的手表達感情時,她推開了。「我覺得她沒有要留住這份感情,沒有。她已經是一個,我覺得可以一個人生活的人。」賈樟柯說。


賈樟柯常常用音樂和跳舞場景來表現女性的精神世界。《站臺》裡,文工團演員尹瑞娟最終去郵電局工作,在辦公室裡,她收拾房間,慢慢隨著廣播裡的音樂起舞,「我們能感覺她有另外一個精神世界,被中斷了的世界。」《山河故人》結尾,年邁的沈濤一個人走在雪地裡,丈夫和兒子都離開了自己,但此時,她跳起年輕時跳過的「Go West」。


拍攝這場戲的時候,是初冬,無雪。美術組中午去地上布雪,等太陽落山之後,再用造雪機造出飄著的雪。趙濤走到雪地裡,控制不住情緒,一直在哭。她感受到角色的痛苦和孤獨。


賈樟柯告訴趙濤,不能哭,要克制。3年後,他向我回憶這段戲的時候說,「我希望她精神沒有衰老。我希望她還有愛的可能性,就跟她年輕時候一樣,這也是我崇拜的一種女性。」鏡頭對準沈濤獨舞的背影,畫面在迪斯科舞曲中暗了下去,


「Life is a peaceful there ,(那裡的生活是平靜的)


in the open air.(在開放的氣氛中)」


大約1996、1997年之後,賈樟柯不再去迪廳,也沒注意NASA在世紀之交關門大吉。迪斯科在中國流行了將近二十年後,全面落潮。賈樟柯開始了電影生涯,開端是孤獨的。他記得剪《小武》的時候,在半年多的時間裡,每天獨自背包去做後期。因為拍的是16毫米膠片,他除了剪輯,還得搖膠片。


樓道裡有個桌球臺,每次剪到下午的時候,賈樟柯特別想去打桌球。但他是一個人,沒人陪他打。那半年的安靜,與跳迪斯科的熱鬧大相逕庭,也正是那半年,「培養了我靜下來的定力」。


自《小武》成名,賈樟柯一路在國際影展拿獎,成為中國電影的領軍人物之一。他不再跳舞,但他電影中的人並未停止跳舞。從《站臺》,到《山河故人》,再到《江湖兒女》,跳迪斯科舞曲是他年代戲的標誌之一。為了還原年輕時的記憶,他曾為「Go West」付出了高額的版權費。


賈樟柯的工作室內,掛著他電影不同國家版本的海報,多年來贏得的獎盃陳列在架子上,看上去好像一個動物雕塑展。他坐在沙發裡,旁邊的書架上是為新片《在清朝》準備的各種縣誌資料。我們談起2000年之後,中國電影開始了快速發展的過程。


我問,現在是否形成了新的抒發情緒、表達個體的方式,比如大片。「沒有形成。」賈樟柯毫不猶豫,「它是單向消費、娛樂消費,它沒有辦法抒發我們個人的情緒。」


「它就是好笑啊,或者刺激啊,過癮啊,它就是消費性的。過了就過了,它不是一種精神繼續的需求。我個人這樣覺得,它沒有辦法跟迪斯科相比,也沒有辦法跟卡拉OK相比。這個時代的大片跟迪斯科、跟卡拉OK比起來,那迪斯科偉大多了。」


四、我所講述的是時間 


拍攝當天,接近尾聲的時候,導演邀請在場的人和賈樟柯一起「接龍」。穿復古服裝的群演和工作人員都走到舞池中央,「Go West」響起,


「We will fly so high,(我們要遠走高飛)


tell all our friends goodbye,(向我們所有朋友告別)


We will start life new.(我們將開始新的生活)」


賈樟柯雙手左右擺動,然後舉高、鼓掌,轉身入舞池。其他人跟著他,一個人的手搭在另一個人肩上。轉了一圈,他停下來,跟著旋律晃動手臂,左腳伸前,點地,再換右腳。我們大多數人沒有蹦迪經驗,學不了他的動作,只好亂跳,手不時打在周圍人的身上。乾冰的白煙再次騰起,越來越濃,賈樟柯逐漸隱沒其中。


「Now if we make a stand,(現在如果我們做了決定)


We』ll find our promised land.(我們就會找到屬於我們的樂土)」


幾個星期後,我看過剛剛完成後期的《江湖兒女》,再一次見到賈樟柯。他隱沒在墨鏡之後。聽到一個問題,他停三四秒才回答,語氣不疾不徐。因為看不到他的眼睛,我無法揣度他的情緒。


「有觀眾認為電影中許多情節指向對某種年代的懷念,我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


「不對,完全是誤讀。我沒有懷念什麼……我對具體的任何一個年代都沒有好感也沒有惡感,都一樣。」他這次回答得很快,「我是對時間感興趣。」


《江湖兒女》的故事開始於17年前,他想知道,17年前的一對戀人,分分合合,17年後又在一起,是什麼感情狀態。愛情,友情,還是傳統的義?物理時間在人身上形成了奇妙的感情狀態,無法被命名。最近幾年,他喜歡拍這樣時間跨度長的電影,《山河故人》也是如此。


「時間積累在一個個體身上,個體的物是人非,個體情感的變化、面貌的變化,這些是我非常注重的。我覺得它是不可逆轉的,你必須承受的事情。它是我們生活真正的滋味跟內容。」他最終取下了墨鏡,露出浮腫的眼袋,「你說今天坐在這兒的賈樟柯跟20年前,他絕對是兩個人。」


賈樟柯成長在山西汾陽,從小學到高中,習慣用打架解決問題。心情不好,或者純粹找碴兒,就把人打一頓,受傷也是常有的事。他小學三年級開始抽菸,中學時留了長發,還和同學一樣,開始做點兒小買賣。他迫切想要模仿成年人,覺得只要抽菸了、賺錢了,就是一個成年人。 


攝影:賈睿


十六七歲,賈樟柯喜歡上霹靂舞,和同學組成「害蟲隊」,去汾陽師範、中專學校比舞。隊名來自當時熱播的滅蟲藥廣告歌,「我們就喊我們是害蟲,以後我們所到之處都鬧得雞犬不寧。」


二十五六歲,賈樟柯已經到北京,突然厭倦了暴力,覺得那個自己幼稚可笑。他告別了他。賈樟柯被看作第六代中成名最早、國際聲譽最隆的導演,但前三部電影都無法公映。自《世界》始,他開始走出地下,此時中國電影已經進入大片時代。


2006年,《三峽好人》拿下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在公映期間撞期《滿城盡帶黃金甲》。他在北大講堂做了一次公開演講,講了記錄三峽與移民的緣起,並說了一句後來被許多媒體引用的話,「我想看看在這個崇拜黃金的時代,誰還關心好人」。


我當時坐在臺下。賈樟柯的演講在年輕學子中引爆了長時間熱烈的掌聲。那天北京下了很大的雨,似乎能感受到電影中三峽氤氳的溼氣,賈樟柯不諱言自己的感受,「我的心裏面又有一種潮溼的感覺。」


12年後,賈樟柯回憶起這次演講,顯得非常冷靜,「我所有的公眾發言跟我個人之間沒有關係。可能這些公眾發言是根據我個人正在做的事情引申出來的感受,但是那個感受本身跟我個人的處境得失沒有任何關係。」《三峽好人》最終票房不到《黃金甲》的零頭。


2013年,根據若干新聞事件改編的《天註定》通過審查,卻在最後時刻無法上映。巴西導演沃爾特·塞勒斯當時正在拍賈樟柯的紀錄片,拍下了他得知此事的反應:他和兩個朋友坐在屋內抽菸,「沒法在這個行業裡做了,」他吐出煙,「要停就全停,徹底,徹底離開一段時間。」


那大概是媒體所記錄的賈樟柯最後一次表露情緒的時刻。即便憤怒,他也遠離吶喊式的表達,「我從20來歲就知道那是傻的。」6個月後,他開始籌備《山河故人》。


他曾面臨一個選擇。《天註定》之後,有兩個國外的工作找他,一個是古裝英劇,一個是好萊塢科幻電影,都是好的班底。他當時在氣頭上,覺得轉換賽道同樣能做事,「基本上就要籤了那兩張。」可這一去就是5年時間,43歲到48歲,一個導演最黃金的年齡,不能拍攝想要拍的華語片。他最終沒有捨得。


賈樟柯今年48歲。這5年裡,他拍了《山河故人》和《江湖兒女》,雙雙入圍坎城電影節。


自《小武》之後,賈樟柯的電影沒缺過投資。他是影展寵兒,擁有穩定的海外發行途徑,版權銷往多個國家,即便國內票房不好,也都盈利。在中國藝術片領域,他是幸運的個例。賈樟柯的商業能力同樣出眾,他拍許多廣告,投資新導演作品,與晉商交好。


賈樟柯有時出去演講,常遇到有人關心他的電影與個人的命運。他只好苦笑,說我其實過得很好。


這幾年他減少了公共演講的次數,不再想通過演講獲得共識,而專注於作品。「我覺得誠實地把自己放在作品裡,然後你有一個信任感,就是信念感,我覺得自己這些東西是值得分享的,我覺得就可以了。」


「接下來5年仍然是黃金時期嗎?」我問。「不知道,」賈樟柯說,「應該是。」


《江湖兒女》最後一幕,是斌哥離開了巧巧家,再一次奔向未知的遠方。拍攝那天,演員廖凡遲到了,好半天才找到賈樟柯,發現他正坐在屋子的一角,戴著墨鏡,抽著雪茄。廖凡走近,發現他臉上有淚。廖凡說,抱歉導演,我遲到了,你別這樣,我一下壓力很大。


賈樟柯停了一下,說只是看著拍攝場景,想起小時候第一次離家出走的情景,很難過。「那一刻,某種莫名感傷和孤獨感染到我。」廖凡說,這是整個電影拍攝過程中,賈樟柯少有的幾次動情場面。


小時候,賈樟柯常常逃課去太原買霹靂舞鞋。電影《霹靂舞》裡,人物穿一種一面是紅色、一面是黑色的匡威鞋,配合跳舞很酷,他跟同學一起坐車去買。從家鄉到太原,直線距離一百多公裡。長途汽車兩塊八一張票,晃晃悠悠,招手即停。三四個小時後,他將抵達外面的世界。



相關焦點

  • 中國蹦迪簡史-虎嗅網
    萬幸,有蹦迪這項解放身體釋放靈魂的活動拯救我們。多少個科學和啤酒都不能安撫的夜晚,一代又一代的寂寞青年,各自蹦著各自的迪,找回丟失的四季。當代蹦迪主要三股潮流。總結寫了那麼多,我就是想說,蹦迪這種貫穿多代人青春的東西,除了開頭提到的科學功效,人文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最實際的,就是蹦迪能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比如讓和平實現。
  • 賈樟柯和平遙「最後的夜晚」
    最後的一場發布會上,賈樟柯再度強調了這件事。但這件事多少有些代價,今年滿眼的商業植入招來了一些影迷的反感和不滿。但據影展的知情人士透露,其實很多的贊助甚至是在影展開始後才正式落實下來。上半年疫情期間,當一個個電影節相繼宣布延期或者取消的「至暗時刻」,賈樟柯宣布平遙國際影展將如期舉辦。這無疑是當時給電影創作者和影迷們的一記強心針和定心丸。但這個「如期舉辦」落到實處又有萬般艱難。發布會上宣布「退出」的賈樟柯,平靜調侃平遙應該徹底擺脫賈樟柯的「陰影」。
  • 在Prada榮宅,吃MI N面蹦迪!
    在這兩天裡,在榮宅這個「麵粉大王」故居的特定場景裡,由賈樟柯闡述「面」的多義。 在「表面」這個章節中,你可以親自感受到靜態的「紋身」與動態的「蹦迪」,本就為一體。
  • 十個公司和一個影展:「晉商」賈樟柯的經營之道
    賈樟柯非常擅長的一件事是,跟每個品牌方找出一個雙方共同的理念,然後以故事化、藝術化的影像手法表達出來,達到為品牌增添文化價值的目的。品牌需要賈樟柯這樣的多面手導演,賈樟柯也通過多年來與品牌的合作積累了豐厚的金錢回報和強大的商業資源。
  • 在平遙,賈樟柯與杜琪峯和李滄東都聊了些什麼?
    賈樟柯評價李滄東是當代最傑出的電影作者之一,雖然作品不多,但從《綠魚》《薄荷糖》《綠洲》《密陽》《詩》到最近的《燃燒》,每一部都深刻影響著世界觀眾和電影人。在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周的兩場重量級大師班上,賈樟柯與杜琪峯和李滄東究竟有哪些觀點碰撞。小電君特別整理了一份對談實錄奉上。
  • 賈樟柯:用鏡頭反映現實的另一面
    史蒂文史匹柏善於以孩子的視角來敘述故事,是枝裕和喜歡在不緊不慢中給我們帶來感動,昆汀用暴力美學宣告著美的血腥與殘酷。而賈樟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導演,他的電影鏡頭以近乎真實到像紀錄片的特點著稱,但是在這裡,當提起這個我最近才了解到的導演,我想談論的是,這個導演,用他的執著反映著另一個現實,用他毫不妥協的堅持打動了無數人。
  • 賈樟柯上影節大師班:疫情讓電影人反思
    時光網訊 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首日,「電影學堂」迎來中國電影名家:導演、製片人、作家賈樟柯。賈樟柯此次專程從家鄉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來到上海,與業內人士及影迷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和創作,以及電影創作的收穫。
  • 走過張徹與吳宇森,兩個女人使賈樟柯與費穆精神相通
    玉紋想聽命情慾跟著志忱走進外面的世界,但又被道德羈絆無法丟掉禮言,她心裡沒有想但嘴上對志忱說的解決辦法是「除非,他死了」,折是對舊禮教下意識的態度,看出端倪的禮言想用自殺成全她和志忱,讓她醒悟自己難以割捨舊人舊事,轉向志忱發出求助「你得救他,謝謝」。
  • 賈樟柯應邀演講 稱《天註定》是所有人的夜奔
    導演賈樟柯應邀演講       賈樟柯執導的「當代武俠片」《天註定》上周末在美國公映,這部榮獲今年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剛剛獲得金馬獎六項提名的影片在美國引起極大反響。       日前,賈樟柯導演應美國亞洲協會邀請,出席由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在紐約總部舉辦的電影《天註定》座談會。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著名中國問題專家Orville Schell (夏偉)介紹賈樟柯出場演講,他稱讚:「賈樟柯是中國最獨特、最重要的第六代導演。過去十數年來一直用反思的目光審視中國迅速發展下的社會變化。」
  • [見證]賈樟柯:它是我的時代,一直在吸引我
    「霹靂舞」高手  改革開放,不僅是政治經濟的變革,也包括思想意識和文化娛樂的解禁。賈樟柯曾陪母親一遍又一遍看重映的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漸漸地,縣城電影院開始每三天上映一部新電影。1982年《少林寺》上映,他看了七遍。初中時,縣城有了錄像廳,兩角錢一張票就可以看一部香港武俠片的生活,賈樟柯一度沉醉其中。
  • 賈樟柯:江湖俠客就是在五味雜陳裡,最後都會變成灰燼消失人間
    一望無際的黃土地和穿著黑棉襖黃土地上的人……正是影片裡,這種樸實且真正能抓得著的畫面奠定了賈樟柯導演始終關注當下社會現實的電影基調,日後所製作的作品全然圍繞鄉土民情。在賈樟柯導演的電影裡總能找到山西的痕跡,比如:山西方言、關公意象、大刀影像……這也一度成為《江湖兒女》男主廖凡的難題,因為人物語言全程都要講山西話,對於他來說這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影片中有個細節,一群江湖義氣的哥們聚在一桌,拿著一個洗臉盆將幾種酒混合在一起喝,美其名曰:五湖四海。
  • 賈樟柯藝術中心山西汾陽賈家莊村開建 含圖書館影院
    3月10日,導演賈樟柯通過微博宣布,賈樟柯藝術中心開始在山西汾陽市賈家莊村修建,預計2017年10月正式開館。已完成設計的賈樟柯藝術中心將成為一座地處鄉鎮、具有一流藝術水準的現代藝術園區。賈樟柯藝術中心山西開建賈樟柯賈樟柯藝術中心(效果圖)種子影院(效果圖)《山河故人》餐廳  3月10日晚,賈樟柯通過微博宣布好消息,稱:「賈樟柯藝術中心今天開始在山西汾陽市賈家莊村修建。3000平米的空間包括展覽空間,公共圖書館,學術報告廳。
  • 雲蹦迪什麼意思 ph雲蹦迪在哪裡看直播?
    18183首頁 雲蹦迪什麼意思 ph雲蹦迪在哪裡看直播? 雲蹦迪什麼意思 ph雲蹦迪在哪裡看直播?
  • 蹦迪對於女生來說意味著什麼?50歲蹦迪「少女」王菲告訴你答案
    今天就帶著小夥伴來探究一下蹦迪對於女生來說意味著什麼?蹦迪的英文是disco dancing,是迪斯科的簡縮。上個世紀一般指到舞廳去跳迪斯科。後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迪士高舞」變得越來越有節奏感強、而且簡單簡單易學、又富有感染力和激情。一經出現就吸引來一大幫的少男少女。
  • 賈樟柯的電影教育深入人心!
    一.紀實性賈樟柯執導的電影中,大部分是描寫最底層人民的生活,用鏡頭記錄下來他們在現實社會中悲慘的經歷。比如在《小武》中,他在山西汾陽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雖然特別想要追尋美好的愛情,也很珍惜親情和友情,但是一切都是那麼的不盡人意。他成天無所事事,就是以偷竊為生,沒有特別正經的工作。
  • 獨家對話賈樟柯:我們不能對現實麻木無知覺
    鳳凰網娛樂訊 法國當地時間5月26日晚,第66屆坎城電影節閉幕,唯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中國影片《天註定》導演賈樟柯最終摘得最佳編劇獎。
  • 與金磚五國導演合拍 賈樟柯《今日影評》談電影全球化
    導演賈樟柯  中新網6月28日電 6月27日,為期五天的2017中國成都•金磚國家電影節在蓉城成都正式落下帷幕。閉幕式現場嘉賓雲集,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金磚」五國的電影人和媒體齊聚一堂。
  • 賈樟柯:《上海》的懸疑感堪比《穆赫蘭道》
    ,南國》、《戲夢人生》的臺灣音樂人兼男演員林強已抵達北京,受邀為賈樟柯《上海傳奇》配樂。記者獨家專訪了該片導演賈樟柯,他不僅證實林強將繼續為其做音樂,詳解《上海傳奇》的創作近況,表示《上海傳奇》在剪輯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解密歷史的懸疑風格,堪比《穆赫蘭道》。   賈樟柯稱,現在無法定義《上海傳奇》是什麼類型的影片,它不是記錄片,也不是劇情片,他自己希望他所拍攝的是一部具巴洛克風格的、能夠與上海這座城市體量相配、也與世博會質量相稱的優質電影。
  • lo娘會穿洛麗塔去蹦迪嗎?網友:只要心夠大,蹦迪穿花嫁
    許多性格比較開朗的lo娘甚至會穿著洛麗塔和親朋好友一起去蹦迪。不過在你穿洛麗塔裙子去蹦迪之前,你需要了解到可能存在的問題。首先,不得不說稍微華麗一點的裙子在酒吧裡是很難活動開的,尤其是穿了撐的,會卡門卡座位啥的,進出都得擼起小裙子和裙撐。所以如果要穿洛麗塔去蹦迪的話,儘量穿那些修身一點的款式,撐子也不要太蓬的,否則影響別人自己也難受也放不開。
  • 作為土生土長的山西人,賈樟柯是中國千年之交最重要的導演
    仔細去看賈樟柯的電影同樣也是這種感覺,雖然賈樟柯一直被成為「禁片王」,但是不得不承認,越是真相電影越是反應現實越讓人無法直視。我之前一直以為到目前為止,中國市場的現實題材電影已經處在一個比較飽和的狀態,但事實上,有時候太過於真相,廣電局是不讓播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賈樟柯的電影一直能夠在國外獲獎,而在國內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專業我可能會很少去關心賈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