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一上聯:鸚鵡能言難似鳳,小夥一下聯,真是珠聯璧合!

2020-12-24 隨心書摘

北宋時期,有個著名的詩人,名叫王禹偁,他六歲能作詩,七歲能作文,被人們稱之為神童。

王禹偁家境貧寒,父母靠幫人磨麵為生。

有一次,當地一位叫畢文簡的官員來到王禹偁家裡,給王禹偁出了一道題,讓他以磨為對象,作一首詩。

王禹偁沉思一下,隨即吟道:「但存心裡正,何愁眼下遲。得人輕借力,便是轉身時。」翻譯過來大意就是:「只要磨盤安得正,不怕眼下磨得慢;只要有人輕輕使點力,磨盤自然能不停地運轉。」

這首詩一語雙關,「」「」二字不僅詠磨盤,也是在詠人。畢文簡聽後,很欣喜。他知道王禹偁因為家貧,讀書困難,想「得人輕借力」,決定幫這小傢伙一把。

畢文簡離開時,讓王禹偁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到私塾裡去念書。

一次,當地的太守宴請賓客,畢文簡也應邀參加。宴席上,大家飲酒賦詩,好不快樂。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太守趁大家高興之時,出了一副上聯讓眾人來對。

太守的上聯是:鸚鵡能言難似鳳。此上聯出得很妙,意思也很到位。鸚鵡縱然巧舌如簧,終究不過是一隻拾人牙慧的小鳥,成不了飛上梧桐的鳳凰。且聯中的「鸚鵡」、「鳳(鳯)」都含有部首「」。

出句之後,眾人開始搜腸刮肚,可是過了好半天,也沒人能對出來。又過了一會兒,有幾個酸溜溜的秀才對出了幾個下聯,不過都很不好,太守直搖頭。

太守四下看了一圈,希望有人能對出滿意的下聯來。然而,很快他就失望了。在座的畢文簡也沒有想到合適的下聯。

宴席結束,畢文簡回到家中,將太守的上聯寫在屏風上。第二天,畢文簡看到屏風上面有人寫下了下聯:蜘蛛雖巧不如蠶

畢文簡十分驚奇,此下聯中,也涉及到了兩種動物「蜘蛛」、「」,且都含有部首「」,和上聯中兩種動物「鸚鵡」、「鳳(鳯)」的部首「」相對應,形式上十分完美。

另外,下聯的意思也很到位。蜘蛛雖然能吐絲,但它也只能織出供自己餬口的小網,和能吐絲織出美麗絲綢的蠶是沒法比的。上下聯堪稱珠聯璧合。

是誰對出了如此絕佳的下聯。經過一番詢問之後,才得知是王禹偁寫的下聯。畢文簡讚嘆道:「果真是棟梁之才啊!」此後,王禹偁和畢文簡成了忘年之交的好友。

相關焦點

  • 先生上聯:「狗牙蒜上狗壓蒜」,下聯一出,珠聯璧合,甚是有趣!
    望著孩子們鞋邊若隱若無的蒜渣,蔡老便心下有數了,倒也不惱反而笑著說:「你們都別瞞了,我已經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倘若告知你們父母,少不了一頓挨打。不過,我這兒有個上聯,倒也不難,誰若是猜出來了,今天這事兒我便不再追究。」
  • 才女寫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巧對下聯,女子臉紅
    北宋文人王禹偁,在太守府上做客,當時太守出了上聯,「鸚鵡能言難似鳳」,意思是說鸚鵡雖然可以學舌說話,但是終究比不上鳳凰,當時無人能對上下聯,王禹偁悄悄地在屏風上寫出來,「蜘蛛雖巧不如蠶」,蜘蛛雖然也能靈巧織網,但不如蠶吐絲,可以做成衣裳。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對下聯的網友是奇才!難不成學設計的
    今天我們就來嘮一嘮對聯的文化內涵。對聯首先分為上聯和下聯,還有橫批。對聯講究對仗工整,什麼叫工整呢?意思就是說,上聯和下聯的字數要一模一樣,詞性也要相當,能相互呼應與之匹配。你不能上聯表示歡喜,下聯來句悲傷,這就是驢頭不對馬嘴了。所用的詞還有分為動詞與名詞。上聯用動詞下聯也要用動詞,動詞同時要相對,這些都是明面上的規矩。
  • 官員出上聯「響水池中池水響」,下聯難倒眾人,最後被農夫對出
    比如字數要相等,平仄要協調,詞性也要相對,比如「師徒四人」,我們不能對「春夏秋冬」,這就是不符合詞性的基本原則;而字數要相等很好理解,上聯多少個字,下聯也要多少字與之匹配;在平仄協調上,其實是很講究的,比如漢字的一聲和二聲,都是平聲,而三聲四聲皆為仄聲。上聯是平仄仄,那麼下聯就要對仄仄平。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對聯小故事,發生在明朝時期。
  • 上聯:酒過三巡,交杯換杯乾杯,杯杯盡在不言中,才子巧對下聯!
    我們知道一門父子三詞客指的是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大才子,但是,在野史中,他們這一家還有一個文採不遜色於他們的蘇小妹,蘇小妹存在與否一直存在爭議,但是關於她的傳說卻一直存在,最著名應屬她與秦少遊的愛情故事。
  • 上聯「烏啼老樹聲聲慢」,下聯難倒眾人,最後被一網友對出
    細說我國的對聯,從一開始的標準對句,到如今已經發展成了很多形式,比如迴文聯、諧音聯、諷喻聯、拆字聯、偏旁部首聯等等,每一副對聯都各有各的對法,有的還要引經據典,如果肚子裡沒有點墨水,還真是對不出來。歷史上有關對聯的小故事也是不勝枚舉,比如宋代的蘇東坡和佛印兩人就是一對歡喜冤家,經常以對聯的方式插科打諢,彼此互相調侃。
  • 我給出上聯,你能對出這樣的下聯嗎
    下聯:一、三、八字讀去音,種植的 (種),其餘讀上音,品種,種類的(種)。朝朝朝朝朝朝汐長長長長長長消上聯讀音:朝朝潮,朝潮朝汐。下聯讀音:長長漲,長漲長消。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上聯讀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下聯讀音:浮雲漲,長長漲,長漲長消。
  • 上聯「如來翻山,佛跳牆」,下聯一出,非同凡響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最接地氣的除了俗語就是對聯兒,對聯不但是充滿韻律的文學形式,而且還充滿了趣味,談起對聯我們的腦海就會浮現出一副副文人墨客,邊喝酒賞花,邊互出對聯,比拼才智的畫面當真是詩情畫意好不熱鬧,從古至今湧現出了不少優秀的對聯。
  •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下聯五花八門,太有才了
    兩人繼續前行,時值盛夏,天氣炎熱,兩人到一棵老柳樹下乘涼,祝枝山抽出一把摺扇,唐伯虎頓時有了靈感,脫口而出: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下聯也是句句連珠,扣合了祝枝山的上聯,真是珠聯璧合。另有一個有趣的上聯,在眾多朋友們的努力下,有了精彩的答案。
  • 縣太爺一上聯:「小孩童,抱屋柱,團團打轉」,神童一下聯,絕了
    清朝的時候,有一群書生坐船去黃州趕考,坐在船上,看著兩岸的青山,一江綠水,如屏似畫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的同時,可謂是心情舒暢,大家紛紛藉此美景抒發心中的感慨和才情,吟詩作對的個個上陣。這時候,陪同他們去考試的私塾先生,突然想到了一個上聯,便也乘興吟了出來,考考大家上聯:兩岸青山夾綠水私塾先生的話音一落,便將目光投向了學生們,按說都是寒窗多年的學子,肚中的墨水都是有的,但不知怎麼的,此刻個個面面相覷,愣是沒人能得對出來,你看我的,我看你的,異常的尷尬,
  • 鄭板橋罵和尚為「禿驢」,上聯「鳳來禾下鳥飛去」,下聯更是絕配
    對聯不僅僅講究對仗工整,一副高深的經典佳對,往往都讓人玩味其中,或能感悟出深刻的道理,或能從中發現什麼隱藏的含義,對聯可以說是一種高級的文字遊戲,文人墨客對其更是喜愛有加。歷史上有關對聯的趣事有很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清代鄭板橋的對聯趣事,細細品讀,實在讓人忍俊不禁。
  • 女子出一上聯:「忠悌節孝禮義廉」,秀才出一下聯,女子瞬間黑臉
    要說起古人們的智慧,那真是我們都自愧不如的,就連罵人都可以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的人,甚至還以為你是在誇他呢。所以,在古代一定得多學知識,要不然別人罵了,你還得感謝他呢,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古代有那麼多讀書人的原因吧!
  • 左宗棠一上聯:「代如夫人洗腳」,曾國藩怒懟下聯,堪稱經典至極
    一會,幾個人堆了一尊雪觀音,非常的端莊大氣,寺中的方丈走過來一見,笑了笑,吟出一上聯上聯:雪堆觀音,日出化身歸南海這上聯將這一切描繪淋漓盡致,比喻的非常巧妙,聯中之意是說,用白雪堆成的觀音,在日出太陽後,便會融化,回歸南海,言畢,便讓小爾烈和在場的小和尚們應對下聯,就在大家還在苦思冥想
  • 上聯:三星白蘭地;下聯:五月黃梅天 100個無情對,超有趣
    下聯:果然一點不相干。下聯:蕭何三計定安劉。清末大臣張之洞,一日於北京陶然亭宴客,席中以對句佐興。一客以當時所傳吟一時的名句出上聯:「樹已千尋難縱斧。」張之洞作答:「果然一點不相干。」下聯:容易。此聯相傳為明世祖和解縉所對。世祖曾言:「有一聯『色難』著實難對。」解縉應口而答:「容易。」過了很久,世祖還不見解縉對上,於是問:「愛卿不是說容易嗎?怎麼現在還沒對上?」解縉說:「臣方才不是已經對上了嗎。」原來那『容易』就是下聯。世祖連聲稱妙。
  • 上聯:「豬圈難養千裡馬」,下聯太經典了
    在今天,筆者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上聯,它是這樣的。上聯:「豬圈難養千裡馬」,是的,這個上聯是很有意思的,面對這樣經典的上聯,筆者肯定是要試一下的,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1、上聯:「豬圈難養千裡馬」,下聯:「花盆能栽百年樹」。
  • 上聯:「老鷹抓小雞」,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而大才子唐伯虎在對對聯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根據史料記載,唐伯虎曾經為廁所寫下的對聯,到現在依舊被人傳頌著,他是這樣寫的,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上聯:「且看客官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下聯:「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看了這幅對聯,筆者真是更膜拜唐伯虎了,其真不愧是大才子啊,為廁所寫的對聯都是這樣的經典,筆者真是佩服極了!
  • 一火葬場有一門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寫得有些滲人
    外國來使臣,乾隆皇帝為展示泱泱大國的氣度,自然是高興迎接,不成想這個使臣是個傲慢之人,完全沒把清朝放在眼裡,還想挫一挫文武百官的銳氣,給乾隆皇帝下面子。當時這位使臣出了一個對子考驗大清官員,對子的內容是:我俄人,騎奇馬,張長弓,單戈成戰;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 一經典的對聯,上聯: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下聯比上聯更經典
    說完後,蘇媚兒一臉得意洋洋的望著唐伯虎,渴望等待著唐伯虎的下聯。別小看了蘇媚兒給出的這一上聯,看似簡單其實頗有奇巧。這一時半會還真將唐伯虎難住了。唐伯虎想了想也得出了下聯。只見唐伯虎張口就來「四水沝沝,江海河湖海泉」。蘇媚兒被唐伯虎的才情所折服,更加欽佩唐伯虎了。
  • 才子出一上聯:「兩個荷包蛋」,下聯力挽狂瀾堪稱顛覆!
    才子出一上聯:「兩個荷包蛋」,下聯力挽狂瀾堪稱顛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對聯作為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文化的遺傳,其中所蘊含出許多哲理和意味讓人流連忘返。但是清朝時期也有一位這樣的才子,他作了一副上聯之後讓人貽笑大方,但是緊接而來的下聯簡直和上面出現了一種力挽狂瀾的感覺,堪稱顛覆!完全出現了不同的意境,由於太過精華了直接將上聯壓過去了,因此整幅對聯看起來就高明許多。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說到這個才子,他其實就是清朝時期的一個很有名的詩人叫李調元。
  • 新郎娶親出上聯:田心為思,思女思子,子女和好;下聯真是絕了
    在古時,一位新郎娶親時出了一個上聯:「田心為思,思女思子,子女和好」,而它的下聯就真是絕了。在明朝時,浙江杭州的一位青年,早年就和一位隔壁家的姑娘訂了親。隨著時間的漸漸推移,兩人也都是長大成人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因此二人也是到了該談婚論嫁的時候了。雙方父母也是積極備婚,辦好了婚禮事宜,準備讓男方把女方娶進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