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膠南訊 (通訊員張海鐸 楊兆知)一個面積約五畝的水塘裡,幾條黃色的日本錦鯉和紅色的紅鯽在水面下遊動,若隱若現。水塘邊有兩三隻甲魚懶洋洋地曬著太陽……近日,在膠南市大場鎮小營村村外,今年45歲的趙記茂正欣喜地看著自己的養殖池塘。目前,他的甲魚、大閘蟹、觀賞魚新型立體養殖模式已日臻成熟。
「這些年甲魚行情不錯,我是2006年開始養的甲魚,生態甲魚是在原生態池塘養殖的,它吃的是小魚小蝦,不餵任何添加飼料。生長時間比較長,抗病能力強,品質好,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商品價值。」趙記茂說。但是生態甲魚要生長三四年以上的時間才能上市。為了每年都有經濟,頭腦聰明、善於鑽研的趙記茂便在池塘裡套養上了生長較快的大閘蟹。
據趙記茂介紹,甲魚吃下來的食物小碎塊以前全部浪費了。套養上中華蟹後,不僅能充分利用甲魚吃剩的食物碎塊,還當年就能帶來一部分收益。中華蟹春天放苗,中秋節就能上市。2007年,趙記茂在池塘裡套養上的大閘蟹讓他賺了八九萬元。
眼下人們生活好了,趙記茂發現有不少市民把魚也搬到家裡來進行觀賞。通過考察市場,他又在池塘裡套養上了第三種水產品——觀賞魚。
2008年,他引進了觀賞魚日本錦鯉、紅鯽等品種套養上,結果效果很好,它對水上層這塊空間合理利用,增加了一部分收入。觀賞魚一上市就被青島華強方特遊樂園訂購了兩萬多條,套養觀賞魚年收入一般也在10萬元左右。
這樣,在趙記茂的養殖場裡就形成了甲魚、大閘蟹、觀賞魚立體套養的科學養殖格局。趙記茂告訴筆者,套樣比單養能多帶來差不多一倍的利潤,且還可以縮短收益周期。
目前趙記茂有大小不一的10個養殖池,養殖的甲魚、大閘蟹、觀賞魚大都銷往青島、日照、諸城、膠州等地,而且產品供不應求,每年都能給趙記茂帶來四五十萬的純利潤。「我還有一個心願想搞一個培訓班,把我這個自創的套養技術講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從事養殖致富。」趙記茂說。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布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伺服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