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喃談學四川方言:茶館裡頭「擺龍門陣」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江喃談學四川方言。 嚴易夢 攝

中新網成都6月9日電 (嚴易夢 賀劭清)「雖然我不是在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段接觸到的四川話,但以前經常跟茶館裡的老頭老太『擺龍門陣』,也學到了不少方言文化。」即將參加「四川方言大賽」決賽的江喃9日在成都談及學四川話經驗時如是說。

1998年初,江喃作為一名交換生從美國西雅圖來到四川大學進修中國文化。豐富的川菜、包容的城市氛圍、休閒的生活節奏,讓他一留便是21年。這些年,江喃泡茶館、聽評書、看川劇、下菜市場、開火鍋店、上綜藝節目,所到之處,均以一口比「老成都人還要地道」的四川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倒拐子」「莫來頭」「安逸得板」……一個個四川本土詞彙不時從江喃口中蹦出。而每當有人驚訝或讚嘆於他越來越溜的四川話時,江喃總是笑著說:「我就是四川人噻。」

「到一個地方學語言,要接地氣,這樣就不會跟當地人產生距離。」在江喃看來,四川話屬於北方語系、南方語言,大部分中國人都能聽得懂,再加上它還很好聽,學四川話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先模仿四川話的腔調,再學習四川話詞彙。」分享學習四川話「秘訣」時,江喃比喻自己就像一個嬰兒一樣,每天接觸、學習四川方言,通過浸在這種語言環境中慢慢「長大」。

說到學四川話的具體過程,江喃告訴記者,自己起初是跟幾個成都話說得非常地道的兄弟學。「一兩年後達到與當地人日常交流的程度了,我就經常跑到文殊院裡面的茶館頭喝茶,跟那些老頭老太『擺龍門陣』。」

江喃告訴記者,儘管自己年齡不大,跟老一輩人聊起天來卻「有癮得很」。「老年人都愛聊點中醫、養生,還有成都的歷史,我覺得這些都很有意思。」江喃解釋,通過跟長輩們聊天、學習,自己不但在方言表達上得到了加強,對四川當地的文化風俗也有了了解。

正是憑藉這樣的「底子」,當得知13日的決賽會從方言文化、配音技巧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考核時,這位非成都土生土長的選手沒有表現出緊張。他說自己旅居成都的日子比在美國的都還長,也得以見證了四川方言20餘年的變化。「如今,很多老成都話幾乎莫得了。」江喃表示,年輕選手如果缺少跟老一輩人的交流,很多方言可能都不知道。

江喃說,此次參加「四川方言大賽」,就是想借這個機會,用自己的經歷影響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喜歡上說方言。(完)

相關焦點

  • 說成都話的老外:吃辣椒大賽拿第一 欲衝擊「四川方言大賽」冠軍
    【解說】眼前這位操著一口流利四川話的外國人就是四川的「名老外」江喃。江喃來自於美國西雅圖,自從1998年來到中國,在成都已經生活了21年。說著一口地道的成都話,過著地道的成都人生活,「擺龍門陣」、「巴適得很」、「抵攏倒拐」等地道成都話他張口就來,如果不是藍眼睛黃頭髮白皮膚,單聽口音,根本分辨不出他是美國人,在成都生活了21年的江喃儼然已是一個成都人。
  • 成都坐茶館擺龍門陣
    茶也是民間重要的交流與娛樂場所,茶客們到茶館來聊天、談生意、敘友誼,有的還保留了川劇唱腔、掏耳朵等傳統。有些茶館還是川劇「票友」的聚集地和就餐場所。主要表現為人民公園內的鶴鳴茶社和錦江劇場茶園。 一直以來,中國都有「四川最大的茶館,四川最大的茶館在成都」的說法。古代成都最大的茶館,三廳四院之大,設茶位千餘座,蔚為壯觀。
  • 茶在四川|四川人的茶館,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據說,四川人的一生,十分之一都在「坐茶館」。從四川大街小巷的茶館就可略知一二,不管是露天的茶壩還是室內的茶樓,隨處可看到捧著茶杯在閒聊的四川人。「十步一茶館,百步一茶樓」顧炎武《日知錄》記載,蜀人喝茶的歷史已有2300多年。
  • 龍門陣擺四川|茶館小成都
    有人說,成都是這樣一座安逸得板的城市——一半人在火鍋店,另一半人在茶館。火鍋店最多幾個小時也就出來了。茶館嘛,好傢夥,一坐就可以坐一天。如果說成都是泡在茶裡的城市,茶館又何嘗不是將大千世界濃縮了的成都。在成都的茶館裡,你可以採耳、可以嗑瓜子、可以吃點心、可以看報紙(現在是玩手機)、可以賞演出、可以擺龍門陣,甚至還可以喝茶!
  • 四川方言版話劇《茶館》亮相藝術節
    蓋碗茶取代了大碗茶,竹椅頂替了北京長凳,若北京的老裕泰茶館「開」去四川,《茶館》是否依舊是老舍筆下的《茶館》?11月20日,由李六乙執導、集結四川人民藝術劇院老中青三代演員共同打造的方言版話劇《茶館》將亮相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並在文化廣場上演。
  • 川茶人生:四川人好休閒,茶館裡面伴人生,真巴適!
    說起四川,相信朋友們想到的就是——火鍋麻將龍門陣,川劇評書蓋碗茶。對的嘛,麻辣鮮香的火鍋,麻辣爽口的川菜,變化莫測的川劇藝術,在老茶館裡面擺擺龍門陣,聽看一段評書,這日子,很「巴適」(舒服的意思),要是與火辣辣的川妹子聊上了,呵呵,今天真是耍的眯起眼哦(今天真的玩的開心帶勁)。
  • 四川方言版《茶館》來北京 將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天橋藝術中心...
    2017年11月18日訊,北京人藝演出的名劇《茶館》,一直被認為是「無法超越的經典」,至今全國沒有其他院團敢於嘗試將其搬上舞臺。今年恰逢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也是老舍劇本《茶館》發表60周年,四川人藝特邀四川籍北京人藝導演李六乙,執導四川方言版話劇《茶館》,既是探索也是致敬。
  • 中國最可愛的方言,四川話賽過東北話,連吵架都讓人笑場
    一般從方言就可以看出那個地方的人的性格,有的很豪爽,有的很婉約,而要說中國最有個性的方言,那不得不提到自帶喜劇色彩的四川話。 中國方言有數千種,雖然東北話也能給人帶來歡樂,但相比之下,還是四川話更有喜感,有這樣一種說法,說四川人罵人奶兇奶兇的。很多四川人罵人的時候,罵著罵著都會笑場。
  • 致敬經典 茶館裡的四川市井生活
    11月17日,由四川人民藝術劇院(下稱「四川人藝」)出品的川話版話劇《茶館》在京舉行全國首演媒體見面會,團隊主創宣布11月30日至12月3日,川話版話劇《茶館》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全國首演,以致敬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之作《茶館》。
  • 迪麗熱巴,周冬雨,賈乃亮都來過30年老茶館,茶只要一塊五毛錢
    重慶黃桷坪的交通茶館,是一家已經有30年歷史的茶館,為留住茶館,一位川美教授默默支付了10年的租金。這裡坐著老茶客,也坐著年輕人,是一個文創基地,傳統和現代在裡面交織出了別樣的生命力,連電影《瘋狂的石頭》都來這裡取景拍鏡頭。
  • 尋味成都:百年老茶館,回味舊時光
    茶館光線不是很好,除了入口處進光,青瓦蓋頂上一方「天窗」,是這幢二、三百米的屋子的主要光源。老水瓶、老茶桌、老煙槍,牆上大幅毛主席像、八十年代的口號標語,好像一段歷史被完好地封存在這裡。而同時被定格的,還有那川西老茶館的典型場景。
  • 哪個城市的茶館最多?廣州每人每年要喝掉2公斤茶!
    如果有去過成都、杭州、廣州這三個城市,相信大家都會對當地的茶館有印象。這幾座城市中的茶館,生活氣息都很濃,像成都吧,拌嘴爭吵小糾紛,去茶館裡評說論理很常見,洽談生意去茶館也常見,如果是擺龍門陣,那自然是更不用說,茶館首當其衝便是最適合的地方。
  • 大碗茶變蓋碗茶 四川人藝「泡」出川版《茶館》
    如今,為了呈現給觀眾一出真正意義上的四川《茶館》,四川人民藝術劇院邀請到北京人藝著名川籍導演李六乙,力求將這部上演數十年的「奇蹟」,打造成全新版本——從普通話轉成川話、融入四川茶館文化,慶祝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
  • 方言劇:就像為四川人定做的「麻辣燙」
    (四川人民藝術劇院供圖)  四川人民藝術劇院的四川方言版話劇《茶館》即將亮相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這部話劇用俏皮幽默的四川方言,重新演繹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茶館》,呈現出濃鬱的巴蜀風情,自2017年首演以來便獲得諸多稱譽。  表演藝術家、北京人藝版 《茶館》裡常四爺的扮演者濮存昕看了川版《茶館》後曾表示:「川版《茶館》是超出想像的一部作品。」
  •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 四川「好巴適」
    江喃:大家好,我叫江喃,出生在夏威夷生長在西雅圖,聽說川菜有辣椒吃,我就選擇了四川。留下艾明和江喃的,不單是成都的美食,還有那裡巴適安逸的生活和那些具有市井幽默和智慧的鄉音。麻辣鮮香的「飯的味道」也融入到四川的方言中。
  • 「扯把子」的四川方言近日開課了,四川話到底有多魔性?
    據悉開設方言選修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了解四川傳統文化。回顧近些年,四川方言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和喜愛。上到電影電視劇,下到日常交流,只要在普通話的閒談中,突然竄一兩句四川方言就會博人開心一陣。於是問題來了,為何四川方言越來越受歡迎?
  • 四川首部方言網絡電影《以為是老大》上映(圖)
    這個春天,四川方言動靜不小。  3月24日,德陽一家民間劇社將老舍先生的經典話劇《茶館》改編成川話版,在德陽連演兩場,場面火爆。4月初,中華方言歌曲大賽登陸成都,招募最具特色的方言歌曲。4月28日,第一部四川方言網絡大電影《以為是老大》獨家登陸愛奇藝,引發網友關注。  幾十年前,四川方言電影《抓壯丁》曾經火爆全國。
  • 從邊茶鼻祖到茶館之都,川茶江湖,有容乃大
    打造公眾品牌,是四川從茶葉大省到茶葉強省的必經之路。好在,四川茶文化的底子足夠深厚。基數龐大的茶館,就是川茶文化最廣泛的基礎。03.逍遙在茶館四川人的逍遙,一半在茶館,另一半,當然在麻將。四川茶館多,還不是一般的多,川地茶館的數量,一騎絕塵排在全國第一,其它省份,只能望其項背。
  • 成都茶館文化:「在這些老舊桌椅裡,最能讀懂四川前生今世」
    中國城市中,偏愛四川成都。成都的花街柳巷裡,又尤愛茶館。圖:成都茶館.騎遊者\攝已故作家流沙河,在他某一篇文章中寫道,在成都,在那些節次鱗比的茶館裡,「最能讀懂當代巴蜀文化現況」,說的赫然又顯然,也是愛好到滿腔深情。
  • 川版「裕泰茶館」北京開張 四川人藝「精雕」四川話版《茶館》
    為了向經典致敬,向老舍先生致敬,向焦菊隱先生致敬,四川人民藝術劇院集合全員精銳力量打造一臺「原汁原味」的四川話版《茶館》,在忠於老舍先生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具有創新創造性的大膽嘗試。11月17日,四川話版《茶館》全國首演媒體見面會在北京舉行。見面會上,執導該劇的北京人藝川籍導演李六乙對四川話版《茶館》進行了主創闡述,並對劇目主創、領銜主演、主演進行了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