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年來一直致力於焦酸棗產品研發的草根創業者張磊受邀出席「中國品牌故事系列甄選活動」,為我們講述了他與焦酸棗十年以來的不解之緣。
張磊是一位80後創業者,自幼生活在城市郊區,少年時對酸棗、山楂、櫻桃等野果類零食接觸較多。2007年,張磊參加了秦皇島市首屆青年創業大賽,從此確定了創業的人生方向。在創業的行業選擇問題上,因為受幼年時期經歷的影響,工作後的他依舊嚮往農村田園生活,因此他選擇了農業項目進行創業。
2008年開始,張磊與合伙人共同探討自身資源及市場前景,最終鎖定了酸棗種植這個項目。在2012年秋季成功引種大酸棗,後來他進行了酸棗鮮果的運輸和試銷,發現酸棗鮮果貨架期短,運輸損耗高,針對這些問題他又於2016年進行酸棗加工的探索,2018年初,焦酸棗和焦酸棗粉基本成型。目前,國家以「三個轉變」政策引領民族品牌發展,生產要從物質資源消耗走向科技進步,實現創新的轉變。張磊對焦酸棗探索響應了三個轉變的號召。採訪中張磊對十年的堅持與付出感慨道「步入中年,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從失落、傷心、迷茫和痛苦中尋找新的起點。經驗告訴我,抱怨沒有用,後悔解決不了問題,明天還得去面對問題」。 張磊在2018年6月申請了專利,目前還在實審中,下半年他開始制定建廠和融資並實施。
自古焦棗就是北方人們日常的代茶飲,其營養價值非常高。焦酸棗完美結合了焦棗和酸棗仁的優勢。含有豐富的酸棗仁皂苷、酸棗多糖、黃酮類成分、多種胺基酸、萜類和甾體化合物、環核苷酸類等成分。焦酸棗代茶飲的優點首先在於便捷,無需按時服用,不改變日常喝水習慣。其次焦酸棗香甜適口,更符合大眾口味。其粉末更是溶解度高、衝泡時間短、攜帶方便。焦香的味道和酸甜的口感,更適合當今追求差異化的年輕人。
酸棗原產中國,在我國華北地區自然分布較廣,主產區位於太行山一帶,對土質要求不嚴,從不因自己生長環境貧瘠而自暴自棄。雖然野酸棗的營養價值高,但是普通野生酸棗存在皮厚、果肉薄、可食率低、採摘困難的缺陷。由於城市化的不斷邁進,新型水果的不斷湧現,優質品種琳琅滿目,人們對酸棗的興趣漸漸減弱,酸棗的營養價值也逐漸被忽視。人們雖然暫時遺忘了酸棗,但是它們依然繁茂的生長著,默默無聞,守護著人們的健康。
張磊負責的撫寧進升農業合作社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其種植基地從2009年開始,以錢莊村20畝荒山為基礎,輻射周邊。以溝壑、田邊野生資源嫁接為基本模式進行擴繁,逐漸擴大種植範圍。目前耕地種植15畝,野生嫁接已輻射到2千米範圍。未來將在以邢臺市內丘縣為中心的太行山山脈廣袤地區,秦皇島市撫寧區為中心的燕山山脈廣袤地區充分挖掘北方酸棗野生資源。
張磊說道:「遇到問題只有靜下心來想辦法解決問題才是唯一出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創業之路永無止境,只有一天比一天進步,今天才會比昨天更美好。要善於學習並且要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制定計劃勇往直前。」他的心中有一顆酸棗樹,把自己的根深深扎進泥土裡,哪怕接受著雨水的衝刷,也要把枝葉伸向藍天,迎接屬於自己的陽光。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