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集團董事:"一帶一路"為跨國企業提供大量機遇

2020-12-21 中國網新聞中心

(原標題:博世集團董事彼得·蒂羅勒:"一帶一路"為跨國企業提供大量機遇)

德國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彼得·蒂羅勒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一帶一路」倡議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水平,從而實現廣泛的共同繁榮,是「明智之舉」,為包括博世在內的跨國企業提供了大量機遇。

博世集團是一家跨國技術及服務供應商,是「德國工業4.0」領軍企業之一,在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設有450家子公司及地方公司,其中不少公司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新的機場、碼頭、車站、高速公路……『一帶一路』沿線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吸引了眾多國際企業,來自中國的跨國公司在其中扮演著主要角色。」蒂羅勒說,博世中國公司與「一帶一路」沿線的博世子公司保持著密切溝通,高度關注各類基礎設施項目中的發展機遇。

「一旦獲得新的項目信息,我們會快速反應,結合自身在安防系統、電動工具、智慧城市等方面的能力優勢,評估能為相關項目提供哪些解決方案。」蒂羅勒還告訴新華社記者,博世正與各國企業,尤其是中國企業加強合作,一步一個腳印地參與到「一帶一路」沿線的工程建設中。

「對我們而言,『一帶一路』創造的機會太多了。」蒂羅勒說。

從今年初開始,博世集團還利用往返於德國多個城市和重慶之間的中歐班列,開闢出一條運輸產品的新物流通道。

「中歐班列帶來了更短的運輸周期和更低的運輸成本。」蒂羅勒指出,亞太地區已成為博世集團的收入增長引擎,而中歐班列將亞太市場和歐洲市場更有效地連接起來,讓博世設在重慶等地的子公司頗為受益。

根據財報,2016年博世在亞太地區經營收入208億歐元,經匯率調整後同比增長12%,增幅遠超其他地區。「中國市場的收入貢獻約佔整個亞太市場的六成,」蒂羅勒說,「對博世來說,無論員工數量還是收入,中國已成為僅次於德國的第二大市場。」

中國市場的創新活力讓這位跨國企業高管印象深刻。他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創新潛力被低估了。如今,每年有大量年輕人從中國高校畢業,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生回到中國,加上政府的政策激勵,中國的創新潛力不斷激發。」

「博世中國公司的本地員工比例已達80%,其中許多員工從事研發、管理等關鍵崗位工作。博世還在中國建立了多個研發中心,本地化創新策略已經起效。」蒂羅勒說。

今年的上海國際車展期間,博世聯手百度,展示了一臺能夠實現三級自動駕駛的樣板汽車。這是由博世在中國的本土團隊設計研發的路試汽車。中國團隊成為博世在全球第三支有能力開發這類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團隊。

在蒂羅勒看來,無論電動車、自動駕駛,還是智能交通、智能製造、智慧城市,實現更廣泛的萬物互聯需要開放的標準和廣泛的全球合作。

他說,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標誌,這份對外開放的承諾讓跨國企業更有信心共享發展機遇。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為澳大利亞帶來新機遇_一帶一路·共建繁榮_中國網_一...
    新華社坎培拉6月26日電 專訪:「一帶一路」為澳大利亞帶來新機遇新華社記者徐海靜 趙博澳大利亞北部有1700萬公頃可耕地,但這些地卻沒有得到開發。「一帶一路」建設為澳中合作、特別是開發澳北部地區提供了新機遇,澳大利亞前貿易和投資部長安德魯·羅布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上海銀行董事長金煜:清楚地認識「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相伴
    本報記者 張豔芬 上海報導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在3月份召開的兩會上,政府強調「開放要再擴大,並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為基礎,增加中國對外的有效投資和增加更多的雙邊關係」。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也面臨一些挑戰。
  • 森大牽手IBM 打造「一帶一路」企業轉型標杆
    ,為整個集團的數位化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打造「一帶一路」企業轉型的標杆。為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場,從2013年開始,森大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工貿一體化,在非洲開設多個生產基地,現已成為一家集海外工業製造、國際貿易、實業投資為一體的跨國綜合性產業集團,成為新興市場建材、快消和五金等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在企業運營中,採購及供應鏈作為公司獨特的業務環節,不僅對後臺辦公產生很大的影響,還支持著前臺業務的轉型。
  • 「一帶一路」上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布局大盤點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前提,直接刺激了工程機械出口增長。有人統計,未來十年「一帶一路」相關重點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至少需要8000億美元,為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全面開拓海外市場創造了新機遇。「一帶一路」已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  徐工集團
  • 蒙古國駐華大使:「一帶一路」將為沿線國家提供新機遇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烏日含、桑德格、白永光):「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開,目前已有包括蒙古國總理額爾登巴特在內的28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確認與會。日前,蒙古國駐華大使岡呼雅格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表示,非常期待此次盛會。他說,「一帶一路」將為沿線國家提供新的合作機遇。
  • 張秉軍:「一帶一路」建設給中國企業帶來機遇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郝帥)日前,在2016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秉軍表示,目前,中國的企業變化也非常的大,改革開放三十年整個中國經濟總量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人民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稅收服務加碼 為「一帶一路」畫卷「添彩」
    與此同時,稅務部門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需要,深度參與國際稅收合作,及時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服務企業「走出去、引進來」,為「一帶一路」畫卷增色添彩。「首席聯絡員」為企業「走出去」護航 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省實現進出口總值2.4萬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同比增長34.5%,拉動整體增長10.6個百分點。
  • 共享「一帶一路」戰略新機遇 共譜港豐發展新篇章
    緊扣一帶一路產業機遇,分享一帶一路政策紅利。6月2日,由港豐集團主辦,深圳市商業聯合會和深圳市巾幗潮商會協辦的「一帶一路與企業離岸業務運營」專題研討會在深圳會展中心牡丹廳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約300位企業家匯聚一堂,共享「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共謀企業未來發展之道。
  • 新疆笑廚為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優質食品
    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成石麟)4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題為《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
  • 聚焦「一帶一路」紡織版圖 推進「走出去」國際布局
    會議以「一帶一路」的紡織版圖為主題,從行業視角出發,深度解析「一帶一路」帶來的紡織機遇,為中國紡織企業全球布局指點迷津。 「十三五」期間,紡織行業在全球布局時需繼續保持謹慎態度,在海外布局中切實做好可行性研究和風險防控,同時不斷提升企業總部的核心業務能力。正視與國際優秀跨國企業的差距,切實提升跨國供應鏈管理和全球品牌運營能力。全行業要進一步協同協作,在境外適宜區域建設中國紡織服裝工業園區進行積極探索。
  • 英媒:「一帶一路」為中國銀行業帶來海外新機遇
    在北京參加亞太貸款市場協會會議的銀行人士認為,中國旨在推動多國經濟發展的「一帶一路」倡議將創造大量新貸款機會。該倡議覆蓋亞洲、非洲和歐洲超過60個國家和40多億人口,其中很多是發展中國家。新近成立的規模500億美元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和規模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將成為這個大框架下的一部分。
  • 聚焦海南自貿港:為東南亞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合作提供新機遇
    專家指出,海南定位中國最為開放的省份,強化了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重要對外開放門戶的定位,將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開展合作創造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要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中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對外開放門戶,明確海南加強與東南亞國家交流合作。
  • 在「一帶一路」上奔馳的廣西汽車集團
    巧借「一帶一路」春風,廣西汽車集團在海外把握髮展契機,一方面,擴寬產業發展格局,2017年7月在印度尼西亞建成首個海外零部件製造基地,2019年4月在印度再次建立生產基地;另一方面,積極開拓外部市場,觀光車和客車產品「跑」向越南、菲律賓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 港城搶抓開放新機遇打造「一帶一路」強支點
    這一個個數字驗證了「一帶一路」建設在連雲港並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給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表示,連雲港市擁有巨大的經濟和貿易發展機遇,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擁有高素質人才,為上合組織成員國實現經貿互利合作、文化繁榮交匯,提供了諸多有效的幫助。
  • 兩岸專家學者、企業創新通過微信群進行一帶一路研討
    海口市特聘專家/日本思坦德株式會社社長/海南思坦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韓金光;  中國船東協會常務理事/全國中小航運企業聯盟副理事長/浙江省船東協會副會長/台州船東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興龍舟海運集團董事長陳仕聰、上海市鋼鐵貿易商會會長、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百營鋼鐵集團公司董事長崔建華等加入臺灣《海峽兩岸一帶一路研究交流中心》微信群;  期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下列加入(但不限於下列
  • 海螺水泥:受益國企改革與「一帶一路」
    海螺水泥(600585),既是安徽省國資改革率先啟動的代表,已經邁出第一步;又早早地「走出去」,緊跟「一帶一路」發展大勢,布局海外市場。股權改革已開始去年12月29日,海螺水泥公告擬通過改革持股方式,將安徽省投資集團持有的海螺集團51%股權轉換為直接持有海螺水泥的股份。海螺水泥改革,邁出了第一步。
  • 圍繞「一帶一路」 旺旺集團推進全球化布局
    新民晚報訊(記者張鈺芸)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站穩大陸市場的臺企開始從中汲取動力,展開全球化布局。日前,旺旺集團在越南胡志明市宣布,將在越南設立工廠,正式進軍東南亞市場。新工廠預計在2021年投產,年產值可達1.3億美元。
  • 多重機遇疊加東興搭上成渝高鐵融入「一帶一路」
    而東興區被媒體所關注,則是因為該區地處國家三大戰略輻射區和西部大開發受益區、全省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節點區、成渝經濟區南部城市群、內江新城建設戰略核心區,多重疊加戰略布局和政策傾斜帶來的發展新機遇。東興區委書記黃俊偉認為,這些機遇,都將為東興擴大開放合作、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城鎮化進程等注入新的動力,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 聚焦「一帶一路」丨侯永志:緊扣「一帶一路」機遇 提升區域協調...
    值此「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夕,重新審視「一帶一路」將為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帶來哪些重要機遇,從而更好地提升區域間合作開放水平,繼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顯得至關重要。就此,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
  • 森大集團跨國供應鏈升級之旅
    中國採取堅決措施推進疫情防控,迅速穩定疫情,力保關鍵環節和龍頭企業正常運轉,穩定了外貿產業鏈、供應鏈,不僅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了良好條件,也更加有力推動了進出口貿易穩定增長。中國還通過不斷激發國內市場潛力,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力度,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讓國際社會更加充分共享中國發展紅利。機遇與挑戰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