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底撈和西貝莜麵村成為這個周末的熱門話題,先是海底撈因漲價道歉並承諾調回原價,後有西貝承認漲價、道歉、調回原價,海底撈和西貝送上微博熱搜。由於疫情,在減少外出減少聚集的總體要求下,今年餐飲就餐人數勢必減少。「單價乘以數量等於總價」。面對客流量減少,到底該不該漲價?該不該聽外界輿論的?個人認為要提前告知爭取主動。
1、海底撈對漲價一事致歉:菜品價格將恢復到停業前標準
近期,海底撈火鍋引發不少人品嘗,其部分菜品價格引發關注和熱議。最新消息顯示,海底撈對漲價一事致歉:菜品價格將恢復停業前標準。
4月10日,海底撈發布微博稱,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表示抱歉。自即日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
以下是致歉信原文:
親愛的顧客:
您好!
海底撈中國內地門店復業之後於3月下旬上調部分菜品價格,之後我們陸續接到來自顧客及社會各界的批評、反饋和建議。謹在此檢討如下:
1、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我們深感抱歉。公司決定,自即時起所有門店的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2、海底撈各地門店實行差異化定價,綜合考慮門店所在地的經營成本、消費水平、市場環境等因素,每家門店之間菜品價格會存在一些差異。
3、海底撈各地門店推出的自提業務目前提供69折或79折不等的折扣。我們將在4月25日前改良包裝材料,並持續優化成本,希望顧客能夠滿意。
再次向因此次錯誤受到傷害的消費者和社會各界表示誠摯的歉意!
對此,你怎麼看呢?
2、繼海底撈之後西貝也就漲價道歉:立即恢復菜品價格到停業前標準
之前,海底撈已經就漲價致歉,價格恢復到停業前標準。4月11日,西貝也就漲價道歉:立即恢復菜品價格到停業前標準。對此,你怎麼看呢?
4月11日,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官微發文稱,該公司確實漲價了。
「你們的意見,我收到了。這個時候漲價,不對。」賈國龍在上宣布,從今天開始,所有漲價的外賣、堂食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我還決定,5月31日前,在全國59個城市386家西貝門店堂食用餐,可以享受吃100元,返50元的優惠,以表誠意。50元的返券只能下次使用了,其實我們也挺難的,還希望您支持生意。」文中表示。
4月10日下午,海底撈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信,致歉信表示,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海底撈深感抱歉。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
繼海底撈之後,西貝莜麵村董事長賈國龍4月11日在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發布致歉聲明,承認西貝疫情期間兩度調高菜價,並稱從今天開始,所有漲價的外賣、堂食菜品價格恢復到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2月1日起,西貝莜麵村上海及周邊8個城市的18道外賣菜品,上漲1-10元不等。4月6日起,上海12家門店的25道堂食菜品,也上漲1-10元不等。全國其他374家門店的堂食價格沒變。賈國龍稱「你們的意見,我收到了。這個時候漲價,不對。」
賈國龍籲「其實我們也挺難的,還希望您支持生意。」
3、餐飲漲價以後飽受批評 道歉又恢復原價 餐飲今年怎麼了?
關於西貝漲價又復原的這個消息,可以說是反覆上了熱搜,不過賈國龍最後的這句話「其實我們也挺難的」,說出了大部分企業的心聲。
首先從整個餐飲企業發展的狀態來看,2020年可以說是餐飲企業艱難的一年,很多人都在家裡蹲,自己做飯或者減少外出吃飯。餐飲業可以說是從春節之後就基本處於半停業的狀態。
有的做外賣,但是平臺賺錢,餐飲自己的廚師、員工收入很少。
如今好不容易終於能開門了,但是實際上一些餐廳空著,或者就餐的人很少,維持堂食的正常經營還是非常困難的。
總體來說,目前大部分人還是對聚餐、吃飯還是比較謹慎的。一個是不敢消費,一個是無力消費。一些上班族收入減少,也減少了下館子的次數。
同時,一些蔬菜和肉類價格不便宜。收入減少,開支不變,這讓很多的餐飲企業陷入了經營壓力。
作為一家餐飲企業來說到底該怎麼辦?其實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價格上漲還是價格下跌都是企業經營的一種很正常的市場選擇。
但是對餐飲來說,既要維持運營,又要吸引顧客。需要考慮的比較多。畢竟,主動權掌握在消費者一邊。
4、海底撈、西貝漲價以後飽受批評又道歉 餐飲該不該聽媒體輿論的?
熟悉數學的人們就會知道,單價乘以數量等於總價。客流減少了,想要保持收入只能提高單價。
通過提價方式緩解成本壓力促進營收的,也有通過下調部分產品價格吸引消費者的,這些都與企業供應鏈恢復情況以及日常運營恢復情況,成本變化情況等息息相關。
顧客是上帝,一方面確實需要維護。
餐廳還要開,房租、人工都是開支。確實很無奈,個人、家庭、企業一樣,必須開源節流。
所以,參與企業要呼籲大家多多理解。這樣一來,或可得到更多理解或同情。
提前告知,爭取主動。讓消費者和輿論理解。
隨著復工,餐飲企業通過價格調整來幫助緩解營收壓力的企業可以理解,但最好提前告知。
畢竟,餐飲並不是剛需,屬於服務行業,消費者有選擇權。
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