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紅火,兩個月穩中有降,三個月就撐不下去。如何才能破解『網紅』品牌短壽的瓶頸?」日前在滬舉辦的「2020億邦未來零售大會」上,君智戰略諮詢總裁、撬動大學創始人姚榮君表示,「網紅經濟」作為新生事物,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但作為企業品牌,打造成「網紅」之後,還要思考清楚到底是什麼成就了自己的「網紅」地位,明確自己成為「網紅」的獨特價值並追擊這個長處,直至佔領顧客的認知,否則很可能就會曇花一現,很難成為「長紅」。
當下越來越多的品牌和企業熱衷於做「網紅產品」,「網紅」產品意味著流量,意味著「彎道超車」,意味著「一戰成名」。然而那些已經成為「網紅品牌」的企業卻極力想去掉身上「網紅」標籤,因為「網紅」代表的是注意力經濟,當做「網紅產品」越來越容易,做的人越來越多,消費者注意力就會越來越被稀釋,忠誠度越來越低,「網紅產品」同時也意味著速朽和被遺忘。
姚榮君認為,「網紅」經濟幾乎撐起了電商創業的半邊天,「網紅」與電商結合,也正在逐步改變以往的電商運營模式。企業家不應排斥「網紅」,但是作為企業和產品品牌的構建,必須要考慮如何才能「長紅」。在姚榮君看來,大部分商家對「網紅品牌」都是嚮往的,但卻很難把「網紅品牌」做成「長紅品牌」,原因在於沒有甄別出「網紅品牌」背後的增長邏輯。
姚榮君認為,打造「長紅品牌」,首先要明白能在短期內實現快速增長的原因是什麼,識別在消費者和顧客心中,企業獨一無二的價值是什麼,有沒有辦法夯實這個認知,如果沒有,就很難成為「長紅」。在顧客的心智中創建了某個概念或者範疇,顧客才能真正看物體。而一旦看見,顧客會在這個範疇上屏蔽所有的競品,你就是他的唯一,你也就壟斷了顧客的心智價值。
其次,要把視角轉向企業的外部去關注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不僅僅是顯性的需求,更是要發現隱性需求。顧客如果呈現出某一個強烈需求,比如早上起來想吃麵包、酸奶或者包子,你能滿足需求,也一定會有多個競爭者同時能夠滿足,「凡是在供給側很容易實現的,都很難有高質量發展」。這個時候要更多地挖掘消費者需求的背後,它可能產生的隱性需求,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以及背後的價值能否同這個隱性需求掛鈎,能不能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地對用戶的需求進行一個價值獨佔。
三是不要用運營替代戰略,一切要從顧客的認知創建開始。「成為網紅品牌,關鍵在於你的品牌有沒有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清晰的優勢認知。」他談道,不是產品好就能賣得好,還需要在顧客心中找到他能接受獨特認知,而這一切都需要企業進行戰略創新。
「認養一頭牛」、「AI零食研究所」、「可麗金」、美尚集團等品牌創始人在大會論壇上認為,「網紅」是現象級的影響力和認知度,很多消費者喜歡,被KOL熱捧,線上線下融合全域運營,大家也很希望成為「網紅品牌」。但「網紅」產品生命周期性越來越明顯,作為企業對「網紅品牌」的打造應較為謹慎。(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顏維琦)
[ 責編:曾震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