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就是零糖?別再被飲料的「無糖」外衣所騙

2020-12-19 新京報

近日,有媒體報導,浙江22歲小夥子每天喝5-6瓶無糖飲料,結果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被緊急送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而嚴重的併發症,多見於嚴重的糖尿病,常因為感染、飢餓、治療不當等誘發。而該患者的發病原因,卻是飲用大量「無糖飲料」造成的。

無糖飲料也會導致糖尿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謝超告訴記者,在導致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方面,無糖飲料和傳統飲料的危害幾乎是一樣的,不要聽信「無糖」就掉進「消費陷阱」中。

無糖並非絕對意義的零糖

謝超表示,所謂「無糖飲料」,只是利用甜葉菊等甜味劑替代了傳統飲料中的糖,給人以健康的錯覺。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曾公布一項報告,科學家們對66118名女性進行了長達14年的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長期攝入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飲料更易誘發肥胖及2型糖尿病。最近發表在《英國醫學周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使用甜味劑代替糖分和正常攝入糖分的人相比體重並沒有顯著變化。

「事實上,『無糖』並非絕對意義上的零糖。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每100ml飲料中含糖≤0.5g,就可以標註為無糖飲料。」謝超補充道,倘若一瓶500ml的無糖飲料中含有2.5g糖分,那麼多喝幾瓶照樣有害。

無糖飲料更易誘發肥胖

謝超指出,無糖飲料中的甜味劑會增進人們的食慾和對甜食的渴望,喝無糖飲料的時候,由於人工甜味劑的存在,舌頭感到甜味,會引發身體產生反應,使身體處在摩拳擦掌準備接受和消化食物的備戰狀態。飲料下咽後,身體觸到甜味,消化道裡食物開始被消化吸收。由於體內分泌了各種生物信號,促使身體感到飢餓。這種飢餓的感覺會激起對其他含糖食物或者零食的興趣。「因為自己喝的是零卡路裡的飲料,所以放縱自己再吃一點零食也不是問題,於是一小塊蛋糕或幾片餅乾就輕鬆下肚了。」

由於人工甜味劑比常規的蔗糖要甜幾十倍甚至數百倍,這種甜度是日常蔬菜水果所無法比擬的。當吃了這些甜味劑後,人們會對含有天然甜味的水果蔬菜降低興趣,轉而選擇更多添加人工甜味劑的食品或者加工食品,形成惡性循環。

過量攝入糖對身體有害,過量攝入加入甜味劑的飲料對身體同樣有害,為了健康,日常生活中既要減少或者避免含糖飲料的攝入,也要減少或避免以代糖製作的無糖飲料的攝入。謝超建議,「當口渴的時候,一杯水,永遠是最好的選擇。」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編輯 王鹿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每天喝5-6瓶無糖飲料小夥患糖尿病 別再被「無糖」飲料蒙蔽了
    無糖並非絕對意義的零糖謝超表示,所謂「無糖飲料」,只是利用甜葉菊等甜味劑替代了傳統飲料中的糖,給人以健康的錯覺。《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曾公布一項報告,科學家們對66118名女性進行了長達14年的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長期攝入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飲料更易誘發肥胖及2型糖尿病。最近發表在《英國醫學周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使用甜味劑代替糖分和正常攝入糖分的人相比體重並沒有顯著變化。「事實上,『無糖』並非絕對意義上的零糖。
  • 無糖飲料真的喝不胖嗎?醫生說:不要自己騙自己!
    近年來,飲品市場推出了不少「零糖」、「低糖」奶茶、飲料深受市民朋友的歡迎這些無糖飲料真的健康嗎?醫生回覆:「不要自己騙自己!」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陸曼表示,飲料喝多了容易引起蛀牙、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還有痛風,一般這些病都統稱為「代謝症候群」。「無糖」飲料真的健康嗎?
  • 喝無糖飲料喝出糖尿病!「無糖」真相是→
    無糖飲料憑藉其「無糖」的概念越來越受到商家和消費者的歡迎,也在飲料市場中佔據不小的份額。但無糖飲料真的不含糖嗎?無糖飲料就能經常喝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肥宅快樂水」來一瓶?每天大量飲無糖飲料,22歲小夥患糖尿病去年有報導稱,浙江一名22歲的小夥子每天喝5-6瓶無糖飲料,結果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被緊急送醫。
  • 零糖=無糖?無糖=健康?NO!
    然而,主打「無糖」的飲品,是否真無糖呢?實際上可以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無糖飲品並非真「無糖」記者查看部分飲品的配料表,元氣森林的配料中雖然沒有蔗糖,但仍有赤蘚糖醇和三氯蔗糖這類甜味劑,而名仁無糖蘇打水飲料配料表上同樣有三氯蔗糖和安賽蜜。
  • 無糖氣泡水成今夏飲料新寵 年輕人中意無糖飲料
    近年來,各大品牌瞄準無糖飲料這個「風口」,開始加緊布局市場。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茶飲料市場規模在2019年為787億元,其中含糖茶飲料零售額佔94.8%。無糖茶飲料的份額相對較少,卻呈不斷擴大的勢頭,在2019年品類增速達到30%。  「真沒想到,可樂、奶茶、冷泡茶、氣泡水、蘇打水等各類飲料,都能找到相應的無糖款。」吃貨張小姐表示,今年夏天,貨架上的無糖飲料明顯增加不少。
  • 無糖飲料真不含糖?聽聽專家怎麼說
    而該患者的發病原因卻是因為飲用大量的「無糖飲料」無糖飲料也會導致糖尿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謝超告訴記者,在導致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方面,無糖飲料和傳統飲料的危害幾乎是一樣的,不要聽信「無糖」就掉進「消費陷阱」。
  • 無糖飲料真的不含糖嗎?看了你就知道
    而該患者的發病原因 卻是因為飲用大量的 「無糖飲料」 無糖飲料也會導致糖尿病?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謝超告訴記者,在導致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方面,無糖飲料和傳統飲料的危害幾乎是一樣的,不要聽信「無糖」就掉進「消費陷阱」。
  • 宣稱的無糖飲料,是場「騙局」?你喝的無糖,只是在騙你的大腦
    在這一背景下,「無糖風」開始席捲各大電商平臺,打著健康無脂肪的稱號,各類無糖產品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要說每到夏天,人們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空調還有冰飲料了。而這個夏天,無糖飲料開始走紅,逐漸佔據各大商超貨架的「中心位」。之所以無糖飲料能夠「爆火」,成為飲料這一行業的新風口,背後也是因為人們對於健康理念的重視造成的。
  • 無糖飲料從五方面傷害你
    最近幾年,無糖飲料成了飲料界的「網紅」。數據顯示,近六成的中國消費者購買過無糖飲料, 2019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遠高於飲料總體增長率。在某電商平臺上,今年5月份無糖飲料的銷售額高達5900萬元,同比增幅210%。
  • 你以為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別被騙了!
    在這炎熱的天氣裡,一杯冰鎮的甜飲料可以過足嘴癮,可是一些追求健康體型的人群,就會覺得很有「罪惡感」。 有一種貼著無糖標籤的飲料入市,受到了多數人群的歡迎,不過這無糖飲料,真的如大家心目中所想的那麼完美嗎?
  • 焦點:無糖飲料從五方面傷害你
    最近幾年,無糖飲料成了飲料界的「網紅」。數據顯示,近六成的中國消費者購買過無糖飲料, 2019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遠高於飲料總體增長率。在某電商平臺上,今年5月份無糖飲料的銷售額高達5900萬元,同比增幅210%。很多消費者認為,無糖飲料「零糖」「零熱量」,既能盡情享受甜食的樂趣,又不用擔心長胖,比普通含糖飲料健康很多。
  • 百事可樂VS可口可樂的「無糖」飲料之爭,到底誰贏了?
    1 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無糖飲料品牌布局 作為飲料界的兩大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無糖碳酸飲料領域一直處於標杆地位。,包括零糖雪碧,零糖可樂,零糖芬達,健怡可樂(Diet Coke),運動能量飲料零度魔爪,可樂纖維+,雪碧纖維+以及無糖氣泡水品牌怡泉(Schweppes)。
  • 無糖飲料真的不含糖?甜味是怎麼來的?專家建議要適量飲用
    而該患者的發病原因卻是因為飲用大量的「無糖飲料」無糖飲料也會導致糖尿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謝超告訴記者,在導致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方面,無糖飲料和傳統飲料的危害幾乎是一樣的,不要聽信「無糖」就掉進「消費陷阱」。
  • 「來杯0糖奶茶」,你喝的無糖飲料它真的不含糖嗎?
    在南寧,隨便走進一家超市或者便利店,就會發現種類繁多、顏值頗高的無糖蘇打氣泡水、零度可樂、零糖雪碧等無糖飲料。儘管這些無糖或者零糖飲料要比普通飲料貴一至兩元,但這並不影響消費者購買的熱情。便利店店主 陸先生:10個人裡面有4個這樣子,買那種無糖低糖的飲料。
  • 無糖飲料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 口感仍是王道
    數據顯示,在2018財年和2019財年,可口可樂碳酸飲料的含糖量分別降低1.7%和4%,銷量相應增長了1.6%和2.2%;2019年財年,零糖可口可樂再度保持兩位數的增勢。此外,2017年日本知名飲料品牌伊藤園進入國內,推出無糖茶,2018年銷售額為500億元人民幣,2019年則達到了6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2%。
  • 眾多品牌飲料爭搶"無糖"概念背後:不添加蔗糖等於無糖?
    原標題:不添加蔗糖等於無糖? 爭飲背後的爭議   伴隨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近日,健力寶、元氣森林等均推出了無糖飲料,加之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農夫山泉等企業提前布局,涉足無糖領域的企業越來越多。不過,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無糖飲料主要含有赤蘚糖醇,而部分無糖產品則含有人造代糖。
  • 眾多品牌飲料爭搶「無糖」概念背後:不添加蔗糖等於無糖?
    伴隨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近日,健力寶、元氣森林等均推出了無糖飲料,加之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農夫山泉等企業提前布局,涉足無糖領域的企業越來越多。不過,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無糖飲料主要含有赤蘚糖醇,而部分無糖產品則含有人造代糖。
  • 無糖零卡食物真的無糖零卡嗎?原來我們又被商人騙了!
    相信很多正在減肥或者準備減肥的朋友,對零糖零卡這兩個詞彙都不會陌生吧。隨著越來越多的科研機構,發布研究報告證明攝入糖分過多,對人體有著多種危害,而糖分的攝入過量也成為肥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久而久之,含糖較高的食物也和含脂肪較高的食物,一起成為實物黑榜上的常客。
  • 雖然無糖飲料騙了你,但是體重不會騙你!
    當腰又粗了褲子又穿不上了,你會發現無糖飲料才是你的救命水。 讓我來看看這些「無糖零卡」水,到底配不配稱為飲料?蘇打就是無糖蘇打水,但是喝起來有種奇怪的澀口感,因為碳酸氣泡很多,所以還能接受。 湯力是最無味的,但是一口下去,碳酸衝腦而上,炸暈你的鼻腔。
  • 無糖飲料不能敞開喝,也會染上糖尿病
    另外,一些碳酸飲料為打開銷路也在走「零脂肪」路線,國外的一系列權威醫學雜誌,如《護士健康研究》和《健康專業人士跟進研究》曾發表過關於此類產品的研究。這些研究主要揭開了無糖飲料三大幻覺。首先,無糖飲料中的代糖能刺激身體釋放出多巴胺,無糖可樂喝完後仍然會誘發我們的對甜食的渴望,而且會增加飢餓感,從而攝入更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