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一個熱詞,名人網紅+低於市場價的商品往往讓一眾粉絲搶得不亦樂乎。除卻薇婭、李佳琦這種帶貨火起來的網紅,很多明星網紅也迎著風口玩起了跨界,比如老羅、劉濤等等。
當然大熱的「直播帶貨」只是數據好看,實際被帶貨的品牌方都虧哭了。可「無心插柳柳成蔭」,有的歌手沒有絲毫營業的自覺,僅僅一首歌就讓相關產品賣爆。
是的,這位歌手就是在6月12日零點發布新單曲的「周董」周杰倫,一首《Mojito》不僅再次刷爆全網,還給了傑迷們喝光中國莫吉託的「小目標」。
就連這首歌的MV拍攝地——古巴的駐華大使也忙不迭地借著新歌的勢頭出來給自家打了一波旅遊廣告。說真的,這次周董還提前預告了歌名,居然沒有相關酒品牌找上門,我都替他們遺憾。
說到周杰倫就不能不提自他出道以來在樂壇的輝煌戰績,光是金曲獎就得了一長串,更別提後面還有更長的其他音樂獎項提名獲獎記錄。可以說,周杰倫是華語樂壇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
如今周杰倫最後一張專輯的推出仍停留在2016年的《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其發歌頻率相比過去的確有所不及。
更別提此前發的新歌諸如《等你下課》、《不愛我就拉倒》、《說好不哭》和《我是如此相信》等單曲在編曲和作詞甚至MV拍攝的立意上都有著各種爭議。於是周杰倫每發一次新歌我們就能聽到「江郎才盡」的形容詞。(這裡放一張巨長的老圖)
其實細數周杰倫過去寫的歌曲確實極有個人特點。最早令我產生深刻印象的就是《完美主義》和《鬥牛》,鬥牛裡對球場競技少年意氣的描寫、完美主義更是拋卻傳統拿自己的名字當歌詞循環念唱。哪個剛出道的新人能有這番豪氣?
再看《火車叨位去》,成名後直接跳出華語舒適圈,憑藉旋律依然膾炙人口。實屬經典的還有周董的《爸,我回來了》,以反家暴的敘述角度唱出自身原生家庭父親家暴的經歷,華語結合閩語的半調侃風格前衛十足又富有教育意義。
周杰倫毫無疑問是個老天賞飯型歌手,兼具實力的同時三觀又正。當然這樣的他也有著自己的小情緒,《外婆》這首歌就是其情緒的發洩。
試想,現在誰有心氣敢寫一首這樣吐槽權威獎項的歌曲?偉光正的東西太多,我們在漸漸平庸的樂壇中難以聽到這種描寫自己失落和不滿的聲音。我們總說拿不到獎是自己做的不好下次努力,可周董卻說我的作品不能隨他們高興就被否定。
把時間拉回到現在的那些單曲,我們其實都可以看到周董現在的歌立意沒有了當初的「鋒芒」。
曲子依然膾炙人口,但唱作的內容卻走向「主流」。但我也不是不能理解這種轉變,周董今年41了,他依然站在樂壇頂峰,後輩青黃不接,沒有競爭可言。
而年輕時始終膈應在心中不完美的原生家庭也已經被現在幸福美滿的婚姻撫平,於是他寫的歌沒有「內味」了。
不過,新歌好聽就完事了,想那麼多幹嘛?他已經在你們心中當了那麼久的完美愛抖,就不容許他唱些自己開心的歌嗎?
最後還是說一句杰倫牛批!
花聲評:
歌迷為什麼總是對周杰倫有那麼大的期許,以致江郎才盡出一首說一次?追根結底是華語樂壇的實力每況愈下,走向流量比拼,歌迷們無歌可聽。
或許你沒發現,KTV點歌榜的常客依然是這批十幾年前的歌手、依然是那些耳熟能詳的歌曲。
沒有競爭哪來的進步,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沒有勝負心,久而久之周杰倫自然失卻了一些創作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