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重慶小面》今首發 山城最好吃的小面都在這裡!

2020-12-27 華龍網

主編林必忠介紹《嘿!重慶小面》編寫概況。 記者 劉嵩 攝

  華龍網6月25日16時58分訊(首席記者 周夢瑩)「一碗小面,它的麻辣鮮香裡,攪拌著一個城市的生活作料;它的熱氣蒸騰裡,上演著無數重慶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在重慶,小面是山城百姓最掛念的那一口之一。今(25)日,全國首部以「重慶小面」為主題的美食專著《嘿!重慶小面》正式首發。書中不僅介紹了全市小面50強,更有全市各個區縣的小面全攻略。

  據介紹,《嘿!重慶小面》系重慶本土小面研究團隊「重慶小面攻略團」創新力作,它從飲食歷史文化入手,定位於實用的商鋪攻略引導,由「重慶小面50強」體驗和實景展示切入,通過團隊歷年來對重慶各個區縣各具代表性的小面的追尋,挖掘出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小面故事,探尋出一段段酸甜苦辣的小面人生,既是適合大眾餐飲需求的美食指南,也是研究重慶小面文化的參考讀物。

  "重慶小面"本來是指沒有加肉類的素麵條。現在約定俗成成了人們對重慶所有麵條的統稱。它價廉物美,普及親民,多出現在城鎮的路邊攤、大排檔,主要食材是新鮮加鹼水麵條(或稱鮮溼面或鮮麗),佐料中的花椒與辣椒堪稱重慶小面的「靈魂」。富有層次感的佐料——油鹽醬醋薑末蔥花味精等是其優勢;味道以麻辣味為主,清淡為輔,有牛肉、肥腸、雜醬、豌豆等數十種「澆頭」,另配以青綠時蔬,口感獨特。

  在《嘿!重慶小面》一書中,「三十三碗牛肉麵」「奧照面」「龍氏機場豌豆面」「海關對面」「花市豌雜麵」「福半天牛肉麵」等等,都有文圖詳細介紹,那些你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麵館,總有一個為你所愛。

  據該書主編、重慶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重慶市文史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小面協會文化總顧問、重慶小面攻略團團長林必忠研究員介紹,「重慶小面攻略團」匯集了重慶本土飲食文化專家、小面工藝傳人、餐飲企業家、網絡達人、媒體人等各界人士,一直致力於打造「重慶小面」公益平臺,不斷推薦重慶各個「旮旯角角」味道十足的「重慶小面」,為同好提供交流之方便。

  林必忠介紹,清末民初,「渝菜」開山鼻祖杜小恬在開設的「適中樓」就烹製了「酸菜燴麵」。抗戰時,重慶的飲食業大力發展,1943年,全重慶市(約為現在的主城區)共有餐館1789家,其中麵館有426家,小吃攤點尚不在其列。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重慶市域以小面為主的經營店已達8.3萬多家,從業人員數十萬人,重慶人的小面日消費量為500萬碗以上,小面產業的年產值已達200億。

  林必忠表示,現在「重慶小面」的形式是,公司化運作方興未艾,小面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其他行業不少精英看好「重慶小面」的商業前景,全國其他城市的「重慶小面」館蜂擁而至,集團化、規模化、產業化逐漸成為時尚,正加速向全國擴展,巨大的產業鏈正在形成。

  2013年11月21日,《嘿!小面》在央視紀錄片頻道首播,成了眾多「重慶小面迷」年度最期待的紀錄片;電視專題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部在2014年5月30日的播演、2014年11月28日「孟非的小面」館在南京的開業迎客,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重慶小面」在國內掀起了熱潮。2016年5月19日,「重慶市小面協會」成立,迅即於8月18日舉辦「首屆重慶小面產業發展暨標準化高峰論壇」,佔據了足夠的高地;2016年9月28日,「重慶小面攻略團」與「重慶市小面協會」籤訂合作框架協議……行業領軍作用開始凸顯。「重慶小面」,正在中華餐飲界聲名鵲起。

  「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在重慶餐飲界的百花園中,培養出一株受人喜愛的『重慶小面』特色之花,為『重慶小面』爭取早日步入『中國十大麵條』之列,增加山城重慶與火鍋並駕齊驅的地標名片盡到綿薄之力!」林必忠說道。

相關焦點

  • 重慶最好吃的小面在哪裡?新書《嘿!重慶小面》揭曉答案
    你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麵條誕生在何處嗎?你知道「重慶小面」為什麼能在國內掀起熱潮嗎?你知道重慶最地道最好吃的小面分布在哪裡嗎?……所有的問題,你都可以在一本書中找到答案。6月25日,全國首部以「重慶小面」為主題的美食專著《嘿!重慶小面》在重慶江北區觀音橋三十三碗黃牛肉麵店舉行首發交流會。
  • 《嘿!小面》帶紅重慶小面 制辣椒油師傅走紅
    本版圖/重慶晨報記者 李斌  原標題:小面大吃  央視紀錄片《嘿!小面》帶火麵館生意,吃貨大出動  晨報記者探訪部分麵館,展現重慶小面獨特魅力  央視紀錄片頻道《嘿!小面》有多火?看看昨天重慶各大麵館的火爆程度就知道了;重慶的小面有多好吃,看看麵館的「吃貨」和外地網友的口水就知道了。昨日,重慶晨報記者探訪紀錄片《嘿!
  • 紀錄片《嘿!小面》將在央視播出 講述重慶小面秘聞
    重慶人離不開小面,小面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了我們這座城市的生活作料。11月21日,紀錄片《嘿!小面》將在中央電視臺CCTV-9與全國觀眾見面,成為首部深挖重慶小面的紀錄片。今天,重慶晨報預先為你揭秘小面的故事。  一座城市 人文小面味道深厚  二娃、板凳、郭老大、老董、三姐、老太婆……這些猶如街坊鄰居名字的麵店,是紀錄片編導曾磊這半年來最常出入的地方。
  • 嘿安逸重慶小面·新疆博樂店盛大開業,一大波福利來襲!
    提到重慶小面,吃貨的口水一定忍不住譁譁流下來那香辣鮮美,每一口都是回味說到重慶小面吃貨們最愛的一定是這一家嘿安逸重慶小面嘿安逸重慶小面,麵條含鹼不大,不會煮得一鍋渾,三下兩下,鍋還是清清爽爽的,面也利索;火紅的湯汁,金黃色的面,綠油油的藤藤菜,一勺澆頭淋下,麻、辣、鮮、香,用筷子挑轉挑轉,那熟悉的香味伴著熱氣直逼喉嚨..
  • 《嘿!小面》讓重慶小面走紅成都 成都賣小面有5點不同
    5、根據受訪的重慶麵館老闆反饋,比起辣味來,多數成都人吃麵時並不太喜歡麻味,所以花椒要少放些。  重慶晚報記者 彭洋 攝影報導  自11月21日央視播出紀錄片《嘿!小面》後,重慶小面著實火了一把,而且還火到了外地,尤其是與重慶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成都。
  • 「重慶小面」,山城第一吃
    對於英國人來說,天氣是最要關心的。也正是這個「民以食為天」的觀念,驅動著中國人不斷地萌生著各種吃法,使得中國人的飲食多樣化在世界上聞名遐邇。僅在麵條這樣一個不起眼的食品上,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形式。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重慶人在街頭巷尾、路邊小攤「發明」的、看上去上不了臺面的「小面」,卻也能位列中國的幾大「名面」之列。一提起重慶人的吃,很多人馬上想到的一定是火鍋,其實還真不是那回事,「重慶小面」才是這座山城的「第一吃」。
  • 重慶小面攻略團舉行品鑑小面交流活動
    編著 林必忠 重慶小面攻略團舉行的品鑑小面交流活動隆重舉行,活動地點在重慶市主城的渝北區銀樺路39號——韭家韭菜小面(冉家壩店),以《嘿!重慶小面》第一微信群為主體的數十位小面愛好者及從業人員參加了交流。
  • 近幾年重慶小面火了,走進山城重慶,帶你領略正宗重慶小面
    提到重慶美食,大家首先想到的莫過於火鍋,但是重慶還有一種比火鍋更普及、親民的美食,那就是重慶小面了。尤其最近兩年年以來,重慶小面大有追趕乃至超越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麵的趨勢。很多地方,都有極具特色的美食,不一定為外人所知,卻深受當地人追捧。在重慶,小面就是這樣的美食。
  • 重慶小面又火了! 今天,重慶獲評「中國小面之都」!
    重慶市「中國小面之都」榮譽稱號!作為重慶人,主持人孟非就經常在各類節目中為重慶小面做推廣。2014年,他還索性在南京開了家小麵店,把重慶小面從西南山城帶去江南,後來甚至還推廣到南半球,他放下豪言:要讓所有人知道小面的存在。
  • 《嘿 小面》熱播受追捧 導演稱要讓更多人了解小面
    小面》成為了首部深挖重慶小面的紀錄片,該片播出後便受到了重慶小面迷們的熱捧,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小麵館也成了市民熱議的話題。  【解說】重慶小面是重慶本土的一種低價位的美味麵食,多出現於路邊攤、大排檔,小面都是辣味的,麵條有嚼勁,配以水燙青菜,小面價格低廉,是重慶的平民美食之一。《嘿!
  • 山城渝味重慶小面 通過正宗產品 做出品牌勢能
    山城渝味重慶小面 通過正宗產品 做出品牌勢能時間:2016-03-08 17:0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重慶小面是一款發源於山城重慶市的一種漢族傳統小吃,屬於渝菜。小面屬於湯麵類型,麻辣味型。
  • 帝都最好吃的幾碗重慶小面!
    重慶人開的,店裡人都是四川人。重慶小面50強開來北京。麻、辣、鮮、香,辣椒都是空運來的,地道!這家店的小面是從重慶購進的秘方,難怪眼熟,這不是紀錄片《嘿,小面》裡的主人公嘛!西餐廳裝修格局的重慶小麵店你見過沒有?在這裡可以坐在吧檯上喝咖啡,餓了來碗小面。
  • 網紅的山城不止有小面
    網紅的山城不止有小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重慶成了網紅城市,類似千與千尋中湯婆婆的湯屋的洪崖洞讓人心神嚮往,滿是塗鴉的黃桷坪是來重慶必經的打卡地,《嘿!小面》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重慶小面。但是重慶不止有小面。
  • 吃小面、品烤魚、涮火鍋兒;一個吃貨在山城重慶火辣辣的饕餮之旅
    我對此話是相當地認同——在中國,能僱個中國廚子,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飯菜,當然是人生一大享受。有道是「人生二事,吃喝二字」。隨你是帝王將相、世家貴胄、才子佳人;隨你是權勢傾天、富甲一方、傾國傾城......但有一點就是:你也得天天吃飯。提起重慶小面,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眾裡尋它千百度 《嘿!重慶小面》總有一碗你會愛
    記者 馮司宇 攝華龍網7月24日7時訊(記者 馮司宇)「我就是個 面娃 ,一年365天吃小面都不會膩。」重慶人愛吃小面大概有一種解不開、扔不掉的情結,也許是和重慶的氣候、歷史文化或重慶人的性格有關——都是在麻辣、滾燙、沸騰、粗獷的平凡中獲得一種從視覺到味覺,從味覺到內心的感受和升華。日前,《嘿!
  • 北京最好吃的幾碗重慶小面來也!
    重慶小面麻辣夠爽,吃一碗讓你神清氣爽。現在咱大北京也不乏很多小面能做到原汁原味,讓你吃過一次就愛上小店。那一起來看看這些好吃不貴、讓人過癮的重慶小面吧~以下排名不分先後重慶小面50強開來北京。麻、辣、鮮、香,辣椒都是空運來的,地道!
  • 高東:重慶小面雖小,重在講究
    嘿,小面》的播出,還有孟爺爺家的28元「高價」小面,出身碼頭文化的街頭美食重慶小面開始走近大眾眼中。回憶起在重慶的日子,小面確實是重慶人的必備的美食。看似一碗簡單的麵條,隱藏的內涵卻太多太多。相比拉麵的「拉」、雜醬面的「雜醬」,重慶小面的「小」莫名其妙。小面小面,莫非還有大面?小面是重慶人對本地口味麵條的統稱,原指素麵,如今還包括豌雜、牛肉、肥腸等各種澆頭的麵條。重慶人豪爽,麵攤、麵館隨意搭在黃葛樹下、馬路邊邊。出嘴便捷順口,小面之名便流傳開來。
  • 「小面」做「大文章」 重慶獲中國小面之都
    以「麻辣鮮香」逐漸聲名鵲起的重慶小面正謀劃「大文章」。湯澈椒紅拌糊辣,面黃滑爽持筋道,小面是重慶特色小吃,其麵條、麵湯、佐料等,都是重慶獨有的。大大小小的麵館在麻辣的基礎上風味又各有差異,林立於大街小巷,不僅是重慶當地民眾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國內外食客到重慶必去之處。甚至有外籍食客千裡迢迢飛到重慶吃麵,有的吃完還要給親朋帶回小面禮盒。「一碗小面是重慶人的情懷。」
  • 央視紀錄片《嘿!小面》帶火麵館生意 吃貨大出動
    原標題:央視紀錄片《嘿!小面》帶火麵館生意 吃貨大出動 昨日,聚園面莊,市民享受美味的小面。  央視紀錄片頻道《嘿!小面》有多火?看看昨天重慶各大麵館的火爆程度就知道了;重慶的小面有多好吃,看看麵館的「吃貨」和外地網友的口水就知道了。
  • 來自山城重慶的美食,重慶小面十分鐘製作教學
    前段時間小編去了一趟重慶,重慶這個城市給小編的第一印象就是火鍋,山城,還有美女哈哈。大家會覺得重慶火鍋是比較出名的一道菜,那您就錯了,其實呢,重慶小面這道美食在食譜排名是排在火鍋之前的。川東人對於小面,麵條的稱呼就是叫做重慶小面。相信大家也猜到,今天就是教大家重慶小面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