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牛仔褲流行簡史

2020-12-17 騰訊網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把上下文放到一起,已經看過上部的朋友請直接拉到中間分割線)

日本牛仔褲的特別之處在於,注重最細微的細節,品牌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面料,同時始終保持優雅的著裝風格,並且大多數設計都不會太過花哨。

日本牛仔褲或許沒能在世界上呼風喚雨,但牛仔褲是日本時尚輸出最成功的例子,這個國家確實確立了高端布料、高品質縫紉、創新生產技術,以及新穎處理方法的全球標準。

日本牛仔褲的歷史並不長,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美國在二戰後擔起重建日本的責任,日本時尚「美國化」的趨勢自然相當明顯。一段時間後,他們形成了自己的牛仔褲精神和時尚感,使日本牛仔褲與眾不同。

DenimNotes丹寧筆記跟大家一起快速回顧一下日本牛仔褲的發展史:

1950年在美軍佔領日本期間,美國士兵常以舊衣物作為付給妓女的報酬,妓女再把衣物拿到阿美橫町的商店轉賣。最常見的就是褪色的靛藍色牛仔褲,那是士兵不執勤時常常穿著的褲子,因此也稱為「美國大兵褲」,而其簡稱「ジーパン」(G-pan)。就這樣,舊的藍色牛仔褲流入了日本黑市市場。

(轉賣美國大兵褲的店商表示:「我們用一條300-500日元的價格買進,再以3200日元賣出。牛仔褲實在搶手,一到店,還沒貼上價格標籤就已先賣光了。」)

-

1955年,因為出現在東京的美國人,以及廣受歡迎的電影《無因的反叛》中,詹姆斯·迪恩

(James Dean)反抗的叛逆姿態,牛仔褲在日本年輕人中獲得了新的文化認同感。

-

1957年,日本政府開始放寬對進口服飾的限制法規,開放海外二手衣的正式貿易。東京二手商品零售商榮光商事馬上在西雅圖郊區的洗衣廠買下兩萬條二手牛仔褲。那一批牛仔服飾是首批大規模進口至日本的美國牛仔服裝。

不久,榮光商事又進口了八萬條全新的Lee牛仔褲,而競爭對手大石貿易也籤下訂單,每月進口三萬條Levi’s牛仔褲。這兩份合約讓真正的美國牛仔服飾湧進日本,二手服飾店也期望顧客能來店購買正統的美國牛仔褲。然而市場反應冷淡,顧客更喜歡被人穿過的、質地柔軟、褪色後呈現多層次靛藍色澤的二手牛仔褲。

-

1960年代,常春藤風格(Take Ivy)卷席銀座日本男士服飾風格的興起完全借鑑美式風格,但起初日本男士傳統西服是偏英式的。

日本在常春藤風格之後擁有了開創與傳播最新美式風格的基礎——不僅是整潔好看的新英格蘭青年服裝,甚至還有更狂野的反主流文化造型——牛仔褲開始進入更多日本人的視野。

由於早期牛仔褲的售價昂貴,只有年輕演員、狂熱的藝術學生,以及有錢人家出身的叛逆青少年才穿得起。

-

1964年年底,日本街頭出現廉價的牛仔仿製品(染上靛藍色的輕質混紡棉質長褲),二手店商希望有人能生產價格合理、跟美國原版一樣的日本本土牛仔褲。於是,位於兒島的丸尾服飾決定踏入牛仔褲生產領域,並買回了一條美國牛仔褲分析研究。

但丸尾服飾發現,日本傳統染色技法是讓藍色染料完全滲進棉纖維內,也就是說,當時日本沒有染色師傅能製作出美國牛仔布那種保持白色紗芯不被染色的靛藍紗線丸尾服飾要生產牛仔褲,必須進口美國牛仔布。

而曾進口Levi’s的大石貿易剛取得獨家進口美國牛仔布料的權利。同年,大石貿易在東京設立縫紉工廠,以CANTON為品牌名,生產牛仔褲供應日本市場

-

1965年2月丸尾與大石籤訂合約,大石將剩餘的3000碼14.5 oz 牛仔布供給丸尾,丸尾在日本西部生產與銷售CANTON牛仔褲。

-

1965年年中,丸尾服飾以CANTON為品牌名,生產了它的第一條牛仔褲。儘管日制的牛仔褲比進口的二手貨便宜了差不多一半,但二手牛仔褲的銷量還是全新牛仔褲的十倍。

於是,丸尾服飾買來一批洗衣機將牛仔褲預先洗一次,讓布料變軟、褪色。「一次水洗」牛仔褲銷售開始有了起色,但仍屬小眾市場。

丸尾服飾的員工認為,常春藤風格留下了一個重要的市場良機:「美國人在校園裡穿牛仔褲的機會多過卡其褲。」

丸尾服飾企圖說服百貨公司進貨,但下水洗過的牛仔褲卻遭受到傳統零售商的排斥,如此同時,也面臨東京牛仔褲品牌Edwin的競爭。

Edwin創始人原本是經營二手美國軍用品買賣的,也從美國進口二手牛仔褲,當丸尾研發CANTON牛仔褲時,他也開發了日制牛仔褲產品線,並以Edwin為品牌命名

-

1967年丸尾服飾為了迎合百貨公司,維持自己的領先地位,成立了一個原創牛仔褲品牌Big John,首度推出直筒、防縮水的Big John M1002牛仔褲牛仔布由Cone Denim供貨。

(Cone Denim是向Levi's提供牛仔面料的工廠。)

由於價格合理,日本年輕人開始搶購Big John牛仔褲,多家百貨公司也主動向丸尾進貨。

那時的東京,經歷了幾場反主流文化運動,深深影響了那個年代的日本街頭時尚。而牛仔褲是這些叛逆族群的共通點,也得到最多注意。新宿運動讓年輕人擺脫了整齊、直挺的卡其褲,改穿粗獷簡便的服裝。

牛仔褲銷量從1966年的200萬條增加到1969年的700萬條。

到了1960年代末,青少年認為牛仔褲是對抗常春藤風格最強大的利器。日本社會只提供年輕時尚的兩種極端——整齊斯文的常春藤和邋遢蓬亂的嬉皮士,而經典美國風格則被排除在兩者之外。

1971年,牛仔褲銷售數字高達1500萬條,1973年達到4500萬條,喇叭牛仔褲在當時最受歡迎

Big John銷量傲人,引發更多兒島廠商推出牛仔褲品牌。如今,日本近乎全數的牛仔褲都來自兒島這座曾以生產日本學生制服而聞名的城市。

就在兒島逐漸提高日制牛仔褲產量之際,美國因罷工運動提供給日本的牛仔布料開始減少。

雖然日制牛仔褲很成功,但日本人仍然渴望擁有由日本自己生產的的牛仔褲,尤其是紅邊布製作的牛仔褲。

那日本為何不自己生產牛仔布呢?

儘管岡山縣和附近的廣島縣擁有許多紡織廠和靛藍染廠,但當時的日本還沒有公司掌握牛仔靛藍紗線染色和織造厚重牛仔布料的技術。

岡山是第一個廣泛開展製作牛仔褲行業的地區,但日本最早生產牛仔布的地方是廣島。

Big John找來附近的倉敷紡織(Kurabo)合作生產真正的日本牛仔面料。但倉敷紡織必須更換設備才能織出日本從未有過的重棉紗線而最重要的是,需要找到能夠染出保持白芯的靛藍紗線的工廠。

-

1970年,位於廣島縣福山市的貝原(KAIHARA)織布廠,對美國製造的牛仔布繩狀染色的方法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成功研製出靛藍染色機,能讓紗線持續在靛藍染料中進進出出,保持白色紗芯不被染色。

在得到與美國牛仔布特性一樣的靛藍紗線後,倉敷紡織經歷多番嘗試,終於成功生產出歷史上第一個日本牛仔布(稱為FD-8),品質與Cone Denim牛仔布不相上下。自此,日本的棉紡公司開始投入資源生產牛仔布,岡山的工廠也開始升級和擴大粗紗支紡紗設備。

-

1972年,一直從事牛仔布進口的堀越商行成立日本Lee,日本品牌VAN也在同年與紡織廠東洋紡及三菱貿易公司成立日本WranglerLevi’s公司在日本繼續維持小規模經營

-

1973年,在以進口材料獨家生產了CANTON牛仔褲8年後,日本第一條100%日本製造的牛仔褲在兒島誕生——丸尾服飾生產的Big John牛仔褲M系列,岡山也一躍成為日本牛仔褲的生產重地。

緊隨其後的是一場日本牛仔褲生產革命,而引領這股復古風潮的正是這些人。

-

1970年代中期日本消費者已經能買到各種牛仔褲,從仿美國的本土品牌,例如Big

John、Bobson、Betty Smith、Bison、John Bull以及Edwin,到真正的美國老牌Levi’s、Lee

和Wrangler都有。

-

1976年,Big John開發了布料水洗加工技術推出水洗牛仔褲。多樣化的牛仔褲需求,在兒島催生出一個刷洗、漂白與熨壓原始牛仔布料的新產業

在全球水洗牛仔褲大受歡迎的時候,日本卻受雜誌的影響,掀起了傳統、粗獷、堅固耐用風格的熱潮。牛仔褲市場又逐漸放棄喇叭褲、刷白和水手褲款,重新回歸到Levi’s 501直筒剪裁路線

-

1970年代中後期,日本一些店鋪開始販售美國1950年代的滯銷貨,掀起了消費者對古著的著迷熱潮。(但到了80年代中期,經過幾輪轉手,古著牛仔褲價格大漲,一般年輕人再也無力購買沒人穿過的Levi’s 501古著。)

-

1980年,Big John要求布料供應商倉敷紡織使用通常用來製作帆布的舊型豐田梭織機來生產布邊牛仔布,當作Big John Rare的賣點。

(日本在1970年代生產的牛仔布是由現代Sulzer片梭織機織造的,也就是說在1980年之前,日本還沒有自己生產的紅邊布。)

由於Big John Rare售價太高,難以吸引顧客,紅邊布的失利使得其他製造商和工廠不敢輕易生產紅邊布。

1985年之前,紅邊布根本沒人關注,美國大部分公司都停止了生產這種風格的牛仔布。

-

1985年,倉敷紡織將重心轉到重新創造經典美國牛仔布的獨特觸感上,推出竹節紗。以往竹節紗是由於落後的紡紗技術造成的生產缺陷,但倉敷紡織卻運用先進的科技複製了這種不平順質感。以竹節紗製作的牛仔布能產生縱向色落,是牛仔迷最重視的特色之一。

不過倉敷紡織的竹節布料沒有供給日本市場,而將是賣給了法國品牌。日本粗竹節紗牛仔布料讓歐洲品牌複製的501款型更具古早味。結果,這些法國款式又逆向激發日本再一次複製早期牛仔褲的企圖心。

同年,品牌Studio D』artisan (玩家稱為小豬)成立,著手生產具有戰前款式特質的牛仔褲。

-

1986年,Studio D』artisan推出DO-1,帶有當時市場上已被遺忘的最早期的牛仔褲的某些特徵,例如源自1930年代Levi’s的背扣環。為了揶揄著名的Levi’s商標,DO-1的皮標上不是馬,而是拉扯著一條牛仔褲的兩隻豬。

由於價格較貴,和6年前的Big John Rare一樣,Studio D』artisan牛仔褲的銷售欠佳。

同一時期,日本Levi’s分公司決定重新複製自己的經典產品,並要求合作布廠Cone Denim提供紅邊布,但總公司裹足不前,最後找到了倉敷紡織獨家供貨給他們。

-

1987年,日本Levi’s推出第一款復刻牛仔褲701XX,那是復刻自帶有背扣環的1936年501XX,比歐洲和美國生產自己的復古牛仔褲分別早了一年和兩年。

-

1988年林芳亨創立了他的品牌Denime這個來自神戶的品牌,設計出了一款與1966年的Levi's 501十分相似的牛仔褲,因此聲名大噪。

-

1991年,山根英彥成立牛仔褲品牌Evis。這個品牌名字其實是拿掉Levi’s的「L」,拼出財神「惠比壽」(日文羅馬拼音為「ebisu」)。後來因為版權問題,Levi’s迫使山根英彥將自己的品牌改名為「Evisu」。

和山根英彥一起打造Evisu的辻田幹晴,後來與他產生了意見分歧,山根英彥想做原創款,辻田幹晴想做更純粹的復古牛仔。

-

1993年,辻田幹晴成立自己的品牌Full Count,開創了使用辛巴威棉的先河。

辻田幹晴對復古Levi’s牛仔褲幾經研究,發現古早牛仔褲的棉纖維要比90年代的長很多,於是從辛巴威進口一種不太知名且相對低價的長纖維棉花,成為使用辛巴威棉製成牛仔布料的第一人。

-

1995年,前Evisu員工辻谷健一與辻谷康二創建了Warehouse,更執著於復刻古著的細節。並推出了其純色、縫數、超細節的Lot 1001牛仔褲,靈感來自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牛仔褲。

至此,大阪五虎正式成立,這五個品牌奠定了日本牛仔文化的基礎,高端牛仔褲的概念也由此而生。

-

到了1996年,原本原宿放眼望去都是身穿淺藍色、已褪色的復古501的年輕人,此時大家紛紛改穿僵硬、未洗、深藍色的牛仔褲。

多虧了大阪五虎,其他備受推崇的日本復刻牛仔品牌(Real McCoy’s、The Flat Head、武士、甘蔗、鐵心、桃太郎、Dry Bones、Strike Gold、Oni等)得以推出,還有一些融合了日本文化和美式復古的品牌如Kapital、45rpm等,每一家都宣稱自己擁有一種特殊的製造方法,不僅基於對美國服裝歷史的致敬,也基於自己獨特的審美。

來源於美國的美式休閒服飾文化,經過與日本當地傳統文化的互相滲透,產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形成日本獨有的Amekaji(阿美咔嘰)文化。

Amekaji 即アメカジ,其實是來自是アメリカ カジュアル(American Casual)的縮寫,意思是美式休閒。

時尚專家開始宣稱日本品牌製造的美式風格服裝甚至好過美國品牌,尤其是原始牛仔褲/紅邊布牛仔褲。

關於一種服飾風格或產品是否正統的標準,本來要看是否源於這個國家的文化,但紅邊布創造出了另一套解釋方法。何謂正統,要看它如何生產。美式復古這個標籤像是被日本搶註了一樣,說到美式風格、原牛、紅邊布最先讓人想到的是日本。

而原牛、紅邊布也因此成為了高端牛仔的代名詞。

-

90年代中後期,日本時尚不再只是複製,日本潮流開始邁向世界。Bape等日本潮牌在香港開業;一些很厚重的日式牛仔褲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大受歡迎;歐美創意界也開始頌揚日本風格的單品,如T恤、牛仔褲、牛津襯衫。

-

日本的消費者與品牌挽救了傳統美式風格,保護它們不至於滅絕。這些品牌畢生的努力是在一個美國的「複製品」上精益求精。日本接納、重新挪用,最後反向輸出美式風格。

並不是說日本的牛仔布、牛仔褲生產技術有多先進或厲害,而是這種日式思維的確讓人讚嘆,把舊有的東西復刻成新的,並做到專注與極致。這就是為什麼日本能把復古牛仔褲打造成高端產品,並被世界各地復古愛好者喜愛的原因。

註: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自《原宿牛仔:日本街頭時尚五十年》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世界頂級的牛仔褲品牌是日本的?
    為什麼談到牛仔褲,第一想到的就是日本全世界都在生產丹寧牛仔布料,但是對於牛仔褲愛好者來說,日本的牛仔褲,稱得上是最好的。日本織機製作的牛仔布料,會因為顏色、重量、質地等因素而影響到它以後的變化,所以落色會很好看。
  • 你喜歡古老帶有缺陷牛仔褲嗎?加拿大N&F復刻日本最原始的牛仔褲
    說到日本牛仔褲的歷史,其實也就二戰後60年代,他們才開始進入牛仔行業,當時覺得美國士兵穿的牛仔褲很時尚,於是BIGJOHN就進口LEVIS牛仔褲來做,眼看越來越受民眾歡迎。就聯合岡山的製造商嘗試在當地生產牛仔褲,剛開始日本牛仔布都是模仿美國60年代LVC牛仔褲,保持原汁原味的復刻,並不斷改良成為現在高品質牛仔褲的象徵。
  • 「時尚大國」日本崛起的秘訣:用最傳統的方法生產牛仔褲
    定居日本十多年後,他寫下了英文著作《美式傳統:日本如何拯救美式風尚》,最近這本書以《原宿牛仔:日本街頭時尚50年》推出了簡體中文版。原宿是日本潮流聖地,牛仔是美國流行文化名片之一,借用兩個經典意象,作者梳理了日本街頭服飾發展的脈絡。這些故事裡藏著風靡一時的服飾浪潮,也可由此窺見日本的國民性格與文化精髓。
  • 還在穿牛仔褲?快丟了吧!今年流行「豆角褲」,比牛仔褲顯腿長!
    今年什麼樣的牛仔褲最流行?你有什麼看法?本來,我還穿著闊腿牛仔褲,但由於我知道今年流行的豆角牛仔褲,我想入一條開始。看到別人的腿這麼長,我怎麼能不動彈?所以問題是,什麼是豆角褲?其實它們看起來像豆子,顯瘦還顯腿長。喜歡他們的女孩應該快點學習!
  • 貧窮成就日本牛仔褲!BIGJOHN與CANTON元老品牌興衰
    BIGJOHN號稱是日本牛仔褲的鼻祖,從歷史上看CANTON算得上是日牛裡面的祖宗級了。還有EIGHT-G也叫祖師爺,其實他們幾乎都是同一時期生產牛仔褲的。說誰是最早生產牛仔褲的,誰也不服誰!CANTON本來是個美國牛仔褲牌子,1970年被日本公司大石貿易收購的美國牌子。剛開始新上市原色牛仔褲,由於沒有經過手磨水洗,感覺比較堅硬,所以當這樣的新品上市根本就賣不出去。
  • 日本牛仔褲的發源地岡山縣「倉敷市兒島」地區充滿了牛仔褲的氣息...
    畢竟日本人也不太可能像這樣把牛仔褲曬在兩根電線桿中間233。而且光看這裡的街景,其實還蠻不太讓人有身在日本的實感。日本牛仔褲的發源地是岡山縣的「倉敷市兒島」地區,在這牛仔褲聖地裡不但有許多牛仔褲品牌的直營店,沒想到連街景都像這樣到處充滿著與牛仔褲有關的元素喔。
  • 日本街頭時尚:牛仔褲革命
    穿著Levi’s牛仔褲的白洲次郎,1951年( © 片野惠介、濱谷浩檔案)白洲次郎所穿的嶄新牛仔褲與Maruseru賣的破爛補丁牛仔褲形成了強烈對比。於是,牛仔褲在日本開始出現雙重身份——既是獨特、稀有的精美服飾,同時又隱約帶著黑市味道的三流特性。這種二元性在1950年代初期依然持續著,當時東京湧入了新一波來日本休假的美軍。
  • 日本拉麵簡史:從中國「出生」,在日本大紅!
    日本拉麵簡史:從中國「出生」,在日本大紅日本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國家,他們喜歡從別人那裡引入東西,然後再把它發揚光大再說成是自己的東西。事實上,日本拉麵和廣東人淵源頗深,日本第一個吃到拉麵的人叫水戶黃門。當時有位南明大學者流亡到日本,也把中國的拉麵帶過去了,他用拉麵款待大名鼎鼎的江戶時代的水戶黃門,所以他成為了第一個日本吃拉麵的人。雖然水戶黃門成了日本第一個吃到拉麵的人,並沒有太大的推動日本拉麵的發展。
  • 日本最好的牛仔褲,都在這座小島上
    這裡是日本第一條牛仔褲的誕生地,也是日本牛仔褲的最大產區。過去半個世紀,世界飛速變化,這裡卻像時光凝滯一般,保留著古老的美式牛仔原型。兒島人用早已被淘汰的老式梭織機和傳統手工,做出值得玩家收藏的牛仔褲。當地人告訴我們,兒島人口現在約八萬,一半在從事著跟牛仔相關的行業。
  • 2019年最流行穿中長款棉衣,搭配牛仔褲,時髦又好看!
    2019年最流行穿中長款棉衣,搭配牛仔褲,時髦又好看,搭配1:黑色中長款棉衣+小腳牛仔褲冬季,想要禦寒又時髦的話,這款黑色中長款棉衣是你必備款,很百搭又顯瘦的款,隨意穿起來都顯瘦又好看,簡單內搭條紋打底和小腳牛仔褲,怎麼穿都好看。
  • 大年初一再不打扮就老了,今年流行大衣+牛仔褲,簡單又時尚
    一轉眼馬上就要過2018的新年了,但是天氣卻越來越冷,對於要回家過年的妹紙來說,又到了選擇困難症的時候,想要新年的時候穿的暖和又時尚,但是又不想穿的太臃腫,這時候呢大衣就是你最好的選擇,呢大衣不僅保暖並且也非常的好搭配,只是今年新年女人別再用打底褲搭配大衣了,太沒有feel了,今年很多的女人流行用大衣
  • 今年最流行的5條淺藍色牛仔褲,搭配對的t恤or襯衫時髦炸了!
    牛仔褲是很經典又不可缺少的單品,每個人的衣櫥裡都有很很多條牛仔褲,特別的時髦又顯身材,小編給你們介紹5條今年很流行藍色的牛仔褲,搭配對的t恤時髦炸了。搭配1:喇叭牛仔褲+卡通印花t恤今年很流行穿喇叭牛仔褲,而且還是今年很火的「網紅褲」,很養眼的淺藍色,很像晴朗的天空一樣,微喇叭的褲型,很小心機的設計,凸顯優美的腿部線條,簡單大方的款式,加入了小小的破洞元素,瞬間提升時髦感,高腰的設計,搭配印花的t恤也潮流時尚,外搭厚底運動鞋視覺上拉長腿型的線條
  • 養原色牛仔褲八部曲,歡迎你走進牛仔的世界(上)
    日本著名品牌經典款大全-最受歡迎牛仔褲推薦》《不同類別原牛中最優質的品牌,及其省錢替代品推薦》《頂級牛仔品牌選出的八款最暢銷牛仔褲》在尋找最合適的原牛之時,一定會有不少玩家向你推薦日本原牛,那到底日本牛仔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日本之於原牛,就如法國之於葡萄酒、瑞士之於鐘錶一樣,成了一種品質代表。
  • 卷邊牛仔褲+上裝,除了闊腿褲外,又是流行「必備」的單品
    流行單品與日俱新,總有一些經典單品不會隨波逐流,百合牛仔褲是其中之一,透過心機的牛仔褲卷,會給你的日常風格帶來不同的驚喜,一起穿Get卷牛仔褲吧,那是寬腿褲以外也喜歡的項目。1.翻滾牛仔褲amp;短高領大衣喜歡時尚的小仙女一定知道,如果組合不同風格的項目,就會有新的活力,「你知道嗎?」那麼扮演墨蘭的詩有自己衣服的風格,黑色簡單的上衣加上藏青色的卷牛仔褲很時尚,灰色格子的西圍外套加上都市女性的精緻美,休閒的風格和都市風的完美融合讓她的身體呈現出不同的風格,配合白色鞋子,這個機場的Look真是優雅帥氣,心不在焉。
  • 發財致富靠收藏,首創日本重磅牛先河的武士推出20周年限量牛仔褲
    Samurai Jeans官網:「在一個被廉價牛仔褲所主宰的世界裡,我們關注的是質量及落色的美麗和禪宗,以新的挑戰去追求完美的作品。」Samurai(武士)1997年在日本大阪創立。據說創始人野上澈年輕時非常沉迷於重型機車,為了擁有一條在飆車時怎麼折騰都不損壞的牛仔褲,而利用自家殷實資產創立的品牌。(創始人野上澈)創始人野上澈是levi’s的忠實粉絲,受levi’s 501的啟發,野上澈把他們的第一條牛仔褲命名為S510XX,只生產了100條,並且首創日本重磅牛仔褲的先河,使用了15oz牛仔布。
  • 日本為啥能借牛仔褲反向輸出,吊打美國爸爸?
    文章來源:蔣校長二戰後,完敗在美軍腳下的日本,就連美國大兵穿過的牛仔褲都看作是心中的「聖物」。但這些美國牛仔褲,並不適合當時日本人矮小的體格。為此,日本人不惜穿著它跳入裝滿45度熱水的浴缸熬上15分鐘,就為讓褲子能按自己腿形縮水,然後穿著它直到晾乾。這一招,至今扔仍被「養牛大神」所使用。可總穿舊貨也不是個事兒。
  • 「光腿神器」已「失寵」,今年流行這「牛仔褲」什麼樣的身材皆可
    褲子才是秋冬的下裝主旋律,作為百搭的經典牛仔褲,就更是秋冬妹子們最喜歡的搭配了。雖然今年流行小裙子,可是牛仔褲依然是今年秋冬不可缺少的時尚單品哦。這款牛仔褲是灰色的,深色系相比於淺藍色當然更加地適合秋冬了。
  • 「簡史」出版熱 | 人見人愛的「簡史」,真的靠譜嗎?
    「簡史」出版熱 | 人見人愛的「簡史」,真的靠譜嗎?最近,赫拉利再接再厲,推出《今日簡史》,力圖為自己的「簡史」三部曲畫上圓滿的句號。不出所料,一輪密集轟炸式的宣傳攻勢後,《今日簡史》再度躋身話題之作的行列。《人類簡史》不過,流行是一回事,質量又是另一回事。赫拉利以及他的著作水平究竟如何,讀者的看法並不統一。拿《人類簡史》來說,將其譽為「驚豔之作」者大有人在。
  • 今年春天流行穿著牛仔褲,要和口罩搭配在一起,逛街增加個性
    今年有了新的流行趨勢,就是搭配口罩逛街,很多出來逛街的行人,很自覺地把口罩戴上,往年也會有一部分人戴口罩,但是不是很多,牛仔褲搭配口罩,也成了另一種風景,這位美女選擇一款水洗藍的直筒牛仔褲,搭配一款白色運動鞋,黑白色漸變格子襯衫,系在腰間,這樣會顯得有些小女生的感覺,米白色的吊帶,
  • 冬天流行的黃色羽絨服,搭配各種牛仔褲,穿上顯白顯氣質!
    冬天很多妹子都開始穿上羽絨服了,不如來件黃色的羽絨服,它顯白顯氣質,再搭配一條牛仔褲,時尚又保暖!穿搭1、這是件兩面穿的羽絨服,實用性非常強,一件當兩件穿,而且帽子和袖口處產生撞色的效果,時尚美觀,長度過膝,再寒冷的冬天更能保暖,穿上一條緊身牛仔褲,溫度風度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