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學貫中外!四川外國語大學正式確定校風、校訓表述語

2020-12-14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251634分訊(徐彬傲)校風、校訓、校徽是學校的重要標識,也是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特色、人文精神和外在形象的高度凝結與藝術體現,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25)日,四川外國語大學正式確定校風、校訓表述語,並對原來的川外校徽設計進行微調。

據了解,2020年是四川外國語大學建校70周年,為進一步突出辦學定位,彰顯發展理念,樹立統一文化形象,使川外校風、校訓能夠進一步彰顯外語院校「外」的特點與國際化辦學的特色,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川外的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本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整行裝再出發」的精神,在多方徵集民意的基礎上,經過四川外國語大學教代會執委會討論通過,經川外校長辦公會審議、黨委常委會審定,決定將「團結、勤奮、嚴謹、求實」作為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風,將「海納百川,學貫中外」作為四川外國語大學校訓,並對原有徽標設計進行了微調。

「校風是一個學校各種風氣的總和,是在校內外極具影響並被普遍認可的思想和行為風尚。」此次川外把原校訓「團結、勤奮、嚴謹、求實」確定為校風表述語,體現了川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也傳承和發揚川外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優良傳統與作風的初衷。

校風:團結、勤奮、嚴謹、求實  四川外國語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校訓是一所學校師生員工德行和才學的集中表現,是大學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川外在建校七十周年之際,明確校訓為:「海納百川,學貫中外」。

「海納百川」是川外人「德與行」的追求,「學貫中外」是川外人「才與學」的目標。這一校訓凝聚著川外對「立德樹人」的價值引領與精神追求。

校訓:海納百川,學貫中外  四川外國語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川外校徽為地球狀,色值為RGB(61,106,159) CMYK(81,58,22,0)。據悉,此次調整將川外英文縮寫的第一個字母S環繞地球,在SISU字母之下,有「重慶」字樣,校徽內的「四川外國語大學」指向圓心,呈向心分布,寓意為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團結奮進,為實現學校未來發展凝聚最大力量。

調整後的川外校徽  四川外國語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相關焦點

  • 校訓 大學之魂
    李嵐清同志手篆四川大學校訓                    □在中國的高校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清華無美女,北大無校訓。雖是一句調侃話,但也傳遞出世人對高校校訓的重視程度。  □六月畢業季,青蔥歲月在每一次畢業中悄然流逝,略帶憂傷又憧憬著未來。近20年的校園生活,你銘記起什麼?是飛揚在校園裡的勵志校歌,或者是讓人奮發向上的八字校訓。
  • 國內各個大學的校訓大多符合這個規律
    1、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2、北京大學校訓:愛國進步,民主科學3、北京師範大學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4、南開大學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5、上海交通大學校訓:飲水思源,愛國榮校6、南京大學校訓:誠樸雄偉,勵學敦行7、中央民族大學校訓:美美與共
  • 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寄語2020屆畢業生:開川外門,見山外山!
    因此,我們外國語大學的畢業生在當下就有了更為迫切的歷史擔當:消除分歧,溝通文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時代賦予了我們光榮與夢想,更賦予我們責任與使命,希望大家牢記使命,不辱時代,把「海納百川,學貫中外」的精神融匯於心、帶向世界。同學們,你們馬上就要畢業了,即將離開母校的懷抱,奔赴世界各地,開啟新的人生徵程。
  • 西南大學:70多年後重拾當年老校訓
    記者 萬難 攝  在西南大學1號門內,有75級寬大的石梯,石梯旁的草坪中,用小樹栽種成八個字:「含弘光大,繼往開來」。這便是西南大學的校訓。  由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的西南大學,其校訓取自兩校最早的源頭川東師範學堂的校訓。
  • 北大、清華、復旦、浙大這四所大學的校訓,你了解多少
    每個大學生,對於自己的大學,或許都有過這樣的一種疑問:這是一所怎樣的大學,自己在這裡將如何開展今後的生活和學習呢?而校訓正可以解碼一所大學的治學底蘊和校園文化。讓我們一起走進「大學冷知識——校訓」,去感受校訓的魅力以及其中蘊含的文化底蘊與精神力量。
  • 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北京大學,但是卻沒有一個確定的校訓,為何
    大學堂匾額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一所大學,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1946 年5月西南聯大解散,北京大學遷回北大圖書館原址復校,同年10月正式開學。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大學。1951年6月,馬寅初教授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第一任校長。1952年院系調整後,北京大學從北京城內沙灘遷到現校址,成為一所側重於基礎學科教學和研究的文理科綜合大學。
  • 四川大學VS重慶大學,一地巴蜀兩樣情,究竟哪家火鍋更正宗?
    儘管成渝兩地分開二十餘年,但四川大學與重慶大學的情結依然斬不斷,分不開。二十三年了,成渝之間從味蕾之爭到性格之爭,再到大學之爭,大家彼此都不服輸。有人用「打是親罵是愛」來形容川渝兩地,畢竟四川大學男生的女朋友很多都在重慶大學念書。
  • 校訓:大學的文化符號
    中國大學的校訓既然受西方校訓的影響而產生,因而存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和屬性,且不說民國時期的新教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聖約翰大學等,要麼直接借鑑了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校訓的內容與形式,要麼思想源於《聖經》,更重要的是中西方大學的校訓都具有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性、導向性,把校訓懸於校門、禮堂等重要位置,甚至標識在校徽之中。
  • 介紹一下京都外國語大學
    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京都外國語大學。京都外國語大學(Kyot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是位於日本京都的一所私立大學,略稱京都外大。前身是建校於昭和22年(1947年)5月的京都外國語學校。建學精神為「Pax Mundi per Linguas(通過語言來爭取世界和平)」。校訓為「不屈不饒」。
  • 高校校訓「德」為先:2454條中四詞八字最多,最長28字
    權威辭典《辭海》裡的解釋說:「學校為訓育之便利,選若干德育條目製成匾額,懸見於校中公見之地,是為校訓。其目的在於使個人隨時注意而實踐之。」一般而言,校訓是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道德規範和精神追求。它既是學校教育理念、精神追求和核心價值的高度凝練,又是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體現著大學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概言之,校訓是一所學校的靈魂。
  • 各大學校訓盤點,校訓雷同、沒有校訓、超長校訓,你一定好奇!
    不過這都不算什麼,各大高校最容易重複當屬校訓,估計你一定想不到。有這樣一張圖片,或許會讓大家非常吃驚,為什麼有這麼多高校校訓重複,其實這僅僅是統計了900多所大學後得出的結論。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中國有近80%的大學校訓選擇了8個字,而八字校訓最常見的組合為XX, XX, XX, XX或XXXX, XXXX,畢竟這樣的組合會讓校訓更加工整、對仗、朗朗上口。此外,受中國5000年傳統文化的影響,古籍文獻中有太多絕佳的成語或詞彙,其中的一些詞彙非常適合用於校訓,比如:博學、厚德、篤行、求實、創新等等。
  • 大數據分析了2740所大學的校訓,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找到了
    隨著各類大學的陸續開學,各類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其中校訓、校規、校徽、校歌的學習是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不過很多新生卻反映,自己大學的校訓沒啥特點、來源和含義也不明確,不好記也記不住,如何讓自己「隨時注意而實踐之」?
  • 四川師範大學實驗外國語2013年初中招生簡章
    鮮明特色 學校堅持「適度」教育原則,形成了讓學生在現有基礎上實現最大發展的教風和「讀書、明理、做人、成才」的學風,「規範的學生、規範的教室、規範的校園」已成為學校的優質校風。學校國際部與四川師範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合作,推出中美校際交流——「赴美直通車」項目,讓學生通過三年高中學習後,既能具備到國內重點大學學習的實力,又為赴國外繼續留學深造打下全面的堅實基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適應國際競爭的世界公民。
  • 「用心教育」第34個教師節&南京師範大學校訓:正德厚生篤學敏行
    南京師範大學校訓:「正德厚生,篤學敏行」,提寫校訓的是書法家尉天池。這個校訓,是南京師範大學百年校慶的時候,通過廣泛徵集,才確定的。在討論過程中,許多師生建議學校在百年校慶之際能夠確定既體現學校的辦學傳統、又符合時代精神的南京師範大學新的校訓。根據廣大師生員工的要求,為了進一步弘揚南師大優良傳統與校風,經廣泛徵求意見和反覆遴選、推敲斟酌比較,學校決定將「正德厚生、篤學敏行」作為南京師範大學的校訓。正德"的解釋為:端正德行。在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各種品行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
  • 都江堰市委書記李雲到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進行專題調研!
    11月16日,都江堰市委書記李雲率隊前往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調研校地合作、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等工作。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校長楊江,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華春,黨委副書記母慶磊,副校長沈光臨,都江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唐小峰,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達軍,李冰文創旅遊產業功能區管委會主任柏易柔,以及市委辦、市教育局、市文體旅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委外事辦、團市委、青城山鎮等單位負責人參加。楊江介紹了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情況及學院發展概況。
  • 福州大學:校訓出自古典 包含做人和治學
    剛到福州大學旗山校區寬敞的東大門,就能看到「明德至誠,博學遠志」八字校訓,掩映在開著蓮花的池水之後,揮毫潑墨處蒼勁古樸,以它獨有的安詳靜候每日黎明,讓一批又一批學子鐫刻心中。2003年確定了八個字的校訓  「明德」出自《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 中國大學校訓分析:9個關鍵詞最常用
    從校訓看中國大學的價值追求關於「211工程」高校校訓的分析與思考  調查人:王洪波(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大學校訓是大學針對組織內部全體成員制定的具有導向、激勵作用的語彙,是大學培養專業人才、探索高深知識、進行社會服務的基本準則和要求,是一所大學對自身文化傳統、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價值認同。
  • 五所大學的校訓都有這4個字,清華大學也有,是巧合嗎?
    如果走訪過中國的多所大學,會發現很多大學的校訓都是類似的。其中用的最多的詞無外乎:博學、厚德、篤行、創新、自強、知行等等。這其中多數大學的校訓都是8個字結構,比如「明德厚學,知行合一」。但是有四個字,卻被5所大學共同運用著,這5所大學還都是頂級名校,其中清華大學也在用它作為校訓。沒錯,這4個字正是「自強不息」。那麼用它作為校訓的5所學校都是哪些高校呢?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一、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 福州大學:「八字」校訓出自古典 包含做人和治學
    東南快報8月28日訊 剛到福州大學旗山校區寬敞的東大門,就能看到「明德至誠,博學遠志」八字校訓,掩映在開著蓮花的池水之後,揮毫潑墨處蒼勁古樸,以它獨有的安詳靜候每日黎明,讓一批又一批學子鐫刻心中。  2003年確定了八個字的校訓  「明德」出自《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至誠」出自《中庸》:「唯天下至誠,方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