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火熱的動畫片《汪汪隊立大功》、《小豬佩奇》還有《熊出沒》出現在電視螢屏上,帶給小朋友精神上的快樂。就說《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是受全球家長和小孩的青睞,家長都知道看動畫片影響智力,對寶寶語言行為的發展有影響,但還是有這麼多人對動畫片如此痴迷,看到60多億的播放量,就不得不思考動畫片所帶來的價值了。《小豬佩奇》動畫片裡的故事家庭氛圍很好,豬爸爸一家溫馨充滿愛,是最能打擊到人心裡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很適合低幼兒的認知發展需要,故事裡是講的是孩子們日常生活裡的種種趣事,通過這些小事來告訴孩子們道理,更多的是講禮貌,佩琪天天把「謝謝、你好、請」這樣的字眼放在嘴裡。小孩要學也是很容意的。
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強,可以去模仿她說的話,她的動作,她的表情。動畫片所傳達的觀點都是正能量的,但對他們一家人的行為表現來說有時是誇張的,搞笑的,有時還是禮貌的。說起模仿動畫片裡某個人物的動作,或是要扮演某個角色,這些不光是小孩子會做的事,我們大人也是一樣會做,都在小時候有過那樣的經歷。這些都是正常的,被某個人物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就會反覆看,看都看不夠的情況下,小孩想表達對人物的喜歡就把自己帶入角色中,去體驗一下人物的感受,同時我們也要去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看過《小豬佩奇》的人都知道,像踩水坑,學豬叫這些,小孩子都會去模仿,因為他們已經愛上這些人物了,覺得這是很好玩的事,這麼有趣的事怎麼不表現出來給大家知道。
家長往往會很擔心他們會學壞,《喜洋洋幼兒園》更多的是灰太狼那樣設計陷阱去抓小羊,還有紅太狼拿平底鍋砸灰太狼,這些動作天天重複,看多了就會模仿,看到其他暴力的行為家鄉可以在旁邊慢慢解釋這些那些是不能做的。以前物質匱乏,屬於小孩子天然的童真,現在的小孩看動畫片去模仿動作,可以保持童真,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小孩子有坑跳多幸福,現在的坑是真的坑,泥水汙染的嚴重,沾在皮膚都會發疹子。在下雨了之後都喜歡踩水,阻止他玩水,那你的童年都是無趣的。對於那些傳播消極的,不科學的,暴力的動畫片都應該停播,我們需要的是有價值的,能帶給人積極的,教育意義的。
《小豬佩奇》貼近人的生活,挺真實的,他教會的是如何讓小朋友禮貌待人,如何交友,尊重對方相親相愛等等。看動畫片不讓你家孩子學壞,可以陪他一起看,看到好的案例可以去教導他在生活上如何做,反面教材我們也可以教育引導他,在以後面對類似的行為,小孩可以對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也是一種教育方式。小孩小時候看到的暴力行為,像光頭強,灰太狼,那些看它們長大的孩子也沒有什麼壞的影響,只是一種樂趣,家長只要在旁邊好好教育,是不會有很大問題的,如果有偏激的行為那就是家長的原因了,看是不是教育方式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