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小斌)「做完眼袋修復術後,睡覺時眼睛閉合不全,下瞼也出現外翻的情況……」昨日,市民張先生致電晨報新聞熱線0592-8080000,講述了他遇到的這件煩心事。
為張先生做眼袋修復術的是廈門思明欣醫美整形外科門診部(以下簡稱「欣醫美整形」)。
因為眼袋修復引發糾紛,張先生和欣醫美整形雙方各執一詞,張先生向衛生監督部門投訴。目前,思明區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已接到投訴件,正在進行調查處理。
【讀者反映】
顧客上門勸他修複眼袋
張先生今年49歲,在濱北一帶做生意。他告訴記者,欣醫美整形一名工作人員是他的顧客。「今年中秋節前夕,她送我一盒月餅。當時,她勸我去欣醫美整形做眼袋修復術,並表示做完後能『帥氣達到100分』。」張先生說。
「隨後,她又說,只要抽掉眼袋內多餘的脂肪即可,3天消腫,7-10天就能恢復正常。給我內部價,打5折後只要6800元。」張先生說:「因為我認識她、信任她,又在同一棟樓上班,她這樣一說,我就動心了。」
張先生告訴記者,當他詢問是否要住院、打點滴、留院觀察時,對方說都不需要。「我就認為那是一個很簡單的修復術,於是決定試一試。」
術後睡覺眼睛閉合不全
9月21日,張先生到欣醫美整形繳費6800元,次日上午接受了眼袋修復術。「修復術共1個多小時,在局麻的情況下進行。」張先生說,手術後,他就回到家裡。「之後,我按照他們的要求做了冰敷、熱敷,吃消腫藥和消炎藥,但眼部浮腫較嚴重。當時,我聯繫他們的一名經理,經理表示,這是正常的情況。」
然而,更讓張先生不快的事情發生了。「10月2日,我和員工在火鍋店聚餐時,被辣氣一燻,我眼部就很難受,感覺眼球快要掉出來了。員工對我說,『張總你好恐怖。』這讓我心裡無比受傷。」張先生氣憤地說。
張先生還表示,10月3日,在愛人提醒下,他才知道自己睡覺時眼睛閉合不全,而且下瞼外翻、疤痕增生,「迎風行走時,風一吹眼部就有疼痛感」。
拒絕院方的修複方案
術後出現的這些情況,讓張先生難以接受。「我認為這是他們切掉過多的眼皮、抽掉過多脂肪所致。」張先生說。
10月3日,張先生再次來到欣醫美整形,要求院方進行處理。之後幾天,欣醫美整形為張先生做了熱敷、按摩提拉皮膚等修復護理項目。
「這些護理項目都沒起到好的效果。」張先生說,「過了幾天,欣醫美整形又安排他們所謂的整形美容專家給我會診,專家給出了修複方案,建議先保守治療,若效果不明顯,再選擇手術修復。」
這一次,張先生拒絕了,他說:「我不相信他們。」
他提的方案院方不接受
張先生向院方提出兩個方案:方案一是由欣醫美整形安排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專家為他做術後修復;方案二是由欣醫美整形提供30萬元,他自行前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找專家做術後修復。「我向欣醫美整形提出這些訴求,他們並不接受。」
張先生表示,這是他第一次接觸醫療美容整形,沒想到會有這麼不愉快的遭遇。「我已向衛生監督部門反映此事,正等待處理結果。」
「遇到這種情況,真的很無奈,我現在不僅要承受來自家裡的壓力,也沒心思打理公司,更不知道眼部何時能恢復正常。」張先生很擔憂。
【機構說法】
術後下瞼外翻等屬正常
帶著張先生反映的問題,昨日晨報記者走訪了欣醫美整形。欣醫美整形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為張先生做完眼袋修復術後,工作人員要求張先生吃消腫藥、消炎藥,還要冰敷、熱敷等,「但張先生並不配合,還表示他8年沒吃過藥。而冰敷和熱敷,是女人才會做的事情。他前期的不配合,導致後期恢復過程較慢」。
不過,對于欣醫美整形的這一說法,張先生不認可,稱對方「胡說八道」。
欣醫美整形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張先生的眼袋修復術是成功的,術後需要一個恢復過程。「針對張先生在恢復期出現的情況,主刀醫生微信群請多位整形美容專家進行了會診,發現張先生術後7天拆線下瞼外翻不明顯,隨後逐漸出現,並加重。考慮其自身體質原因可能性較大,起因多是眼輪匝肌肌力較差,與皮膚粘連性攣縮,造成下瞼外翻,建議保守治療,也可早期手術修復。」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目前,張先生所遇到的下瞼外翻、眼部閉合不全、疤痕增生現象,都屬術後正常的恢復過程,恢復期為3個月至6個月。」
張先生情緒激動行為過激
這位負責人提供了一份《眼、眉部美容手術術前告知暨知情同意書》,其中寫到:術後可能有一段時期出現輕度瞼外翻、閉合不全、流淚及眼部不適感,日後會自行恢復;因多種因素的緣故,切口瘢痕、下瞼形態和飽滿程度等會有一定程度不對稱。「手術前,我們已告知張先生,他也在同意書上簽了字。」這位負責人說。
「針對眼袋修復術,因生理情況不同,且男性一般不做日常皮膚護理,術後下瞼外翻情況相對會比女性嚴重一些。」該負責人表示,「我們一直在安撫他,並為他做了熱敷、按摩提拉皮膚等修復護理項目,但他對於其他方案,包括手術修復等並不認可,面診時辱罵外請的公立醫院專家,使進一步治療方案無法實施。」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張先生多次到欣醫美整形時情緒都較為激動,且出現一些過激行為。「目前,衛生監督部門已介入處理,我們也將相關材料提交至衛生監督部門,正等待調查結果。」
昨日,記者從思明區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了解到,該所已接到相關的投訴件,工作人員正在調查處理,待調查處理結果出來後,會及時向當事人反饋。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