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廣場一家烤肉店內顧客隔桌而坐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袁玥 攝
23日,一家人在曲江池遺址公園遊玩時,興奮地吹起彩色泡泡。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侯智 攝
22日,不少市民帶孩子在滻河邊戲水。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龔偉芳 攝
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訊 你有多久沒有出門吃飯了?隨著全面復工復產,西安按下了「重啟鍵」,商場和各類餐飲店已經恢復正常經營,許多市民心心念念的火鍋、燒烤、奶茶正在回歸。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迎來春天的西安正在重現昔日的熱鬧,不管是街頭、商場、還是公園綠地,處處都充滿生機,大家的生活正在恢復正常。
商場餐飲大多可堂食,提倡外賣打包
3月21日,記者來到曲江大悅城門前,等待進入停車場的車輛排起了長隊,在停車場入口,不斷重複的大喇叭語音提醒只允許駕駛員開車進入,車上人員必須下車從一號門進入商場。進入商場必須經過測溫、掃碼,出入門廳處還設置了消毒區域。
進入大悅城商場,來往的顧客熙熙攘攘,人氣和昔日的客流量無異。這裡的餐飲店大部分已經恢復營業並且可以進行堂食。西貝莜麵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已經營業,但是堂食的顧客只能單獨坐一桌,並且人與人之間必須要隔開一桌。」除此之外進入餐館內的食客必須登記個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繫電話、有無密切接觸史等,這些都是商場要求必須登記的。
在小寨賽格,從停車場進入商場須逐一掃碼,並測量體溫。商場內人氣很旺,平時人流量最大的負二層小吃區域不少店面也已經恢復營業,有市民購買後會摘下口罩邊走邊吃,但整體秩序井然,人流量不大。六樓和七樓的餐飲樓層已有數十家提供堂食。記者看到,一些店鋪內堂食的顧客已經很多,但不少店鋪都提供打包和外賣服務,推薦市民錯峰就餐。
即使已經恢復堂食,但是一些餐飲店還是提倡顧客點外賣或打包帶走。3月22日19時許,記者在曲江創意谷海底撈火鍋店看到,門口已有不少排隊等待就餐的顧客。因為目前接待能力有限,工作人員提醒顧客「現在等位時間有點長,推薦您打包帶走,味道一樣好」。這裡的點餐區域擺放有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用品,還有一次性手套,用平板電腦點餐的顧客被要求必須戴上手套才能點餐。「從復工開始就餐人數就已經超過了預期,晚上的就餐桌也幾乎都預定出去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盡情「擁抱春光」,但不能疏於防護
儘管疫情尚未結束,可最近持續晴好的天氣,吸引不少人選擇走出家門「擁抱春光」。 3月22日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滻河西路與鹹寧東路交匯處,看到東側的滻河河岸邊上有不少市民。雖然這裡豎有明顯的標識牌嚴令禁止下河垂釣、遊泳、戲水,但是仍有市民對此視而不見。由於此處並非景區,也沒有工作人員在此值守,擅自進入的市民也不會被測量體溫、掃碼,可依然有市民在岸邊搭起了帳篷,鋪上墊子,摘掉口罩、脫掉鞋子,扎堆此處休憩或野餐。在鹹寧路以南,記者看到這裡河岸邊的空地上有幾處流動的售貨攤點,銷售風箏、風車、水桶、水槍等玩具,顧客絡繹不絕,扎堆選購的情況也時有出現。「最近天氣轉暖,每天都有人到這裡『放風』,風箏、水槍這些商品都是暢銷貨,一天能賣好幾十個。」一位攤主說。
採訪期間,記者發現此處的遊客中一大半都是孩子,有的在草地上放風箏,有的提著小鏟子在滻河兩岸玩過家家遊戲,有的孩子三五成群圍在一起蹲到水邊挖沙嬉戲。不過,有不少孩子和家長未佩戴口罩或將口罩拉至下巴處未規範佩戴,且彼此相隔的距離不足1米。當記者提醒其注意做好防護時,有家長立馬將孩子拉到一邊,從口袋裡掏出口罩,給孩子戴上,也有的家長很不以為然。「出來就是想讓孩子透透氣,長時間戴口罩人就會感覺憋氣,很不舒服,孩子根本戴不住。」有家長說。
對此,有專家表示,隨著天氣轉暖,大家出行意願增強。建議市民選擇錯峰遊園或減少遊園,在遊園過程中多走路、少停留,不扎堆、不聚集,才能減少風險。
早餐攤生意逐漸好了,夫妻倆又看到了希望
「坐裡面吧,裡面桌子多,記著要分開坐!」3月22日上午9點多,趙女士麻利地盛好一碗胡辣湯然後端在手中,一邊領著客人往店裡面走,一邊提醒大家儘量分開坐。由於人手有限,做不到對每一位顧客都量體溫,趙女士儘量提醒大家遵守堂食的防疫要求。
趙女士的老家在河南,與丈夫一起在電子六路開了一家早餐攤,每天賣的有胡辣湯、豆腐腦、油條、水煎包等,這些有特色的早餐每天都能吸引不少食客。由於生意好,食客多,小趙夫妻已經在這裡賣早餐兩三年了。「我們一個多星期前才從老家回來,復工還沒幾天!」趙女士告訴記者,春節前她和丈夫回河南過年了,原計劃正月初八回來恢復營業,沒想到因為疫情,讓他們一直拖到了3月份。
早餐攤是趙女士夫婦租用一家麵館的「地盤兒」,提前按月給麵館老闆支付租金,每天早上6點多兩口子就開始忙活,一直到上午11點收攤。因為疫情,麵館老闆主動退了2月份的租金,這讓她和丈夫很感激。「剛恢復營業那兩天,每天來吃早餐的人不多,以往的老『面孔』也很少見。有些人來的時候還自己帶著飯盒,明顯能感覺到疫情帶來的影響,大家的防護意識都很強。」趙女士說,平時做一大鐵盆胡辣湯都不愁賣,剛開始那幾天卻總是賣不完,直到這兩天來吃早餐的人才慢慢多了。
隨著疫情的緩解,電子六路上來往的人多了,道路兩側的商戶也逐漸活躍起來。趙女士夫婦的早餐生意也逐漸好了,這讓兩口子又看到了希望。
培訓機構老闆有信心,「相信今年不會差」
高新萬達廣場是高新區比較大的城市綜合體,開業兩年多來,人氣一直很旺。因受疫情影響,直到今年2月27日才恢復營業。3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高新萬達廣場,注意到廣場五個出入口其中三個仍處於封閉狀態。為了適應防控疫情的要求,3月初萬達廣場調整了營業時間,每天上午十點開始營業,晚上八點閉門。
在1號出入口,門口有保安值守,欲進入的顧客只有掃過西安市個人「一碼通」、測過體溫顯示正常後方被允許進入。記者看到,除了4樓的影城和部分幼兒遊樂機構還繼續處於歇業外,各樓層絕大部分商家都已經恢復營業。雖然處於疫情防控期,但是與往常熱鬧的景象相比,人流量並不算少。
記者注意到,由於受疫情影響,萬達廣場周圍的底商除了一些餐飲店、便利店已經營業之外,其他不少商業設施還沒有開業。在5號出入口附近,一家兒童早教培訓機構的負責人正在對店面進行局部升級改造。「從春節到現在,孩子們課外學習也耽誤了不少,開學後家長們應該會惡補孩子的教育。」這位老闆說,趁目前還沒有開門營業,他趕緊升級改造一下,以便提供更好的培訓環境。「不少行業都說今年的形勢不會好,可我相信我們這一行今年不會差!」他說。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袁玥 龔偉芳 張志傑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