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脖引發的品牌爭奪戰 武漢拿回"精武"商標

2021-01-16 騰訊網

由一根鴨脖引發的一場飽受關注的「精武」商標爭奪戰終於塵埃落定:日前,代表武漢鴨脖企業與天津一家公司打官司的武漢零點綠色食品公司接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二審判決,由於與武漢鴨脖企業此前註冊的三枚「精武」鴨脖系列商標近似,天津精武不能註冊鴨脖類「精武」商標,「精武」商標回到了武漢鴨脖企業手中。

為應對和擺脫商標問題的糾紛,武漢鴨脖企業已正式集體申請『精武路』的新商標,目前正在等國家商標局的審批,武漢精武鴨脖協會負責人今天表示:「一旦註冊成功,協會旗下企業均可使用集體商標,徹底杜絕類似津漢精武商標之爭的後患。」

鴨脖商標爭奪戰一波三折

武漢市江漢區新華工商所負責人今天介紹,目前公認的武漢鴨脖發源地是位於漢口的精武路,大約在1993年,鴨脖生意起步。2002年6月,電影《生活秀》讓武漢精武鴨脖聞名全國。不料2007年,天津一家精武公司來武漢打假,稱武漢有多家企業冒用它的「精武」商標。

原來,天津市一家食品廠於2005年註冊了「精武」商標及其設計圖樣,核定的商標使用範圍為「凍肉、香腸」等,不包括「鴨脖」。2007年,這個商標轉讓到了天津精武公司名下。隨後,天津精武公司向國家商標局申請增加註冊精武商標,核准商品包括「鴨脖類」。生產「可可精武」鴨脖的武漢零點公司發現後以與武漢鴨脖企業此前註冊的三枚「精武」鴨脖系列商標近似和惡意搶註為由,向國家商標局提出異議。

2008年12月,商標局裁定異議不成立。武漢方面提出覆審,去年6月,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裁定,被異議商標「精武及圖」在熟鴨脖、熟鴨、熟鴨內臟商品上不予核准註冊。

天津精武不服,訴至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裁定。北京一中院一審判決,駁回天津公司訴訟請求。而後,該公司又向北京高院提起上訴,又被駁回,維持一審判決。

「精武」品牌價值30億元

鴨脖,已與黃鶴樓、熱乾麵一道成為武漢的「城市名片」。鴨脖的「精武」商標實際價值到底多大?武漢市工商管理部門稱:根據市場分析和專家評估,「精武」品牌價值30億元左右。

在近20年的發展中,武漢鴨脖企業已向產業上遊和下遊延伸。2004年,「精武」鴨脖走出小作坊,在黃陂武湖農場建起了第一個工業園;而漢口精武則投資3.2億元,在崇陽建了現代化的肉鴨養殖基地,集養殖、屠宰、深加工於一體。

最新數據顯示,武漢市鴨脖專賣店約有500家,湖北省內的專賣店則多達5000處;各大超市以售賣「精武」鴨脖為主的滷菜專櫃約有2000個;2010年鴨脖產值約54億元,年銷售額突破80億元。

武漢精武鴨脖協會秘書長劉世平介紹,如果從「精武」鴨脖帶動的整條產業鏈產值看,從養殖、屠宰、冷藏、運輸、加工到成品銷售,全部年產值已接近2000億元,提供就業多達900萬人。

申請馳名商標刻不容緩

日前,擁有110家會員單位的武漢精武鴨脖協會開會探討:商標拿回來了,如何利用和維護好?下一步該怎麼辦?

多年來,武漢本地鴨脖市場亂象叢生,很多小作坊仿精武、傍精武品牌,降價兜售,惡性競爭,讓消費者抱怨紛紛。

「內亂」之外,更有「外患」:去年,長沙的「絕味」鴨脖已成功躋身中國馳名商標,「絕味」鴨脖去年年產值1.6億元。但是,武漢市僅漢口精武一家鴨脖企業,年產值已達5億元,而且武漢至今無一家鴨脖企業申報中國馳名商標。

據悉,今年武漢精武鴨脖協會將重點推動協會內的三家龍頭企業爭創中國馳名商標。武漢精武鴨脖協會負責人稱,協會旗下生產、銷售鴨脖的門店,一旦被消費者投訴一次以上,就將取消其會員資格,不準其使用「精武」品牌。今年精武路片區舊城改造拆遷啟動,老精武路將不復存在,新的「鴨脖一條街」搬到了馬路的另一邊。按照規劃,新的「鴨脖一條街」不光賣鴨產品,還將在兩三年的時間裡變身「特色小吃產品一條街」和「美食旅遊一條街」。武漢精武鴨脖協會相關人士稱,拆遷絕對是一個新的契機,對大品牌而言,要堅持品質、不斷創新;對原先做得不太成功、規模不大的企業來說,更是一個重新洗牌的好時機。

相關焦點

  • 商標爭奪戰持續4年 精武鴨脖回歸武漢
    昨日下午,省內鴨脖龍頭企業,聯合召開精武商標價值評估意見徵求發布會,共同求解一個擺在所有鴨脖產業人面前的困惑:商標拿回來了,如何利用和維護?精武鴨脖下一步該怎麼辦?商標爭奪戰持續4年昨日下午,湖北得偉君尚律師事務所文峻律師對記者說,直到3月8日下午,他才鬆了一口氣,4年的努力終於有了一個結果: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傳來二審判決,維持北京市中院裁決,武漢零點綠色食品公司勝訴,精武商標真正回歸武漢。「在遭遇了一場長達4年的商標之爭後,精武商標終於名正言順了!」
  • 武漢鴨脖正式啟用精武商標
    現在網消息 本報訊(記者 鄒茂林)與天津「精武」對簿公堂四年,武漢鴨脖企業終於拿回了「精武」商標。15日,官司勝出後,首家「精武」鴨脖店亮相武漢五福路,據商標持有人武漢零點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德濤透露,今年內將在武漢新開「精武」鴨脖店30家,並藉助社會資源,打造「精武」餐飲示範店。蘇德濤介紹,他們推出的「精武快餐鴨脖連鎖店」模式,與其他企業專賣店模式差別很大,不單一銷售鴨脖製品,還有其他特產等。「我們下一步將與大漢口熱乾麵合作,在門店推出即食熱乾麵,豐富和方便消費者。」
  • 精武系商標「內訌」收官 武漢本土鴨脖集體沒落
    周黑鴨一騎絕塵,絕味鴨脖異軍突起,而曾打下鴨脖江山的「精武系」企業,只能靠抱團才能斬獲鴨脖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  在這種尷尬的局面下,「精武系」兩家龍頭企業,還經歷了一場長達5年的商標爭奪戰。  其解釋,商標註冊商品目錄分為幾種,其中,應用餐飲等方面稱為第43類上,應用在廣告、連鎖超市等稱為35類,而應用在食品類被稱為第29類。  「也就是說,塗國華註冊後,我們無法生產銷售『可可精武』為品牌名字的鴨脖系列產品。」蘇德濤解釋,但此時,公司實際經營中,可可精武鴨脖產品銷售已經有了幾百萬元,此後幾年,銷量逐步攀升,至今年均已達到3000萬元的產值。
  • 爭議商標「精武」落定武漢 品牌估價達30億(圖)
    商標爭奪戰持續4年  昨日下午,湖北得偉君尚律師事務所文峻律師對記者說,直到3月8日下午,他才鬆了一口氣,4年的努力終於有了一個結果: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傳來二審判決,維持北京市中院裁決,武漢零點綠色食品公司勝訴,精武商標真正回歸武漢。「在遭遇了一場長達4年的商標之爭後,精武商標終於名正言順了!」
  • 價格戰、商標戰兩敗俱傷精武鴨脖轉型何去何從
    這也從側面證實了一件事,武漢數十家生產銷售精武鴨脖的企業,由於口味相近、商標太過近似、又同出於精武路等因素,在市場上難以區分。一家企業的形象發生變化,將影響整個精武系的品牌形象。重新審視鴨脖行業得失,有專家認為,困境也是機遇,鴨脖產業或迎來行業整合、轉型升級重要節點。
  • 武漢搶回「精武鴨脖」商標 4年津漢之爭塵埃落定
    「精武」商標真正歸屬江城。  在遭遇了一場長達4年的商標之爭後,精武商標終於歸漢。這意味著,武漢現有眾多精武鴨脖企業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大打「精武牌」。而據武漢工商局相關專家評估,被奪回的精武鴨脖商標的預估品牌價值高達30億元左右。
  • 「精武」鴨脖29年:將武漢鴨脖賣出國門,靠新電商成功蛻變轉型
    但爾後的十多年,精武鴨脖卻經歷了商標之爭,被後輩們追趕,換道新電商拼多多超車,因疫情按下暫停鍵,最後又涅槃重生的跌宕過程。在精武鴨脖走紅前,「精武」商標早在1996年就被一家天津公司註冊。蘇德濤經過長達5年的商標官司,從國家工商總局、國家商標局打到北京中院、北京高院,最後將「精武」服務類商標買下,讓「精武」成功回歸武漢。
  • "精武"鴨脖29年:將武漢鴨脖賣出國門,靠新電商成功蛻變轉型
    到2003年的鼎盛時期,千餘米的精武路就有幾十家鴨脖店,整條街飄散著滷鴨脖的香味,家家門前排起長隊。精武鴨脖也由此名聲大噪,與武昌魚、熱乾麵等一起被稱為武漢美食名片。但爾後的十多年,精武鴨脖卻經歷了商標之爭,被後輩們追趕,換道新電商拼多多超車,因疫情按下暫停鍵,最後又涅槃重生的跌宕過程。而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34;品牌持有人蘇德濤和他&34;的精神。
  • 漢津兩地爭奪商標 武漢鴨脖身陷「精武門」
    發布時間: 2009-02-23 13:41   來源:    進入電子報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武漢鴨脖近些年來成為武漢最具知名度的地方特色小吃,在全國有著廣泛的影響力。由於興起於漢口的精武路,武漢鴨脖多打著精武的旗號,精武鴨脖就是武漢鴨脖。  但出人意料的是,「精武」鴨脖商標並不為武漢所有。
  • 精武鴨脖的4次歷史性蛻變
    短短兩年後,僅精武路上就冒出30多家專賣滷鴨脖子的小店,武漢三鎮以精武鴨脖子命名的飲食店,更是多達100餘家。  當時,精武鴨脖基本是作坊式經營,現做現賣。有些外地人到了武漢,想買精武鴨脖,往往需反覆問路、轉幾道車,才找到精武路。  2002年底2003年初,精武鴨脖走進超市。中百倉儲總經理程軍回憶說,精武鴨脖進超市之前,有很多武漢市民、外地人跑到超市問,有沒有精武鴨脖子賣。
  • 精武鴨脖重組能否再振雄風
    原標題:精武鴨脖重組能否再振雄風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林永俊 李曉琴 實習生宋子譽 劉倩)在沉寂近2年後,武漢知名品牌「漢口精武」鴨脖邁開復興步伐。昨日,武漢市漢口精武食品工業園有限公司(下稱漢口精武)與一家企業在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成立新公司,註冊資金1億元,將加快精武鴨脖轉型升級步伐。
  • "精武"鴨脖29年轉型路,武漢美食名片搭上新電商一年銷量翻6倍
    但爾後的十多年,精武鴨脖卻經歷了商標之爭,被後輩們追趕,換道新電商拼多多超車,因疫情按下暫停鍵,最後又涅槃重生的跌宕過程。而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34;品牌持有人蘇德濤和他&34;的精神。從不放棄,把鴨脖從武漢精武路賣到加拿大2004年以前,精武鴨脖在武漢雖然家喻戶曉,但售賣方式仍以小作坊散貨為主,無法遠銷。
  • 「精武」鴨脖29年轉型路,武漢美食名片搭上新電商一年銷量翻6倍
    如果問武漢本地人哪家的鴨脖子最正宗,精武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品牌。鴨脖作為小吃正式出現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的老漢口精武路,精武鴨脖故此得名。到2003年的鼎盛時期,千餘米的精武路就有幾十家鴨脖店,整條街飄散著滷鴨脖的香味,家家門前排起長隊。
  • 「精武」鴨脖29年轉型路,武漢美食名片搭上新電商一年銷量翻6倍
    但爾後的十多年,精武鴨脖卻經歷了商標之爭,被後輩們追趕,換道新電商拼多多超車,因疫情按下暫停鍵,最後又涅槃重生的跌宕過程。而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精武」品牌持有人蘇德濤和他「永不放棄」的精神。從不放棄,把鴨脖從武漢精武路賣到加拿大2004年以前,精武鴨脖在武漢雖然家喻戶曉,但售賣方式仍以小作坊散貨為主,無法遠銷。
  • 精武鴨脖為拼多多中秋節定製鴨肉禮包,29年老品牌曾在海外開設旗艦店
    在精武鴨脖走紅前,「精武」商標早在1996年就被一家天津公司註冊。蘇德濤經過長達5年的商標官司,從國家工商總局、國家商標局打到北京中院、北京高院,最後將「精武」服務類商標買下,讓「精武」成功回歸武漢。「商標拿回來後,就要讓精武商標和精武品牌名正言順地在武漢正式營業。」蘇德濤說。
  • 來自精武路的武漢名片——精武鴨脖
    2020-12-21 14:22:00 來源: 解密網際網路 舉報   精武鴨脖源於
  • 「精武」鴨脖店再現漢口(圖)
    」商標爭議官司結束後,奪回使用權的武漢首次啟用「精武」商標,昨日,一家標明「精武」的快餐鴨脖連鎖店出現在中山大道五福路口。  一直堅持與天津爭奪「精武」商標的武漢零點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德濤說:「這是『精武』商標在武漢首次名正言順地使用。」  據悉,漢津商標之爭歷時4年,幾經反覆,最終北京市高院作出終審判決:阻止天津公司搶註「精武」鴨脖類商標,今後也不予註冊。
  • 精武鴨脖艱難返鄉無奈雪藏 防不住小作坊亂傍名牌
    武漢零點綠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天津精武公司打了4年官司,保住了「精武鴨脖」的商標權,「精武」鴨脖商標權擁有者卻有意將此品牌「雪藏」。  然而在2007年,天津精武公司竟「上門打假」,稱土生土長的精武鴨脖不能叫精武,武漢零點股份公司生產的可可精武鴨脖、武漢樊口公司等成為重點「打假」對象。  四年後的2011年,這場官司才以零點綠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勝利告終,精武鴨脖商標權回歸武漢。當時,武漢市工商管理部門首次對外宣布:根據市場分析和專家評估,預計精武鴨脖的品牌價值可達30億元左右。
  • 「精武人家」商標申請10年終獲批
    「從2005年起,我們就用企業名稱申請商標,盼了10年終於獲批。」昨日,武漢精武人家鴨脖有限公司總經理童明俊告訴記者,14日「精武人家」特許經營類商標得到國家商標局正式許可。據悉,目前商標註冊商品目錄中,應用餐飲等方面稱為第43類,應用在廣告、連鎖超市等稱為35類,而應用在食品類被稱為第29類。
  • 「精武鴨脖」武漢光谷廣場開新店 百家新店走向全國
    2011年精武路舊城改造後,「精武路第一家」走出原來的老巷,加速向武漢三鎮和湖北省內外拓展。2011年開始,在保持循禮門總店的同時,「精武路第一家」為走出故地煞費苦心。54歲的公司掌門人吳繼學回憶,一年之中北上京城、南下廣州,先後高薪聘請了三撥策劃和管理團隊,對「精武路第一家」進行品牌改造和店面形象升級。「對路才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