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救助」掌上辦覆蓋全市 讓救助來得更容易!

2021-01-15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陝西民政廳拓寬受理渠道,推出「e救助」掌上辦理社會救助業務,幫助身體殘疾、身患重病的困難群眾網上申請社會救助。截至目前,「e救助」社會救助掌上辦在延安市覆蓋率達100%,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今年20歲的萬院院是延安市甘泉縣勞山鄉豐足村人,因先天患有肢體殘疾,常年癱瘓在床。得知社會救助可以網上申請後,母親殷美麗準備給萬院院申請社會低保,但卻發現萬院院沒有身份證。甘泉縣勞山鄉民政站在「三排查、三清零」時發現這一情況後,積極協調,不僅為萬院院上門辦理了身份證,還為他們家網上申請了低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甘泉縣勞山鄉民政站站長 任延新

我就及時聯繫了勞山鄉派出所,所長和戶籍民警都很配合,第二天和我們一塊兒到她家裡給她辦理了身份證。一星期之後,身份證快遞迴來,我們就上門給她把身份證送到家,協助網上申請了低保。

萬院院母親 殷美麗

我們一家6口人,她爸爸一個人有勞動能力,三個娃娃上學。以前娃娃小的時候不費錢,現在娃大了可費錢了,真的減輕了我們很大的負擔。

「e救助」掌上辦理社會救助業務是疫情防控期間,陝西民政廳推出的一項便民措施,困難群眾可通過關注「e救助」 微信公眾號,線上提交申請材料,足不出戶就可實現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業務申請。目前,「e救助」社會救助掌上辦已覆蓋全市118個鄉鎮(街辦),覆蓋率達100%,全市網上申請人數達4423人次,提高了基層社會救助服務能力,極大方便了困難群眾。

延安市民政局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副主任 郭東輝

下一步,我們準備繼續加強網上申請(救助)的宣傳力度,讓困難群眾家喻戶曉,都能夠通過網上申請來辦理救助需求,從而兜住兜牢困難群眾的生活底線。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王秀 李佳澤

相關焦點

  • 赤峰市民政局召開全市社會救助工作視頻會議
    為貫徹落實全區社會救助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12月8日,赤峰市民政局組織召開全市社會救助工作視頻會議,市民政局分管副局長、社會救助科工作人員及各旗縣區民政局分管副局長、負責社會救助的工作人員90餘人分別在主、分會場參會。
  • 德州市建設社會大救助體系 讓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密實牢靠
    」為特點的社會大救助體系建設,通過政策整合、數據共享、全面覆蓋,打造了「主動發現、快速響應、精簡程序、部門聯動、規範高效」的智慧救助模式,構建起了困難群眾及時發現、及時介入、即時救助的社會救助新格局。加強與各類保險、福利政策的銜接,將36項保險和17項福利政策按照自願原則納入平臺,打通政府與社會救助資源共享通道。11月30日,全市社會大救助社會共救體系聯動儀式暨市社會大救助綜合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向社會力量公布了救助服務清單,部分社會力量與社會大救助體系綜合服務新平臺籤訂了入駐協議,形成了政府與社會互補協作的新格局。三是提升服務精準度。
  • 如何做好社會救助工作?河南省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實施意見出臺!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申華)近日,河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豫辦〔2020〕26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其中哪些變化值得關注?記者通過梳理發現,《實施意見》以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為重點,著眼河南省社會救助工作未來發展提出了許多新的措施要求,比如「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救助體系」「加快推進社會救助制度城鄉統籌」「完善基本生活救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探索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有條件的地方要有序推進持有居住證人員在居住地申辦社會救助」等等。
  • 德州:大救助帶來大變化
    大救助格局之下,救助項目多了、標準高了、速度快了,覆蓋全市560萬人的大救助信息平臺,每天24小時運轉順暢,城鄉居民隨時隨地都可利用小程序、客戶端、電話等方式申請辦理各種救助。「上個月剛領到2000元臨時救助金,現在村裡又給申請了低保,如今家裡的日子也能好過一些了。」臨邑縣恆源街道張廟村的許木亭心頭燃起了希望。
  • 山東德州:大救助帶來大變化
    大救助格局之下,救助項目多了、標準高了、速度快了,覆蓋全市560萬人的大救助信息平臺,每天24小時運轉順暢,城鄉居民隨時隨地都可利用小程序、客戶端、電話等方式申請辦理各種救助。「上個月剛領到2000元臨時救助金,現在村裡又給申請了低保,如今家裡的日子也能好過一些了。」臨邑縣恆源街道張廟村的許木亭心頭燃起了希望。
  • 梅隴鎮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實施精準化救助
    根據上海市民政局關於實施「社區救助顧問」制度的指導意見,為進一步提升梅隴鎮社會救助精準化水平,幫助部分困難群眾解決「不了解政策,不知曉政策,難以享受政策」的問題,梅隴鎮於年內正式啟動「社區救助顧問」試點,為困難群眾量身定製個性化的救助幫扶方案。救助幫扶方案包括三個部分,一是組建顧問團隊,二是加強宣傳培訓,三是強化救助顧問的支持保障。
  • 濟南市總:特殊困難再救助免除職工後顧之憂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24日電「共46名患病職工符合今年再救助活動條件,分別給付受助職工2410元至116750元不等的專項救助金,共計972100元。」6月23日,濟南市職工大病互助保障救助金發放儀式舉行,通報了濟南市職工大病互助保障「特殊困難再救助」活動情況,為受助職工代表發放職工大病互助保障救助金。濟南市總工會於2006年9月在全市職工中開展了職工大病互助保障活動。
  • 疫情時期的救助 心意疊加新意
    「我們一定要以最堅定的行動扛起防疫責任,切實發揮好睏難群眾兜底保障作用,有效落實便民服務措施,精準救助特殊困難群體,尤其在這種特殊時期,要更好地服務廣大群眾!」這是眉山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萬俊才向全市民政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對全市群眾作出的承諾。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常州:穩住民生「基本盤」 智慧大救助...
    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數據匯聚系統    「大網格+大協同」,一體化推進「一門受理,一網通辦」社區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後,幫助胡女士通過掃描登錄常州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在手機上填寫個人信息並申請急難型臨時救助, 胡女士很快就收到3000元救助金。    今年,民政部門在已有民政救助管理服務平臺及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應用優勢及數據資源的基礎上,全力推進智慧大救助服務平臺建設,將救助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實現救助事項「掌上辦」,開闢信息化社會救助服務新模式。
  • 今年以來天津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墊付812萬餘元 及時救助116人
    救助辦通過與各交警支隊事故科、事故處理大隊建立的「交通事故救助微信群」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分別與該起案件事故處理交警、為事故傷者進行搶救的醫院取得聯繫,隨時掌握事故情況,積極協調醫院對傷者盡力救治。經救助辦審核、調查,肇事小客車僅投保有交強險,但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受傷人數較多,更加危急的情況是,一名年齡較大的傷者因本次事故造成顱骨骨折、雙額腦挫裂傷,如果不及時手術搶救,生命危在旦夕,而僅其一人的搶救費用,就超過了交強險支付醫療費用的責任限額。肇事者已經死亡,無法立即由肇事方墊付事故受害者的搶救費用。生命無價,在條件符合要求的情況下,救助辦隨即啟用了救助基金。
  • 新作為,新發展,長寧社會救助改革創新再出發
    長寧區民政局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要求,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進社會救助改革創新,有新的作為,有新的發展,努力打造社會救助改革創新標杆區
  • 失聯的救助款
    「劉大哥,你之前反映的災害應急救助款收到了嗎?」「收到了,你們走後不到3天就收到了。」近日,浙江省江山市委巡察組成員來到村民劉某家中,回訪了解救助款發放情況,劉某向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失聯」一年的救助款,三天就收到,得益於巡察組的監督。
  • ...增收致富、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穩定就業……溫州這些舉措亮了!
    其中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覆蓋西部9個縣(市、區)、81個鄉鎮,雖然鄉鎮數量只佔全市的44%,但區域內的低收入農戶佔全市低收入農戶總量的86.8%。三年來,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謀劃落地的項目涉及低收入農戶增收的項目有172個,帶動低收入群體就業12.5萬人,預計人均可增收4050元。
  • 農村大病救助如何申請?大病救助能補多少錢?
    以前許多貧困的農村朋友因為看不起病,生病都是忍著或者用些土方子,但現在不同了,除了可申請醫保報銷外,還可申請醫療救助。大病醫療救助主要是對因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過重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難以維持,其他社會救助無法覆蓋,由民政部門對這種困難家庭或者個人給予應急性、過渡性的救助。那農村大病救助如何申請?申請書咋寫?
  • 吉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吉安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
    負責組織領導和統籌指揮全市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配合省減災委員會開展特別重大和重大自然災害救助活動。  當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災情時,啟動市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後,在市減災委的統一領導下,成立綜合協調、災情信息評估、搶險救援、生活救助、安全維穩、醫療防疫、新聞宣傳和災後重建等8個工作組,負責統籌組織指揮全市自然災害應急救援救助工作。
  • 生活困難可申請低保 因病致貧享醫療救助
    記者從廣州市民政局獲悉,近年來,廣州市著力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和水平,全面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逐步建立了以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協調機制為支撐、以低保等綜合生活保障為基礎,以醫療、住房、教育、養老、法援、救災、流浪乞討、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專項救助為補充的社會救助綜合體系,構建了覆蓋困難群眾生活各個方面的安全保障網。
  • ...深工有愛 溫暖救助」關愛行動:計劃募集1000萬元救助困難職工
    工人日報客戶端9月21日電 9月20日,深圳市總工會「深工有愛 溫暖救助」關愛行動啟動儀式在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中心舞臺舉行,宣布正式啟動「深工有愛 溫暖救助」系列救助項目,號召社會各界多渠道募集資金,凝聚社會愛心,為深圳市困難職工送上關愛。
  • 長汀縣成立全市首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
    5月27日,長汀縣人民檢察院聯合縣公安局、縣婦聯、縣婦幼保健院舉辦龍巖市首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揭牌儀式並投入使用。同時,充分發揮司法保護職能,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及時、全面、個性化救助,防止因辦案造成「二次傷害」。中心設有心理輔導室、身體檢查室、詢問室、休息室四個多功能區域。通過「檢警醫婦」的高度協作,集中對遭受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進行司法詢問、人身檢查、證據提取、康復治療、心理疏導等「一站式」辦案救助。
  • 上海:人均財產低於3萬元"因病致貧"家庭可申請救助
    東方網9月1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因病支出型貧困的家庭將得到生活救助。從今天起,《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生活救助辦法(試行)》實施。從明天開始,市民可以向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提出書面申請。
  • 巧用「加減乘除法」 做好救助大文章
    記者 朱冬 通訊員 李登玖淮北新聞網訊 「十三五」期間,我市社會救助工作進入發展快車道,市民政部門通過「加減乘除法」紮實做好城鄉低保、特困供養等社會救助工作。全市「十三五」期間用於社會救助方面支出資金近1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