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這部書大部分成書於戰國時期,西漢又作了補充,作者佚名,據考證《山海經》由多個作者完成,是為遺失的《山海圖》做的詮釋,由於時間過於久遠《山海圖》已經丟失。
一直被當做神話傳說的《山海經》由22篇縮減到18篇成書,這本先秦時期的奇書極大引起部分人的興趣與愛好,到達巔峰是近年來網絡仙俠電視劇中不少故事引用了山中的人物與地名,掀起了一波追溯山海經的粉絲,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近幾年風靡一時的三生三世作品熱播,進一步激發了許多人探索的興趣。
小編進一步查閱了《山海經》,發現三生三世系列中的主角青丘狐族在書中記載還真不少,影視劇中以青丘九尾狐白止帝君為首,講述了狐族統領青丘五荒在四海八荒佔據重要的地位,以及天族為了拉攏青丘狐族與其聯姻鞏固統治地位,同時產生了下一輩的情感糾葛。
白止生子女五人,二子上神白奕生女白鳳九為青丘王族第三代,與天族半魔半仙的東華帝君產生愛而不得的情感糾葛。四子白真與十裡桃林的父神義子折顏斷袖。最具代表性的要數小女九尾白狐白淺,她與天族太子夜華經過三生三世的曲折糾葛,最終實現了愛情與政治需要的共同進退。
隨手翻開《山海經》便能找到青丘九尾狐的記載,《南山經》中:又東三百裡,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這裡記載著關於九尾狐的奇人異事,大致說往東三百裡有座山叫青丘,青丘有一種獸類有九條尾巴,聲音像嬰兒,吃了它的肉可以解毒不生病害。
《大荒東經》中: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這裡描述的比較簡潔,大荒東經中記載了青丘國有九尾狐,可見當時的九尾狐數量是很龐大的,作者直接點明主題。
《海外東經》中: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陽北。海外東經中依然記載了青丘國,有四足九尾狐。
從以上記載中可以看到山海圖中的確有一個地方叫青丘,群居著一種獸類是四足九條尾巴的狐狸。
三生三世系列作品中的白家子孫符合九尾狐原形設定,只是《山海經》的九尾狐不是俊男靚女,沒有白真的陰柔嬌媚,也沒有白淺的清冷絕豔,更沒有九尾紅狐白鳳九四海八荒第二絕色美豔,他們不能幻化為人形,一直以四足九尾現世,也不是獨一無二白狐、紅狐。本書記載青丘之國有九尾狐,可見這九尾狐不是當地特產,猜測漫山遍野都是此類物種,才讓《山海經》費了不少筆墨,在三篇中收錄記載了青丘與九尾狐。
《山海經》是一部奇書,記載的多數是半人半獸的奇人異事,我們無法查證描述的具體時期,如果是在原始社會之前,或許那時候真存在一個史前文明,九尾狐作為這時期的一種物種,是符合這個遺失的世界審美要求的,這一時期應該不是人類的統治,應該是妖皇時代。
從《山海經》記載中大量帝夋的文字可以考證,作為妖皇之首的帝夋也不是人類產物,他是半人半妖的三足金烏而成的王者,擁有奇異功能,這樣看來《山海經》中的九尾狐應該是一種類似人的是物種,在山海圖時代還是很受歡迎的,畢竟都不是人類,審美自然不一樣,山海經記載的時代大家都長得奇形怪狀,生的後代也是情形怪異,這樣看來,青丘國的九尾狐與其他國的王子公主聯姻,自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